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商議合作建廠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褚書記道:“回去我們就收拾一間屋子出來,再來接楊教授。”
劉曉玲和劉仁友在夥食團陪三個人吃過中午飯,三個人就告辭離開回了白馬村。
“十一叔,這段時間新來的知青勞動得怎樣?”
把褚書記三人送到廠大門,看他們走了劉曉玲就問劉仁友。
“表現一般般。個個都等著時間到了就去知青罐頭廠上班。”劉仁友笑著道。
“這樣啊,倒還是些聰明鬼。”劉曉玲也覺得這種情況很正常,不過是通過務農讓這批年輕人磨一磨性子,今後好管理一些。
“十一叔,建農用三輪車廠的建議我跟蘇主任提過了,蘇主任也很讚成,就是不知道上麵批不批。”劉曉玲道。
“不管上麵這次批不批,我都想在白林鎮辦個工廠,生產一些簡單的類似於手拉插秧機那樣的農具。還有一些簡單的抽水泵這些,那東西在天旱時特別管用。”
“就跟水廠抽水的一樣?”劉仁友問道。
“嗯,比那個更簡單,隻要有電就行。還能生產簡易的收割機,割水稻也能像插秧一般不用彎腰低頭……”劉曉玲一邊說一邊在腦海裏回憶平台上看到的各式簡易農具。
“也就是說的農業現代化?”劉仁友心中也是火熱。
“嗯,算是最基本的現代化吧。”劉曉玲也不想跟劉仁友掰扯啥現代化的準確概念。
“我想這批知青幹滿三個月後送到洪縣機械廠學習。要辦廠,需要車、銑、鏜、刨、電工、機修、電焊工等等很多的技術工人。”
“就是不知道洪縣機械廠答應不。”劉仁友說道。
“十一叔,我這裏跟你商量了後就聯係洪縣,看他們咋個說。”
下午,劉曉玲給洪縣機械廠的周廠長打電話,詢問是否可以交錢代培一些技術工人被周廠長拒絕了。
開玩笑,我這裏幫你培養技術工人,不是自己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
被周廠長拒絕了,劉曉玲也還是沒有著急。蘇東來才把報告打到省裏,應該還是在流程中。
又過了半個多月,劉曉玲接到了蘇東來打來的電話,說省裏麵想和普華的老板盧俊麵談,問劉曉玲能不能通知盧俊來省城。
接了電話,劉曉玲很高興。
能找盧俊麵談,說明省裏有這個合作意向,農用三輪車廠應該有可能成。
晚上劉曉玲就打了電話,再通過對講機跟盧俊聯係上了,說了她的打算,問盧俊有些啥條件。
成立一個農用三輪車廠這件事,兩人在電話裏也商量過多次,盧俊當然也沒啥新的條件。總之一句話,投入資金跟技術,就為了報效鄉親們。普華不虧錢是前提,隻有不虧錢才能持續下去;也隻有不虧錢,才能讓國內不再有其他的疑慮。
盧俊答應把手裏的事安排一下,最遲第三天就來省城。
盧俊跟李玉明交代說自己這次要回內地談一個業務。第二天一早從關口進入內地,然後乘飛機到了省城。
這一次回內地跟以往不同,盧俊帶上了朱路華、夏陽等四人。到了省城之後下榻在省城的錦江賓館。
劉曉玲得到盧俊的電話通知,便把盧俊已經到了省城的消息告訴了蘇東來。
“曉玲,你跟我一起去趟省城。”蘇東來在電話裏對劉曉玲道。
“我也去啊?”劉曉玲其實巴不得去省城,她也是好久沒看到盧俊了,心裏想得很。
“是啊。萬一有啥事要找你,再通知你會耽擱時間的。”蘇東來道。
“小王會隨車過來接你,你就在罐頭廠等到著。”
蘇東來一行三人在錦江賓館跟盧俊見了麵。
“蘇主任您好。”盧俊一個人等在他房間,聽到門口夏陽的提醒起身到了門口,見到蘇東來很是熱情地招呼寒暄。
最後笑著對劉曉玲道:“劉廠長,幸會、幸會。”說完也是伸出了手擺出了要跟劉曉玲握手的樣子。
劉曉玲看出盧俊眼中的歡喜,不動聲色,伸手碰了一下就縮了回去。
大家坐下,朱路華給大家送上茶水便站到了門外,輕輕把門帶上,對門口的另外兩人擠眉弄眼。
蘇東來對盧俊的態度很滿意,交談中核實了盧俊回內地辦廠的條件。得知沒有變化,才把這次請盧俊來省城的意思大致說了一下。
收到蘇東來的報告後引起了省1、2號的重視。這時候全國對汽車需求之大是現在人無法想象的。省裏又把港島商人準備在內地辦廠一事,以及蘇東來建議在白林鎮建立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的報告一同逐級上報。
上麵派人核實,普華確實是一家在港島注冊的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這家公司名下已有諸多工廠,生產的摩托車和新型車用蓄電池遠銷歐洲和米國。公司法人正是這位叫盧俊的青年人。
對盧俊本人也進行了調查,知道盧俊其實就是個偷渡到港島的知青。為什麽能這麽快在港島以製造業崛起,還是一個沒調查清楚的謎。
普華公司來內地辦廠的條件,項目又正是全國剛需的車輛製造,上麵終於決定同意普華來內地辦合資廠。
地點的選擇其實有很多,但上麵看中了蘇東來對經濟園區的理解和想法,還是決定把在合資廠建在白林鎮附近,同時也批準了向陽公社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省裏成立經濟園區管理委員會。蘇東來調回省計委任副主任兼任管委會主任。
除了把向陽公社作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這件事,其餘的都要等跟普華公司商談成功後才會宣布。
雙方短暫的接觸之後,蘇東來帶著劉曉玲幾人到了省zf府。
王秘書帶著劉曉玲去省z府招待所開房,蘇東來去了省計委。到了省計委才知道,上麵還派了兩位幹部參與此事。
蘇東來匯報情況時,王秘書已經開好了兩個房間。蘇東來家在省城肯定是要回家住的。
劉曉玲拿過房間鑰匙,就下樓去找蘇麗麗去了。
劉曉玲也想去見盧俊,但現在時間不對,劉曉玲也不想節外生枝,這點自製力還是有的。
劉曉玲和劉仁友在夥食團陪三個人吃過中午飯,三個人就告辭離開回了白馬村。
“十一叔,這段時間新來的知青勞動得怎樣?”
把褚書記三人送到廠大門,看他們走了劉曉玲就問劉仁友。
“表現一般般。個個都等著時間到了就去知青罐頭廠上班。”劉仁友笑著道。
“這樣啊,倒還是些聰明鬼。”劉曉玲也覺得這種情況很正常,不過是通過務農讓這批年輕人磨一磨性子,今後好管理一些。
“十一叔,建農用三輪車廠的建議我跟蘇主任提過了,蘇主任也很讚成,就是不知道上麵批不批。”劉曉玲道。
“不管上麵這次批不批,我都想在白林鎮辦個工廠,生產一些簡單的類似於手拉插秧機那樣的農具。還有一些簡單的抽水泵這些,那東西在天旱時特別管用。”
“就跟水廠抽水的一樣?”劉仁友問道。
“嗯,比那個更簡單,隻要有電就行。還能生產簡易的收割機,割水稻也能像插秧一般不用彎腰低頭……”劉曉玲一邊說一邊在腦海裏回憶平台上看到的各式簡易農具。
“也就是說的農業現代化?”劉仁友心中也是火熱。
“嗯,算是最基本的現代化吧。”劉曉玲也不想跟劉仁友掰扯啥現代化的準確概念。
“我想這批知青幹滿三個月後送到洪縣機械廠學習。要辦廠,需要車、銑、鏜、刨、電工、機修、電焊工等等很多的技術工人。”
“就是不知道洪縣機械廠答應不。”劉仁友說道。
“十一叔,我這裏跟你商量了後就聯係洪縣,看他們咋個說。”
下午,劉曉玲給洪縣機械廠的周廠長打電話,詢問是否可以交錢代培一些技術工人被周廠長拒絕了。
開玩笑,我這裏幫你培養技術工人,不是自己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
被周廠長拒絕了,劉曉玲也還是沒有著急。蘇東來才把報告打到省裏,應該還是在流程中。
又過了半個多月,劉曉玲接到了蘇東來打來的電話,說省裏麵想和普華的老板盧俊麵談,問劉曉玲能不能通知盧俊來省城。
接了電話,劉曉玲很高興。
能找盧俊麵談,說明省裏有這個合作意向,農用三輪車廠應該有可能成。
晚上劉曉玲就打了電話,再通過對講機跟盧俊聯係上了,說了她的打算,問盧俊有些啥條件。
成立一個農用三輪車廠這件事,兩人在電話裏也商量過多次,盧俊當然也沒啥新的條件。總之一句話,投入資金跟技術,就為了報效鄉親們。普華不虧錢是前提,隻有不虧錢才能持續下去;也隻有不虧錢,才能讓國內不再有其他的疑慮。
盧俊答應把手裏的事安排一下,最遲第三天就來省城。
盧俊跟李玉明交代說自己這次要回內地談一個業務。第二天一早從關口進入內地,然後乘飛機到了省城。
這一次回內地跟以往不同,盧俊帶上了朱路華、夏陽等四人。到了省城之後下榻在省城的錦江賓館。
劉曉玲得到盧俊的電話通知,便把盧俊已經到了省城的消息告訴了蘇東來。
“曉玲,你跟我一起去趟省城。”蘇東來在電話裏對劉曉玲道。
“我也去啊?”劉曉玲其實巴不得去省城,她也是好久沒看到盧俊了,心裏想得很。
“是啊。萬一有啥事要找你,再通知你會耽擱時間的。”蘇東來道。
“小王會隨車過來接你,你就在罐頭廠等到著。”
蘇東來一行三人在錦江賓館跟盧俊見了麵。
“蘇主任您好。”盧俊一個人等在他房間,聽到門口夏陽的提醒起身到了門口,見到蘇東來很是熱情地招呼寒暄。
最後笑著對劉曉玲道:“劉廠長,幸會、幸會。”說完也是伸出了手擺出了要跟劉曉玲握手的樣子。
劉曉玲看出盧俊眼中的歡喜,不動聲色,伸手碰了一下就縮了回去。
大家坐下,朱路華給大家送上茶水便站到了門外,輕輕把門帶上,對門口的另外兩人擠眉弄眼。
蘇東來對盧俊的態度很滿意,交談中核實了盧俊回內地辦廠的條件。得知沒有變化,才把這次請盧俊來省城的意思大致說了一下。
收到蘇東來的報告後引起了省1、2號的重視。這時候全國對汽車需求之大是現在人無法想象的。省裏又把港島商人準備在內地辦廠一事,以及蘇東來建議在白林鎮建立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的報告一同逐級上報。
上麵派人核實,普華確實是一家在港島注冊的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這家公司名下已有諸多工廠,生產的摩托車和新型車用蓄電池遠銷歐洲和米國。公司法人正是這位叫盧俊的青年人。
對盧俊本人也進行了調查,知道盧俊其實就是個偷渡到港島的知青。為什麽能這麽快在港島以製造業崛起,還是一個沒調查清楚的謎。
普華公司來內地辦廠的條件,項目又正是全國剛需的車輛製造,上麵終於決定同意普華來內地辦合資廠。
地點的選擇其實有很多,但上麵看中了蘇東來對經濟園區的理解和想法,還是決定把在合資廠建在白林鎮附近,同時也批準了向陽公社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省裏成立經濟園區管理委員會。蘇東來調回省計委任副主任兼任管委會主任。
除了把向陽公社作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這件事,其餘的都要等跟普華公司商談成功後才會宣布。
雙方短暫的接觸之後,蘇東來帶著劉曉玲幾人到了省zf府。
王秘書帶著劉曉玲去省z府招待所開房,蘇東來去了省計委。到了省計委才知道,上麵還派了兩位幹部參與此事。
蘇東來匯報情況時,王秘書已經開好了兩個房間。蘇東來家在省城肯定是要回家住的。
劉曉玲拿過房間鑰匙,就下樓去找蘇麗麗去了。
劉曉玲也想去見盧俊,但現在時間不對,劉曉玲也不想節外生枝,這點自製力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