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廠長,你讓小田跟我一道。”陳院長道。


    “陳院長,有田老師跟您一道我是放心的。隻是這裏麵涉及到投資、研究方向還有研究成果的劃分等等……”劉曉玲道。


    陳院長一愣,自己不能說擅長不擅長,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對。


    “劉廠長,我還是跟你一道去,這張臉就是劉廠長的介紹信。隻不過,我對這件事沒有多大信心。”陳院長道。


    陳院長是看出來了,劉曉玲是個做實事的人,所做的事又是利國利民的事。


    自己被下派後原以為就是混吃等死過日子,現在或許還能去港島繼續研究,所有一切都是小劉廠長給的機會。所以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幫小劉廠長跑這一趟。


    劉曉玲心道:我也沒有信心啊,不過總要走過一趟試一試才安心。


    由渝都開始,陳院長列了一個清單出來。


    渝都特殊鋼鐵廠是第一個聯係的單位。


    “曉玲,你能不能談完一個單位回省城一次?”盧俊問劉曉玲道。


    他不想劉曉玲太過辛苦,滿地圖到處跑。中間回省城一趟,至少也算是休整一次。


    看劉曉玲不說話,盧俊道:“陳院長一把歲數,你不休息他老人家也受不了是不是?”


    話說到這份上又是實情,劉曉玲隻得點頭。劉曉玲自己不怕辛苦,但陳院長歲數大了,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身體會受不了的。


    “盧俊,內地這邊有多少錢?”劉曉玲問。


    “多得不得了!”盧俊道,這是實話。


    開始和省計委談合作的時候,盧俊承諾過,普華公司在內地賺的錢一分都不會轉出去。現在幾個工廠都在賺錢也花不出去,賬麵上的錢確實有點多。


    “盧俊,你安排下時間,等我回來後陪我去第二個地方。”劉曉玲對盧俊道。


    “哦,能陪你走走當然好。你說說看,是什麽地方需要我陪你?”


    “是蜀西。那邊有個國家的研究所。談完後我想在當地玩玩,你絕對想不到當地有些啥風俗。”


    劉曉玲的話勾起了盧俊的好奇心,莫非是那個地方。隻是曉玲又是怎麽知道的?


    “忘了給你說。這次去廣明廠看見邱紅梅,她問我知不知道你在哪裏。我沒說我們的關係,但是給她講了這邊的地址。”


    劉曉玲跟邱紅梅很久沒有聯係了。上次秋交會,盧俊沒有答應邱紅梅跟劉曉玲見麵,劉曉玲還埋怨了盧俊一回。


    盧俊這次既然說了地址,劉曉玲點點頭。


    倒是晚上睡覺前,劉曉玲想起了廣明廠,想起自己在廠裏的短暫時光。


    也不知道那些同學們現在怎麽樣了。


    周一,劉曉玲、陳院長還有田誼到了渝都。


    特殊鋼鐵廠研究所不在工廠裏,而是在工廠旁邊一條街道上,單獨有一棟大樓。


    研究所的負責人許光量是陳院長大學時的校友,兩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著相當不錯的建樹。隻不過活動開始後,陳院長被打倒下派,而許光量身處工廠,周圍環境單純,得以保全。


    “老夥計,多年未見,身體還是不錯的嘛。”許光量上下打量陳院長的身體。


    在他的想象當中,陳院長被下派了,不說身體怎麽樣,起碼精神頭該是不行了。但今天一見麵,完全沒有什麽變化,身邊還帶著兩個人。


    “嗬嗬,遇見貴人了啊。”陳院長大笑道,指了指身後的劉曉玲。


    “哦?”許光量有看了看劉曉玲,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倒是蠻漂亮的。


    “這是我們劉廠長,我現在在她的手下討生活。”陳院長介紹道。


    “廠?什麽廠?”


    “向陽農機廠。聽說過沒有?”陳院長大聲道。


    “向陽農機廠……好像哪裏聽說過。”許光量確實對這個廠名有點印象,但一下子想不起來這個廠的具體情況。


    “秋交會,出口農機……”陳院長故意賣關子。


    “啊,我想起來了。是一個社辦企業,據說產品全部出口的那個?”


    “對咯,就是那個廠。”


    “失敬!失敬!劉廠長請坐。”特鋼廠是國營廠,許光量麵對其他企業時,總是有股莫名的優越感。但是聽說是向陽農機廠,心裏麵的優越感少了許多。


    這年代,各方麵都落後,能有機械產品出口的,完全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聽劉曉玲說這次來的目的,是想聯合研發新的金屬材料,重點是發動機材料,許光量想也不想立馬就拒絕了。


    “小劉,你能這樣的想法我很佩服。確實我國目前在特殊鋼材的研究上處於落後。隻是,我們研究的成果,無論性能如何都是屬於國家的,不可能提供給私人……哦,民辦企業。”


    “許所長,或許我沒有說明白。我們不是要購買研究成果,而是一起聯合研究新材料。所裏有專家,我們有資金,還能提供一些資料,甚至還有國外新型材料的實物。研究成果也是雙方擁有,國家的,還是國家的。我們隻是擁有使用權。”劉曉玲道。


    “資金?研究資料和國外新型材料實物?”許光量看看陳院長,腦袋沒轉過彎來。


    在他的意識裏,研究方向、資料不都是自己提供的嗎?而且國外新型材料的實物是什麽意思?


    “沒錯,就是國外新型材料的實物。”劉曉玲肯定了他的想法,沒聽錯。


    這就有意思了。


    “不知道所裏麵一年的研究經費能有多少?”劉曉玲問許光量。


    “上百萬嘛,具體數目我不能說,保密。”許光量道。


    國家很困難,但在研究經費上還是有所保證。不過新材料研究非常費錢,為了確定一個配比,或許要燒許多爐都不一定能成功。


    還有些稀有金屬,在國內有錢也買不到。


    上麵所撥經費燒不了幾爐鋼,試驗的次數少,要研製成功新材料難度更大。基本上,新材料的研究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許所長,農機廠每年保證投資給研究所不低於一千萬。您看要得不?”劉曉玲決定用金錢開道。


    “不低於一千萬?”許光量覺得喉嚨發幹,這能多開多少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