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農用汽車廠投產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啊……”劉仁友在心裏思索這樣做的可能性有多大,中間有什麽問題沒有。
“十一伯,日化廠建在白馬公社可以避免對河流的汙染,這是最大的好處。相信我,國家經濟發展後對於環境保護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就算這個日化廠建在了向陽公社,這種帶汙染的企業必定會被強製搬遷或關閉的。”劉曉玲道。
“曉玲,原本日化廠就不能解決多少社員,還要分一些招工指標給白馬公社……”劉仁友說到這就閉口不再說話,想來還是不太願意。
“十一伯,我知道您在想第二個工廠的事,這個我還沒準備好,容我再考慮一下。”劉曉玲也很頭痛。
要建個照相機廠,還得有較為精密的加工能力。
“要不然還是外包?”劉曉玲思來想去,暫時也隻能用這個方法才能快速上馬照相機的項目。
外包零件加工,鏡頭生產的關鍵技術在自己手裏,也不太害怕出現其他變故。
“十一伯,暫時就這樣吧。我去找下陳光輝廠長說下一個項目的事。”劉曉玲對劉仁友道。
“曉玲,那我就不送你了。我跟小張再議下兩個罐頭廠合並的事。”劉仁友道。
劉曉玲心道哪有這麽著急,您老人家起碼先去核實下盧彩霞是不是真的要走多再說。
慢悠悠逛到了向陽農機廠。
門衛是劉家壩的社員,歲數和大伯相仿。見是劉曉玲來了,連忙起身過來招呼。
照輩份,劉曉玲是晚輩,現在也不在農機廠負責了。劉曉玲恭恭敬敬給老輩子擺談了兩句,再問陳廠長在不在廠裏。
在上辦公室二樓的樓梯間,劉曉玲裝了一台照相機在挎包裏。
“陳廠長。”劉曉玲站在陳光輝辦公室門口打招呼道。
“咦,小劉你來了。快進來坐。”陳光輝見是劉曉玲也有些意外。
劉曉玲坐下後對陳光輝道:“陳老師,這次來找您是來麻煩您的。”
“哦?”陳光輝一下子就來了精神。
“你就說什麽事就行了,有什麽麻煩不麻煩的。”一邊說一邊來到劉曉玲的對麵坐下。
“兩件事哦。”劉曉玲笑著對陳光輝道。
“一是公社準備成立個日化廠,生產各種洗滌劑。包括廚房餐具用、個人沐浴用等等。差個有文化的廠長,所以我跟公社推薦了您。”
“等等。曉玲,這件事我不一定答應哈。我一個學機械的,就算聽機器的噪音也覺得舒服。”陳光輝沒有一口否決,也是他知道向陽公社無人可用,但內心是真不想去。
“曉玲,要不你考慮下柯老師?”陳光輝明顯是禍水東引的招數。
“反正我去和老柯去都是一樣,專業都不對口。”陳光輝笑著道。
“恐怕不行,柯老師手裏麵事情多,工人的考核定級和考核製度這些就夠他忙了,換個人還接不過來。”劉曉玲道。
陳光輝自然知道柯均代在忙什麽。聽劉曉玲這樣說也知道是實情。
“算了,陳老師,這個事情再說吧。我來說說要麻煩您的第二件事。”
劉曉玲伸手從挎包裏摸出一個照相機遞給陳光輝。
陳光輝接過相機,立馬就被這設計的樣式造型給吸引住了。
“哇!好漂亮!”陳光輝翻來覆去想找到商標,看看是哪裏出產的,可惜沒找著。
商標這些都被劉曉玲抹去了,還能找著才是奇怪。
“陳老師,這台相機要請您拆開了畫出圖紙來。”劉曉玲道。
“拆開?”陳光輝不是攝影愛好者也覺得這麽好的相機拆開了真是可惜。
“我想仿製這款相機……”
聽說劉曉玲準備建一個照相機廠,陳光輝也沒覺得奇怪。隻是一台相機其餘部件都能仿造,隻是鏡頭是來不得半點水分的。
“陳老師,鏡頭的事已經解決了。”劉曉玲看了看辦公室門外一眼。
“陳老師,李子建老師他們年前就研究成功了鏡頭的配方而且還試製出了合格的鏡頭。”
“曉玲,你這件事我答應了,不過有個條件。”陳光輝道。
“陳老師您說,啥條件?”
“我要去照相機廠。”總歸劉曉玲手裏也沒有其他的人,陳老師既然想去也沒有問題。
“陳老師,那就說好了。不過您得從農機廠辭職,跟沈老師和謝老師一樣,組織一個籌備組……”劉曉玲接著說了要求。
“沒問題!人員?”陳光輝看向劉曉玲。
“你自己挑選找人。”劉曉玲道。
“我想找幾個人過來……”
“沒問題,隻要您能叫得來我全都歡迎。”劉曉玲道。
“不過話先說明,工廠籌建好後,相關人員我可能要另作安排,不一定都在照相機廠。”劉曉玲接著道。
“那就這樣說好了?”
“嗯。”劉曉玲點點頭。
白林鎮這邊的經濟園區已經沒有空地,照相機廠的地址就隻能找附近公社聯合出地。陳光輝會跟劉仁友一起去聯係周邊的公社,看哪裏有地塊可以用於建造照相機廠。
終於兩件事都大致有了安排。
第二天一早,劉仁友去了白馬公社找褚書記,商量聯合成立日化廠的事。
劉曉玲開車回省城,不論是日化廠還是照相機廠都還有資料需要她拿出來。當晚的火車,劉曉玲又回到了渝都。
盧俊看見劉曉玲進門就笑。
“笑什麽笑?”劉曉玲問盧俊。
“我這裏也要出門,農用汽車廠第一台樣車下線我得去看看。正好你回來了。”
“已經出產品了啊。嗨!你那個農用汽車廠總算要投產了。”劉曉玲覺得這期間花費了好長的時間。
“不錯了,這才多久啊。”盧俊伸手接過劉曉玲的挎包,拿去了臥室。
劉曉玲在院子裏看了看,沒看見邊月冰和冬兒。
等盧俊從臥室出來,才知道邊月冰帶著冬兒去了菜市場。
“你好久走?”
盧俊看看劉曉玲道:“明天。最多兩天就回來。”
“哦,等你回來我還要去一趟劉家壩。”劉曉玲來到院子中一張椅子坐下。
盧俊過來坐在對麵問道:“還有事?”
“嗯。這次回去要建兩個廠。一個在白馬村,還有一個現在連地址都還不知道在哪裏。”劉曉玲搖頭道。
“十一伯,日化廠建在白馬公社可以避免對河流的汙染,這是最大的好處。相信我,國家經濟發展後對於環境保護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就算這個日化廠建在了向陽公社,這種帶汙染的企業必定會被強製搬遷或關閉的。”劉曉玲道。
“曉玲,原本日化廠就不能解決多少社員,還要分一些招工指標給白馬公社……”劉仁友說到這就閉口不再說話,想來還是不太願意。
“十一伯,我知道您在想第二個工廠的事,這個我還沒準備好,容我再考慮一下。”劉曉玲也很頭痛。
要建個照相機廠,還得有較為精密的加工能力。
“要不然還是外包?”劉曉玲思來想去,暫時也隻能用這個方法才能快速上馬照相機的項目。
外包零件加工,鏡頭生產的關鍵技術在自己手裏,也不太害怕出現其他變故。
“十一伯,暫時就這樣吧。我去找下陳光輝廠長說下一個項目的事。”劉曉玲對劉仁友道。
“曉玲,那我就不送你了。我跟小張再議下兩個罐頭廠合並的事。”劉仁友道。
劉曉玲心道哪有這麽著急,您老人家起碼先去核實下盧彩霞是不是真的要走多再說。
慢悠悠逛到了向陽農機廠。
門衛是劉家壩的社員,歲數和大伯相仿。見是劉曉玲來了,連忙起身過來招呼。
照輩份,劉曉玲是晚輩,現在也不在農機廠負責了。劉曉玲恭恭敬敬給老輩子擺談了兩句,再問陳廠長在不在廠裏。
在上辦公室二樓的樓梯間,劉曉玲裝了一台照相機在挎包裏。
“陳廠長。”劉曉玲站在陳光輝辦公室門口打招呼道。
“咦,小劉你來了。快進來坐。”陳光輝見是劉曉玲也有些意外。
劉曉玲坐下後對陳光輝道:“陳老師,這次來找您是來麻煩您的。”
“哦?”陳光輝一下子就來了精神。
“你就說什麽事就行了,有什麽麻煩不麻煩的。”一邊說一邊來到劉曉玲的對麵坐下。
“兩件事哦。”劉曉玲笑著對陳光輝道。
“一是公社準備成立個日化廠,生產各種洗滌劑。包括廚房餐具用、個人沐浴用等等。差個有文化的廠長,所以我跟公社推薦了您。”
“等等。曉玲,這件事我不一定答應哈。我一個學機械的,就算聽機器的噪音也覺得舒服。”陳光輝沒有一口否決,也是他知道向陽公社無人可用,但內心是真不想去。
“曉玲,要不你考慮下柯老師?”陳光輝明顯是禍水東引的招數。
“反正我去和老柯去都是一樣,專業都不對口。”陳光輝笑著道。
“恐怕不行,柯老師手裏麵事情多,工人的考核定級和考核製度這些就夠他忙了,換個人還接不過來。”劉曉玲道。
陳光輝自然知道柯均代在忙什麽。聽劉曉玲這樣說也知道是實情。
“算了,陳老師,這個事情再說吧。我來說說要麻煩您的第二件事。”
劉曉玲伸手從挎包裏摸出一個照相機遞給陳光輝。
陳光輝接過相機,立馬就被這設計的樣式造型給吸引住了。
“哇!好漂亮!”陳光輝翻來覆去想找到商標,看看是哪裏出產的,可惜沒找著。
商標這些都被劉曉玲抹去了,還能找著才是奇怪。
“陳老師,這台相機要請您拆開了畫出圖紙來。”劉曉玲道。
“拆開?”陳光輝不是攝影愛好者也覺得這麽好的相機拆開了真是可惜。
“我想仿製這款相機……”
聽說劉曉玲準備建一個照相機廠,陳光輝也沒覺得奇怪。隻是一台相機其餘部件都能仿造,隻是鏡頭是來不得半點水分的。
“陳老師,鏡頭的事已經解決了。”劉曉玲看了看辦公室門外一眼。
“陳老師,李子建老師他們年前就研究成功了鏡頭的配方而且還試製出了合格的鏡頭。”
“曉玲,你這件事我答應了,不過有個條件。”陳光輝道。
“陳老師您說,啥條件?”
“我要去照相機廠。”總歸劉曉玲手裏也沒有其他的人,陳老師既然想去也沒有問題。
“陳老師,那就說好了。不過您得從農機廠辭職,跟沈老師和謝老師一樣,組織一個籌備組……”劉曉玲接著說了要求。
“沒問題!人員?”陳光輝看向劉曉玲。
“你自己挑選找人。”劉曉玲道。
“我想找幾個人過來……”
“沒問題,隻要您能叫得來我全都歡迎。”劉曉玲道。
“不過話先說明,工廠籌建好後,相關人員我可能要另作安排,不一定都在照相機廠。”劉曉玲接著道。
“那就這樣說好了?”
“嗯。”劉曉玲點點頭。
白林鎮這邊的經濟園區已經沒有空地,照相機廠的地址就隻能找附近公社聯合出地。陳光輝會跟劉仁友一起去聯係周邊的公社,看哪裏有地塊可以用於建造照相機廠。
終於兩件事都大致有了安排。
第二天一早,劉仁友去了白馬公社找褚書記,商量聯合成立日化廠的事。
劉曉玲開車回省城,不論是日化廠還是照相機廠都還有資料需要她拿出來。當晚的火車,劉曉玲又回到了渝都。
盧俊看見劉曉玲進門就笑。
“笑什麽笑?”劉曉玲問盧俊。
“我這裏也要出門,農用汽車廠第一台樣車下線我得去看看。正好你回來了。”
“已經出產品了啊。嗨!你那個農用汽車廠總算要投產了。”劉曉玲覺得這期間花費了好長的時間。
“不錯了,這才多久啊。”盧俊伸手接過劉曉玲的挎包,拿去了臥室。
劉曉玲在院子裏看了看,沒看見邊月冰和冬兒。
等盧俊從臥室出來,才知道邊月冰帶著冬兒去了菜市場。
“你好久走?”
盧俊看看劉曉玲道:“明天。最多兩天就回來。”
“哦,等你回來我還要去一趟劉家壩。”劉曉玲來到院子中一張椅子坐下。
盧俊過來坐在對麵問道:“還有事?”
“嗯。這次回去要建兩個廠。一個在白馬村,還有一個現在連地址都還不知道在哪裏。”劉曉玲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