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策反敵將
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 作者:明台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春笑道:“姚長史,他當時在信中,問我在此過的如何?以我看,他實有投奔趙國之意,
隻是當初我未立戰功,隻得一偏將職位,與他去信後,便不見他再回複,
以我對楊韜的了解,他向來心大,必是嫌官職太小,還不如他在秦州,
若是能為他在趙國謀得一職,比他現在的鎮東將軍大,招他來降,有在下從中做保,不由他不信,
隻要南陽王殿下願意在書信上蓋章用印,我有個七八成的把握,能促成此事。”
李曉明和李許聞言俱是大喜,心想,秦州援軍總共兩萬,氐王和楊韜想必是各帶一萬。
氐族這邊已經有了眉目,若是再將陳安的鎮東將軍策反,那這仗還用打麽?
李許笑道:“他既然在秦州不得混,想必這個鎮東將軍也是有名無實,
他這樣的人,最想要的,肯定是個自己當家做主的地盤,
向南陽王殿下說說,就劃給他一城,又有何妨?”
三人商量了個把時辰,愈發覺得此事有門,
李曉明拍著胸脯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咱們這就去見殿下,不就是封個大官麽,
隻要這仗能打贏,便是讓楊韜做個新平郡守又有何妨?反正也是南陽王殿下說了算。”
於是李許和張春,跟著李曉明去到劉胤帳中,
劉胤正與路鬆多二人,不知在談些什麽,見三人聯袂而來,大為緊張,
急忙站起身,問道:“怎麽啦?莫非是叛軍提前進攻了麽?”
李曉明笑道:“叛軍正在南岸紮營,並沒有要進攻的意思,隻是有件大喜之事,需當麵請殿下定奪。”
“奧?有何喜事,快快講來。”
張春便將剛才三人所談之事,又敘述了一遍。
哪知路鬆多聽了,立刻拍著桌子驚呼道:“他要做新平郡守?這如何使得?
咱們辛辛苦苦地廝殺這麽多天,寸地未得,反讓個外人來此身居高位,實不像話。”
李曉明反駁道:“此言差矣,有殿下和你征西將軍在新平郡,
便是讓楊韜做了郡守,也隻是個處理公務的忙碌之人,有何不妥之處?
況且還能收編楊韜手下的上萬精兵,這穩賺不賠的買賣,還要猶豫麽?”
劉胤聽了,皺緊了眉頭,躊躇了半天,
對三人說道:“哎呀,眼下新平郡是咱們的唯一據點,若是讓個降將做這個郡守,著實是......
不如這樣,新平郡南有一大縣,名曰:雍縣,此時正好無人管理,
能不能讓他將兵馬交出,去那裏安身呢?”
李曉明見他如此吝嗇,忍不住大聲道:“殿下,楊韜是鎮字頭的將軍,與羌王老姚的軍職相當,
咱們是欲策反他,可不是他求著咱的事,隻能以重利相誘才有可能。
你讓他交出兵馬去當縣令?莫說是他了,就是讓你兄弟我去,我也是不願意去的。”
劉胤麵露難色,好一會才低頭說道:“姚長史在此,咱們既與羌王聯手了,還打不贏麽?”
李曉平、張春和李許,三人相視一眼,均感失望。
李許思忖片刻,拱手說道:“殿下,雖是咱們兩家聯手,但若論兵力,仍與叛軍相差無幾,
若要保險起見,能招降楊韜最好,等於去掉了叛軍三分之一的兵力,
殿下若是不想讓他做新平郡守,可將秦州以東的略陽郡封給他,
那裏如今仍是陳安的地盤,許給他也不過是個虛的,卻能使他為殿下努力攻打陳安,豈不妙哉?”
劉胤初聞,臉上有些喜色,但轉念一想,又皺眉道:“略陽郡乃是秦州與關中連接的門戶,
將此戰略要地交到他手裏,恐怕不妥吧!”
張春攤著兩手說道:“殿下,楊韜是我好友,咱們既是招降了他,以後自然也算是自己人了,
殿下命他在外領兵,守衛城池,也實屬正常,何須如此顧慮重重?”
“這......”
劉胤聞言,猶豫不決。
李許心中鄙夷,斜著眼瞅了劉胤兩眼,
突然拱手笑道:“嗬嗬嗬,既是殿下不想要此人,且讓我羌族撿個便宜,
眼下扶風郡暫由姚若代管,我今夜回去,讓姚帥手書一封,招楊韜去我扶風郡做個郡守吧!
這樣又不讓殿下為難,又能摘去陳安羽翼,豈不兩全其美?”
劉胤猛地抬起頭來,仿佛如夢初醒一般,正要說話。
路鬆多又從一旁站了起來,笑嗬嗬地道:“殿下,扶風郡已有姚若公子行郡守之事,
何必再讓姚帥為難, 不如就將略陽郡許給那楊韜吧!
楊韜是張春將軍好友,有張春將軍在,料也無妨。”
劉胤急忙說道:“對對對,你瞧瞧......本王都糊塗了,此事不必再去麻煩姚帥了,
我立刻修書一封,以胡族單於的名義,承諾給楊韜將軍,略陽郡守兼隴西將軍之職。”
李曉明和張春聞言,終於鬆了一口氣,李許則是暗暗冷笑。
拿了劉胤蓋章的書信,三人走出營帳,
李曉明對張春道:“事不宜遲,張春將軍,你立刻派出精細之人,從遠處泅水過到對岸,
再換上秦州叛軍的服飾,摸到楊韜營中送上書信,
他若是有意,決戰之時,可讓他以監視陳倉守軍的借口,向東轉移,不過渭河,
他若能動手反戈一擊,待到兩軍交戰激烈之時,可經浮橋向北,攻擊陳集大軍後方。
他若不便動手,隻需袖手旁觀即可。”
張春拱手領命而去。
幾人走後,中軍帳內,劉胤皺著眉頭向路鬆多道:“略陽這樣的緊要城池,居然要給一個蠻子降將?
實在是......唉......”
路鬆多摸了摸胡子,低聲笑道:“殿下,你沒看麽?
咱們若不招降此人,他們羌族就要招降他了,那楊韜手下可是有上萬的精兵呢!
豈能便宜了老姚?
不過,殿下你放心,等此戰結束,那楊韜成了殿下之臣,自然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到時候末將自有辦法擺弄他,那一萬精兵自然是殿下之兵,
至於略陽郡嘛,隻怕他楊韜也沒這個命坐......”
劉胤聞言,一臉驚喜地回過頭來,二人四目相對,暢快大笑。
且說李曉明和李許返回住處,
李許一邊走路,一邊指著李曉明嘲笑道:“嘿嘿......陳將軍,這劉胤實是個吝嗇無義之人,
要我說,連李霸都不如,你是怎麽能跟這種人,稱兄道弟的?”
李曉明臉上發紅,仍強嘴道:“劉胤雖是有些小氣,但有時也待人不錯的,時常請我宴飲......”
“哈哈哈......”
李許仰天笑道:“既是如此,我也得跟他學學,
咱們成國原本就不富裕,用錢的地方頗多,
上次在漢中時,一下子給了你兩馬車金銀綢緞,
我每每想起此事,都有些後悔,等回成都後,需得扣下一車,
大不了,以後多請你吃些酒肉也就是了。”
李許說完,揚長而去。
李曉明聞言大驚,在後麵大呼小叫起來:“啊呀......這可使不得呀
您是皇子,又是左將軍,如此位高權重之人,怎能出爾反爾?”
“殿下,殿下,你等等......幹出這種事情,可是要壞名聲的......”
隻是當初我未立戰功,隻得一偏將職位,與他去信後,便不見他再回複,
以我對楊韜的了解,他向來心大,必是嫌官職太小,還不如他在秦州,
若是能為他在趙國謀得一職,比他現在的鎮東將軍大,招他來降,有在下從中做保,不由他不信,
隻要南陽王殿下願意在書信上蓋章用印,我有個七八成的把握,能促成此事。”
李曉明和李許聞言俱是大喜,心想,秦州援軍總共兩萬,氐王和楊韜想必是各帶一萬。
氐族這邊已經有了眉目,若是再將陳安的鎮東將軍策反,那這仗還用打麽?
李許笑道:“他既然在秦州不得混,想必這個鎮東將軍也是有名無實,
他這樣的人,最想要的,肯定是個自己當家做主的地盤,
向南陽王殿下說說,就劃給他一城,又有何妨?”
三人商量了個把時辰,愈發覺得此事有門,
李曉明拍著胸脯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咱們這就去見殿下,不就是封個大官麽,
隻要這仗能打贏,便是讓楊韜做個新平郡守又有何妨?反正也是南陽王殿下說了算。”
於是李許和張春,跟著李曉明去到劉胤帳中,
劉胤正與路鬆多二人,不知在談些什麽,見三人聯袂而來,大為緊張,
急忙站起身,問道:“怎麽啦?莫非是叛軍提前進攻了麽?”
李曉明笑道:“叛軍正在南岸紮營,並沒有要進攻的意思,隻是有件大喜之事,需當麵請殿下定奪。”
“奧?有何喜事,快快講來。”
張春便將剛才三人所談之事,又敘述了一遍。
哪知路鬆多聽了,立刻拍著桌子驚呼道:“他要做新平郡守?這如何使得?
咱們辛辛苦苦地廝殺這麽多天,寸地未得,反讓個外人來此身居高位,實不像話。”
李曉明反駁道:“此言差矣,有殿下和你征西將軍在新平郡,
便是讓楊韜做了郡守,也隻是個處理公務的忙碌之人,有何不妥之處?
況且還能收編楊韜手下的上萬精兵,這穩賺不賠的買賣,還要猶豫麽?”
劉胤聽了,皺緊了眉頭,躊躇了半天,
對三人說道:“哎呀,眼下新平郡是咱們的唯一據點,若是讓個降將做這個郡守,著實是......
不如這樣,新平郡南有一大縣,名曰:雍縣,此時正好無人管理,
能不能讓他將兵馬交出,去那裏安身呢?”
李曉明見他如此吝嗇,忍不住大聲道:“殿下,楊韜是鎮字頭的將軍,與羌王老姚的軍職相當,
咱們是欲策反他,可不是他求著咱的事,隻能以重利相誘才有可能。
你讓他交出兵馬去當縣令?莫說是他了,就是讓你兄弟我去,我也是不願意去的。”
劉胤麵露難色,好一會才低頭說道:“姚長史在此,咱們既與羌王聯手了,還打不贏麽?”
李曉平、張春和李許,三人相視一眼,均感失望。
李許思忖片刻,拱手說道:“殿下,雖是咱們兩家聯手,但若論兵力,仍與叛軍相差無幾,
若要保險起見,能招降楊韜最好,等於去掉了叛軍三分之一的兵力,
殿下若是不想讓他做新平郡守,可將秦州以東的略陽郡封給他,
那裏如今仍是陳安的地盤,許給他也不過是個虛的,卻能使他為殿下努力攻打陳安,豈不妙哉?”
劉胤初聞,臉上有些喜色,但轉念一想,又皺眉道:“略陽郡乃是秦州與關中連接的門戶,
將此戰略要地交到他手裏,恐怕不妥吧!”
張春攤著兩手說道:“殿下,楊韜是我好友,咱們既是招降了他,以後自然也算是自己人了,
殿下命他在外領兵,守衛城池,也實屬正常,何須如此顧慮重重?”
“這......”
劉胤聞言,猶豫不決。
李許心中鄙夷,斜著眼瞅了劉胤兩眼,
突然拱手笑道:“嗬嗬嗬,既是殿下不想要此人,且讓我羌族撿個便宜,
眼下扶風郡暫由姚若代管,我今夜回去,讓姚帥手書一封,招楊韜去我扶風郡做個郡守吧!
這樣又不讓殿下為難,又能摘去陳安羽翼,豈不兩全其美?”
劉胤猛地抬起頭來,仿佛如夢初醒一般,正要說話。
路鬆多又從一旁站了起來,笑嗬嗬地道:“殿下,扶風郡已有姚若公子行郡守之事,
何必再讓姚帥為難, 不如就將略陽郡許給那楊韜吧!
楊韜是張春將軍好友,有張春將軍在,料也無妨。”
劉胤急忙說道:“對對對,你瞧瞧......本王都糊塗了,此事不必再去麻煩姚帥了,
我立刻修書一封,以胡族單於的名義,承諾給楊韜將軍,略陽郡守兼隴西將軍之職。”
李曉明和張春聞言,終於鬆了一口氣,李許則是暗暗冷笑。
拿了劉胤蓋章的書信,三人走出營帳,
李曉明對張春道:“事不宜遲,張春將軍,你立刻派出精細之人,從遠處泅水過到對岸,
再換上秦州叛軍的服飾,摸到楊韜營中送上書信,
他若是有意,決戰之時,可讓他以監視陳倉守軍的借口,向東轉移,不過渭河,
他若能動手反戈一擊,待到兩軍交戰激烈之時,可經浮橋向北,攻擊陳集大軍後方。
他若不便動手,隻需袖手旁觀即可。”
張春拱手領命而去。
幾人走後,中軍帳內,劉胤皺著眉頭向路鬆多道:“略陽這樣的緊要城池,居然要給一個蠻子降將?
實在是......唉......”
路鬆多摸了摸胡子,低聲笑道:“殿下,你沒看麽?
咱們若不招降此人,他們羌族就要招降他了,那楊韜手下可是有上萬的精兵呢!
豈能便宜了老姚?
不過,殿下你放心,等此戰結束,那楊韜成了殿下之臣,自然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到時候末將自有辦法擺弄他,那一萬精兵自然是殿下之兵,
至於略陽郡嘛,隻怕他楊韜也沒這個命坐......”
劉胤聞言,一臉驚喜地回過頭來,二人四目相對,暢快大笑。
且說李曉明和李許返回住處,
李許一邊走路,一邊指著李曉明嘲笑道:“嘿嘿......陳將軍,這劉胤實是個吝嗇無義之人,
要我說,連李霸都不如,你是怎麽能跟這種人,稱兄道弟的?”
李曉明臉上發紅,仍強嘴道:“劉胤雖是有些小氣,但有時也待人不錯的,時常請我宴飲......”
“哈哈哈......”
李許仰天笑道:“既是如此,我也得跟他學學,
咱們成國原本就不富裕,用錢的地方頗多,
上次在漢中時,一下子給了你兩馬車金銀綢緞,
我每每想起此事,都有些後悔,等回成都後,需得扣下一車,
大不了,以後多請你吃些酒肉也就是了。”
李許說完,揚長而去。
李曉明聞言大驚,在後麵大呼小叫起來:“啊呀......這可使不得呀
您是皇子,又是左將軍,如此位高權重之人,怎能出爾反爾?”
“殿下,殿下,你等等......幹出這種事情,可是要壞名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