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老師他們廢寢忘食地研究,劉曉玲猜想譚平、張景輝他們或許也是這樣在研究吧。


    “這麽高啊!”辛美玲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劉曉玲。


    劉曉玲點點頭,道:“就是這麽多,不過你們不能說出去。工資分成兩部分,財務那裏領一部分工資,剩餘部分由我發給你們。”


    “劉廠長,太多了。”辛美玲有些不安道。要知道那時教授級別也就一百多一點,按照劉曉玲剛才說的,她和其他幾個同學的薪水都已經超過了100多元。


    “不多。我覺得還是少。”劉曉玲站起身道:


    “辛姐,你要把李老師勸著,一定要休息好。來日方長。”


    回到辦公室,劉曉玲就在平台上翻看能不能買些鏡頭這些實物交給李子建。


    到最後,劉曉玲買了後世的長、短焦和廣角三種鏡頭各一個。把商標抹去,劉曉玲提著給李子建他們送了過去。


    回辦公室途中,劉曉玲找了柯均代,要他注意研究室的幾個人,特別是要注意他們的飲食和休息情況。至少要在研究室放個電爐、一些雞蛋、掛麵和調料,每天派人送幾保溫瓶熱水去辦公室門口。


    “劉廠長,你說的事情我知道安排。車間裏麵的籃球架已經做好,問什麽時候能送走。”柯均代對劉曉玲道。


    劉曉玲準備去白馬村看看譚平和張景輝他們,這些專家來了後劉曉玲確實很少關心。要不是剛才李子建他們的情形觸動了她,她或許很久都還想不起。


    “柯老師,明天我要去白馬村看下譚老師和張老師。這裏有個地址,明天你派卡車把籃球架送一副過去。走以前先去我辦公室一趟,裏麵有些東西一並帶過去。”


    “好。”


    廠辦有劉曉玲辦公室的鑰匙,每天有人幫著打掃衛生送開水。


    下午下班,劉曉玲把球衣球鞋和籃球等在辦公室放好回了家。


    明天她不來辦公室而是直接開車去白馬村。


    看望了譚平、張景輝等人,詢問他們還需要什麽,囑咐他們注意身體,劉曉玲去了外公家。


    也是很久沒來外公外婆家,這次劉曉玲拿了很多東西來。


    畢竟有了車,後備箱裏可以放很多東西。


    中午邊守嗣回家才知道劉曉玲來了。


    “曉玲,前幾天你們那個劉隊長來過一次。”邊守嗣道。


    “哦,十一伯來做什麽?”劉曉玲也很好奇。


    “他來問這裏的生豬一年有多少頭,而且還說如果他來收購的話,最多能養多少。他還說有喂豬的飼料,可以縮短喂豬的時間。曉玲,你曉得他要幹啥子不?”邊守嗣問道。


    “我也不清楚啊。”劉曉玲道。


    “他不僅在我們小隊問了,還去了其他小隊問。”邊守嗣道。


    劉曉玲倒是有個猜想,劉仁友是不是真想把肉罐頭廠搞起來。


    怪不得這段時間沒有看到他人,原來是在作調查啊。


    “大舅,現在塑料廠和打火機廠都投產了,小隊還有沒有富裕人員?”


    “咋個沒有?兩個廠招工都要年輕人,上了35歲的就不要。你大舅媽他們這種就進不到廠。”


    “大舅,上次我說的喂雞喂羊的事在幹沒有?”劉曉玲問道。


    “雞在喂,就是以前沒養過羊。有些人說羊啃樹皮樹要死,就不敢喂。”邊守嗣道。


    “確實羊要啃樹皮。”劉曉玲點點頭,表示這個話沒錯。


    大舅娘看兩人盡說話了,便招呼吃飯,兩人這才沒繼續說。


    回去的路上劉曉玲遇到了褚書記,停車下來打了招呼。


    褚書記看著小車眼熱,雙方熱情友好地進行了交談。


    “曉玲,還要謝謝你出的主意。現在自己發的菌子賣得很好, 是公社的一筆大收入。”褚書記誠懇道。


    “褚書記,我也是白馬村的人啊,不需要感謝的。”劉曉玲笑道。


    轉身去車上拿了兩瓶老白幹來遞給褚書記。


    “褚書記,大舅那裏承蒙您多照看,沒事時找大舅多喝幾杯啊。”


    下午,劉曉玲回到農機廠。


    打開平台的頁麵,劉曉玲琢磨著農機廠是不是該增加兩樣新產品。


    正在挑選的時候桌上的電話響了。


    “劉廠長,我是沈春木。”電話那頭道。


    沈春木帶著人一直在負責製藥廠的籌建。前段時間去了生產設備的廠家,現在打電話回來是為什麽。


    “劉廠長,設備已經製作完畢,廠方問何時安裝。真的要安裝嗎?”沈春木這段時間工作相當積極,擔心也是與日俱增。


    前幾天還和郭所通了電話,京城這邊的研究還未完成。也就是說現在這套設備到底能不能用還是個未知數。設備一進廠房安裝就不是幾台設備的問題,而是相關的管道、電路等一係列都要安裝完成。


    “沈老師,我知道您擔心什麽。沒關係,你給廠家說立刻按照工藝布置圖進場安裝,爭取年前結束。”


    劉曉玲一點都不擔心,這都是已經被證明過的。早一點投產成功不僅能為國家省下不少外匯,還能創匯。


    沈春木放下電話歎口氣,劉廠長的膽子實在太大了一些,萬一生產工藝有一丁點改動,廠房裏麵的改動就大了。


    身邊謝錦裳問道:“老沈,劉廠長堅持現在就安裝設備?”


    “嗯,我就怕到時間返工。花費就不說了,主要是耽擱時間。劉廠長的膽子……魄力確實足啊!”


    沈春木對妻子道:“這裏事情已經結束,我們回去吧。先去看看工業園區情況如何,再通知廠方何時進場安裝。”


    製藥廠的安裝整個都包裝給了廠方,涉及到的溫度計、壓力表等儀器配件全都在安裝工程的範圍之內。要不然,光是沈春木這個籌備組是忙不過來的。


    “回去,好久沒看到菲菲和飛兒,也不知道過得如何。”謝錦裳也有些想家裏的兩個孩子了。


    他們出差,孩子可以到食堂打飯,而且沈菲馬上就滿十八歲,應該能夠照顧好自己弟弟。


    劉曉玲終於在平台上選好了兩樣農具,開始逆推構造。


    張院長他們還在就好了。


    把設計原理和功能要求說了再畫個草圖,自然有人去倒推數據,製作圖紙。


    現在好像又隻有自己來幹這些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