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壩小隊也不過擺了五六十桌,其中婦女兒童在養老院食堂吃飯就去了十來桌,外麵的還有四十來桌。


    前幾天才搞了年終分配,家家戶戶依舊是分了豬肉、魚、雞肉、鹽蛋、皮蛋還有糧食。這些東西不算多,但現錢比去年多了不少。


    劉鎮長看著院壩裏熱熱鬧鬧的景象,依稀還想得起公社老劉書記跟他說向陽公社擅自打魚的情景,這一瞬有些恍惚。


    直到劉仁友請他提一杯說兩句時才從恍惚中驚醒過來。


    為啥第一杯不是請潘主任說話呢?


    在鄉鎮一級,說話管用的都是鎮長,隻有縣以上才是書記負責。


    劉鎮長提了第一杯酒,說了祝酒詞就算宣布開席了。


    商業互吹之後,劉鎮長他們之間就開始了亂戰。


    劉曉玲端起茶敬了幾位領導,留下劉仁友陪著,自己去了其他桌。


    楊教授、張院長他們四個和罐頭廠的王小兵、張文浩幾個坐了一桌。劉曉玲過來也敬了酒,慰問了幾句。


    “張老師、楊教授……明天你們也回家去一趟嘛,給你們一個禮拜的假。”


    楊教授他們幾個下午的時候就每人發了80元,另外盧彩霞那裏也準備了些鹽蛋、皮蛋、榨菜、下飯菜、魚和豬肉。


    票證這些,劉曉玲就沒得辦法了。不過劉曉玲找雷主任和白經理聯係好了,給他們出了罐頭廠蓋章的條子,能去縣供銷聯社和縣百貨公司買點不要號票的瑕疵品。


    結果幾人在供銷聯社買了熱水袋和水果糖,在百貨公司買到了幾條帶魚和煙酒。這是劉曉玲沒想到的。等到這幾個人元旦節回來跟劉曉玲說了,劉曉玲趕緊打電話感謝雷主任跟白經理。


    又跟知青們還有附近幾桌人打了招呼,這才去找劉曉蘭。


    劉曉蘭手裏已經沒事,正等著劉曉玲。


    爺爺劉禮才和冉婆婆歲數大了,天氣冷就沒過來吃飯。劉曉蘭見大姐過來便提起打好的飯菜,跟著一起去了老屋。


    劉鎮長他們來依舊是有禮物拿的,這些事現在都由盧彩霞在負責,劉曉玲可以不管了。


    這兩年,爺爺婆婆都不用下地。爺爺負責巡視果園,婆婆在醬菜廠幫到清洗大頭菜這些。生活過得好些又沒有這麽累,身體狀況倒比以前還好些。


    劉仁友還是順利地解決了社員不想務農的麻煩。他的方法很簡單,下地的辛苦,滿工分從10分調整為12分。勞務和保安,選擇勞力不足的社員來幹,工分為4分到10分。


    比如劉禮才,每天白天在果園巡視,正常工分隻得4分,在罐頭廠燒鍋爐的勞務,每天就是10分。天熱的時間,罐頭廠會給燒鍋爐的社員每天再補貼2個工分。


    大伯、二伯他們都去院壩湊熱鬧去了,老屋裏四個人吃飯還真是有點清靜。


    “爺爺婆婆,等到大堂哥成了家,給你們生了重孫子,那就鬧熱咯。”


    劉曉玲安慰兩個老人道。


    大表哥劉義祥等到春節會回來辦結婚酒,兩人結婚後春香要跟著劉義祥去渝都。


    以現在的條件,應該很快就能抱個重孫回來。


    劉曉蘭道:“用不到好久,就會有人喊你們家家(音嘎嘎,祖祖的意思)”


    兩個老人聽罷都笑了起來。


    吃完了飯,劉曉玲兩姐妹又陪著兩老說了會話,大伯劉仁富回來了。


    劉曉玲今晚就住在老屋,劉曉蘭獨自回家去。


    “大伯,春節大堂哥結婚,東西都準備好了沒?”劉曉玲問。


    “都準備好了。原本還差兩條被麵沒有布票,祥娃子說他在渝都買了帶回來。”


    “大伯,今天晚上的酒如何?好吃不?”


    “今天的酒啊?安逸得很。雖然是散裝的,絕對正宗的糧食酒。”這個正宗不是說跟勾兌酒比,而是說跟那種玉米芯打碎了釀的酒相比。


    “那都是我私下找人買的。如果大伯覺得味道不錯,大堂哥結婚的時候就用這個酒。”劉曉玲道。


    “還有啊大伯,那個煙喃我也找人去雲省買去了。不過沒得包裝,原本說元旦前送來的,前幾天打電話說路上查得凶,要過兩天才行。”


    “啊!雲省那邊的煙啊?要得要得!散的最好!你也曉得,我們這裏辦酒,煙都是拆散了煙盒裝到筲箕裏麵過拿的。曉玲,謝謝你啦。”劉仁富和劉仁祿都是抽葉子煙的,聽劉曉玲說有卷煙發,那個婚禮的檔次一下子就高上去了。


    旁邊劉禮才和冉婆婆也很關心大孫子的婚禮喃,就在一邊聽著,高興得合不攏嘴。現在也一疊聲的給劉曉玲點讚。


    劉曉玲一看爺爺婆婆如此高興,就有點人來瘋。馬上開口,把婚禮上要買的水果糖、瓜子花生全包了。


    大家都知道劉曉玲跟縣供銷聯社和縣百貨公司的兩位領導關係不錯,應承下這些根本沒有人懷疑是不是吹牛。


    幾兄弟的關係相處得好,也知道三弟家的條件不錯,從頭到尾就沒人說到錢的事。


    換成外人,劉曉玲肯定心裏不舒服,但這是親親的大伯,不談錢,劉曉玲心裏更高興。


    後世自己跟老公都是獨生子,平常有啥子高興的事想家裏人聚聚,也都很冷清。現在父母兩邊都有親戚,有啥子事聚在一起鬧熱,劉曉玲是最喜歡的了。


    幾個人就劉義祥的婚禮聊起了天,興致都高了起來,擺談了很久才去睡覺休息。


    第二天,春香的大哥大嫂過來了。


    這一次兩人過來,趁有時間過來把婚禮的流程再商議一下。


    劉曉玲對這個時代的婚禮流程不清楚也就不多摻言,出去了一趟,收集了些榨菜、下飯菜、鹽蛋這些禮物,讓春香的大哥大嫂帶回去。


    等回到大伯家,看他們把議程都商量好了,還寫了一張紙。劉曉玲放下手中的東西就把紙拿過來看,結果發現相當的簡單。


    簡單概括就是上午劉義祥帶著一隊人挑著東西過去,在春香家吃中午飯,然後一群人又挑著東西回劉家壩。隻是回來的時候要把春香的嫁妝挑著。這時候也沒有花轎跟滑竿(不允許),兩個人走著上街然後坐客車到白林鎮,再一路走到大伯家。


    “大伯,客運公司的客車聯係好了?”劉曉玲問。


    “這就準備找劉鎮長協調一下,專門等我們幫到跑一趟。”劉仁富道,他心裏也沒得底。


    昨天喝酒的時候跟劉鎮長提起過,當時劉鎮長也是答應了的。


    “不一定得行。”劉曉玲覺得不一定能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