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新房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嘛。你十一伯才去公社。是不能隻顧著劉家壩了。”邊月冰對劉曉玲道。
“媽……我要不到兩天就回來。”
這次回劉家壩最主要的是幫向陽公社再找兩個項目。總不能全都去幫人家代工打火機,還是得有自己的企業。
向陽農機廠的主要投資方是普華公司,收益的內地一方是劉家壩小隊,當初隻是掛公社名辦企業,公社並沒有多少收益。
項目方麵已經想好了,劉曉玲準備在白林鎮附近找塊地建一個生產洗發水、洗滌劑的日化廠。
最初可以生產一些化工配製的洗發水和洗滌劑,今後再逐漸開發植物係列洗發水和果味洗滌劑。總之這時候把牌子創出來,今後這些都是種花老字號,不愁市場占有率。
至於劉曉玲心心念念的照相機廠,劉曉玲暫時不準備在劉家壩建廠,主要是有文化的青工難找。
有鄺院長做後盾,數碼相機的時代很快就要來臨。
劉仁友很早就來到了車站等劉曉玲。
當看見劉曉玲的小車開進場口的時候,劉仁友長出了一口氣。
最近他的壓力山大,各個小隊長都來找他,希望他做一些什麽,也讓自己小隊能像劉家壩小隊那樣有土地外的收入,家家住新房,老有所養。
他能有的辦法就是找劉曉玲這個侄女。
“曉玲,家裏忙不忙?”劉仁友上了車,一起去公社大隊部。
在公社劉曉玲見到了王小兵。
王小兵一邊熱情地和劉曉玲打招呼一邊瞟向院壩停放的小車。
小車隻配到縣團級,白林鎮的鎮長書記都沒有,自己就不用想了。但看見劉曉玲,原本的劉廠長,王小兵就是忍不住有些妒嫉。
這個女子怎麽走到哪裏都那麽厲害。
他已經聽說過,劉曉玲在廣明廠辭職前已經就是副科級,換算一下就相當於縣裏機關一個副局長、副主任。辭職後名義上隻管著農機廠,但實際上手裏還管著經濟園區所有的合資廠以及省城工業園區的合資廠。
現在據說又又辭職了。
知道這次劉曉玲能來向陽公社是劉仁友請來的,所以寒暄了幾句就回了自己辦公室,劉曉玲跟著劉仁友到了大隊長辦公室。
“來,曉玲喝茶。”劉仁友不顧劉曉玲的攔阻非要把茶水泡好。
“十一伯,你是越來越見外了哈。”劉曉玲笑道。
“哎,求人就得有個求人的樣子嘛。”劉仁友也笑著道。
等劉仁友忙完也坐下來,劉曉玲便講了自己的打算。
“曉玲,照你這樣說,原材料主要是化工產品,不知道現在這些材料好不好采購?”
劉仁友還有個印象,就是以前聽劉曉玲說建打火機廠時國內的化工產品有點少,塑料這些都是石油產業的副產品。
現在跟以前有點不同,就是劉曉玲提供了國內礦產資源圖時,也提供了後世尋找到的石油分布位置甚至大致儲量。國內正加大了石油開采和加工,各種油料和石油副產品短缺的現象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
“原材料方麵沒得問題,就算有問題我也負責解決。”劉曉玲安慰劉仁友道。
她不相信自己提供了石油產地的圖紙,最後連一點副產品(原材料)都不能保證給自己。
“嗯……曉玲,不知道這個日化廠能安排好多人?”劉仁友又問了個問題。
“十一伯,你是覺得一個廠解決的就業人數少了?”劉曉玲問道。
“嗯。曉玲,你看哈向陽公社有接近十來個小隊,這就有萬多人……”
劉曉玲這才想起現在的公社跟後世不一樣,後世主要以村為單位,人數上萬的不多。現在是公社為單位,一個公社可能由好幾個村2、30個小隊組成。萬多人的公社在這個時候按照人數計算還算比較小的公社。
或許真要把照相機廠建起來?
技術崗位差人,其他小隊還有知青嘛,實在不行還有鎮上的年青人……
“十一伯,你看這樣子行不行?你先去經濟園區問下,還能有空地沒有?有多大的空地問清楚了,我才好決定再建一個啥子廠。最後在公社找塊地出來,能行就建兩個廠。”
劉仁友一聽,這才徹底開心了。
“要得,我這就去打聽。”
既然回來了劉家壩,劉曉玲在劉仁友手裏拿了自家屋的鑰匙準備去看看,劉仁友去經濟園區找人問地盤。
房子交給劉仁友他們翻蓋之後劉曉玲還是第一次來看。
新房還在原來的位置,周圍環境給修整了一番,水泥公路到院子之間的碳渣路改成了寬約一米三、四的水泥路,兩邊還嵌了半截紅磚作為路沿。
劉曉玲表示很滿意。
院牆也是紅磚砌成,高約2米2、3,正門是扇對開的鐵門,上麵鎖著一把掛鎖。
劉曉玲掏出劉仁友給的鑰匙,打開大門進了院子。
院子裏幫著砌了洗衣槽,上麵安了兩個水龍頭。劉曉玲過去看了才知道,其中一個是沁水水龍頭,原本的幾截膠皮水管換成了鍍鋅水管。
房屋的結構沒變,就連基礎上一米多高的條石都保存了下來,再往上的幹打壘土牆換成了磚牆。
進廚房又看了一下,裏麵有砌好的柴火灶,還是雙灶孔。牆壁沒有用水泥抹平,直接在磚麵上抹的大白。
劉曉玲轉到後麵的衝涼房,隻見原本用木板搭建的小屋也改成了紅磚砌成的固定房間。
整個新房既熟悉又有些陌生。地麵都找平抹了水泥,配上抹白的牆麵,把家具一擺就跟後世差不多的樣子。
劉曉玲決定畫一套八十年代的家具圖樣請公社的木匠打一套實木家具。就是大立櫃、五鬥櫥跟茶幾和木椅。考慮到冬兒小,決定買一套沙發,以免冬兒爬上爬下給磕碰到了。
心裏盤算完了還是去了大伯家。
在大伯家吃過午飯,劉曉玲哪裏也沒去,就陪著爺爺婆婆跟大伯聊天。
“曉玲,外麵有人找你。”李娘娘進來對劉曉玲道。
劉曉玲來到院子裏,就看見張文浩站在院子裏。
“劉廠長。”張文浩先招呼劉曉玲。
“媽……我要不到兩天就回來。”
這次回劉家壩最主要的是幫向陽公社再找兩個項目。總不能全都去幫人家代工打火機,還是得有自己的企業。
向陽農機廠的主要投資方是普華公司,收益的內地一方是劉家壩小隊,當初隻是掛公社名辦企業,公社並沒有多少收益。
項目方麵已經想好了,劉曉玲準備在白林鎮附近找塊地建一個生產洗發水、洗滌劑的日化廠。
最初可以生產一些化工配製的洗發水和洗滌劑,今後再逐漸開發植物係列洗發水和果味洗滌劑。總之這時候把牌子創出來,今後這些都是種花老字號,不愁市場占有率。
至於劉曉玲心心念念的照相機廠,劉曉玲暫時不準備在劉家壩建廠,主要是有文化的青工難找。
有鄺院長做後盾,數碼相機的時代很快就要來臨。
劉仁友很早就來到了車站等劉曉玲。
當看見劉曉玲的小車開進場口的時候,劉仁友長出了一口氣。
最近他的壓力山大,各個小隊長都來找他,希望他做一些什麽,也讓自己小隊能像劉家壩小隊那樣有土地外的收入,家家住新房,老有所養。
他能有的辦法就是找劉曉玲這個侄女。
“曉玲,家裏忙不忙?”劉仁友上了車,一起去公社大隊部。
在公社劉曉玲見到了王小兵。
王小兵一邊熱情地和劉曉玲打招呼一邊瞟向院壩停放的小車。
小車隻配到縣團級,白林鎮的鎮長書記都沒有,自己就不用想了。但看見劉曉玲,原本的劉廠長,王小兵就是忍不住有些妒嫉。
這個女子怎麽走到哪裏都那麽厲害。
他已經聽說過,劉曉玲在廣明廠辭職前已經就是副科級,換算一下就相當於縣裏機關一個副局長、副主任。辭職後名義上隻管著農機廠,但實際上手裏還管著經濟園區所有的合資廠以及省城工業園區的合資廠。
現在據說又又辭職了。
知道這次劉曉玲能來向陽公社是劉仁友請來的,所以寒暄了幾句就回了自己辦公室,劉曉玲跟著劉仁友到了大隊長辦公室。
“來,曉玲喝茶。”劉仁友不顧劉曉玲的攔阻非要把茶水泡好。
“十一伯,你是越來越見外了哈。”劉曉玲笑道。
“哎,求人就得有個求人的樣子嘛。”劉仁友也笑著道。
等劉仁友忙完也坐下來,劉曉玲便講了自己的打算。
“曉玲,照你這樣說,原材料主要是化工產品,不知道現在這些材料好不好采購?”
劉仁友還有個印象,就是以前聽劉曉玲說建打火機廠時國內的化工產品有點少,塑料這些都是石油產業的副產品。
現在跟以前有點不同,就是劉曉玲提供了國內礦產資源圖時,也提供了後世尋找到的石油分布位置甚至大致儲量。國內正加大了石油開采和加工,各種油料和石油副產品短缺的現象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
“原材料方麵沒得問題,就算有問題我也負責解決。”劉曉玲安慰劉仁友道。
她不相信自己提供了石油產地的圖紙,最後連一點副產品(原材料)都不能保證給自己。
“嗯……曉玲,不知道這個日化廠能安排好多人?”劉仁友又問了個問題。
“十一伯,你是覺得一個廠解決的就業人數少了?”劉曉玲問道。
“嗯。曉玲,你看哈向陽公社有接近十來個小隊,這就有萬多人……”
劉曉玲這才想起現在的公社跟後世不一樣,後世主要以村為單位,人數上萬的不多。現在是公社為單位,一個公社可能由好幾個村2、30個小隊組成。萬多人的公社在這個時候按照人數計算還算比較小的公社。
或許真要把照相機廠建起來?
技術崗位差人,其他小隊還有知青嘛,實在不行還有鎮上的年青人……
“十一伯,你看這樣子行不行?你先去經濟園區問下,還能有空地沒有?有多大的空地問清楚了,我才好決定再建一個啥子廠。最後在公社找塊地出來,能行就建兩個廠。”
劉仁友一聽,這才徹底開心了。
“要得,我這就去打聽。”
既然回來了劉家壩,劉曉玲在劉仁友手裏拿了自家屋的鑰匙準備去看看,劉仁友去經濟園區找人問地盤。
房子交給劉仁友他們翻蓋之後劉曉玲還是第一次來看。
新房還在原來的位置,周圍環境給修整了一番,水泥公路到院子之間的碳渣路改成了寬約一米三、四的水泥路,兩邊還嵌了半截紅磚作為路沿。
劉曉玲表示很滿意。
院牆也是紅磚砌成,高約2米2、3,正門是扇對開的鐵門,上麵鎖著一把掛鎖。
劉曉玲掏出劉仁友給的鑰匙,打開大門進了院子。
院子裏幫著砌了洗衣槽,上麵安了兩個水龍頭。劉曉玲過去看了才知道,其中一個是沁水水龍頭,原本的幾截膠皮水管換成了鍍鋅水管。
房屋的結構沒變,就連基礎上一米多高的條石都保存了下來,再往上的幹打壘土牆換成了磚牆。
進廚房又看了一下,裏麵有砌好的柴火灶,還是雙灶孔。牆壁沒有用水泥抹平,直接在磚麵上抹的大白。
劉曉玲轉到後麵的衝涼房,隻見原本用木板搭建的小屋也改成了紅磚砌成的固定房間。
整個新房既熟悉又有些陌生。地麵都找平抹了水泥,配上抹白的牆麵,把家具一擺就跟後世差不多的樣子。
劉曉玲決定畫一套八十年代的家具圖樣請公社的木匠打一套實木家具。就是大立櫃、五鬥櫥跟茶幾和木椅。考慮到冬兒小,決定買一套沙發,以免冬兒爬上爬下給磕碰到了。
心裏盤算完了還是去了大伯家。
在大伯家吃過午飯,劉曉玲哪裏也沒去,就陪著爺爺婆婆跟大伯聊天。
“曉玲,外麵有人找你。”李娘娘進來對劉曉玲道。
劉曉玲來到院子裏,就看見張文浩站在院子裏。
“劉廠長。”張文浩先招呼劉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