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來待幾天嘛?”邊月冰道。


    劉曉玲當然不會給老媽發飆的借口,涎著臉道:“老媽,你說幾天就幾天。”


    邊月冰聽了沒說話。


    盧盛隆在一旁抱著冬兒看完了戲,把冬兒遞給了劉曉玲。


    冬兒看看眼前之人,沒叫喚也沒有很親熱的樣子。


    “叫媽媽。”劉曉玲開始誘導冬兒。冬兒瞥她一眼,扭動小腦袋找人,看見爺爺就開始扭動身子想回去。


    劉曉玲也有些心酸,兒子都不認識自己了,這麽忙有啥意思!


    抱著冬兒開始在房裏四處走。


    邊月冰去廚房看了看,菜還有,就去陪著駱慧明聊天。


    看看時間到了五點來鍾,劉曉玲就準備去做飯。


    把冬兒抱給老媽,但老媽不接,直接去了廚房。


    駱慧明在一旁拉了劉曉玲坐下,微笑道:“你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多跟冬兒處處。你媽媽是個嘴硬心軟的。”


    第二天中午,邊月冰帶著冬兒跟著劉曉玲回了西區。


    劉曉玲不關心老媽和老漢的官司怎麽打,兩個人結婚都二十多年了,自有他們的相處之道。


    在家裏又待了一晚上,邊月冰就趕劉曉玲回去上班。


    因為聊天中劉曉玲說到劉仁友帶人去羊城參加秋交會,把家裏的事情全都交給了自己。


    劉曉玲扭頭不再去看院門口讓冬兒給自己擺手再見的老媽,轉身去了火車站。


    盧俊這一次去德國跟德州儀器談的事非常的順利。合資廠今後會將內地作為最大的市場得到了對方的稱讚,認為盧俊具有前瞻性。


    回顧內地對外的經貿往來,隻有這段時間開始有個短暫的黃金時刻。國內經濟底子太弱,聯合國也才恢複內地在聯合國的席位,所有國家都看到了這一片市場,並沒有多少防範意識。


    資本帝國的視線都還在盯著蘇加盟國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就連巴統也暫時放鬆了對內地的管控。


    辦完了事,盧俊趕回了港島。


    他在港島安排好工作急匆匆地趕回了渝都市。


    從羊城回來,渝都顯然要近些。


    劉曉玲回到劉家壩,卻驚訝地發現李子建他們並沒有出去旅遊。


    “劉廠長。”李子建進了劉曉玲辦公室。


    “咦,李老師,你們還沒有走啊?”


    劉曉玲回渝都前拿的經費給辛美玲,這就在農機廠看見了李子建,很明顯李老師他們根本就沒有出去。


    “劉廠長,還沒有出去。我這裏有個事情要匯報一下。”李子建顯得有些激動。


    劉曉玲心中一動,這是出成果了?


    不過這個事情完全有可能,玻璃配方恰好對了,合格的光學玻璃就出來了。


    “坐嘛李老師,有什麽事慢慢說。”


    等李子建坐下來,終於把事情說明白了。


    原來李子建他們想要在出去旅遊前再試驗一爐,結果就是這一爐的質量上去了。這兩天他們都在測試玻璃的各種指標參數,昨天晚上剛好測試完。


    “李老師,您說這次的配方完全能夠製造出符合要求的鏡片來?”


    “嗯!跟劉廠長拿來的鏡頭質量差不多。”


    也就是說用於攝像機和照相機鏡頭是沒有問題了,難道自己這就要準備開始建一個照相機廠?


    隻有一個鏡頭不行吧,快門的設計這些?


    “劉廠長,那些不用擔心,主要就是鏡頭。”李子建道。


    “這樣好不好?”劉曉玲對李子建道。


    “您把這一批玻璃送去春光光電研究所,配方也可以交出來給研究所生產鏡頭。隻有一點,所裏麵用於繼續研究可以,但鏡頭商業化的權利要屬於我們研究所。”


    “春光光電所?商業化?”李子建愣了愣,行業內的他自然知道位於長春的這個光電研究所,但劉廠長又是如何知道的?


    不過李子建沒有問。


    “就是作為研究出來配方的我們才能用這個配方製造照相機、攝像機的鏡頭出售。”


    “劉廠長,我有個問題。”李子建把其他人都叫了出去,對劉曉玲道。


    “劉廠長,您是怎麽知道春光光電所的?”


    劉曉玲心道,我怎麽知道的?我翻資料看見的。


    “李老師,您不用問我是怎麽知道的,您覺得這鏡頭的配方有沒有必要送過去?”


    “有啊。隻是劉廠長,光送這玻璃配方還不夠,我這邊的設備送那麵一套行不行?”李子建道。


    春光光電所有他曾經的老師,弟子現在研究出了成果不說,還能送套設備給老師,也算是一段佳話。


    “李老師,送設備沒有問題,但若是有人問起設備的出處您怎麽回答?可千萬別說是我拿出來的。”


    “這……”李子建沒想到劉曉玲這樣回答他。


    劉曉玲跟李子建一道出了辦公室,包括李子建的兒子在內的幾個人正站在院壩裏麵聊天。


    “李老師,實驗設備的問題你不用擔心,過去後也不用說這件事,我自然知道怎麽處理。”


    李子建點點頭。他一點沒有想到自己現在是個什麽身份,隻知道每天投入到研究當中。


    “辛姐,你來一下。”劉曉玲叫過辛美玲,讓她安排去長春的事。


    “辛姐,在那邊辦完事大家不用著急回來,至少玩夠十天才能返回巴蜀哦。”劉曉玲對辛美玲道。


    “我這裏再拿一點錢出來給你放在身上。中途如果有人想回家探親,你就拿點給他……”


    劉曉玲把事情交待完了,這才去了辦公室。


    上樓的時候看見柯均代,劉曉玲隨口詢問司機招聘的情況。劉仁友的三兒劉義倫和柯均代家的老二去學車,但是等他倆回來起碼是半年過後的事。現在廠裏有兩輛卡車卻隻有熊師傅一個司機,放著一台車閑在一邊完全是浪費嘛。


    “劉廠長,這個……這個司機還真不好找,一直還沒有找到。”柯老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說來很簡單的事,一兩個月了居然沒辦好。


    劉曉玲也不好再多說,點點頭回了自己辦公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