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終於進了大名單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廠裏麵的領導們對著所謂的名額和指標又是如何看的呢?那絕對跟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樣。
事先製定出來一個規矩,無非是讓大家在這條條框框中活動,求一個大致公平。
實際上所謂指標名額這些,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根本無所謂,就跟超載似的。
一個車廂座位70個或者108個,多賣了幾張站票如何?實在還有需要乘車的,就跟阿三一樣,車廂裏麵擠滿再加外掛,火車一樣跑得上好。
至少,王工王秋生就是這樣想的。
作為校友跟前輩,他不知道這件事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他就要去為劉曉玲爭一個指標。
如此優秀的人,憑什麽得不到重視?
看見王秋生,秦書記剛才還拿不定主意,這下他終於下了決心。
王工王秋生怎麽也沒想到,他們幾個工程師聽說秦書記和劉曉玲關係不好的傳說居然是真的。平常對他們這些技術人員熱情又虛心的秦書記,這一次態度很堅決,不得有啥例外。
“規矩就是規矩,定下來就要執行,就算我是書記也得執行!”
聽了這話,王工都要氣笑了。
多說無益,王工轉身就走,他要去找況總況大勇廠長。
“王工,你不要激動。坐下來好好說。”況大勇招呼王秋生坐下。
他也聽任科長說了名額有限,技術科隻報了張澤。任科長也希望他能幫劉曉玲爭取一個名額。
況大勇準備在決定外派培訓人員的會議上提出給劉曉玲單獨一個名額。但王工來說的話,讓他覺得問題大了。
況大勇不知道秦書記為什麽要如此針對劉曉玲。
勸走王工,況大勇決定去找一趟劉曉玲,先問下她的想法。
況大勇的辦公室在技術大樓,跟秦書記的辦公大樓不在一起。
用內線電話通知劉曉玲到自己辦公室來,況大勇也想問問劉曉玲,跟秦書記之間到底有啥矛盾。或者籠統點說,有沒有矛盾?
看見劉曉玲進了自己的辦公室,況大勇這才發覺剛才想的有些不太妥當。
秦書記跟劉曉玲有沒有矛盾?絕對是有。
但矛盾是怎樣產生的?是不是涉及到生活作風問題?平常不太關注這些的況大勇看著眼前確實漂亮的劉曉玲心裏犯起了嘀咕。
這……咋個問?
“小劉啊,也沒啥事,就是有件事想問問你。”況大勇想了下,決定啥矛盾不矛盾的就不要問了。
萬一瓜太大自己抱不住,會砸到腳。
“你們船電的技術員隻有一個指標。張澤是老大學生了,所以科裏報了他。你有啥想法?”況大勇問道。
“況廠長,報名單前任科長也問過我的意見。當時我說按規定來就是,現在依舊是這個意見。”
況大勇怎麽看都不覺得劉曉玲是個迂腐的人。
“那這次的外出培訓可能就沒有你了。”況大勇接著道:“你知道這一次外出對你意味著什麽?能學到實際工作經驗那肯定的,就連今後安排工作崗位、誰來負責一項工作等等……大家都明白。曉玲你也明白吧?”
劉曉玲點點頭。
“這次真不去了?”況大勇問道。
“況廠長,您覺得少這次培訓的機會我會不會就落後這些人?”劉曉玲突然有些激憤起來,話鋒都變得刺人。
劉曉玲自問來廣明廠幾個月,並沒調皮搗蛋吧。設計出碎石機來,不僅僅讓廣明廠的基建速度提高了,可以說加快了整個三線廠的基建速度。
這是多大的功?就給個不痛不癢的廠內表彰,至今秦書記都還沒見自己一麵。
王工去廠部找秦書記幫自己要個名額,秦書記的拒絕已經傳得整棟樓的人都知道。
如今不是公平公正、一碗水沒端平的問題,而是在刻意打壓自己。
況大勇也沒想到劉曉玲突然變得有些激動起來。
要說劉曉玲回答任科長的話時就有些不滿情緒了,今天王工又被拒絕,也不怪劉曉玲現在的態度。
又說了幾句話,況大勇讓劉曉玲回去。
吃過中午飯,況大勇去了廠辦公大樓。
秦書記似乎預料到了況大勇的到來。
兩人就劉曉玲開誠布公地談了一陣。
秦書記的懷疑,況大勇說了對跟劉曉玲那次談話摸底的情況。
況大勇非常肯定地說:就算這批人外出培訓一年回來,真還趕不上劉曉玲現在的水平。
秦書記相信況大勇的水平和人品。
在況大勇離開辦公室後,拿起筆在名單上寫下了劉曉玲的名字。
第二天的辦公會,最後的外出培訓名單出來了。
郝敏站在公告欄前,臉色陰晴不定。
這都沒能攔住她,還有啥辦法?
“劉秘書,你看這事辦得,沒辦好啊。渝都那邊的事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回到辦公室,郝敏抓起電話打給了劉永超。
事前,郝敏答應過劉永超的條件,就是在渝都幫劉永超的弟弟解決工作。現在,郝敏決定不幹了。事情沒辦好,約定的當然不作數。
劉永超聽到對方掛機,臉色木然。現在他很想把電話砸在地上,但又不敢。
損壞公家財物?
劉永超的老家在農村,能多一個人出來工作,家裏的條件肯定能改善很多。
劉永超知道郝敏的背景深厚,是有一次攔阻未經通報的郝敏進秦書記的辦公室,事後秦書記專門提醒過他。
當時秦書記跟劉永超說,郝敏的父親在京城,跟自己的領導都很熟悉,讓他注意對待郝敏的態度。
所以這一次劉永超幫著郝敏不讓劉曉玲外出培訓,就是上麵的兩個原因。
現在事確實沒辦成,但自己該做的事是做了的,憑什麽出爾反爾不作數?
劉秘書既然能做出這種事來,自然也不是個道德多高尚的人,郝敏就這樣被劉秘書恨上了。
秦書記這裏雖然簽了字,同意增加一個劉曉玲,但是懷疑的種子既然埋下了,總是要發芽滋生。
因為王總的出現,他聯想到郝敏說的話,所以態度堅決表示了反對。
但下午況總來辦公室說起劉曉玲,希望能給她一個指標,秦書記答應了。
事先製定出來一個規矩,無非是讓大家在這條條框框中活動,求一個大致公平。
實際上所謂指標名額這些,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根本無所謂,就跟超載似的。
一個車廂座位70個或者108個,多賣了幾張站票如何?實在還有需要乘車的,就跟阿三一樣,車廂裏麵擠滿再加外掛,火車一樣跑得上好。
至少,王工王秋生就是這樣想的。
作為校友跟前輩,他不知道這件事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他就要去為劉曉玲爭一個指標。
如此優秀的人,憑什麽得不到重視?
看見王秋生,秦書記剛才還拿不定主意,這下他終於下了決心。
王工王秋生怎麽也沒想到,他們幾個工程師聽說秦書記和劉曉玲關係不好的傳說居然是真的。平常對他們這些技術人員熱情又虛心的秦書記,這一次態度很堅決,不得有啥例外。
“規矩就是規矩,定下來就要執行,就算我是書記也得執行!”
聽了這話,王工都要氣笑了。
多說無益,王工轉身就走,他要去找況總況大勇廠長。
“王工,你不要激動。坐下來好好說。”況大勇招呼王秋生坐下。
他也聽任科長說了名額有限,技術科隻報了張澤。任科長也希望他能幫劉曉玲爭取一個名額。
況大勇準備在決定外派培訓人員的會議上提出給劉曉玲單獨一個名額。但王工來說的話,讓他覺得問題大了。
況大勇不知道秦書記為什麽要如此針對劉曉玲。
勸走王工,況大勇決定去找一趟劉曉玲,先問下她的想法。
況大勇的辦公室在技術大樓,跟秦書記的辦公大樓不在一起。
用內線電話通知劉曉玲到自己辦公室來,況大勇也想問問劉曉玲,跟秦書記之間到底有啥矛盾。或者籠統點說,有沒有矛盾?
看見劉曉玲進了自己的辦公室,況大勇這才發覺剛才想的有些不太妥當。
秦書記跟劉曉玲有沒有矛盾?絕對是有。
但矛盾是怎樣產生的?是不是涉及到生活作風問題?平常不太關注這些的況大勇看著眼前確實漂亮的劉曉玲心裏犯起了嘀咕。
這……咋個問?
“小劉啊,也沒啥事,就是有件事想問問你。”況大勇想了下,決定啥矛盾不矛盾的就不要問了。
萬一瓜太大自己抱不住,會砸到腳。
“你們船電的技術員隻有一個指標。張澤是老大學生了,所以科裏報了他。你有啥想法?”況大勇問道。
“況廠長,報名單前任科長也問過我的意見。當時我說按規定來就是,現在依舊是這個意見。”
況大勇怎麽看都不覺得劉曉玲是個迂腐的人。
“那這次的外出培訓可能就沒有你了。”況大勇接著道:“你知道這一次外出對你意味著什麽?能學到實際工作經驗那肯定的,就連今後安排工作崗位、誰來負責一項工作等等……大家都明白。曉玲你也明白吧?”
劉曉玲點點頭。
“這次真不去了?”況大勇問道。
“況廠長,您覺得少這次培訓的機會我會不會就落後這些人?”劉曉玲突然有些激憤起來,話鋒都變得刺人。
劉曉玲自問來廣明廠幾個月,並沒調皮搗蛋吧。設計出碎石機來,不僅僅讓廣明廠的基建速度提高了,可以說加快了整個三線廠的基建速度。
這是多大的功?就給個不痛不癢的廠內表彰,至今秦書記都還沒見自己一麵。
王工去廠部找秦書記幫自己要個名額,秦書記的拒絕已經傳得整棟樓的人都知道。
如今不是公平公正、一碗水沒端平的問題,而是在刻意打壓自己。
況大勇也沒想到劉曉玲突然變得有些激動起來。
要說劉曉玲回答任科長的話時就有些不滿情緒了,今天王工又被拒絕,也不怪劉曉玲現在的態度。
又說了幾句話,況大勇讓劉曉玲回去。
吃過中午飯,況大勇去了廠辦公大樓。
秦書記似乎預料到了況大勇的到來。
兩人就劉曉玲開誠布公地談了一陣。
秦書記的懷疑,況大勇說了對跟劉曉玲那次談話摸底的情況。
況大勇非常肯定地說:就算這批人外出培訓一年回來,真還趕不上劉曉玲現在的水平。
秦書記相信況大勇的水平和人品。
在況大勇離開辦公室後,拿起筆在名單上寫下了劉曉玲的名字。
第二天的辦公會,最後的外出培訓名單出來了。
郝敏站在公告欄前,臉色陰晴不定。
這都沒能攔住她,還有啥辦法?
“劉秘書,你看這事辦得,沒辦好啊。渝都那邊的事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回到辦公室,郝敏抓起電話打給了劉永超。
事前,郝敏答應過劉永超的條件,就是在渝都幫劉永超的弟弟解決工作。現在,郝敏決定不幹了。事情沒辦好,約定的當然不作數。
劉永超聽到對方掛機,臉色木然。現在他很想把電話砸在地上,但又不敢。
損壞公家財物?
劉永超的老家在農村,能多一個人出來工作,家裏的條件肯定能改善很多。
劉永超知道郝敏的背景深厚,是有一次攔阻未經通報的郝敏進秦書記的辦公室,事後秦書記專門提醒過他。
當時秦書記跟劉永超說,郝敏的父親在京城,跟自己的領導都很熟悉,讓他注意對待郝敏的態度。
所以這一次劉永超幫著郝敏不讓劉曉玲外出培訓,就是上麵的兩個原因。
現在事確實沒辦成,但自己該做的事是做了的,憑什麽出爾反爾不作數?
劉秘書既然能做出這種事來,自然也不是個道德多高尚的人,郝敏就這樣被劉秘書恨上了。
秦書記這裏雖然簽了字,同意增加一個劉曉玲,但是懷疑的種子既然埋下了,總是要發芽滋生。
因為王總的出現,他聯想到郝敏說的話,所以態度堅決表示了反對。
但下午況總來辦公室說起劉曉玲,希望能給她一個指標,秦書記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