第1038章 要的就是這個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 作者:南溪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鐵軍把事情說清楚,起身出了會議室。
把空間留給兩個人商量。
張鐵軍確實有點不太理解他們一直在堅持什麽,而且也不理解為什麽這事兒就這麽考慮地方上的態度。
這就是西南地區的地方特色吧,一點點小事兒也能攪來和去的糾纏幾年,就特別的不痛快。
回到辦公室,給張鳳打了個電話。
張鳳已經準備好了相關資料,也約好了時間去舉報,不是,去談錢總監事的事情。
張鐵軍和她交待了一下,又給她提供了一些情報:“打蛇就要一下子打死,不要留任何情麵,要把事情擴大化,不要針對某個人。”
張鳳有點猶豫:“能行嗎?我感覺,不太好吧?波及麵太大了。”
“要不你就憋著這點氣,要麽就按我說的做。咱們行的端做的正你怕什麽?再說不是還有我嘛。”
“我就是怕給你惹麻煩嘛,總幹得罪人的事兒。”
“我不怕,放心大膽的幹就完了,了不起咱們找個地方做富家翁去。”
說完這件事兒,張鐵軍又問了一下收購礦山機械廠的事情。
“已經聯係了,”張鳳說:“這事兒本來就必我這邊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搞不懂你為什麽要讓我摻合進來。
收購不是機械廠那邊操作嗎?錢是黃文芳那邊給出,關我什麽事兒啊?真是的。”
“黃文芳對咱們那邊的人和事了解的不多,你不是比她熟嘛。再說她現在跟著我在這邊,也沒有那個時間。
你就催一催看著點進度,等合同簽了就不用再管了。後麵的安排讓他們自己來。”
“那還差不多。你們要在外麵待挺長時間哪這次?要多久?”
“我現在也說不上來,盡快吧。這邊涉及到二十幾個縣市,都得走走看看,都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我到也想快點兒。
然後我還要去趟渝城。後麵,你說來都來了,不去成都看看?那邊那麽大一攤子呢。”
“真是的,我就知道一出去你就得撒歡兒。”
“你現在可是越來越不像你了。要是想我了你們就過來嘛,也算是過來檢查一下工作。”
“那我再變回去唄?還不都是你給禍害的。到時候再說吧,現在事情多。你給柳姐和小秋她們打電話了沒?”
“沒。晚上我往家裏打吧,小秋那邊最後一個學期了,現在我感覺我還是少撩閑好點。”
“那你禮拜六打電話回來,正好都在家。老太太昨天也問我,問我你去哪了怎麽這麽多天也不回家。”
“老太太現在思維上是不是有點混亂了?我感覺沒有吧?”
“那到是沒有,估計就是想你了唄。”
聊了一些家裏的事兒,這才掛斷了電話。
想了想,張鐵軍又把電話直接打到了機械廠問了一下情況。
礦山機械廠收購過來以後,技術設備都會進行搬遷,合並到機械廠這邊來,在機械廠這邊修建新的廠房,建立研發中心。
礦山機械廠的職工也會整體進行搬遷,住進渾河岸邊的職工小區,原址將進行拆除平場,建一個公園式的商業綜合體。
原來老廠的退休職工家庭還有居住在職工家屬區的非職工家庭,不進行搬遷,而是原址還房。
商業綜合體建成以後,按一比一還給他們房子,如果想要經商的,可以優先納入商戶。
雖然收購是臨時起意的事情,但是機械廠的礦張是一早就有的打算,新廠房和職工住宅區的建設早就開始了。
這也算是一個歪打正著,需要做的就是在原基礎上略微調整一些小細節。
機械廠對於能收購礦山機械廠是持舉雙手歡迎的態度。
雖然廠子已經老了產品也大部分不符合現在的市場,但是畢竟底蘊厚,不管是技術積累還是技術工人的數量都不是一個新廠能夠相比的。
東方的企業在張鐵軍的帶動下都比較重視人,尤其是技工和技師。老技師的工資福利甚至會超過廠長。
(老八級:一級是學徒工,二級是初級技工,三級是中級技工,四級是高級技工,五級是技師,六級是高級技師,七級是特級技師,八級工是首席技師)
張鐵軍和廠長說了一下收購合並的事情。
合並以後管理團隊不變,原礦山機械廠的管理層東方不會接收,或者說不會全盤接收,需要進行考核。
考核合格過來擔任中層。
過去的廠礦管理團隊也就是那樣,按照市場經濟來評定,可以說基本上都不太合格。
這個到也不是說能力上就完全不行,是時代不同了。
廠長和張鐵軍見麵,或者這樣直接交流的機會不多,順便做了一下工作匯報。
現在東方機械廠除了生產扒胎機,主要就是做工具出口。這幾年國產工具在國際上比較吃香,市場相當不錯。
當然前提是質量得好。
機械廠這邊有鋼鐵公司提供鋼材,有張鐵軍提供的未來思路,在工具這一塊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名氣,發展的相當不錯。
“鐵軍。”秦哥敲了敲門。
“嗯。他們商量好了?”
“我沒問。那邊工地的負責人都過來了。”
“這麽快?”
“直接坐船過來的,那邊有個臨時的碼頭。”
“我就說嘛,要是開車回來不得繞個半天。”張鐵軍和廠長說了一下有事兒,掛斷電話,收拾了一下桌子站起來去會議室。
這些建築公司都是臨時成立的公家單位,什麽規模等級的都有,省裏的,市裏的,哪哪工程局的,水利方麵的居多。
這也算是一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無可厚非。
張鐵軍和大家說明了一下工程暫時停止的原因,叫大家把各自手裏的項目資料準備一下要看,然後又問了一下工程報價的問題。
各家單位都是從寶塔坪轉過來的,張鐵軍和大家一起說了一下關於地質方麵的事情。
關於地質的實際情況,說起來,這些施工單位是掌握的最詳細的,甚至比勘察報告還清楚。
就像寶塔坪,大型機械一上,一挖一個不吱聲。
稍微有點經驗的老工程師都能根據現場情況對地質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準確率相當高。
寶塔坪那邊的情況事實上就是這些施單位的老工程師捅出來的,他們也怕呀。其實也是一種負責任的心理。
過去的老工程師態度相當端正,敢也能負責任,不像後來的年輕人隻要掙錢就行了,別的和自己又莫得任何的關係。
張鐵軍把勘察局的相關報告給大家看了看,然後問了一些目前施工當中的問題,聽了聽大家對地質情況的判斷。
萬縣移民建築工程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就提出,懷疑猴兒石那裏地層不穩,可能會發生大麵積的山體滑坡。
“我不是說它現在就能滑坡,但是有這個風險。要知道,等水位一上來是會影響地質情況的,而且影響而大,這是個要考慮的問題。”
其他單位的幾個工程師也點頭,葛州壩局的一個工程師說,據他的經驗來看,三馬山這一帶山坡本身就是幾塊滑坡堆積體,穩定性需要進一步勘察。
總之,這些非常有經驗的老工程師基本上意見比較相近,就是懷疑水位上漲以後,水壓對地質的影響可能會改變地層的穩定。
“不敢說就一定會發生地質危害,但是這個可能性非常大,我在前麵的會上也這麽說過。”
“水位上來以後,水壓會對山體有一個擠壓過程,水對土層的浸透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個擠壓過程,雙重擠壓之下,坍塌是肯定的。
隻是現在沒有經過係統的論證,坍塌麵在哪,從哪裏開始,是個什麽樣的範圍都不太好說,也不敢說。”
“還有江水的衝涮問題,是僅次於擠壓的另一種自然現象,對地質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所以,”張鐵軍總結了一下:“對工程的叫停,各位,各單位應該沒有絕對的意見吧?”
“如果是出於地質問題,沒什麽意見,但是現在工程抓的很緊,時間上有些不是那麽寬裕,不管怎麽樣希望早些做決定。
實話實說,這個責任我們都背不起,也不想背。如果短期內不能達成新的決定,那我們也隻能選擇繼續施工。”
“這事兒還得需要長江委來協調確定吧?”
“長江委這邊的溝通工作我來做,”
張鐵軍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不管怎麽決定,停工的責任我來背,我隻需要各位說實話,實事求是。這也是一種負責。”
“這就沒什麽問題了,不過,還是希望能盡快做出決定,畢竟時間上確實是不富裕了。我們不能等也等不起。”
張鐵軍點點頭,看了看大家:“各位能不能給我一個參考,如果把新縣址選擇放在蓮花寺,蓮花塔到興家柳家這一帶來。
或者縣城放到朱衣鎮,建築成本會有多大的變化?
再者,如果把縣府放在寶塔坪,縣城放在朱衣鎮的話,有沒有可行性?”
一個老工程師點了根煙,笑著說:“這個我感覺沒什麽可行性,不管是走水上還是陸上,哪有縣城和縣府離著二十公裏的?
那都是兩個鎮了,辦點事太不方便,這麽弄不大現實。”
“如果就按現在寶塔坪的情況,能放多少人放多少人,其他的都放到朱衣鎮去也不是不行,就是兩個鎮子唄。”
另外一個老工程師說了一句,不大同意前麵那個人的看法。
“寶塔坪是不能繼續開發,又不是需要放棄,已經幾個億搞進去了,不管怎麽用都得算是縣裏的一個部分。”
“就六百多畝地,又是在山坡上,也放不下多少人。”
“兩萬人一大關。”
“如果把縣城放到蓮花寺上麵到也是個不錯的想法,上麵肯定是比現在地質穩定,安全有保障。至於建設資金,其實也差不了哪去。”
“現在這邊根本就沒有平地,這個挖掘平整的時間算上,確實也差不太多,當時不知道那邊是怎麽想的。”
“說是水源的問題吧?”
“鬼扯,守著梅溪河和長江,水源從哪出問題去?”
“蓄水以後,梅溪河口會放大,梅溪河整個都會漲起來,這也是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地勢確實是高了,到時候縣城和江麵的落差得有三百米,交通上也是個問題,這邊放棄船運不太現實。”
“這個我感覺不是問題,從梅溪河口往上修條路的事兒,而且可以修幾條路上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
在座的都是水利建設方麵的專家,不是專家的也是在這一行浸潤了多年,都懂,也都能說出來一些比較實際的問題。
張鐵軍就納悶為什麽前麵花費了那麽多年,想不出來都是在扯的什麽閑皮。
水源問題確實不算是什麽問題,哪個城市采水不是需要建泵站廠房?再怎麽高建泵站還能一年花幾個億出去?
在場的工程師們雖然意見沒達到統一,但都感覺不管是放在蓮花寺還是朱衣鎮,都要比現在三馬山一帶強。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統一,張鐵軍要的就是這個。
把空間留給兩個人商量。
張鐵軍確實有點不太理解他們一直在堅持什麽,而且也不理解為什麽這事兒就這麽考慮地方上的態度。
這就是西南地區的地方特色吧,一點點小事兒也能攪來和去的糾纏幾年,就特別的不痛快。
回到辦公室,給張鳳打了個電話。
張鳳已經準備好了相關資料,也約好了時間去舉報,不是,去談錢總監事的事情。
張鐵軍和她交待了一下,又給她提供了一些情報:“打蛇就要一下子打死,不要留任何情麵,要把事情擴大化,不要針對某個人。”
張鳳有點猶豫:“能行嗎?我感覺,不太好吧?波及麵太大了。”
“要不你就憋著這點氣,要麽就按我說的做。咱們行的端做的正你怕什麽?再說不是還有我嘛。”
“我就是怕給你惹麻煩嘛,總幹得罪人的事兒。”
“我不怕,放心大膽的幹就完了,了不起咱們找個地方做富家翁去。”
說完這件事兒,張鐵軍又問了一下收購礦山機械廠的事情。
“已經聯係了,”張鳳說:“這事兒本來就必我這邊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搞不懂你為什麽要讓我摻合進來。
收購不是機械廠那邊操作嗎?錢是黃文芳那邊給出,關我什麽事兒啊?真是的。”
“黃文芳對咱們那邊的人和事了解的不多,你不是比她熟嘛。再說她現在跟著我在這邊,也沒有那個時間。
你就催一催看著點進度,等合同簽了就不用再管了。後麵的安排讓他們自己來。”
“那還差不多。你們要在外麵待挺長時間哪這次?要多久?”
“我現在也說不上來,盡快吧。這邊涉及到二十幾個縣市,都得走走看看,都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我到也想快點兒。
然後我還要去趟渝城。後麵,你說來都來了,不去成都看看?那邊那麽大一攤子呢。”
“真是的,我就知道一出去你就得撒歡兒。”
“你現在可是越來越不像你了。要是想我了你們就過來嘛,也算是過來檢查一下工作。”
“那我再變回去唄?還不都是你給禍害的。到時候再說吧,現在事情多。你給柳姐和小秋她們打電話了沒?”
“沒。晚上我往家裏打吧,小秋那邊最後一個學期了,現在我感覺我還是少撩閑好點。”
“那你禮拜六打電話回來,正好都在家。老太太昨天也問我,問我你去哪了怎麽這麽多天也不回家。”
“老太太現在思維上是不是有點混亂了?我感覺沒有吧?”
“那到是沒有,估計就是想你了唄。”
聊了一些家裏的事兒,這才掛斷了電話。
想了想,張鐵軍又把電話直接打到了機械廠問了一下情況。
礦山機械廠收購過來以後,技術設備都會進行搬遷,合並到機械廠這邊來,在機械廠這邊修建新的廠房,建立研發中心。
礦山機械廠的職工也會整體進行搬遷,住進渾河岸邊的職工小區,原址將進行拆除平場,建一個公園式的商業綜合體。
原來老廠的退休職工家庭還有居住在職工家屬區的非職工家庭,不進行搬遷,而是原址還房。
商業綜合體建成以後,按一比一還給他們房子,如果想要經商的,可以優先納入商戶。
雖然收購是臨時起意的事情,但是機械廠的礦張是一早就有的打算,新廠房和職工住宅區的建設早就開始了。
這也算是一個歪打正著,需要做的就是在原基礎上略微調整一些小細節。
機械廠對於能收購礦山機械廠是持舉雙手歡迎的態度。
雖然廠子已經老了產品也大部分不符合現在的市場,但是畢竟底蘊厚,不管是技術積累還是技術工人的數量都不是一個新廠能夠相比的。
東方的企業在張鐵軍的帶動下都比較重視人,尤其是技工和技師。老技師的工資福利甚至會超過廠長。
(老八級:一級是學徒工,二級是初級技工,三級是中級技工,四級是高級技工,五級是技師,六級是高級技師,七級是特級技師,八級工是首席技師)
張鐵軍和廠長說了一下收購合並的事情。
合並以後管理團隊不變,原礦山機械廠的管理層東方不會接收,或者說不會全盤接收,需要進行考核。
考核合格過來擔任中層。
過去的廠礦管理團隊也就是那樣,按照市場經濟來評定,可以說基本上都不太合格。
這個到也不是說能力上就完全不行,是時代不同了。
廠長和張鐵軍見麵,或者這樣直接交流的機會不多,順便做了一下工作匯報。
現在東方機械廠除了生產扒胎機,主要就是做工具出口。這幾年國產工具在國際上比較吃香,市場相當不錯。
當然前提是質量得好。
機械廠這邊有鋼鐵公司提供鋼材,有張鐵軍提供的未來思路,在工具這一塊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名氣,發展的相當不錯。
“鐵軍。”秦哥敲了敲門。
“嗯。他們商量好了?”
“我沒問。那邊工地的負責人都過來了。”
“這麽快?”
“直接坐船過來的,那邊有個臨時的碼頭。”
“我就說嘛,要是開車回來不得繞個半天。”張鐵軍和廠長說了一下有事兒,掛斷電話,收拾了一下桌子站起來去會議室。
這些建築公司都是臨時成立的公家單位,什麽規模等級的都有,省裏的,市裏的,哪哪工程局的,水利方麵的居多。
這也算是一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無可厚非。
張鐵軍和大家說明了一下工程暫時停止的原因,叫大家把各自手裏的項目資料準備一下要看,然後又問了一下工程報價的問題。
各家單位都是從寶塔坪轉過來的,張鐵軍和大家一起說了一下關於地質方麵的事情。
關於地質的實際情況,說起來,這些施工單位是掌握的最詳細的,甚至比勘察報告還清楚。
就像寶塔坪,大型機械一上,一挖一個不吱聲。
稍微有點經驗的老工程師都能根據現場情況對地質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準確率相當高。
寶塔坪那邊的情況事實上就是這些施單位的老工程師捅出來的,他們也怕呀。其實也是一種負責任的心理。
過去的老工程師態度相當端正,敢也能負責任,不像後來的年輕人隻要掙錢就行了,別的和自己又莫得任何的關係。
張鐵軍把勘察局的相關報告給大家看了看,然後問了一些目前施工當中的問題,聽了聽大家對地質情況的判斷。
萬縣移民建築工程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就提出,懷疑猴兒石那裏地層不穩,可能會發生大麵積的山體滑坡。
“我不是說它現在就能滑坡,但是有這個風險。要知道,等水位一上來是會影響地質情況的,而且影響而大,這是個要考慮的問題。”
其他單位的幾個工程師也點頭,葛州壩局的一個工程師說,據他的經驗來看,三馬山這一帶山坡本身就是幾塊滑坡堆積體,穩定性需要進一步勘察。
總之,這些非常有經驗的老工程師基本上意見比較相近,就是懷疑水位上漲以後,水壓對地質的影響可能會改變地層的穩定。
“不敢說就一定會發生地質危害,但是這個可能性非常大,我在前麵的會上也這麽說過。”
“水位上來以後,水壓會對山體有一個擠壓過程,水對土層的浸透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個擠壓過程,雙重擠壓之下,坍塌是肯定的。
隻是現在沒有經過係統的論證,坍塌麵在哪,從哪裏開始,是個什麽樣的範圍都不太好說,也不敢說。”
“還有江水的衝涮問題,是僅次於擠壓的另一種自然現象,對地質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所以,”張鐵軍總結了一下:“對工程的叫停,各位,各單位應該沒有絕對的意見吧?”
“如果是出於地質問題,沒什麽意見,但是現在工程抓的很緊,時間上有些不是那麽寬裕,不管怎麽樣希望早些做決定。
實話實說,這個責任我們都背不起,也不想背。如果短期內不能達成新的決定,那我們也隻能選擇繼續施工。”
“這事兒還得需要長江委來協調確定吧?”
“長江委這邊的溝通工作我來做,”
張鐵軍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不管怎麽決定,停工的責任我來背,我隻需要各位說實話,實事求是。這也是一種負責。”
“這就沒什麽問題了,不過,還是希望能盡快做出決定,畢竟時間上確實是不富裕了。我們不能等也等不起。”
張鐵軍點點頭,看了看大家:“各位能不能給我一個參考,如果把新縣址選擇放在蓮花寺,蓮花塔到興家柳家這一帶來。
或者縣城放到朱衣鎮,建築成本會有多大的變化?
再者,如果把縣府放在寶塔坪,縣城放在朱衣鎮的話,有沒有可行性?”
一個老工程師點了根煙,笑著說:“這個我感覺沒什麽可行性,不管是走水上還是陸上,哪有縣城和縣府離著二十公裏的?
那都是兩個鎮了,辦點事太不方便,這麽弄不大現實。”
“如果就按現在寶塔坪的情況,能放多少人放多少人,其他的都放到朱衣鎮去也不是不行,就是兩個鎮子唄。”
另外一個老工程師說了一句,不大同意前麵那個人的看法。
“寶塔坪是不能繼續開發,又不是需要放棄,已經幾個億搞進去了,不管怎麽用都得算是縣裏的一個部分。”
“就六百多畝地,又是在山坡上,也放不下多少人。”
“兩萬人一大關。”
“如果把縣城放到蓮花寺上麵到也是個不錯的想法,上麵肯定是比現在地質穩定,安全有保障。至於建設資金,其實也差不了哪去。”
“現在這邊根本就沒有平地,這個挖掘平整的時間算上,確實也差不太多,當時不知道那邊是怎麽想的。”
“說是水源的問題吧?”
“鬼扯,守著梅溪河和長江,水源從哪出問題去?”
“蓄水以後,梅溪河口會放大,梅溪河整個都會漲起來,這也是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地勢確實是高了,到時候縣城和江麵的落差得有三百米,交通上也是個問題,這邊放棄船運不太現實。”
“這個我感覺不是問題,從梅溪河口往上修條路的事兒,而且可以修幾條路上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
在座的都是水利建設方麵的專家,不是專家的也是在這一行浸潤了多年,都懂,也都能說出來一些比較實際的問題。
張鐵軍就納悶為什麽前麵花費了那麽多年,想不出來都是在扯的什麽閑皮。
水源問題確實不算是什麽問題,哪個城市采水不是需要建泵站廠房?再怎麽高建泵站還能一年花幾個億出去?
在場的工程師們雖然意見沒達到統一,但都感覺不管是放在蓮花寺還是朱衣鎮,都要比現在三馬山一帶強。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統一,張鐵軍要的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