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女漢子曉玲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來院壩,發現條石那裏有點不對勁。前後打量一番才發現原來是有點曬,沒有遮陰的。
院壩邊倒是有幾棵小香樟樹,估計是原來住在這的人新栽的,隻比大拇指粗一點。
屋後麵山上有幾棵樹比較大,似乎可以移栽一棵過來。
劉曉玲拿出把鐵鍬就朝山坡上走,她力氣大,刨棵樹很簡單。
等她把碗口粗的一顆黃角樹從坡上拖到院壩,正好遇到回來的周化英跟邱紅梅。
兩個人的嘴都呈“o”字型,瞪大了眼看著外星人一般。
“看什麽看,過來幫忙啊。”劉曉玲把手裏的鐵鍬朝旁邊地上一丟,兩隻手就開始使勁拽。
其實剛才她是一隻手拽著就下來了。現在有人看著,劉曉玲隻能做出雙手使勁還拉不動的樣子。
周化英趕緊上前拉住一根樹椏,還是拉不動。邱紅梅剛搭上手,慢慢就拉動了。
地壩又沒有敷水泥,就是泥土平整後撒了些煤渣碎石壓平。
劉曉玲直接就在條石旁邊的位置開始挖坑。
“曉玲,你是準備在這裏栽樹?”
“嗯,你看嘛,這棵樹大些,還能遮點太陽。”劉曉玲一邊挖一邊叫她們進去把床鋪收拾好。
等兩人收拾好出來,坑已經挖好了,就等兩人幫忙把樹根挪到剛挖的坑那頭。
劉曉玲沒偷懶,坑挖得有點深,以至於把樹根挪到坑那裏,輕輕一推,黃角樹就斜立在了坑裏。
這下好,劉曉玲叫兩人幫忙把樹推正,自己就開始填土。
黃角樹栽好,劉曉玲進屋把熱水瓶和搪瓷水杯拿出來,坐在條石上。
“化英,裏麵有兩張小凳子,拿出來坐,歇口氣。”
周化英想反正沒事,在外麵坐一會也行,就進屋拿板凳。劉曉玲也跟了進去,假裝在旅行包裏摸出一個裝茶葉的紙袋又出來。
原來剛才她發現熱水的溫度還比較高,就準備坐在這喝茶。
“咦,你兩個不喝茶嗎?新茶哦。”
劉曉玲把紙袋對兩人晃了晃。
兩個人站起身進屋拿自己的水杯。
“郝敏的家裏是厲害,大概她今後也就是在人事勞資科工作了。我們還不曉得如何安排的。”劉曉玲感覺很安逸。
條石的高度坐起來正好,腿不吊不曲剛剛好。不像周化英跟邱紅梅兩個,坐在那裏還要蜷曲腿。
邱紅梅沒接茬,看著平房道:“曉玲,今年的夏天難過了。這平房一曬就透,裏麵絕對像蒸籠一樣。”
劉曉玲有些不好意思,都是上了某人的當,這話還不能說。也不知道郝敏說的是不是真的。
“沒得事,最多在地壩睡涼板。哦,你們怕是不曉得啥子是涼板吧。”
“不知道。”兩人都搖頭。
“涼板就是把竹子刨開成一片一片的,兩頭插在竹筒裏拚成一塊板。天熱了,巴蜀人就把它擺在地上睡覺。”劉曉玲說完又看了下四周。
“這裏周邊都沒啥人走動,晚上這地壩上擺起,我們三個人睡。那江風一吹,保證涼快,安逸得很。”
“是不是哦,哪裏有涼板賣?”聽說三個人睡一張涼板,而且是在露天睡覺。想著幕天席地,看著星星月亮吹著江風入睡,周化英興趣高高,立馬就想試一試,體驗一番。
……
閑聊著,就聽得上午下班的廣播響了。
三個人急忙取了飯盒去食堂打飯。
打了飯幾個人端回來吃。劉曉玲見武強家大人回來了,就把飯盒放了,提了兩個水桶去打水。
邱紅梅也提著一個水桶跟著去。
“武老師,我來打水。”劉曉玲在門外就喊。
“要得。進來嘛。”鞠秀麗帶個袖套出來了。看見邱紅梅,笑道:“小劉,這是你同學啊?”
劉曉玲趕緊介紹。
武強也出來,看見劉姐姐帶了個不認識的姐姐,就站在門口沒動。
劉曉玲喊了聲武強,武強點頭小聲答應。
兩人提了水就走,劉曉玲是大步流星,邱紅梅在後麵兩隻手使足了勁都有些提不動。
看著劉曉玲的背影,腦海裏不禁浮現出劉曉玲拖著黃角樹的英姿。
那黃角樹也有四米來高吧,估計有……有多重呢?邱紅梅估計不了,隻是覺得應該很重。
“曉玲。等等我。”
劉曉玲這才發現邱紅梅落後自己4、5米了。
轉身對邱紅梅道:“放在那,我把這提回去就來。”
水都提回來,三人這才開始正式吃飯。
正吃著,就看見康曠明和陳萍、馬麗華一路說著話過來。
看見劉曉玲,康曠明遠遠地就喊了聲。
“那是康曠明。”劉曉玲低聲對旁邊兩人道。
陳萍和馬麗華看到院壩中的黃角樹愣了下,也沒說什麽。兩個人又見到了邱紅梅是個新麵孔,想來也是劉曉玲的同學,也在院壩站住沒有直接進去。
劉曉玲跟幾個人都相互介紹了一下,才知道康曠明跟陳萍、馬麗華都不認識,純粹是路上碰見。
互相認識過了,陳萍兩人進屋收拾休息。
幾個人在外麵聊天。
康曠明回學校的時候沒喊劉曉玲一路,來報到就更不會叫劉曉玲。
人都在慢慢長大,有些事就不能沒有點顧忌。
原本在學校時劉曉玲跟康曠明就沒有過多的往來,隻不過大家是老鄉又相互不討厭而已。
不鹹不淡聊了會,康曠明就告辭了。
從康曠明的口中得知,有不少同學都來了這個廠工作。
劉曉玲幾個把飯盒洗幹淨,也去休息。
等廣播聲一響,陳萍和馬麗華去上班了,三個人也坐起來麵麵相覷。
每天不上班,就跟院壩那個被遺忘的條石一樣,三人還很不習慣。
“曉玲,我想電話或者寫封信回去報個平安。在哪裏打電話?”邱紅梅以為劉曉玲先來應該知道這些,就問她。
劉曉玲也不知道,不過聽說地方上早就把郵局、工礦貿易商店、菜市場和工商銀行這些配套好了的。
應該就在武雄文他們上學的山上。
也就是說下麵沿江直到廠辦大樓這片是廠區(工作區)山上才是生活區。
三個人決定趁著沒事到生活區去看看。
院壩邊倒是有幾棵小香樟樹,估計是原來住在這的人新栽的,隻比大拇指粗一點。
屋後麵山上有幾棵樹比較大,似乎可以移栽一棵過來。
劉曉玲拿出把鐵鍬就朝山坡上走,她力氣大,刨棵樹很簡單。
等她把碗口粗的一顆黃角樹從坡上拖到院壩,正好遇到回來的周化英跟邱紅梅。
兩個人的嘴都呈“o”字型,瞪大了眼看著外星人一般。
“看什麽看,過來幫忙啊。”劉曉玲把手裏的鐵鍬朝旁邊地上一丟,兩隻手就開始使勁拽。
其實剛才她是一隻手拽著就下來了。現在有人看著,劉曉玲隻能做出雙手使勁還拉不動的樣子。
周化英趕緊上前拉住一根樹椏,還是拉不動。邱紅梅剛搭上手,慢慢就拉動了。
地壩又沒有敷水泥,就是泥土平整後撒了些煤渣碎石壓平。
劉曉玲直接就在條石旁邊的位置開始挖坑。
“曉玲,你是準備在這裏栽樹?”
“嗯,你看嘛,這棵樹大些,還能遮點太陽。”劉曉玲一邊挖一邊叫她們進去把床鋪收拾好。
等兩人收拾好出來,坑已經挖好了,就等兩人幫忙把樹根挪到剛挖的坑那頭。
劉曉玲沒偷懶,坑挖得有點深,以至於把樹根挪到坑那裏,輕輕一推,黃角樹就斜立在了坑裏。
這下好,劉曉玲叫兩人幫忙把樹推正,自己就開始填土。
黃角樹栽好,劉曉玲進屋把熱水瓶和搪瓷水杯拿出來,坐在條石上。
“化英,裏麵有兩張小凳子,拿出來坐,歇口氣。”
周化英想反正沒事,在外麵坐一會也行,就進屋拿板凳。劉曉玲也跟了進去,假裝在旅行包裏摸出一個裝茶葉的紙袋又出來。
原來剛才她發現熱水的溫度還比較高,就準備坐在這喝茶。
“咦,你兩個不喝茶嗎?新茶哦。”
劉曉玲把紙袋對兩人晃了晃。
兩個人站起身進屋拿自己的水杯。
“郝敏的家裏是厲害,大概她今後也就是在人事勞資科工作了。我們還不曉得如何安排的。”劉曉玲感覺很安逸。
條石的高度坐起來正好,腿不吊不曲剛剛好。不像周化英跟邱紅梅兩個,坐在那裏還要蜷曲腿。
邱紅梅沒接茬,看著平房道:“曉玲,今年的夏天難過了。這平房一曬就透,裏麵絕對像蒸籠一樣。”
劉曉玲有些不好意思,都是上了某人的當,這話還不能說。也不知道郝敏說的是不是真的。
“沒得事,最多在地壩睡涼板。哦,你們怕是不曉得啥子是涼板吧。”
“不知道。”兩人都搖頭。
“涼板就是把竹子刨開成一片一片的,兩頭插在竹筒裏拚成一塊板。天熱了,巴蜀人就把它擺在地上睡覺。”劉曉玲說完又看了下四周。
“這裏周邊都沒啥人走動,晚上這地壩上擺起,我們三個人睡。那江風一吹,保證涼快,安逸得很。”
“是不是哦,哪裏有涼板賣?”聽說三個人睡一張涼板,而且是在露天睡覺。想著幕天席地,看著星星月亮吹著江風入睡,周化英興趣高高,立馬就想試一試,體驗一番。
……
閑聊著,就聽得上午下班的廣播響了。
三個人急忙取了飯盒去食堂打飯。
打了飯幾個人端回來吃。劉曉玲見武強家大人回來了,就把飯盒放了,提了兩個水桶去打水。
邱紅梅也提著一個水桶跟著去。
“武老師,我來打水。”劉曉玲在門外就喊。
“要得。進來嘛。”鞠秀麗帶個袖套出來了。看見邱紅梅,笑道:“小劉,這是你同學啊?”
劉曉玲趕緊介紹。
武強也出來,看見劉姐姐帶了個不認識的姐姐,就站在門口沒動。
劉曉玲喊了聲武強,武強點頭小聲答應。
兩人提了水就走,劉曉玲是大步流星,邱紅梅在後麵兩隻手使足了勁都有些提不動。
看著劉曉玲的背影,腦海裏不禁浮現出劉曉玲拖著黃角樹的英姿。
那黃角樹也有四米來高吧,估計有……有多重呢?邱紅梅估計不了,隻是覺得應該很重。
“曉玲。等等我。”
劉曉玲這才發現邱紅梅落後自己4、5米了。
轉身對邱紅梅道:“放在那,我把這提回去就來。”
水都提回來,三人這才開始正式吃飯。
正吃著,就看見康曠明和陳萍、馬麗華一路說著話過來。
看見劉曉玲,康曠明遠遠地就喊了聲。
“那是康曠明。”劉曉玲低聲對旁邊兩人道。
陳萍和馬麗華看到院壩中的黃角樹愣了下,也沒說什麽。兩個人又見到了邱紅梅是個新麵孔,想來也是劉曉玲的同學,也在院壩站住沒有直接進去。
劉曉玲跟幾個人都相互介紹了一下,才知道康曠明跟陳萍、馬麗華都不認識,純粹是路上碰見。
互相認識過了,陳萍兩人進屋收拾休息。
幾個人在外麵聊天。
康曠明回學校的時候沒喊劉曉玲一路,來報到就更不會叫劉曉玲。
人都在慢慢長大,有些事就不能沒有點顧忌。
原本在學校時劉曉玲跟康曠明就沒有過多的往來,隻不過大家是老鄉又相互不討厭而已。
不鹹不淡聊了會,康曠明就告辭了。
從康曠明的口中得知,有不少同學都來了這個廠工作。
劉曉玲幾個把飯盒洗幹淨,也去休息。
等廣播聲一響,陳萍和馬麗華去上班了,三個人也坐起來麵麵相覷。
每天不上班,就跟院壩那個被遺忘的條石一樣,三人還很不習慣。
“曉玲,我想電話或者寫封信回去報個平安。在哪裏打電話?”邱紅梅以為劉曉玲先來應該知道這些,就問她。
劉曉玲也不知道,不過聽說地方上早就把郵局、工礦貿易商店、菜市場和工商銀行這些配套好了的。
應該就在武雄文他們上學的山上。
也就是說下麵沿江直到廠辦大樓這片是廠區(工作區)山上才是生活區。
三個人決定趁著沒事到生活區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