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就想不通吧,林進之也沒有把劉曉玲放在眼裏。一個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又能拿自己如何?


    “小敏,在你們渝都分部我還是有些熟人的,你把你同學名字告訴我,我來安排。”林進之信心滿滿,一個小工人,要怎麽磋磨還不是簡單的事。


    林進之沒有想到自己的預料錯了,而且錯得有些離譜。


    他請渝都分部的熟人幫忙,說是要為自己老上級的女兒出氣,收拾一下廣明廠的劉曉玲。


    熟人聽後都不帶打聽的,直接就對林進之搖頭道:“老林,這件事恐怕不行。”


    “一個小工人而已,您打招呼都不行?”林進之以為郝敏把劉曉玲的身份背景搞錯了,應該是大有來頭的。


    然而對方並沒有拿劉曉玲的背景說事,而是告訴他劉曉玲如今的炙手可熱。


    “發明碎石機?加快整個三線軍工的基建速度。碎石機在秋交會上取得了數百萬米元的貿易額,現在廣明廠正在加班加點完成訂單?”林進之懵了。


    是說的同一個人嗎?


    “就是。”對方肯定道。


    劉曉玲如今在整個係統內用聲名鵲起來形容也不為過,在京城領導那裏也是掛上號的。這時候誰要故意拿小鞋給她穿,等著自作自受吧。


    回到家裏,林進之躺在床上,思考著怎麽對付劉曉玲。


    既然是這樣,官麵上收拾她已是不可能,隻能想點不是辦法的辦法。


    隻是為了郝敏,為了郝俊林,值得嗎?


    林進之在京城也有幾個難兄難弟,他在郝敏培訓回來前就得到消息,說有人要對付郝俊林。


    大家都知道郝俊林與自己的關係,現在想法擺脫都不行,還上趕子幫這個忙?


    隻是,萬一郝俊林沒被弄下去,自己不幫忙豈不是得罪了郝俊林?


    林進之決定緩緩,看看再說。


    郝敏回到廠裏,想起林叔的承諾,心裏莫名就有些歡喜。當天晚上又給寢室的三人每人一塊巧克力。


    劉曉玲不知道一把劍懸在了頭頂,暗搓搓的想著怎麽動手報複郝敏。


    既然撕破臉,自己還不動手,那不是等死嗎?


    “豔子。我有件事想拜托你。”劉曉玲把剛回寢室的梁豔拉著下樓,去了宿舍樓對麵的小山坡。


    女單工宿舍樓的對麵小山坡有條小路繞著山腰。順著這條小路,能走到生活區二食堂那裏。這裏規劃得有家屬樓,不過基建還沒有輪到這裏。


    看劉曉玲如此鄭重,梁豔也知道事情應該不小。


    “我想你幫我注意一下郝敏的通話內容。”劉曉玲直接道。


    梁豔是接線員,郝敏對外的電話有可能經過她轉接,但電話班有好幾個人,況且梁豔還要輪班休息,不一定就能正好監聽得到郝敏的電話。


    劉曉玲拜托她也是想撞個運氣。


    “為啥子?”梁豔也想知道原因。


    劉曉玲便把郝敏整治康曠明未婚妻一家的事告訴了梁豔,希望她這裏能夠知道郝敏在渝都的背後靠山是誰。


    郝敏從不跟他們這群人往來相互之間沒有交情,梁豔又是嫉惡如仇的性子。


    “曉玲,你放心。我曉得咋個辦。”梁豔當即就答應了劉曉玲。


    沒有幾天,梁豔就給劉曉玲帶來了消息。


    郝敏高高興興等了幾天林進之的消息,但一直沒有看到有啥動靜。這天上班的時間看任科長出去了,就跑到任科長辦公室給林進之打電話,詢問整治劉曉玲的進展。


    這個電話正好是梁豔上班的時間,但是轉接的是另外一個接線員,聽說到劉曉玲的名字,急忙示意梁豔來聽。


    原來梁豔跟自己電話班的姐妹都打過招呼,凡是涉及到劉曉玲的都請她們注意。


    這下,劉曉玲終於知道了跟郝敏通話的人姓林以及工作單位。


    至於郝敏是不是拜托的這個人整治媛媛一家,劉曉玲不能肯定,但這次通話的內容確實涉及到自己。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敢打我的主意!


    要說林進之遇到劉曉玲確實有些冤枉,他一直在等待京城的消息,暫時沒有出手整治劉曉玲。但是,劉曉玲卻先找上了他。


    星期六下午,劉曉玲回了渝都。


    星期一,劉曉玲沒有去上班,而是提前請了半天的假。


    乘車來到林進之上班的地方,在門衛那裏知道了林進之的具體工作單位和職務。


    在一旁觀看了一下其他人是怎麽通過門崗的,然後又在大樓周圍逛了一圈,隨後劉曉玲乘船回廠上班。


    下午,任科長來找劉曉玲。


    “小劉,現在已經生產了一段時間的碎石機,但從進度來看,到時間怕完不成。”任科長道。


    畢竟隻是臨時性安排了一些人在生產碎石機,真正能獨立上手的隻是外廠調來的師傅,徒弟們暫時指望不上。


    劉曉玲問任科長道:“郝敏在負責這件事,我來插手似乎不太好吧。”


    “郝敏?”任科長反問道:“你覺得憑她能有啥辦法?”


    劉曉玲笑笑道:“任科長,名正則言順。起碼郝敏那裏要她親口說沒有辦法之後,科裏才能討論這件事,我才能說我的想法不是?現在嘛……我也沒辦法。”


    任科長沒想到一貫樂於助人的劉曉玲也能說出這樣拿喬的話,看來郝敏跟劉曉玲的矛盾不是一般的大。


    這下子也不能勉強劉曉玲出主意了。


    “那好,我讓生產科催進度,讓郝敏拿出方案來。拿不出來就由科裏麵討論。那個時候小劉你不能再藏藏掩掩。”


    “嗯,隻要我想得出辦法一定會說出來。”劉曉玲肯定道。


    產品的生產進度由廠生產科負責,他們估算了目前生產情況,認為到了合同約定的時間,肯定完不成任務,這才找技術科提出要求。


    在這時候,要麽增加人員要麽延長工作時間,再沒別的想法。當然,技術科能有新工藝提高生產效率最好。


    在最初設計生產工藝的時候,技術科對於整個生產流程都盡量考慮過流程最優和效率最高。在設備固定、人員固定的情況下,新工藝肯定是沒有的。或許生產時間久了,能有改進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