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都這麽高,隔好遠都能看見它每天在長,我有啥子擔心的嘛。這還是十一伯去羊城了委托我來看著。”劉曉玲又朝四周看了眼,問道:


    “奎叔,好久能封頂?”


    “明年春節前能行。”卿先奎大概估計了個時間。


    “那電梯、發電機這些配套的東西安排采購了沒有?”


    “安排了,君娃子在負責這些。”


    君娃子就是劉仁友的大兒子,跟著卿先奎當徒弟。不得不說劉仁友的目光和運氣好,今後最先富起來的就是這些搞建築出身的包工頭。


    卿先奎陪著劉曉玲在工地逛了一圈,劉曉玲確實沒有對建房再說一句。


    “奎叔,現在小隊還有好多人的住房沒有改建?”劉曉玲問。


    “還有十來家。要不是來建電梯房,全小隊早都住新房子了。”卿先奎道。


    小隊的社員都羨慕住電梯房的人,但大家去參觀過電梯房後又都不願去住。


    一家人一個小院哪裏不好?又不是沒有自來水和電。關鍵是自己種點小菜喂個雞鴨方便。


    “曉玲,你放心。等工地上用人沒有那麽多的時候,我就能安排些人去給社員建新房子。”卿先奎道。


    在劉家壩小隊的帶動下,向陽公社的各小隊都開始了對本小隊社員危舊房的改造。隻不過沒有劉家壩小隊的實力雄厚,不能由小隊出錢全部都換成新建小院。


    隻不過還是有一些社員自己賺了錢翻修或新建了院子。隨著周邊小隊社員收入的增加,社員的居住條件不久都會大大改善。當然,這些小隊都有承諾,現在自家新建的小院,將來小隊會補貼,具體數額以小隊建房的造價為準。


    “曉玲,你們家的院子也重新建過吧。現在沒建的就是劉隊長、你們三家,還有就是老劉書記他媽家。”卿先奎感慨道。


    雜七雜八說了一些,劉曉玲告辭了卿先奎,朝養老院那邊轉過去。


    去養老院看了幾間老人的寢室,棉被這些都用上了,房間衛生都還不錯。


    老人們看見劉曉玲都要和她說兩句,直到要吃中午飯了,劉曉玲才來到幼兒園。


    幼兒園的園長是黃桂枝,第一批來的女知青。


    黃桂枝留劉曉玲吃飯,劉曉玲正好也有些話要問她。


    “我也沒有小蘇的消息。”黃桂枝回答道。


    黃桂枝對劉曉玲道:“劉廠長,現在很多在附近工廠上班的社員來問,幼兒園能不能收他們的小孩。”


    “很多人嗎?”劉曉玲問。


    “嗯,很多。說是家裏老人都要忙著組裝打火機,不願意幫著帶小孩……”


    ……


    劉曉玲也是無語。也不能怪這些社員,都是窮怕了!有了賺錢的機會都不願耽擱時間。


    “幼兒園怕是接納不下吧。”


    “嗯。就是接收不了,劉隊長才沒有答應。”黃桂枝道。


    “劉隊長做得對。這是小隊的幼兒園,我們又沒有收費用。”劉曉玲點點頭道。


    “不過這總是一件事,我過兩天找鎮上說說,看有什麽辦法解決沒有。”


    下午劉曉玲去了白林鎮。


    “劉鎮長,就是這麽回事。”劉曉玲對劉鎮長道。


    “曉玲啊,這件事我也知道。隻是怎麽處理鎮上沒有個統一的意見。”


    這些工人許多都是兩口子在鎮上工廠上班,孩子確實沒有人帶。還有個問題就是學齡兒童找不到地方上學,要上學就得回老家,一樣是沒人管。


    中午的時候劉曉玲就想過了這些問題,現在聽劉鎮長都說出來了,就問鎮上想過如何處理沒有。


    “想過了。我的想法是在鎮上建幼兒園和小學,現在鎮上也有些錢。何況這些孩子入所和上學都是要交費的。但還是有人反對。”劉鎮長道。


    “哦,為啥有人反對?”劉曉玲問。


    “主要的反對意見是說收這些費用不夠建幼兒園和學校,還有今後的運行費用等等,總歸不合算。鎮裏一下子拿出來這麽多錢也有些緊張。”劉鎮長搖頭道。


    那時候教育方麵的費用大部分靠國家補貼,自身確實賺不了錢。高中生一學期的收費才2、3塊錢,誰也不敢高收費,沒有高收費,投入的這些錢如何收回來?新增加這麽多老師的工資哪裏來?


    “劉鎮長,要不建幼兒園和學校的費用由幾個合資廠來出,後麵的其他費用由鎮裏麵承擔?”劉曉玲問劉鎮長道。


    劉鎮長算了算,學費加上補貼應該能保證運行。


    “合資廠真能出這筆錢?”劉鎮長看著劉曉玲問道。


    “正好普華公司的老總過來,現在在白馬村。你不如跟那邊聯係下,約普華的盧老板談談?”劉曉玲道。


    “好,我馬上聯係。”劉鎮長立馬打電話跟白馬村那邊聯係。


    “劉鎮長,那我就走了?”劉曉玲道。


    劉曉玲離開鎮政府院子,出門朝菜市場走去。


    今天不是趕場(趕集)天,但是因為附近住戶增多,尤其是工人下午下班買菜的不少,現在的白林鎮菜市場基本上變成了百日場。就是不再逢趕場的日子來賣菜,而是天天都有賣菜的。


    劉家壩小隊在菜市場就有固定攤位,專門賣雞鴨和蛋類和下飯菜等農副產品,到是沒有賣豬肉。


    自從楊教授研究出豬飼料後,小隊現在的養豬規模又增大了。


    在劉曉玲的慫恿下,劉仁友真有建一個肉類罐頭廠的想法,他準備讓黃可唯擔任肉類罐頭廠的負責人。


    是不是和縣肉聯廠合辦,劉仁友還沒有想好。不過以劉仁友的性格,隻要原料不缺,他多半不會和縣肉聯廠合辦。縣肉聯廠也不一定瞧得上他,畢竟這時候肉聯廠的肉罐頭並不缺少銷路,而且人家好歹都屬於縣辦企業。


    在劉家壩小隊的攤位買了些皮蛋和雞鴨蛋,這些空間都不能產。又找周娘娘買了幾斤豬肉,劉曉玲提著就回家去了。


    拿了些土豆做紅燒肉,皮蛋準備炒青椒,瘦肉做個京醬肉絲,再準備個小菜湯。


    看時間差不多,劉曉玲先把紅燒肉燉上,其他菜先不忙做。


    懶得做麵皮,在平台上買了些。再看下自己的餘額,依舊還沒有收到錢,還想買設備也隻有等古董賣了錢才行。


    “唉……”劉曉玲歎口氣,沒有錢的日子真難熬啊。


    看來今後不要在平台上買機床了,有圖紙的盡量買圖紙,機床實物太忒麽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