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均代在正規的單位呆過,單位一般需要建立哪些製度還是知道一些。


    比如考勤、值班製度、收發文、保密、安全用電、電話使用……


    反正想到哪裏建到哪裏。


    一上午忙過去了,劉曉玲來到食堂準備吃飯。


    農機廠食堂也是自助餐的形式,但總有人一次性打得多,吃不完就倒在泔水桶。劉曉玲去得晚,泔水桶裏麵丟棄的食物不少。


    劉曉玲看見柯老師,帶著他到了泔水桶。


    “柯老師,這浪費的情況有點嚴重啊。第一個製度就是關於食堂就餐杜絕浪費的吧。”


    “是浪費得有點厲害,下午我就去寫製度。”經過困難時期的人都看不得浪費糧食,柯均代看了泔水桶也心疼。


    吃了中午飯,劉曉玲回家,半路上遇到了好久不見的縣百貨公司的白經理。


    “小劉啊。難得見到你哦。”白經理騎著一輛自行車,看見劉曉玲就停下來。


    “白經理,你看起來身體有點虛啊。”劉曉玲看白經理額頭上的汗水,不由得說道。


    這才五月份,天氣還涼爽的很嘛。


    “咳,咳。”白經理被劉曉玲的話噎了一下。


    “小劉,你現在在農機廠了?我也是才聽說你辭職回來了。”白經理道。


    “白經理,你來劉家壩有啥事嗎?”


    “嗯,罐頭廠那裏出了點事,罐頭裏麵有頭發,有時還有其他的東西。我跟盧廠長說了幾回,每次她都說改,加強衛生管理,但不久又是那樣。”白經理歎口氣道。


    “小劉,真這樣下去,我也隻好不進罐頭廠的貨了。”


    劉曉玲聽了,也不好說什麽,隻得打哈哈道:“白經理,哪天把雷主任喊來農機廠,一起喝個酒。”


    “嗬嗬,小劉。你又不喝,我和老雷來兩個人對喝嘜?”白經理道。


    “我喊劉隊長陪你們撒。要不廠裏麵那麽多人,我再多喊幾個來陪你們喝?”


    “要得。我跟老雷說嘛,改天過來找你。”


    “有農機廠的電話撒。周末不要來哈,我要回省城。”劉曉玲道。


    “曉得了。”白經理騎上自行車走了。


    看著白經理的背影,劉曉玲突然覺得應該讓盧俊再弄兩個車來。以後省城這邊經濟園區和劉家壩兩頭跑,沒有個車確實有點不方便。


    上次弄了兩個轎車,一個蘇東來拿出去給領導用了,一個放在了園區管委會。管委會這輛基本上成了蘇東來的專車,劉曉玲現在還不好意思收回來自己用。


    對了,卡車也要弄幾輛。像上午去白馬村和渝都,設備都不好運。自己如果有卡車,就不用那麽麻煩。


    知青罐頭廠那裏的事,劉曉玲不想管,最多提醒劉仁友一聲。也不知道盧彩霞為什麽管理的如此不給力。都是玻璃瓶子,貼紙之前就有負責質檢的人。看一眼就能發現的事,也能搞成這樣。


    下午了,劉曉玲來到農機廠,發現韓教授和譚平都沒走。


    客車門小,設備抬不進去,隻有縣運輸隊才有卡車。


    想起中午見到的白經理,劉曉玲隻得打電話,請百貨公司派個卡車來幫忙。


    卡車很快就來了,司機居然還認識劉曉玲,以前經常在知青罐頭廠拉貨的。


    趁著上貨的時間,劉曉玲拉著柯老師跟司機擺了幾句。介紹了兩人認識,為的就是今後柯老師也能叫個車。


    看卡車拉著設備走了,劉曉玲感歎現在國內物資的匱乏,轎車、卡車都要從港島送來。


    很快,柯老師把食堂就餐管理辦法寫好送來了。


    “柯老師,光是強調不要浪費是不行的,有些人是我行我素好說聽不進去的。對這種人咋個辦?”劉曉玲看了“辦法”後問柯均代。


    柯老師嘴皮動了動,沒說出來。


    “這種人必須要動真格的才行。這樣柯老師你加上句話:屢教不改的發現一次罰款2元,第二次被發現的,罰款5元,從工資裏扣。”


    柯均代的嘴皮再次動了動,還是沒能說出話來。


    這時候,罰款的事少有,原因是大家都沒有錢。現在罰款的規定一出,想必還是有些威懾力的。


    下午的時候,食堂就餐的規定貼在了牆壁上。


    考慮到許多人不識字,柯老師專門站在規定前攔人。給這批人念過規定後,才放進去吃飯。然後再攔一批人,念規定……


    劉曉玲去食堂看見了,就覺得柯老師對工作認真負責,很好。


    晚上回到家,劉曉玲進了空間休息,就覺得自己一天到晚的雜事太多。


    想帶著大夥過好日子是沒錯,但整日陷在一樣樣具體事務中卻不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還有奶崽崽要帶不是?


    農機廠這幫專家,要想他們其中哪個人出來搞管理是不可能的。楊教授和兩個年輕人回來後可以試著說服他參與管理。陳斌和馮濤暫時就不打主意了,總歸是罐頭廠的人。


    至於董浩咋個安排,劉曉玲還沒有想好,或許人家呆不住要走也不一定。


    知青罐頭廠繼續這樣下去肯定有問題,盧彩霞對工廠的管理還是太鬆。


    早上起來,劉曉玲在食堂吃過早飯,特意去泔水桶看了一眼。


    回到辦公室,劉曉玲開始苦苦思索到哪裏去找管理的人員。


    現在,白馬村那邊塑料製品廠和打火機廠的負責人還是普華公司的人,變壓器廠的負責人倒是小隊找的老薛。


    最初隻是從港島普華借過來暫時管理塑料製品廠和打火機廠,但一直找不到人接手,兩人來了就回不去了。盧俊親自安排把兩人在老家的老婆孩子接來安置,這才穩住了兩人。


    正好柯均代來辦公室請示工作,順便吐槽農機廠找不到具備辦公室技能的工作人員。


    看著柯均代微微發黑的眼眶和他遞過來的一摞子規定、製度,劉曉玲問道:“柯老師,您這是熬夜了?”


    “是呀,昨天回去後想了想,這麽大的廠基本上沒有建章立製,能夠安安穩穩到現在沒出事簡直都是奇跡。心裏著急就熬夜理了一些章程出來。”


    “柯老師,您也發現了,隻是農機廠就極端缺乏行政管理的人員。今後農機廠還要繼續擴大,還要建分廠,不解決這個問題不行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