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劉廠長上任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伯,事情要看根本。社員跟知青起衝突不是因為知青每月發工資,而是社員的收入與知青的收入的比較。如果知青收入高了,要想社員不鬧,辦法隻有一個——增加社員的收入。”
劉曉玲想了想道:“十一伯,知青雖然不再下地幹活,但沒有收入,大家不會產生矛盾。明年水果掛果知青有了收入後,兩邊的收入就會有差距,或許這時會有些小衝突。水果罐頭投產後,知青跟社員的收入差距拉大了,雙方的矛盾就可能是你無法控製的了。”
劉仁友聽劉曉玲說得嚇人。
“十一伯,你也不要想把兩家的收入拉平來解決矛盾。如果你真那麽做,兩邊都會失去積極性,到最後兩邊都是爛攤子。要想解決矛盾,還是得回到增加社員收入這上麵。
你想想看,這段時間小隊賣雞鴨蛋、皮蛋是不是有了一點收入?到年底,存欄的豬賣出去還有一部收入。年底,劉家壩小隊有留存的那部分收入,而社員的收入必定比往年高。所以增加小隊來錢的路子,提高社員收入是能辦到的。”
看劉仁友被說得一愣一愣的,劉曉玲笑了,安慰劉仁友道:“十一伯你也不用怕。我敢打包票,現在各個公社都不願接受知青,如果罐頭廠真的辦好了,上麵絕對會繼續安排知青進廠,平攤下來,知青的收入增長不了那麽快的。”
現在,劉曉玲召新當選的四個知青在工具房開會,就算是知青罐頭廠的第一次辦公會。
會上,劉曉玲主要是對幾人進行了分工,商議了四個人手下知青的分配。
王小兵提議把各地來的知青打亂後分配,劉曉玲表示讚同。
目前最主要的工作還是果樹管理,涉及與小隊和社員打交道比較多。劉曉玲見王小兵頭腦靈活,安排他負責此項工作。
剩下盧彩霞三人暫時各帶一隊,聽從王小兵的安排。
安排好以上,其他暫時也沒啥可安排的具體工作,劉曉玲宣布散會。
回到家中,劉小玲進空間梳洗完畢,就在空間裏躺下了。
第二日起床,吃了碗麵,劉曉玲就去了小隊部。
小隊部已經給劉曉玲安排了一間辦公室,昨天新鮮出爐的四位知青幹部已經等在那裏了。
劉曉玲對四人點點頭,從辦公桌拿出準備好的罐頭廠廠房圖紙交給王小兵,讓他去找劉仁友。
“李小鵬,你把所有的知青帶到果園,讓他們每天都到果園聽從陳教授的安排。然後你回來我有事找你。”
李小鵬站起來也走了。
劉曉玲看了看盧彩霞,對她道:“彩霞,你是本地人,罐頭廠的工商手續以及其他手續的辦理交給你辦,有困難沒有?”
盧彩霞點點頭,表示沒有然後出去了。
現在就剩下一個張文浩。
“張文浩,有個叫卿先奎的社員正帶著人修(建造)楊教授、陳教授的房子,你去找他,問下河沙、水泥、紅磚跟鋼筋這些建廠房的材料他有沒有門路。實在沒有就回來給我說,然後我再有安排。”
張文浩站起身也走了。
眼看著手下的四個人轉眼就分派完了工作,劉曉玲拿出一張紙開始寫寫劃劃。
上午十點來鍾,王小兵回到了辦公室。
“劉廠長,劉隊長把圖紙收了說他找人估算個價格,然後說隊上沒錢。”
當初小隊找邊月冰借錢抓了些雞鴨,現在已經還完了,但這是小錢。賣雞鴨蛋的收入還解決不了建造廠房的資金,那怕就是最簡單結構的也不行。
按照這時的標準,劉曉玲的標準並不低,起碼是鋼筋混凝土的基礎跟梁子立柱,並不是純粹的磚房。
“錢的事情我曉得跟劉隊長說,接下來你也去果園,請陳教授估算個產量和產果時間,拿回來好做明年的計劃。”
不一會張文浩也回來了,手裏還拿著一張紙。
“劉廠長。”早上王小兵這樣稱呼劉曉玲後,張文浩、盧彩霞和李小鵬都這樣叫起來。
劉曉玲也沒阻止。本來年歲小,再沒個頭銜,對某些人而言就沒有領導的威嚴,不能服眾。
“卿先奎說了,河沙、紅磚他能找到門路買,但鋼筋跟水泥他沒辦法。這是他說的紅磚跟河沙的價格。”
說完張文浩把手裏的紙遞給了劉曉玲。
“張文浩,還要麻煩你一下。你去公社開個介紹信,就寫聯係鋼筋水泥事宜。明天去一趟縣城找革委會的蘇東來主任,就說是我讓你去的,把用途這些都告訴他。”
張文浩頓時就是一驚,啥叫真人不露相?這就是。
找不到買鋼筋、水泥的門路,直接就找一縣的老大。而且不用本人去,派個人都行。
牛!
暫時沒啥事了,劉曉玲出了門就朝之前自己看好的罐頭廠廠址那裏去。她要在動工之前再去觀察一下周邊環境,考慮今後發展的布局。
遠遠的就看見一個戴著草帽釣魚的人,不用說,整個公社都沒有誰了,敢這樣大模大樣釣集體的魚。
劉仁貴在向陽公社也是名聲在外人緣很好的。
脫粒機和手拉插秧機大大減輕了社員們的勞動強度。這幾年雖然因為邊月冰去了渝都,劉仁貴沒有回來參加雙搶,但那些設備一直都還用著。手拉插秧機更是這幾年在附近各個公社都開始推廣開了。
“老漢,今天出來這麽早?”
“還早?都十點過了。我也該回去了。你能下班不?”
劉曉玲暫代知青罐頭廠廠長的事大家都知道。
知青都沒意見,劉家壩的人更沒有意見。
劉曉玲點點頭,道:“老漢,你等我一下,我去那邊看下就陪你回屋,要不下午出來太熱了。”
劉仁貴沒做聲坐回去繼續釣魚。
劉曉玲又看了看先前選定的廠址,覺得好像也沒多大的錯漏,就跟著劉仁貴回了家。
“嗬嗬,歡迎劉廠長回家。”邊月冰正在廚房弄飯,看見劉曉玲回來就戲謔她道。
邊月冰這幾天不好惹。原本就耍不慣的人回來整日不出門。以前還能趁機去白馬村回趟娘家,如今邊執禮被她弄丟了,沒臉回去,脾氣就更大了。
劉仁貴被邊月冰念叨到每天借出門釣魚來躲她,這會看見劉曉玲有事做,還不說她幾句。
“媽,你真想做事?”劉曉玲在院子中站住,問邊月冰。
劉曉玲想了想道:“十一伯,知青雖然不再下地幹活,但沒有收入,大家不會產生矛盾。明年水果掛果知青有了收入後,兩邊的收入就會有差距,或許這時會有些小衝突。水果罐頭投產後,知青跟社員的收入差距拉大了,雙方的矛盾就可能是你無法控製的了。”
劉仁友聽劉曉玲說得嚇人。
“十一伯,你也不要想把兩家的收入拉平來解決矛盾。如果你真那麽做,兩邊都會失去積極性,到最後兩邊都是爛攤子。要想解決矛盾,還是得回到增加社員收入這上麵。
你想想看,這段時間小隊賣雞鴨蛋、皮蛋是不是有了一點收入?到年底,存欄的豬賣出去還有一部收入。年底,劉家壩小隊有留存的那部分收入,而社員的收入必定比往年高。所以增加小隊來錢的路子,提高社員收入是能辦到的。”
看劉仁友被說得一愣一愣的,劉曉玲笑了,安慰劉仁友道:“十一伯你也不用怕。我敢打包票,現在各個公社都不願接受知青,如果罐頭廠真的辦好了,上麵絕對會繼續安排知青進廠,平攤下來,知青的收入增長不了那麽快的。”
現在,劉曉玲召新當選的四個知青在工具房開會,就算是知青罐頭廠的第一次辦公會。
會上,劉曉玲主要是對幾人進行了分工,商議了四個人手下知青的分配。
王小兵提議把各地來的知青打亂後分配,劉曉玲表示讚同。
目前最主要的工作還是果樹管理,涉及與小隊和社員打交道比較多。劉曉玲見王小兵頭腦靈活,安排他負責此項工作。
剩下盧彩霞三人暫時各帶一隊,聽從王小兵的安排。
安排好以上,其他暫時也沒啥可安排的具體工作,劉曉玲宣布散會。
回到家中,劉小玲進空間梳洗完畢,就在空間裏躺下了。
第二日起床,吃了碗麵,劉曉玲就去了小隊部。
小隊部已經給劉曉玲安排了一間辦公室,昨天新鮮出爐的四位知青幹部已經等在那裏了。
劉曉玲對四人點點頭,從辦公桌拿出準備好的罐頭廠廠房圖紙交給王小兵,讓他去找劉仁友。
“李小鵬,你把所有的知青帶到果園,讓他們每天都到果園聽從陳教授的安排。然後你回來我有事找你。”
李小鵬站起來也走了。
劉曉玲看了看盧彩霞,對她道:“彩霞,你是本地人,罐頭廠的工商手續以及其他手續的辦理交給你辦,有困難沒有?”
盧彩霞點點頭,表示沒有然後出去了。
現在就剩下一個張文浩。
“張文浩,有個叫卿先奎的社員正帶著人修(建造)楊教授、陳教授的房子,你去找他,問下河沙、水泥、紅磚跟鋼筋這些建廠房的材料他有沒有門路。實在沒有就回來給我說,然後我再有安排。”
張文浩站起身也走了。
眼看著手下的四個人轉眼就分派完了工作,劉曉玲拿出一張紙開始寫寫劃劃。
上午十點來鍾,王小兵回到了辦公室。
“劉廠長,劉隊長把圖紙收了說他找人估算個價格,然後說隊上沒錢。”
當初小隊找邊月冰借錢抓了些雞鴨,現在已經還完了,但這是小錢。賣雞鴨蛋的收入還解決不了建造廠房的資金,那怕就是最簡單結構的也不行。
按照這時的標準,劉曉玲的標準並不低,起碼是鋼筋混凝土的基礎跟梁子立柱,並不是純粹的磚房。
“錢的事情我曉得跟劉隊長說,接下來你也去果園,請陳教授估算個產量和產果時間,拿回來好做明年的計劃。”
不一會張文浩也回來了,手裏還拿著一張紙。
“劉廠長。”早上王小兵這樣稱呼劉曉玲後,張文浩、盧彩霞和李小鵬都這樣叫起來。
劉曉玲也沒阻止。本來年歲小,再沒個頭銜,對某些人而言就沒有領導的威嚴,不能服眾。
“卿先奎說了,河沙、紅磚他能找到門路買,但鋼筋跟水泥他沒辦法。這是他說的紅磚跟河沙的價格。”
說完張文浩把手裏的紙遞給了劉曉玲。
“張文浩,還要麻煩你一下。你去公社開個介紹信,就寫聯係鋼筋水泥事宜。明天去一趟縣城找革委會的蘇東來主任,就說是我讓你去的,把用途這些都告訴他。”
張文浩頓時就是一驚,啥叫真人不露相?這就是。
找不到買鋼筋、水泥的門路,直接就找一縣的老大。而且不用本人去,派個人都行。
牛!
暫時沒啥事了,劉曉玲出了門就朝之前自己看好的罐頭廠廠址那裏去。她要在動工之前再去觀察一下周邊環境,考慮今後發展的布局。
遠遠的就看見一個戴著草帽釣魚的人,不用說,整個公社都沒有誰了,敢這樣大模大樣釣集體的魚。
劉仁貴在向陽公社也是名聲在外人緣很好的。
脫粒機和手拉插秧機大大減輕了社員們的勞動強度。這幾年雖然因為邊月冰去了渝都,劉仁貴沒有回來參加雙搶,但那些設備一直都還用著。手拉插秧機更是這幾年在附近各個公社都開始推廣開了。
“老漢,今天出來這麽早?”
“還早?都十點過了。我也該回去了。你能下班不?”
劉曉玲暫代知青罐頭廠廠長的事大家都知道。
知青都沒意見,劉家壩的人更沒有意見。
劉曉玲點點頭,道:“老漢,你等我一下,我去那邊看下就陪你回屋,要不下午出來太熱了。”
劉仁貴沒做聲坐回去繼續釣魚。
劉曉玲又看了看先前選定的廠址,覺得好像也沒多大的錯漏,就跟著劉仁貴回了家。
“嗬嗬,歡迎劉廠長回家。”邊月冰正在廚房弄飯,看見劉曉玲回來就戲謔她道。
邊月冰這幾天不好惹。原本就耍不慣的人回來整日不出門。以前還能趁機去白馬村回趟娘家,如今邊執禮被她弄丟了,沒臉回去,脾氣就更大了。
劉仁貴被邊月冰念叨到每天借出門釣魚來躲她,這會看見劉曉玲有事做,還不說她幾句。
“媽,你真想做事?”劉曉玲在院子中站住,問邊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