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城的冬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總之,從初到定州,買下城郊外的稻田和莊子算起,顧錦行在這裏足足待了近小半年。


    三月,料峭嚴寒逐漸退卻,周圍的空氣在一點點變暖,莊子上的佃農在管事的帶領下,開始著手準備插秧,種植水稻。


    顧錦行的這個莊子的管事姓劉名根,是一個四十來歲的農家漢子。他不僅憨厚實在,在莊子裏人緣好,還精於農耕,是犁田種地的一把好手。


    劉根的妻子劉娘子也是四十來歲,是一個勤勞賢良,手腳利落的婦人,更難得的是她還有一手好廚藝。


    顧錦行來到這個莊子上後,每日三餐的飯食菜肴都是她在做,她的大兒媳婦在廚房裏打下手。寧香來了後,廚房裏若是忙不過來,寧香也會前去幫忙。


    劉根和劉娘子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已經娶了媳婦,大女兒也嫁出去了;其餘兩個兒子和小女兒也都訂了親。


    顧錦行觀察了一段時間,又試探過幾次,見這一家人都不是奸滑貪婪之輩,也合了她的眼緣,於是,顧錦行就讓劉根做了莊子上的管事,和他的三個兒子一起管理佃農,打理莊子上的各種產出。


    顧錦行計劃在離開之後,就讓劉娘子幫著看管院子。莊子上的一應後勤事務也都交給劉娘子和她的兒媳。


    顧錦行沒有打算在莊子上留下自己帶著的人。跟在她身邊的人手就那麽幾個,留一個就少一個,而且她還尋思著要把劉德從遂州那邊調回來。


    至於各地莊子和鋪子的賬簿,一應支出與收入,顧錦行則準備全部交給賬房先生打理。


    她已經給京城去信了,讓歐陽澄溪幫著挑選十來名家境貧寒,亦不會走仕途之路,德行優良的少年,當作賬房培養。


    把賬房培養起來後,日後就放在各地,監督各處鋪子的生意和田莊裏的一應事務,負責盤賬等等。


    顧錦行打算按區域劃分,每片區域放一到兩名賬房先生。每片區域大約由三四個相鄰的州縣組成,賬房先生每月就在鄰近的幾個州縣來回查賬,對每一間鋪子和莊子進行盤點。


    負責每個地區的賬房,每年輪換一次;設兩名賬房也是為了能互相監督和牽製。


    雖然如此,顧錦行也不敢保證全無疏漏,她隻能盡量考慮周全。


    賬房在巡查中,各個鋪子、莊子上的管事,隻怕也少不了會有一些孝敬;而這些鋪子和莊子的管事,平時在做賬時,也很難保證賬麵上沒有絲毫出入。


    隻是,顧錦行深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隻要沒有越過她自己設定的底線,她也能做到睜隻眼閉隻眼。但是,如果誰敢挑戰她的底線,那就隻能是零容忍。


    顧錦行把這千頭萬緒的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了之後,她就讓寧香和木鳳等人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離開寧州。


    鄭磊、木青連同派去的隱衛,都已經從城裏租賃的那個小院裏撤了回來。


    那個幽靜而隱蔽的小院,顧錦行已經讓鄭垚付足了三個月的租金,又讓木青準備了足夠多的食物、衣物、藥材等一應必需用品。


    另外,在小院裏,還留下了一輛外表不起眼,卻異常結實的馬車,連同留下的那匹拉車的馬也是好馬。當然,馬料也是備足了的。


    至於那對主仆要在小院裏麵住多久,他們何時離開,準備往何處去,那就與她顧錦行無關了。顧錦行既不關心這事,也不想去打探。


    那對主仆的身份,顧錦行的心裏也有數了。因為木甲從襄州回來後,就把自己為何要救下這主仆二人,為何又要讓嚴大山親自把他們送來莊子上,都向顧錦行一一作了交待。


    當然,這也有商翟的授意。以商翟對顧錦行的了解,他知道,若是不說清楚這件事情,隻怕她的心裏對他會有隔閡。


    寧香和木鳳他們很快就把食物、水囊、衣物、被褥,以及用於治療風寒、風熱、痢疾、外傷等的各種藥物都準備好了。


    又過了兩日,在一個睛朗而明媚、和熙而溫暖的三月天裏,顧錦行帶著木鳳、木青、寧香、鄧垚、鄧磊,以及一眾侍衛、暗衛和隱衛又出發了。


    馬車離開定州,上了官道,朝襄州奔去。


    襄州城中,顧青一大早就起來了。他穿上衣服,走出房間,穿過不大的小院,推開米鋪的後門,進了米鋪,然後打開米鋪的前門。


    這間米鋪其實就設在一個小跨院中。跨院臨街的是一間大屋。原房主把這間大屋的外牆拆除了部分,加固了內牆,在原外牆處裝上了厚實的木門。


    這間鋪子原本經營的是雜貨,但是生意不景氣。顧青、嚴壯和嚴新奉命來到襄州時,正遇上原房主轉賣。


    顧青早幾年一直都跟在顧錦行身邊跑腿,在耳濡目染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生意頭腦。因此,他毫不猶豫就買下這個自帶鋪子的小跨院,到官府把房契過戶到了顧錦行的名下。


    然後,這間雜貨鋪被改作了米鋪,專賣米麵等各種糧食。


    在鋪子臨街的木門上方,還做了一個匾額,匾額上寫著“錦記米鋪”四個醒目的字。因為字上被粘了一層金箔,所以這幾個字看上去金燦燦的。


    米鋪的後麵連著小院兒。小院兒中還有三間房,一間是正房,兩間是廂房。另外,小院兒的角落還有一間灶房,灶房的旁邊搭了一間用來堆放雜物的棚屋。


    這時,天剛朦朦亮,買米的客人不會這麽早就來。顧青把頭伸出米鋪門外看了一眼,又很快把頭縮回來。隨手把門掩上。


    然後,他轉身走進米鋪後麵的小院子。小院兒裏有一口井。他彎下腰,打了一桶井水上來,又拿起用葫蘆做的瓢舀了水洗臉。


    清涼的略帶寒意的井水讓他渾身一凜,最後那一絲困倦也沒有了,顧青徹底清醒過來。


    洗完臉後,他就拎起裝著井水的木桶走進灶房,把鍋刷了,用木柴升了火,接著從灶房角落的一個布袋裏抓出一把米,扔進鍋裏開始熬粥。


    熬粥的同時,他又從另外一個布袋裏舀了些麵粉出來和麵,準備攤餅。


    嚴壯和嚴新二人還在屋裏睡著覺。顧青估摸著等早飯做好時,他倆差不多就該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涵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涵宸並收藏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