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推薦免費花花,求催更評論評分)


    “你要貸款幹什麽?”


    “如果能貸下來款,我就把你們地下商場整個承包下來,到時候請姐你幫我管理,行吧?或者你也出點,咱倆合夥成立個公司。”


    “說正經的。”


    “就是這麽想的,如果貸的少那我就多租點櫃台,租一百個經營。我手裏有不到十萬,肯定是不夠,這不才找你想辦法嘛,正好又是你的工作。”


    “你有十萬?”


    “啊,我媽給的創業資金。我這不是上班了嘛,我媽說我已經長大了,出來練一練,給了十萬。不到十萬。”張鐵軍拿出銀行卡給張英看了看。


    “你啥家庭啊?”


    “就普通工人家庭唄,前幾年我媽在一洞橋搞大批發的,現在不幹了。”


    “你覺得我們商場能行嗎?”


    “我感覺能行,實在不行姐你現在也租點櫃台放在那,到時候掙不著錢你找我,我給你托底。”


    張英看著張鐵軍眨著大眼睛想了想:“我怎麽感覺夠嗆呢?環球現在多火呀,北邊是聯營南邊是輕坊,正好夾在中間還是地下。


    租金定這麽低,都快倆月了才租出去不到一百個攤兒。”


    “方便。”張鐵軍說:“聯營和輕紡太老了,年輕人誰去?環球現在是火,但是東西貴租金高,還得爬五六層樓,咱們這方便哪。


    火車站過來下幾步樓梯就到了,還四通八達的,往哪邊走都方便,將來人流量小不了。”


    有句話張鐵軍沒說,一進十月份幾家大商場裏全靠人多擠著取暖,環球那麽高檔的地方業主靠跳繩來升溫(真事)。


    地下這邊可是裝了中央空調的,人不往這邊擠才怪。


    這應該是地下火的那麽快最合理的理由,然後就形成了效應,越聚人越多。關鍵確實是方便,對外地過來的朋友們來說太友好了。


    “我估摸著,一年有個三四百萬應該能承包下來,簽十年,穩賺不賠的事兒。貸款的話就照兩年租金整,往上越多越好。我一個人擔著。


    姐你要是想幹呢,就咱倆合夥,我出大頭。要是你不想出錢呢,就幫我管理,我一個月給你一千五,年底看情況發獎金。”


    “說的像真事兒似的。”張英攏了攏被風吹亂的頭發琢磨了一下:“先去幫你辦執照吧,完了我去找個人問問。估計夠嗆,太多了。”


    兩個人繞過電報大樓往後麵街上走,張鐵軍問張英:“姐你幫別人弄過貸款哪?”


    “沒,聽說過,人家都是十幾萬二三十萬,哪有你這家夥上來就三四百萬的,還得往翻倍了弄。你是真不怕呀,就不擔心還不上?”


    “怎麽可能,這點信心還是有的。錢多了才能錢生錢嘛。姐你家裏是哪個單位的?能問吧?”


    剛才說到工作,張英直接說給他辦出多少錢,在那個場合下這就不是隨口能說出來的話,而且那幾個人表情也能看得出來都不意外,說明張英家裏肯定靠譜,起碼辦個工作這事兒應該是不難。


    那就隻能說明張英這丫頭家裏麵,要麽是市裏重要行局的重要人物,要麽就是鋼鐵公司那邊的高層,這兩邊在市裏都能橫著走。


    不過話說回來,他也沒感覺這事兒就能成,什麽辦工作呀合夥公司承包商場啊,其實都是為了拉近關係套近乎,主要目的還是辦貸款。


    隻要能貸出來,幾百萬不嫌多,幾十萬也不嫌少。


    原來他也是準備租了櫃台辦了營業執照以後去找銀行信貸員的,大不了給人家許點好處,遇上張英屬於趕巧了,也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


    上輩子他就有過這個經曆,不過是幫別人。就是去找信貸員,然後許諾了兩萬的好處,幾十萬貸款輕輕鬆鬆就拿下來了,都不用自己跑什麽。


    能完成任務還能有好處,這會兒的信貸員都巴不得的呢。他們現在的狀態是有錢貸不出去,任務壓的冒火。而且方方麵麵的也不規範。


    九零年這會兒銀行的各種業務其實剛剛開始,都是在嚐試,老百姓也是剛剛開始存錢和銀行打交道,還沒有形成基本上的信任,老百姓也不敢借錢。


    這個年代的人寧可勒緊褲帶也不想欠債。事實上這會兒敢借貸的,後來都發了。


    “問那麽多幹什麽?”張英斜了張鐵軍一眼沒理這個茬,兩個人拐過電報大樓往前走了一小段來到工商所。


    張英這裏有熟人,直接去了裏麵辦公室打了聲招呼,張鐵軍填了兩張表交了照片和錢,一杯茶還沒涼,營業執照就到手了,還有一本消協會員證。


    九零年這會兒工商還沒有普及打印機,執照正副本都是人工手寫填寫,不過樣式和以後打印出來的是一樣的。


    有了執照,拿著去稅務所就可以直接領取稅務登記,然後就是合法經營了,回去就能開業。個體戶不需要代碼證。


    如果是食品相關,包括小賣部,還需要辦理衛生許可,如果是台球社遊藝廳什麽的還需要去派所辦理特殊許可。賣服裝鞋帽就簡單多了。


    張英不知道去找了誰,也沒讓張鐵軍跟著,很快就拿著個體工商戶納稅申報手冊回來遞給了張鐵軍:“走吧,你不是要請我吃飯嗎?我要吃好的啊。”


    張鐵軍打開申報手冊看了一眼,定額三百一。牛逼。


    東北這邊的各種稅費要遠遠高於其他地區,比如廣東,差不多能達到廣東的四到六倍,而且沒有免稅單位,做什麽生意都要交,開個小賣部一個月要交一千多。


    而在廣州開一家一百多平的早餐店都是免稅的。


    廣東之所以崛起,造就出來那麽多的富豪,和小二十年不用上繳稅收有著絕對性的關係。


    從八零年到九四年,廣東一共上繳財政一百來個億,而同一時段遼東省交了小三千億,兩千六百多億,還不算各種物資的調拔。


    從稅務所出來,張鐵軍和張英兩個也算是熟悉了一些。


    兩個人打了一輛大頭鞋去了水塔,張鐵軍按照記憶帶著張英去找地方吃飯。


    “跑這麽遠過來,這邊好啊?你看要是不好吃的,要是不好吃咱倆以後誰也別認識誰我跟你說。真能折騰。”


    “放心吧,他家的菜還是不錯的。”張鐵軍帶著張英往土坡上走。


    這地方出租車已經進不來了。這會兒市內除了中心地帶以外的路況基本上都還不太好,有些地方還是土路。市府廣場還是一片土壩子呢。


    口福居。遠遠的看到招牌,張鐵軍也算是放下了心,就怕過來一趟這飯店不存在,那可就有意思了。


    這個口福居的老板在幾年以後會成為張鐵軍的忘年交,不過這會兒還不認識呢。這是小事兒不用在意。


    進到店裏。店裏麵不算很大,六張桌子,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屋子裏的裝修擺設都很有點味道,一看老板就是個講究人。


    “來啦。”服裝員迎過來。


    “鄭哥在家不?”


    “還得等一會兒,還沒回來呢,一會兒能到。先進來坐唄,哥,姐。我給你們倒茶。”


    “你認識啊?”張英問了張鐵軍一聲,對這個飯店還算滿意。


    兩個人走到裏麵找了張桌子坐下來,張鐵軍讓服務員拿了菜單過來讓張英點菜,自己點了根煙打量著飯店裏麵的人和物。對他來說,這裏是四十多年前的記憶。


    張英點了兩個本店的特色菜,張鐵軍又加了兩個,讓服務員下單去廚房做。


    “他家的口蘑做的不錯。”


    “行,我等下嚐嚐。到是挺幹淨的地方,瞅著還行。”


    “你平時都去哪吃飯?太子港?萬家燈火?天天漁港?”


    “還平時,平時都在家吃,我到是想天天太子港,我去得起嗎我?”


    “和我合作,這事兒成了你天天住在那都沒有問題,別說咱們這,你去沈陽天天九歌城都行。”


    “吹牛逼。”


    “我……”張鐵軍看了看張英,差一點就來了個我吹你:“跟你說,你相信我沒錯的,掙錢真的是小事兒。我就是本錢不夠,要不然還用求你?”


    一陣說話聲,進來幾個人,張鐵軍擺了擺手:“鄭哥。來你這吃口飯。”


    打頭的中年帥哥看過來,明顯是愣了一下,不過還是馬上笑著走過來伸出手:“什麽時候來的?”他看了看張英:“就你們倆呀?那別點了,一起吧。”


    “這是人防辦的張英,在商場管理處,今天我到她那辦點事兒。姐,這是質監局鄭局,你叫聲鄭哥。”


    一臉懵逼的張英和一頭霧水的鄭局兩個人握了握手,這也算是認識了,還是一認識就是朋友那種。張鐵軍簡直都要憋不住笑出來了。


    這位鄭局是個老好人,人很好,性格也是相當儒雅那種,但是記憶力有點差勁兒。


    上輩子張鐵軍開了一家食品廠,鄭局他們去查驗質量,這麽認識的,後來成了忘年交好朋友。


    他這個人很大方,也好說話,很喜歡交朋友,而且不太看重什麽出身家世,投緣就行。


    另外就是他這個人很倔,容易較真兒,幾年以後他會給電業局開出一張千萬元的罰單,鬧的市長親自過來給雙方協調。


    原因就是,電業局在收取電費的時候,所有的用戶,每個月都會多收一度電。事實上直到現在也是這樣。


    還有水費和氣費也差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