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四處挖人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農機廠,劉曉玲去了陳院長辦公室。
“陳院長,在忙呢。”
一進房間,就看到陳院長帶著兩個人正在翻資料。
“哦。劉廠長,有事嗎?”陳院長現在帶了兩個輩分比較低的專家,一個叫田誼,一個叫袁為正。
這兩人,以前也都是行業內比較出名的專家,不過都願意跟著陳院長學習。
見田誼和袁為正要離開,劉曉玲伸手攔住,道:“就是外麵找專家的事,陳院長能不能介紹一些人?”
陳院長在下派前的地位相當高,接觸的非本專業的專家地位也都差不多。
圈子嘛,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那天散了會,我就想了些人,這裏有個名單。”陳院長從抽屜裏拿了一張紙出來遞給了劉曉玲。
“不過劉廠長啊,我熟悉的都是我這個專業的。名單上這些人都是平常開會的時候見過麵或聽說的,我也不知道這些人哪些還在單位,哪些跟我一樣下派了。”
名單上的人,各省都有。
“陳院長,沒事。照名單打聽就行了。來不到的也不勉強。”劉曉玲也知道陳院長說的是實情。
劉曉玲找來人事科的人,準備安排一些人出去挖牆角。結果到了人事科才發現,整個人事科就隻有一個辦事員,還是位比劉曉玲大不了多少的一個女村民。
問了下情況,居然是大堂哥劉義祥的小學同學,叫劉學惠,初中畢業後務農。向陽農機廠成立後,招進來管理人事檔案。
鼓勵了幾句,讓劉學惠走了,劉曉玲悶悶不樂,這手裏麵就沒有得用的人啊。
陳斌、楊教授和馮濤進來了。
“曉玲,今天我們來報到,以後我就稱呼你劉廠長了。”陳斌笑嗬嗬道。
“盧廠長說啥子沒有?”劉曉玲問。
“沒說啥子,就說好生研究,幫罐頭廠多開發幾個產品。”陳教授道。
劉曉玲點點頭,請三人坐下。看看陳斌又看看楊教授,心中拿不定主意。
“有啥子事嘜?”陳斌有些慌,能到農機廠來專門搞研究,讓他興奮了好幾天。
“是這樣的。我想請您和楊教授出個差。”劉曉玲有些不好意思道。
人家是過來繼續研究專業的,結果被安排這麽一個事。
知道是出去挖角,陳斌還沒有啥,楊教授卻說不行。
“劉廠長,我這個身份不對啊。”楊教授是下派人員的身份,雖說在劉家壩沒有人拿這個說事,但自己心裏要有數撒。
“嗬嗬,楊教授,我們又不是搞政審,是悄悄的挖人。我覺得你這個身份很有說服力哦。”劉曉玲也是手裏沒人可用,一股勁的忽悠。
“我就怕這些人的調動不好辦?”陳斌道。
“你放心,這些人以前地位都很高,誰沒有幾個學生這些?讓他們自己多想點辦法。到農機廠來,那是老鼠掉進米籮兜的好事情。真不願意來的就算了,至於來不到的專家,回來商量後再看怎麽辦。”劉曉玲道。
楊教授拿著手裏的名單傻眼了,這要跑好幾個省,還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還在原單位。
“劉廠長,我家老二現在沒得事做,能不能讓他陪我們出去跑這趟?”楊教授問劉曉玲。
劉曉玲點點頭道:“可以。這期間視為農機廠的聘用人員,開基本工資給出差補助。如果表現突出,今後也可以留在農機廠工作。”
“劉廠長,我有個侄兒,高中畢業……”陳斌在一旁道。
劉曉玲也點點頭,笑著看向馮濤。
馮濤搖搖頭,對劉曉玲道:“劉廠長,我想回學校找我們原來的係主任來研究所……”
“要得。你去的時候來我辦公室一趟,學校工宣隊的董隊長那裏幫我帶點東西。”
過了兩天,楊教授的二兒子楊兵和陳斌的侄兒陳忠來了農機廠。
兩個人都隻有20來歲,高中畢業。都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樣子。
劉曉玲心中不是很滿意也沒有辦法,起碼在劉家壩和向陽公社要找這樣兩個高中生出來就不容易。
讓劉曉玲意外的是馮濤。
馮濤不僅把他們原來的係主任黃可唯帶來了,還帶來了一個高高大大的年輕人。
“董浩。學校軍宣隊董隊長的兒子。”馮濤介紹道。
這次馮濤回學校,按照劉曉玲的委托,給董隊長送去了兩瓶白酒和一些土特產。董隊長打聽了劉曉玲的事後,就讓馮濤走的時候把他兒子給帶過來。
董浩原本也是在魔都讀大學,但是活動開始後,他比較積極投身到了活動當中。拿了畢業證後,有些厭倦了就回了家。
在一個單位上了班,結果讀書沒學到東西,停課搞活動又沾染了些社會習氣。前段時間,單位領導批評了他,他動了手就直接回了家。這次是到巴蜀散心,順便看下好久未見的父親。結果父親讓他來農村,一個農機廠來看看。
董浩確實像工宣隊副隊長說的那樣,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就是有些欠缺穩重的樣子。
劉曉玲跟他說了幾句,董浩態度極好,怎麽看也不像一言不合就動手的人。
“就是這麽個事,你看願不願意幹?”劉曉玲把挖人的事對董浩說了。
“試試吧。”董浩回答很簡單。
相當於公款旅遊,而且劉廠長還那麽漂亮。
劉曉玲把幾人分了組。
楊教授和陳斌的侄兒陳忠一組,陳斌和楊教授的二兒子楊兵一組,新來的黃可唯與董浩一組。辦好工作證在財務領了錢糧票就出發。
農機廠的日常生產是不用管的,都已經步入正軌,車間主任和小組長都本本分分地工作。張院長他們以前還負責質量的檢查,後來質檢員培養出來了,他們全都專注於自己的研究工作。
外出聯係研究單位的事怕是隻有自己親自出馬了。
“慢,劉廠長。”陳院長知道後攔住了劉曉玲。
“我還有些同學校友,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吧。”陳院長主動請纓。
看劉曉玲還有些不放心的樣子,知道是怕自己年紀大了。
“陳院長,在忙呢。”
一進房間,就看到陳院長帶著兩個人正在翻資料。
“哦。劉廠長,有事嗎?”陳院長現在帶了兩個輩分比較低的專家,一個叫田誼,一個叫袁為正。
這兩人,以前也都是行業內比較出名的專家,不過都願意跟著陳院長學習。
見田誼和袁為正要離開,劉曉玲伸手攔住,道:“就是外麵找專家的事,陳院長能不能介紹一些人?”
陳院長在下派前的地位相當高,接觸的非本專業的專家地位也都差不多。
圈子嘛,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那天散了會,我就想了些人,這裏有個名單。”陳院長從抽屜裏拿了一張紙出來遞給了劉曉玲。
“不過劉廠長啊,我熟悉的都是我這個專業的。名單上這些人都是平常開會的時候見過麵或聽說的,我也不知道這些人哪些還在單位,哪些跟我一樣下派了。”
名單上的人,各省都有。
“陳院長,沒事。照名單打聽就行了。來不到的也不勉強。”劉曉玲也知道陳院長說的是實情。
劉曉玲找來人事科的人,準備安排一些人出去挖牆角。結果到了人事科才發現,整個人事科就隻有一個辦事員,還是位比劉曉玲大不了多少的一個女村民。
問了下情況,居然是大堂哥劉義祥的小學同學,叫劉學惠,初中畢業後務農。向陽農機廠成立後,招進來管理人事檔案。
鼓勵了幾句,讓劉學惠走了,劉曉玲悶悶不樂,這手裏麵就沒有得用的人啊。
陳斌、楊教授和馮濤進來了。
“曉玲,今天我們來報到,以後我就稱呼你劉廠長了。”陳斌笑嗬嗬道。
“盧廠長說啥子沒有?”劉曉玲問。
“沒說啥子,就說好生研究,幫罐頭廠多開發幾個產品。”陳教授道。
劉曉玲點點頭,請三人坐下。看看陳斌又看看楊教授,心中拿不定主意。
“有啥子事嘜?”陳斌有些慌,能到農機廠來專門搞研究,讓他興奮了好幾天。
“是這樣的。我想請您和楊教授出個差。”劉曉玲有些不好意思道。
人家是過來繼續研究專業的,結果被安排這麽一個事。
知道是出去挖角,陳斌還沒有啥,楊教授卻說不行。
“劉廠長,我這個身份不對啊。”楊教授是下派人員的身份,雖說在劉家壩沒有人拿這個說事,但自己心裏要有數撒。
“嗬嗬,楊教授,我們又不是搞政審,是悄悄的挖人。我覺得你這個身份很有說服力哦。”劉曉玲也是手裏沒人可用,一股勁的忽悠。
“我就怕這些人的調動不好辦?”陳斌道。
“你放心,這些人以前地位都很高,誰沒有幾個學生這些?讓他們自己多想點辦法。到農機廠來,那是老鼠掉進米籮兜的好事情。真不願意來的就算了,至於來不到的專家,回來商量後再看怎麽辦。”劉曉玲道。
楊教授拿著手裏的名單傻眼了,這要跑好幾個省,還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還在原單位。
“劉廠長,我家老二現在沒得事做,能不能讓他陪我們出去跑這趟?”楊教授問劉曉玲。
劉曉玲點點頭道:“可以。這期間視為農機廠的聘用人員,開基本工資給出差補助。如果表現突出,今後也可以留在農機廠工作。”
“劉廠長,我有個侄兒,高中畢業……”陳斌在一旁道。
劉曉玲也點點頭,笑著看向馮濤。
馮濤搖搖頭,對劉曉玲道:“劉廠長,我想回學校找我們原來的係主任來研究所……”
“要得。你去的時候來我辦公室一趟,學校工宣隊的董隊長那裏幫我帶點東西。”
過了兩天,楊教授的二兒子楊兵和陳斌的侄兒陳忠來了農機廠。
兩個人都隻有20來歲,高中畢業。都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樣子。
劉曉玲心中不是很滿意也沒有辦法,起碼在劉家壩和向陽公社要找這樣兩個高中生出來就不容易。
讓劉曉玲意外的是馮濤。
馮濤不僅把他們原來的係主任黃可唯帶來了,還帶來了一個高高大大的年輕人。
“董浩。學校軍宣隊董隊長的兒子。”馮濤介紹道。
這次馮濤回學校,按照劉曉玲的委托,給董隊長送去了兩瓶白酒和一些土特產。董隊長打聽了劉曉玲的事後,就讓馮濤走的時候把他兒子給帶過來。
董浩原本也是在魔都讀大學,但是活動開始後,他比較積極投身到了活動當中。拿了畢業證後,有些厭倦了就回了家。
在一個單位上了班,結果讀書沒學到東西,停課搞活動又沾染了些社會習氣。前段時間,單位領導批評了他,他動了手就直接回了家。這次是到巴蜀散心,順便看下好久未見的父親。結果父親讓他來農村,一個農機廠來看看。
董浩確實像工宣隊副隊長說的那樣,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就是有些欠缺穩重的樣子。
劉曉玲跟他說了幾句,董浩態度極好,怎麽看也不像一言不合就動手的人。
“就是這麽個事,你看願不願意幹?”劉曉玲把挖人的事對董浩說了。
“試試吧。”董浩回答很簡單。
相當於公款旅遊,而且劉廠長還那麽漂亮。
劉曉玲把幾人分了組。
楊教授和陳斌的侄兒陳忠一組,陳斌和楊教授的二兒子楊兵一組,新來的黃可唯與董浩一組。辦好工作證在財務領了錢糧票就出發。
農機廠的日常生產是不用管的,都已經步入正軌,車間主任和小組長都本本分分地工作。張院長他們以前還負責質量的檢查,後來質檢員培養出來了,他們全都專注於自己的研究工作。
外出聯係研究單位的事怕是隻有自己親自出馬了。
“慢,劉廠長。”陳院長知道後攔住了劉曉玲。
“我還有些同學校友,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吧。”陳院長主動請纓。
看劉曉玲還有些不放心的樣子,知道是怕自己年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