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化身財神爺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曉玲對於翻牆入室算是輕車熟路,沒多久她便進入了檢查站的登記室。
不知道什麽原因,伊拉克這邊的檢查站並沒有看到人值班,狹小的登記室裏擺放了一張桌子剩不下多少空間。
登記簿就丟在桌子上麵。
劉曉玲抓起登記簿就進了空間。
翻到10月1日那天的登記頁就拿出了手機開始掃描翻譯。
一直翻看到今天登記結束的那頁,也沒有發現耿初維的名字。
耿初維的護照很多,劉曉玲又掃描了幾遍,也沒有發現耿初維其他護照的登記。
耿初維要麽沒有走這條道,要麽就是繞過了檢查站。
這檢查站似乎並不嚴格,晚上都沒人值班,周圍也沒有圍牆和鐵絲網之類的隔絕,耿初維沒有必要故意躲避檢查站。如果耿初維有交通工具的話這是唯一一條公路。
把登記冊扔回到桌上,劉曉玲又偷偷翻進了約旦檢查站。
依舊沒有發現任何的線索,劉曉玲隻得駕車前往賴姆城。
遠遠看到眼前出現了一片城區,劉曉玲猜想前麵應該就是賴姆城了。
夜晚自己獨自進城,或許會遇到檢查站,還是白天再進城打聽消息。
四處看了看,看見右邊有一處清真寺,劉曉玲便把車開了過去。
換了一台嘎斯出來留在清真寺前的平壩裏,劉曉玲轉到清真寺旁一堵矮牆後麵進了空間。
到目前為止,一切似乎還挺順利。劉曉玲擔心自己有沒有漏過耿初維的線索。
管他的,自己也就是這個能力了。
劉曉玲迷迷糊糊睡著了。
第二天,劉曉玲被人聲驚醒。看了一下時間居然快到十一點鍾。
黑色的罩袍是從頭一直罩到腳的那種,連雙眼都隱藏在黑紗的後麵,這是隱秘性最強的一種。
這時的劉曉玲才真正理解了古遠峰看似玩笑的話蘊含了真理。
真的有道理。
從矮牆後出來,劉曉玲隨著人流進了賴姆城。
進了城,劉曉玲就傻眼了。這語言不通整麽搞?難到非要拿出翻譯機?
算了,還是先在城裏逛一逛,看看有沒有新的想法再說。
這還真是腳踩西瓜皮——溜到哪算哪了。
酒館和咖啡館,這些都是最好的消息來源之處。
隻是這裏沒有啊。
劉曉玲一個人在街上轉了兩圈,終於引起了兩個警察的注意。
看著自己一身黑袍籠罩,劉曉玲也不知道這兩個警察眼力為什麽能這樣好,居然知道自己在這逛了兩圈。
“%¥#@。”一個警察或軍人對著劉曉玲道。
劉曉玲分不出軍人和警察的區別,隻知道這兩人手裏都拿著槍。
“我是港島人。”劉曉玲用英語說道。
顯然兩個人也聽不懂英語,但明顯感覺到劉曉玲跟他們應該不是一類人。
不出意外,劉曉玲被請進了警局。
這袍子是上下一個整的。
警局裏一個懂英語的警察詢問劉曉玲的個人情況,劉曉玲拿出了一本港島護照。然而要對照相片時遇到了難題。
劉曉玲見桌子上有把小刀,伸手過去要拿,把身邊的警察嚇了一跳。
用刀把脖頸處的布料割開,劉曉玲終於拿下了頭巾。
看見劉曉玲一副東亞人的麵孔,警察開始核實護照上的信息。
其實這幾個人對劉曉玲已經有了好感。外國女人到了他們國家,完全不會遵守他們的習俗。甚至還批評他們的習俗是落後且反動的,尤其以白種女人為甚。
眼前這位小姐就不同,非常尊重他們的傳統,出門還穿黑袍戴頭巾。
“女士,我們能幫助你麽?”
“謝謝。我實在太需要你們的幫助了。我的老公是個商人,在以色列經商……”
當這句話翻譯出來的時候,身邊幾個人都對劉曉玲流露出憐憫的神色。
“女士,戰爭期間以色列的邊境已經封鎖,你的丈夫恐怕短時間不能和你團聚了。”懂英語的警察道。
“我丈夫應該不在以色列,因為他在賴姆城曾經給家裏通過電話。”
聽了劉曉玲的話,懂英語的警察愣了一下,轉過身和另外兩個警察說起了本地話。
三個人說了一會,警察對劉曉玲道:“前幾天我們確實暫扣了一個港島商人。我們懷疑他要去以色列,目前正在核實。但你知道,現在以色列正在戰爭狀況……”
約旦正準備參與到對以色列的戰爭,這時候一個在以色列經商的商人出現在了約旦賴姆城,不由得不讓警方重視。
“警察先生,就算以色列要派間諜過來也不應該是我丈夫啊。他那東亞人的麵孔也太與眾不同,太明顯了吧。”劉曉玲辯解道。
“女士,我們不能隻靠你和他的辯解放人。你再等幾天,當我們核實完情況之後再說下一步的打算。”
“警察先生,戰爭一時半會不能結束,但家中老小都盼著我丈夫回家。”劉曉玲道。
警察看看劉曉玲突然問道:“女士,您怎麽讓我們放心你們不是為以色列服務的?”
劉曉玲愣了一下,這話怎麽說的?怎麽讓你們放心?
劉曉玲看了看辦公室,隻有這三名警察。
“警察先生,我要看一看你們扣押的那個人,先確定是不是我的丈夫。”
警察站起身來,對另外兩個警察說了幾句,然後一個人帶著劉曉玲出了辦公室,下到地下室到了有著鐵欄杆圍著的留置室。
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背靠著牆正呆呆坐在條椅上,聽見聲音朝劉曉玲兩人看了一下。
劉曉玲一眼認出這正是她在尋找的耿初維。
“老公,古伯伯告訴我你在這裏,我終於找到你了。”劉曉玲用中文說道。
說完這話,劉曉玲像想起了什麽,趕緊給陪她下來的警察道歉。
“對不起,一時心急說了母語。接下來我們都說英語。”
這警察聽見劉曉玲說了一句自己聽不懂的語言,正要發火。聽到劉曉玲的解釋也覺得情有可原。
點點頭算是接受了劉曉玲的道歉。
劉曉玲沒有本地貨幣,也沒有老式的美金,便拿出三根小黃魚來遞給了警察,然後緊張地看著他。
“你怎麽來了?”耿初維在那邊用英語詢問劉曉玲。
警察看看站起身抓著鐵欄的耿初維,再看看緊張注視著他的劉曉玲。終於伸手接過了小黃魚。
他拿出鑰匙打開了鐵門。
“跟我上來。”警察轉身踏上了台階。
辦完手續,耿初維和劉曉玲一道出了警局。
“接下來是什麽安排?”耿初維問劉曉玲。
“附近有一輛車,地名我說不出來,你跟我走。”劉曉玲道。
來到清真寺,兩人上了車。這時候中東國家有蘇加盟國的汽車非常多。汽車牌照上麵的漢字也沒有人能分辨的出來是屬於港島還是內地。
兩人一路連夜前行,兩天的時間就開到了劉曉玲過河的那處河岸。
“我去處理汽車,你沿著公路右邊過去,沿著河邊去到那塊岩壁下麵等我。”劉曉玲指著自己埋藏充氣釣魚船的地方對耿初維道。
看耿初維走下了公路,劉曉玲把車向左駛離了道路。
這時候還是下午,兩個人坐在岩壁下躲著太陽,相互並沒有交談。
望著潺潺的河水流過,耿初維甚至沒有詢問怎麽過河。
劉曉玲已經給古遠峰打了電話,讓人在東岸自己曾經住過的旅社等著,晚上她和耿初維會出現在那裏。
看一輪明月在沙漠中升起,視線已不能極遠。劉曉玲找到埋藏工兵鏟的地方讓耿初維刨土。
看劉曉玲把紙箱撕開將紙泡濕後撕爛扔進河裏。然後一陣鼓搗,沙灘上多了一個長約一米六的充氣小船。
耿初維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什麽比得上剛才劉曉玲跟古主任通話的場景來得震驚?
耿初維把工兵鏟當槳,把小船劃到了對岸。
“把鏟子給我,我去處理船。”當著耿初維的麵,劉曉玲把氣閥打開,然後拖著一路泄氣的釣魚船朝下遊走去。
不一會,劉曉玲空著雙手回來。
“走吧,等一會就能見到自己人了。”劉曉玲在前麵引路,耿初維在後麵跟著。
到了旅社門口,果然看見了那個大胡子。如果不是在這裏重逢,劉曉玲還真不敢認。
大胡子攔住劉曉玲兩人,把他們帶到了一輛轎車前。
劉曉玲也不認識路,隨遇而安,眯著眼休息起來。
可惜道路狀況不太好,休息也成了奢望。
半道上耿初維就下了車,劉曉玲則被送到了一戶農家。
沒有幾天,劉曉玲回到了京城。
“曉玲,這個電話就給你用了,算是獎勵吧。”古遠峰上下打量著劉曉玲。
嗯,也沒看見瘦啊。想起人家隨時能變出來吃的,古遠峰不羨慕是不可能的。
可惜自己辦不到啊。
“曉玲,國家登山隊正在訓練,準備去登珠峰,你有興趣沒有啊?”古遠峰道。
劉曉玲一愣,十來年前中國登山隊不是就登過珠峰啊,問我做什麽?
“古主任,那上麵太冷沒興趣。”劉曉玲道。
“麗麗呢?”
“回羊城去了。”古遠峰道。
兩人一陣閑聊,都不再說耿初維這事。
“古主任,研究所的幹部編製有名額限製沒有?”劉曉玲突然想起了這個問題。
“暫時沒有。咳咳,你自己把握嚴一點哈。”古遠峰道。
“謝謝領導的信任,我一定嚴格標準。”劉曉玲確實有些感謝古遠峰對自己的信任了。
也是過了很久劉曉玲又想起這件事,自己用的這些專家教授,哪個不是原來就有國家幹部的身份?當時是被古遠峰這個老狐狸給騙了。
“古主任,我們那個聯合辦公樓的地皮批下來沒有?”劉曉玲問道。
“正在辦,領導已經同意了,現在正在辦手續。”
雖說是研究所和中科院聯合建辦公樓,但研究所的主管部門領導也是古主任,所以沒聯係鄺院長問下古遠峰也是可以的。
說得差不多了,劉曉玲就要告辭。
“曉玲,這次行動的報告盡早寫好送來。”古遠峰道。
“知道了。”
劉曉玲昨天到京已經在什刹海這邊住了一晚上,盧盛隆兩口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兒媳婦去了戰火紛飛的中東一趟。
“媽,這次我把冬兒帶回去?”十月的京城秋高氣爽,但接著就是秋風起,風寒刺骨的季節。
“好吧,天氣就要冷起來了,冬兒應該呆不慣。”駱慧明終於答應放冬兒回巴蜀,心裏頭怪舍不得。
盧盛隆一樣舍不得,冬兒一走家裏又隻有老兩口,冷清得很。
劉曉玲先去了白馬村接了邊月冰,這才回了渝都。
冬兒遠遠看見了廣明島,被喚起了記憶,直接就在車上手舞足蹈起來。
“媽媽,島上有草坪還有很多花和蝴蝶。是吧?”冬兒問。
“嗯。現在是秋天花都謝了。不過有些花結了果實,掛在樹枝更好看了。”劉曉玲道。
島上栽了桃、李、梨、杏、石榴、柑橘和橙子等水果。其中像火龍果、大櫻桃這樣的水果苗是劉曉玲從空間裏麵拿出來的,這時的人很少見過。
就算是馬路牙子圍著的小道兩邊都種著草莓這類草果。
這個島上的人除了工作,似乎生活在伊甸園。
沒有勾心鬥角,不擔心被人告了下派。吃了飯呼朋喚友地在島上散步,看江天一色,聞汽笛漁歌。
興致來了,跟保衛科報備,約在陽光房邊的燒烤台,搞一次聚會。喝醉了就在沙灘上一躺,半夜冷醒了回家睡覺。
黃家衛老師他們的計算機課程已經學的差不多了,梁豔來詢問何時安排黃老師他們去京城。
“豔子,多給黃老師他們點預算,京城的冷不是一般的冷。”劉曉玲提醒道。
“好的。”
“那個廖斌的表現如何?”劉曉玲不去問王同勝而是問梁豔。
“具體的不清楚,但每天上下班的考勤是遵守的。”梁豔道。
劉曉玲點點頭。
“豔子,你給我說說你到老李家結婚的情況……”
梁豔這次跟著老李回老家,跟當地的公社領導聯係了辦廠的事情。
老李的老家土地貧瘠又缺水缺電,曆來都是窮得叮當響的地方。
縣裏麵正在和廣明水輪機廠洽談小水電的項目,今後這裏不會缺電。
原本想建個羊奶粉廠害怕當地電力不足,現在好了。隻等水電項目落實,羊奶粉廠就可以跟進搞基建。
羊奶粉廠的技術和資金都由老李負責聯係,這不就跟財神爺一樣?
這一下,老李家再沒人埋怨李連長不回老家,更不會有人給梁豔甩臉盤子。
巴結都還來不及呢。
不知道什麽原因,伊拉克這邊的檢查站並沒有看到人值班,狹小的登記室裏擺放了一張桌子剩不下多少空間。
登記簿就丟在桌子上麵。
劉曉玲抓起登記簿就進了空間。
翻到10月1日那天的登記頁就拿出了手機開始掃描翻譯。
一直翻看到今天登記結束的那頁,也沒有發現耿初維的名字。
耿初維的護照很多,劉曉玲又掃描了幾遍,也沒有發現耿初維其他護照的登記。
耿初維要麽沒有走這條道,要麽就是繞過了檢查站。
這檢查站似乎並不嚴格,晚上都沒人值班,周圍也沒有圍牆和鐵絲網之類的隔絕,耿初維沒有必要故意躲避檢查站。如果耿初維有交通工具的話這是唯一一條公路。
把登記冊扔回到桌上,劉曉玲又偷偷翻進了約旦檢查站。
依舊沒有發現任何的線索,劉曉玲隻得駕車前往賴姆城。
遠遠看到眼前出現了一片城區,劉曉玲猜想前麵應該就是賴姆城了。
夜晚自己獨自進城,或許會遇到檢查站,還是白天再進城打聽消息。
四處看了看,看見右邊有一處清真寺,劉曉玲便把車開了過去。
換了一台嘎斯出來留在清真寺前的平壩裏,劉曉玲轉到清真寺旁一堵矮牆後麵進了空間。
到目前為止,一切似乎還挺順利。劉曉玲擔心自己有沒有漏過耿初維的線索。
管他的,自己也就是這個能力了。
劉曉玲迷迷糊糊睡著了。
第二天,劉曉玲被人聲驚醒。看了一下時間居然快到十一點鍾。
黑色的罩袍是從頭一直罩到腳的那種,連雙眼都隱藏在黑紗的後麵,這是隱秘性最強的一種。
這時的劉曉玲才真正理解了古遠峰看似玩笑的話蘊含了真理。
真的有道理。
從矮牆後出來,劉曉玲隨著人流進了賴姆城。
進了城,劉曉玲就傻眼了。這語言不通整麽搞?難到非要拿出翻譯機?
算了,還是先在城裏逛一逛,看看有沒有新的想法再說。
這還真是腳踩西瓜皮——溜到哪算哪了。
酒館和咖啡館,這些都是最好的消息來源之處。
隻是這裏沒有啊。
劉曉玲一個人在街上轉了兩圈,終於引起了兩個警察的注意。
看著自己一身黑袍籠罩,劉曉玲也不知道這兩個警察眼力為什麽能這樣好,居然知道自己在這逛了兩圈。
“%¥#@。”一個警察或軍人對著劉曉玲道。
劉曉玲分不出軍人和警察的區別,隻知道這兩人手裏都拿著槍。
“我是港島人。”劉曉玲用英語說道。
顯然兩個人也聽不懂英語,但明顯感覺到劉曉玲跟他們應該不是一類人。
不出意外,劉曉玲被請進了警局。
這袍子是上下一個整的。
警局裏一個懂英語的警察詢問劉曉玲的個人情況,劉曉玲拿出了一本港島護照。然而要對照相片時遇到了難題。
劉曉玲見桌子上有把小刀,伸手過去要拿,把身邊的警察嚇了一跳。
用刀把脖頸處的布料割開,劉曉玲終於拿下了頭巾。
看見劉曉玲一副東亞人的麵孔,警察開始核實護照上的信息。
其實這幾個人對劉曉玲已經有了好感。外國女人到了他們國家,完全不會遵守他們的習俗。甚至還批評他們的習俗是落後且反動的,尤其以白種女人為甚。
眼前這位小姐就不同,非常尊重他們的傳統,出門還穿黑袍戴頭巾。
“女士,我們能幫助你麽?”
“謝謝。我實在太需要你們的幫助了。我的老公是個商人,在以色列經商……”
當這句話翻譯出來的時候,身邊幾個人都對劉曉玲流露出憐憫的神色。
“女士,戰爭期間以色列的邊境已經封鎖,你的丈夫恐怕短時間不能和你團聚了。”懂英語的警察道。
“我丈夫應該不在以色列,因為他在賴姆城曾經給家裏通過電話。”
聽了劉曉玲的話,懂英語的警察愣了一下,轉過身和另外兩個警察說起了本地話。
三個人說了一會,警察對劉曉玲道:“前幾天我們確實暫扣了一個港島商人。我們懷疑他要去以色列,目前正在核實。但你知道,現在以色列正在戰爭狀況……”
約旦正準備參與到對以色列的戰爭,這時候一個在以色列經商的商人出現在了約旦賴姆城,不由得不讓警方重視。
“警察先生,就算以色列要派間諜過來也不應該是我丈夫啊。他那東亞人的麵孔也太與眾不同,太明顯了吧。”劉曉玲辯解道。
“女士,我們不能隻靠你和他的辯解放人。你再等幾天,當我們核實完情況之後再說下一步的打算。”
“警察先生,戰爭一時半會不能結束,但家中老小都盼著我丈夫回家。”劉曉玲道。
警察看看劉曉玲突然問道:“女士,您怎麽讓我們放心你們不是為以色列服務的?”
劉曉玲愣了一下,這話怎麽說的?怎麽讓你們放心?
劉曉玲看了看辦公室,隻有這三名警察。
“警察先生,我要看一看你們扣押的那個人,先確定是不是我的丈夫。”
警察站起身來,對另外兩個警察說了幾句,然後一個人帶著劉曉玲出了辦公室,下到地下室到了有著鐵欄杆圍著的留置室。
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背靠著牆正呆呆坐在條椅上,聽見聲音朝劉曉玲兩人看了一下。
劉曉玲一眼認出這正是她在尋找的耿初維。
“老公,古伯伯告訴我你在這裏,我終於找到你了。”劉曉玲用中文說道。
說完這話,劉曉玲像想起了什麽,趕緊給陪她下來的警察道歉。
“對不起,一時心急說了母語。接下來我們都說英語。”
這警察聽見劉曉玲說了一句自己聽不懂的語言,正要發火。聽到劉曉玲的解釋也覺得情有可原。
點點頭算是接受了劉曉玲的道歉。
劉曉玲沒有本地貨幣,也沒有老式的美金,便拿出三根小黃魚來遞給了警察,然後緊張地看著他。
“你怎麽來了?”耿初維在那邊用英語詢問劉曉玲。
警察看看站起身抓著鐵欄的耿初維,再看看緊張注視著他的劉曉玲。終於伸手接過了小黃魚。
他拿出鑰匙打開了鐵門。
“跟我上來。”警察轉身踏上了台階。
辦完手續,耿初維和劉曉玲一道出了警局。
“接下來是什麽安排?”耿初維問劉曉玲。
“附近有一輛車,地名我說不出來,你跟我走。”劉曉玲道。
來到清真寺,兩人上了車。這時候中東國家有蘇加盟國的汽車非常多。汽車牌照上麵的漢字也沒有人能分辨的出來是屬於港島還是內地。
兩人一路連夜前行,兩天的時間就開到了劉曉玲過河的那處河岸。
“我去處理汽車,你沿著公路右邊過去,沿著河邊去到那塊岩壁下麵等我。”劉曉玲指著自己埋藏充氣釣魚船的地方對耿初維道。
看耿初維走下了公路,劉曉玲把車向左駛離了道路。
這時候還是下午,兩個人坐在岩壁下躲著太陽,相互並沒有交談。
望著潺潺的河水流過,耿初維甚至沒有詢問怎麽過河。
劉曉玲已經給古遠峰打了電話,讓人在東岸自己曾經住過的旅社等著,晚上她和耿初維會出現在那裏。
看一輪明月在沙漠中升起,視線已不能極遠。劉曉玲找到埋藏工兵鏟的地方讓耿初維刨土。
看劉曉玲把紙箱撕開將紙泡濕後撕爛扔進河裏。然後一陣鼓搗,沙灘上多了一個長約一米六的充氣小船。
耿初維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什麽比得上剛才劉曉玲跟古主任通話的場景來得震驚?
耿初維把工兵鏟當槳,把小船劃到了對岸。
“把鏟子給我,我去處理船。”當著耿初維的麵,劉曉玲把氣閥打開,然後拖著一路泄氣的釣魚船朝下遊走去。
不一會,劉曉玲空著雙手回來。
“走吧,等一會就能見到自己人了。”劉曉玲在前麵引路,耿初維在後麵跟著。
到了旅社門口,果然看見了那個大胡子。如果不是在這裏重逢,劉曉玲還真不敢認。
大胡子攔住劉曉玲兩人,把他們帶到了一輛轎車前。
劉曉玲也不認識路,隨遇而安,眯著眼休息起來。
可惜道路狀況不太好,休息也成了奢望。
半道上耿初維就下了車,劉曉玲則被送到了一戶農家。
沒有幾天,劉曉玲回到了京城。
“曉玲,這個電話就給你用了,算是獎勵吧。”古遠峰上下打量著劉曉玲。
嗯,也沒看見瘦啊。想起人家隨時能變出來吃的,古遠峰不羨慕是不可能的。
可惜自己辦不到啊。
“曉玲,國家登山隊正在訓練,準備去登珠峰,你有興趣沒有啊?”古遠峰道。
劉曉玲一愣,十來年前中國登山隊不是就登過珠峰啊,問我做什麽?
“古主任,那上麵太冷沒興趣。”劉曉玲道。
“麗麗呢?”
“回羊城去了。”古遠峰道。
兩人一陣閑聊,都不再說耿初維這事。
“古主任,研究所的幹部編製有名額限製沒有?”劉曉玲突然想起了這個問題。
“暫時沒有。咳咳,你自己把握嚴一點哈。”古遠峰道。
“謝謝領導的信任,我一定嚴格標準。”劉曉玲確實有些感謝古遠峰對自己的信任了。
也是過了很久劉曉玲又想起這件事,自己用的這些專家教授,哪個不是原來就有國家幹部的身份?當時是被古遠峰這個老狐狸給騙了。
“古主任,我們那個聯合辦公樓的地皮批下來沒有?”劉曉玲問道。
“正在辦,領導已經同意了,現在正在辦手續。”
雖說是研究所和中科院聯合建辦公樓,但研究所的主管部門領導也是古主任,所以沒聯係鄺院長問下古遠峰也是可以的。
說得差不多了,劉曉玲就要告辭。
“曉玲,這次行動的報告盡早寫好送來。”古遠峰道。
“知道了。”
劉曉玲昨天到京已經在什刹海這邊住了一晚上,盧盛隆兩口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兒媳婦去了戰火紛飛的中東一趟。
“媽,這次我把冬兒帶回去?”十月的京城秋高氣爽,但接著就是秋風起,風寒刺骨的季節。
“好吧,天氣就要冷起來了,冬兒應該呆不慣。”駱慧明終於答應放冬兒回巴蜀,心裏頭怪舍不得。
盧盛隆一樣舍不得,冬兒一走家裏又隻有老兩口,冷清得很。
劉曉玲先去了白馬村接了邊月冰,這才回了渝都。
冬兒遠遠看見了廣明島,被喚起了記憶,直接就在車上手舞足蹈起來。
“媽媽,島上有草坪還有很多花和蝴蝶。是吧?”冬兒問。
“嗯。現在是秋天花都謝了。不過有些花結了果實,掛在樹枝更好看了。”劉曉玲道。
島上栽了桃、李、梨、杏、石榴、柑橘和橙子等水果。其中像火龍果、大櫻桃這樣的水果苗是劉曉玲從空間裏麵拿出來的,這時的人很少見過。
就算是馬路牙子圍著的小道兩邊都種著草莓這類草果。
這個島上的人除了工作,似乎生活在伊甸園。
沒有勾心鬥角,不擔心被人告了下派。吃了飯呼朋喚友地在島上散步,看江天一色,聞汽笛漁歌。
興致來了,跟保衛科報備,約在陽光房邊的燒烤台,搞一次聚會。喝醉了就在沙灘上一躺,半夜冷醒了回家睡覺。
黃家衛老師他們的計算機課程已經學的差不多了,梁豔來詢問何時安排黃老師他們去京城。
“豔子,多給黃老師他們點預算,京城的冷不是一般的冷。”劉曉玲提醒道。
“好的。”
“那個廖斌的表現如何?”劉曉玲不去問王同勝而是問梁豔。
“具體的不清楚,但每天上下班的考勤是遵守的。”梁豔道。
劉曉玲點點頭。
“豔子,你給我說說你到老李家結婚的情況……”
梁豔這次跟著老李回老家,跟當地的公社領導聯係了辦廠的事情。
老李的老家土地貧瘠又缺水缺電,曆來都是窮得叮當響的地方。
縣裏麵正在和廣明水輪機廠洽談小水電的項目,今後這裏不會缺電。
原本想建個羊奶粉廠害怕當地電力不足,現在好了。隻等水電項目落實,羊奶粉廠就可以跟進搞基建。
羊奶粉廠的技術和資金都由老李負責聯係,這不就跟財神爺一樣?
這一下,老李家再沒人埋怨李連長不回老家,更不會有人給梁豔甩臉盤子。
巴結都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