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玲,我們都還沒吃早飯喃。”劉義祥對劉曉玲道。


    劉曉蘭沒說話,眼睛卻是跟曉軍一樣,早就看向了飯館裏騰騰冒熱汽的蒸籠。


    “進去再說。”劉曉玲不敢在外麵說吃東西這類話。


    鎮上的國營飯店也就是兩個隔間的大小,不過進深要深些,裏麵還有廚房。外麵營業的場所也就擺放了五張巴蜀俗稱的“八仙桌”,還有一張桌子擺了一大盆稀飯和幾小盤鹹菜。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坐在邊上守著。


    幾人隨意在空無一客的大堂找了張桌子坐下來,劉曉玲便去那女子處買票。


    等劉義祥幫著把稀飯和包子擺好,幾個人這才開始吃早餐。


    幾個小孩的家教都不錯,慢悠悠地吃著。都是定量也沒得搶。


    正吃著,門口卻傳來一陣說話聲。


    劉曉玲就看見進來了一位年輕人,在十一妹的記憶裏有點印象,叫盧俊,是在他們小隊插隊的青年,78年回城走了。其他就沒啥印象,記憶中更沒有這次相遇。


    估計是看見盧俊穿著一身沒有帽徽領章的軍裝,個頭也高,不像巴蜀當地人。


    流浪人便以為這是個出差的幹部,手上活動錢怕是多點。年輕人又心軟些。


    這一路上都有流浪人張口要吃的,盧俊也沒搭理,最後要進飯館門時被一位三十或四十來歲的女流浪人給攔住了。


    “我是在這插隊的,也沒錢。”盧俊在門口站住,轉身對那婦人道。


    婦人也站住了,掏出了一張紙遞給盧俊,道:“這是公社開的介紹信,上麵蓋得有公章哩。”


    盧俊看了一眼,看見上麵“聯係事宜”一欄中正正寫著“討飯”兩個大字,不由得皺起了眉毛。


    估計是看見母親這次攔下的人沒有轉身不理或者是大聲嗬斥,門外不遠的兩個孩子立馬也來到了婦人的身後。其中大的一個是女孩,跟劉曉玲差不多的的年紀,懷中還抱著一個1歲左右的小男孩。女孩跟小男孩都沒說話,隻把祈求的眼睛望著眼前穿舊軍裝的年輕男子。


    飯店的女服務員靜靜地看著門口沒有說話,劉曉玲幾個也都停住了手。


    “進來坐吧。”盧俊終於開了口,說的是普通話。


    婦人原本還有些畏縮,見盧俊幫她拉開了條凳,一邊的服務員好像並沒有出聲阻攔的意思,這才不安地坐了下來。


    看那幾個孩子也坐下,盧俊買了十個饅頭和四碗稀飯。


    “慢點吃。慢點。”


    盧俊跟著母女四人坐在了一桌,看小男孩吃得有點急便出聲道。


    “孩子的父親呢?”盧俊問道。


    “路上得病,沒了。”或許是心已死,婦人輕輕說出這句話,情緒看不出波動。


    盧俊楞了楞,顯然沒想到是這個答案,接下來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大姐,我還要個包子。”曉軍突然開口對劉曉玲道。


    劉曉玲以為曉軍嘴饞,吃了一個還想吃,把糧票跟錢數給曉軍,讓他自己去買。


    然而曉軍拿著包子直接去了盧俊那桌。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曉軍把包子遞向了那婦人。


    那婦人沒接,扭頭看向了劉曉玲這桌。


    劉曉玲點了點頭,婦人這才伸手接過。


    “謝謝。謝謝!”婦人道。


    “給弟弟吃。”曉軍伸手指了指婦人懷中的那小男孩。


    看著婦人撕開包子喂給小男孩,曉軍這才回了自己這桌。


    坐上板凳,曉軍的大眼睛看向劉曉玲,他不知道姐姐會如何看待他的行為。


    劉曉玲沒說話,微笑著給曉軍來了個摸頭殺,曉軍這才露出笑容,低下頭繼續對付起剩下的半個包子。


    盧俊看到送包子的小男孩並沒有受到責備,也收回了目光。他覺得這幾個小孩麵熟,應該是自己插隊的那個小隊的。不過平常這些小孩都在讀書,他也不知道各自都是哪家的。


    劉曉玲這次來,主要是買肉,至於說堂哥跟堂妹還有曉軍想要啥,隻要不紮眼,都是小錢錢。


    百貨公司跟供銷社還未開門,幾人就先去食品站看看。


    那時候城鎮賣肉的地方就叫食品站,一些網文裏麵說6~70年代在菜市場買肉的,多半都不對。


    一般食品站都是單獨一個房子,有殺豬匠住的房間,還要有個賣肉的門麵。門麵有水泥的案台擺放豬肉,還有個架子,上麵有數個鐵鉤來掛豬肉。食品站還要有一個小豬圈,裏麵能暫時喂養幾頭待宰殺的生豬。另外最好還有個小院子,可以在院子裏殺豬。嗯再考慮燒水的灶台,刨豬的場地等等。所以食品站是不會建在菜市場裏麵的。


    殺豬匠會不會把肉拿到農貿市場上來賣?


    可能性極小!


    那年代,食品站工作人員的大爺作風豈是啥子國營飯館的服務員、百貨公司售貨員等等能比的?


    還有,豬肉供應緊張。每天購買豬肉的人大概淩晨4、5點鍾就拿著小板凳在食品站門口排隊等到開門賣肉。殺豬匠收拾好當天要賣的豬肉。還沒出門,豬肉就賣幹淨了,哪裏還有送菜市場的肉?


    在鎮食品站,劉曉玲冷眼旁觀數十個排隊等著開門的,轉身就走。


    她沒有肉票,在食品站買不到肉。


    牽起望著豬肉吞口水的曉軍,劉曉玲帶著幾人到了向陽街。


    向陽街是個菜市場,也是個黑市。經常有人正逛著,就有人湊過來小聲問你要不要雞蛋、雞鴨還有掛麵、布料等等。如果你多來幾次,相互都會認識了。


    劉義祥和劉曉蘭看著菜市場過去過來的人,都是一頭霧水。按照劉曉玲剛才的說法,要想買東西得找人,這到底要找哪個?


    劉曉玲站在菜市場的入口觀察了一下,沒看見戴紅袖章的人,心中就放鬆了下來。


    旁邊就站著一個中年婦人,懶懶地靠在一根水泥樁,腳下放著一個空麻袋。


    就在劉義祥和劉曉蘭的注視下,劉曉玲湊上去跟那婦女小聲嘀咕了幾句,就見那婦人四下看了一眼,轉身拿著空麻袋就往外麵去了。


    劉曉玲扭頭對兩人示意了一下就牽著曉軍跟了上去……


    拐進一個偏僻的小巷,那婦女等在那裏,遠遠看見巷子中有個婦女背對著他們正在離開。


    嗬嗬,流程還很保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