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四人學習小組終又聚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顧全大局,沈春木趕緊表態道:“我這裏沒關係的,到時候劉廠長會另外派人跟所裏聯係。”
劉曉玲緩緩說道:“郭所長,原本我還真的想讓沈老師去跟貴所聯係的。既然郭所長有這方麵的擔心,我覺得擔心得有道理。我們另外安排人就是。”
接下來,談了一些協議具體內容,就包括了作為共同研製方,山海製藥廠有優先生產的權利。
中午,在芙蓉餐廳品嚐了正宗川菜,一行人去了位於利安縣工業園區的山海製藥廠。
到了山海製藥廠,沈春木化身導遊,帶著郭所長三人開始參觀。
山海製藥廠的建造是比照後世來的。不光是廠房和車間內的布置,所有裸露在外的管道加了隔熱層外包鍍鋅白鐵皮,再進行防鏽處理。
郭所長一邊看一邊聽沈春木的介紹,不住點頭。
最後來到製藥廠的化學分析實驗室,郭所長的眼睛都不願意眨一下。哪裏來的那麽多實驗設備?許多都比自己研究所的還要先進。
“劉廠長,這些設備……”郭所長真是羨慕嫉妒得很。
“咳、咳,郭所長,如果能合作,這些設備我還是能找到的。”劉曉玲笑笑道。
郭所長臉上的歡喜沒有兩分鍾又變成了苦瓜相。
就算劉曉玲答應幫所裏購買,所裏也拿不出這麽些錢來。
“郭所長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山海製藥廠這些設備都可以無償借給生物所使用。”
苦瓜臉再次換成了笑臉。劉廠長的辦法就是多!
郭所長他們在省城待了三天,期間把協議的條款都商議完畢,就等著這次拿回京請領導審閱。
把被單、床單這些換過,過幾天渝都那邊的人都要回省城。
省城這邊沒事了,劉曉玲回了劉家壩,盧俊去了渝都。
這天上午,劉鎮長打電話請劉曉玲去他辦公室。
“曉玲,托兒所和學校的事終究還是卡住了。”劉鎮長有些無奈,想要做一些事總是很難。
最為關鍵的是沒錢,或者說鎮上的人不願意為打工人的子女花錢再建一個托兒所和學校。這些人跟鎮上有什麽關係?
“叔叔,您看這樣行不行?”劉曉玲道。
劉曉玲的意思是找一塊合適的區域作為今後學校的地盤。在鎮上再建一棟電梯房,用電梯房的房間跟未來學校地盤上的居民進行置換,就能把地盤給騰出來。
這時候大家都是住的平房,連小高層都沒有,一棟電梯房能置換出非常大的地盤出來。
劉鎮長想了想,不得不說劉曉玲這想法是相當靠譜。自己隻要能找一塊建電梯房的地皮出來就行。
“地盤裏麵的租戶怎麽辦?”任何一片區域的住戶,不都是有房契的,也有租戶的存在。尤其是這幾年白林鎮的經濟發展起來後,過來做生意的、打工的租戶比較多。
“剩下的電梯房也出租。”多簡單的事。
“行,我去城建所看看。”劉鎮長點頭。
劉曉玲出了鎮政府,仰天吐了口濁氣。
“曉玲。”
臥艸!是劉許妹的聲音。
雖說好久未見,這聲音還是一下子就聽出來了。
“許妹!”
劉曉玲尋聲望去,就看見劉許妹正站在身後不遠,手裏提著一個小挎包,旁邊站著一個頭發有些自來卷的青年。
“許妹。剛回來啊。”看著衝過來的劉許妹,劉曉玲一把抱住了她。
“啊,剛下車。你到政府有事嗎?”
“嗯。”劉曉玲上下打量了一下劉許妹。
膚色比以前白了不少,化了淡妝,感覺比以前高些……嗯,穿了高跟鞋哦。
劉許妹也在打量劉曉玲,感覺是胖了些。
“嗯,這是陳剛,我男朋友。”劉許妹把身邊的卷毛青年介紹給劉曉玲。
“你好。”
“你好。”
陳剛的臉型不像盧俊那樣硬,線條比較柔和。看劉曉玲沒握手的意思,他也就沒有伸手。
劉曉玲沒有伸手是因為看他兩手都提著旅行袋,倒沒有多想其他。
“許妹,你還沒有看到你媽老漢吧?”
“才下車,還沒去。”
劉許妹的媽老漢就在鎮上菜市場擺攤賣燒臘,現在應該正在出攤。
“那你去嘛。”
估計劉許妹也是第一次帶男朋友回來,劉曉玲就讓劉許妹先去見父母。
“我這就去農機廠,有空過來找我。”劉曉玲跟兩人告別。
劉許妹都回來了,劉英和吳紅英也該快了,就是不知道她倆是不是也有了男朋友。
下午,劉許妹帶著她男朋友來到了農機廠。
劉許妹所在的地級市以瓷都聞名全國,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城市。自然給劉曉玲送上了一套瓷器作為結婚賀禮。
劉許妹學的法學專業,但1968年開始,人民法院和檢察機關等就被撤銷,直到78年恢複重建,司法局更是到了80年才恢複,她學的專業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劉許妹在贛省下一個地級市機關工作,男朋友陳剛是當地人,兩人在一個單位工作。
作為最後一批大學生,劉許妹的追求者有很多。劉許妹也算是精挑細選選擇了陳剛。
在劉曉玲辦公室,劉曉玲大概說了一下自己的情況,解釋了辭職回鄉的經過。
劉曉玲隱藏了郝敏舉報的情形,隻說是廣明廠沒投產,自己無所事事,這才辭職回鄉參與家鄉企業的管理。
劉許妹對劉曉玲是無條件信任,陳剛則在一旁有些不相信。這年頭哪裏會有不要城鎮戶口願意回農村的大學生?不過人不熟,隻是在心裏有些不信。
陳剛在一旁,劉曉玲和劉曉梅兩人聊得也不盡興,大概坐了一個多小時劉許妹就和陳剛告辭。
劉曉玲繼續整理員工的醫療和養老辦法。
第二天,吳紅英和劉英都回到了劉家壩。
當天晚上吃過飯,兩人都來了劉曉玲家。
兩個人都在外省上班,也都給劉曉玲帶來了本地的特產作為賀禮,劉曉玲笑著收下了。
“英子,你這個會計當得合格不?”劉曉玲笑著問劉英。他們這批大學生都沒真正上幾天大學,所以劉曉玲才會開劉英的玩笑。
劉曉玲緩緩說道:“郭所長,原本我還真的想讓沈老師去跟貴所聯係的。既然郭所長有這方麵的擔心,我覺得擔心得有道理。我們另外安排人就是。”
接下來,談了一些協議具體內容,就包括了作為共同研製方,山海製藥廠有優先生產的權利。
中午,在芙蓉餐廳品嚐了正宗川菜,一行人去了位於利安縣工業園區的山海製藥廠。
到了山海製藥廠,沈春木化身導遊,帶著郭所長三人開始參觀。
山海製藥廠的建造是比照後世來的。不光是廠房和車間內的布置,所有裸露在外的管道加了隔熱層外包鍍鋅白鐵皮,再進行防鏽處理。
郭所長一邊看一邊聽沈春木的介紹,不住點頭。
最後來到製藥廠的化學分析實驗室,郭所長的眼睛都不願意眨一下。哪裏來的那麽多實驗設備?許多都比自己研究所的還要先進。
“劉廠長,這些設備……”郭所長真是羨慕嫉妒得很。
“咳、咳,郭所長,如果能合作,這些設備我還是能找到的。”劉曉玲笑笑道。
郭所長臉上的歡喜沒有兩分鍾又變成了苦瓜相。
就算劉曉玲答應幫所裏購買,所裏也拿不出這麽些錢來。
“郭所長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山海製藥廠這些設備都可以無償借給生物所使用。”
苦瓜臉再次換成了笑臉。劉廠長的辦法就是多!
郭所長他們在省城待了三天,期間把協議的條款都商議完畢,就等著這次拿回京請領導審閱。
把被單、床單這些換過,過幾天渝都那邊的人都要回省城。
省城這邊沒事了,劉曉玲回了劉家壩,盧俊去了渝都。
這天上午,劉鎮長打電話請劉曉玲去他辦公室。
“曉玲,托兒所和學校的事終究還是卡住了。”劉鎮長有些無奈,想要做一些事總是很難。
最為關鍵的是沒錢,或者說鎮上的人不願意為打工人的子女花錢再建一個托兒所和學校。這些人跟鎮上有什麽關係?
“叔叔,您看這樣行不行?”劉曉玲道。
劉曉玲的意思是找一塊合適的區域作為今後學校的地盤。在鎮上再建一棟電梯房,用電梯房的房間跟未來學校地盤上的居民進行置換,就能把地盤給騰出來。
這時候大家都是住的平房,連小高層都沒有,一棟電梯房能置換出非常大的地盤出來。
劉鎮長想了想,不得不說劉曉玲這想法是相當靠譜。自己隻要能找一塊建電梯房的地皮出來就行。
“地盤裏麵的租戶怎麽辦?”任何一片區域的住戶,不都是有房契的,也有租戶的存在。尤其是這幾年白林鎮的經濟發展起來後,過來做生意的、打工的租戶比較多。
“剩下的電梯房也出租。”多簡單的事。
“行,我去城建所看看。”劉鎮長點頭。
劉曉玲出了鎮政府,仰天吐了口濁氣。
“曉玲。”
臥艸!是劉許妹的聲音。
雖說好久未見,這聲音還是一下子就聽出來了。
“許妹!”
劉曉玲尋聲望去,就看見劉許妹正站在身後不遠,手裏提著一個小挎包,旁邊站著一個頭發有些自來卷的青年。
“許妹。剛回來啊。”看著衝過來的劉許妹,劉曉玲一把抱住了她。
“啊,剛下車。你到政府有事嗎?”
“嗯。”劉曉玲上下打量了一下劉許妹。
膚色比以前白了不少,化了淡妝,感覺比以前高些……嗯,穿了高跟鞋哦。
劉許妹也在打量劉曉玲,感覺是胖了些。
“嗯,這是陳剛,我男朋友。”劉許妹把身邊的卷毛青年介紹給劉曉玲。
“你好。”
“你好。”
陳剛的臉型不像盧俊那樣硬,線條比較柔和。看劉曉玲沒握手的意思,他也就沒有伸手。
劉曉玲沒有伸手是因為看他兩手都提著旅行袋,倒沒有多想其他。
“許妹,你還沒有看到你媽老漢吧?”
“才下車,還沒去。”
劉許妹的媽老漢就在鎮上菜市場擺攤賣燒臘,現在應該正在出攤。
“那你去嘛。”
估計劉許妹也是第一次帶男朋友回來,劉曉玲就讓劉許妹先去見父母。
“我這就去農機廠,有空過來找我。”劉曉玲跟兩人告別。
劉許妹都回來了,劉英和吳紅英也該快了,就是不知道她倆是不是也有了男朋友。
下午,劉許妹帶著她男朋友來到了農機廠。
劉許妹所在的地級市以瓷都聞名全國,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城市。自然給劉曉玲送上了一套瓷器作為結婚賀禮。
劉許妹學的法學專業,但1968年開始,人民法院和檢察機關等就被撤銷,直到78年恢複重建,司法局更是到了80年才恢複,她學的專業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劉許妹在贛省下一個地級市機關工作,男朋友陳剛是當地人,兩人在一個單位工作。
作為最後一批大學生,劉許妹的追求者有很多。劉許妹也算是精挑細選選擇了陳剛。
在劉曉玲辦公室,劉曉玲大概說了一下自己的情況,解釋了辭職回鄉的經過。
劉曉玲隱藏了郝敏舉報的情形,隻說是廣明廠沒投產,自己無所事事,這才辭職回鄉參與家鄉企業的管理。
劉許妹對劉曉玲是無條件信任,陳剛則在一旁有些不相信。這年頭哪裏會有不要城鎮戶口願意回農村的大學生?不過人不熟,隻是在心裏有些不信。
陳剛在一旁,劉曉玲和劉曉梅兩人聊得也不盡興,大概坐了一個多小時劉許妹就和陳剛告辭。
劉曉玲繼續整理員工的醫療和養老辦法。
第二天,吳紅英和劉英都回到了劉家壩。
當天晚上吃過飯,兩人都來了劉曉玲家。
兩個人都在外省上班,也都給劉曉玲帶來了本地的特產作為賀禮,劉曉玲笑著收下了。
“英子,你這個會計當得合格不?”劉曉玲笑著問劉英。他們這批大學生都沒真正上幾天大學,所以劉曉玲才會開劉英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