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顧錦行的危機感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錦行留下顧青和劉德兩人在遂州暫時看管著鋪子,她準備帶著木鳳、木青、嚴壯等人繼續南行。
但是在離開遂州之前,顧錦行還需要再做一些籌劃,盡量免去後顧之憂。
因此,她讓嚴壯準備了兩份厚禮。然後,她讓嚴新先去遂州參將嚴守成的府上遞了自己的名帖和嚴鈺親筆書寫的一封信函。
早在康州城裏,嚴鈺在與顧錦行分別之前,就已經料定她一路南下必定會經過遂州。因此,在康州城裏,嚴鈺就事先提筆寫下了一封給嚴守成的書信。
然後,嚴鈺把書信交給顧錦行,並把嚴守成同安定侯府的關係,以及嚴守成此人的品性,都對顧錦行細細地說了一遍。
有這樣的人脈,顧錦行自然不會客氣和拒絕。當然,她也不是心安理得地享受侯府的資源。人與人之間的情份,無非就是你來我往,有來有往。
無論是姨母、表兄,還是安定侯府對她的這份情誼,顧錦行都會記在心上,並在機緣合適的時候給予回報。
話說嚴鈺回到京城之後,又以他的父親,二老爺嚴允正的名義,往遂州參將府給嚴守成送了一封私信,告知顧錦行可能會途經遂州,托他關照一二。
所以,嚴守成在看到顧錦行的名帖,以及嚴鈺的親筆手書之前,就已經收到了來自京城安定侯府的書信,且已經做好了準備。
於是,顧錦行在第二日,就親自攜帶厚禮前去遂州嚴府拜訪。
嚴守成見到她很熱情,嚴妻親自招待,周到體貼。嚴守成詢問了安定侯府嚴老夫人的身體狀況,接著又把長房侯爺、侯夫人,以及二房、三房都問候了一遍。
嚴守成和嚴鈺是同輩,但是歲數比嚴鈺長五歲,再加上他長年在軍中曆練,看著甚是老成穩重。嚴妻則是江南人,性情溫婉,給人的印象是樸實親善,顧錦行和她相談甚歡。
“顧妹妹,你若是去了江南泯州,可以上我娘家去住。我娘家姓郭,隻要你一提泯州郭氏,無人不知道。”提起娘家,嚴妻就頗為自得。郭家也是泯州有名的大戶人家。
“我父親已經去世了,母親頤養天年,如今是長兄長嫂當家。長兄長嫂人很親善,甚是好客。長兄一房同二弟、三弟他們都住在一起,也未分家。
我二弟、三弟幫著我長兄各自掌管家中的產業。顧妹妹若是要在泯州置辦田宅鋪子,可以找我二弟、三弟幫忙。”嚴妻細細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我若是去了泯州,一定去貴府叨擾。”顧錦行不勝感激地說。
“我這就給長兄修書一封,顧妹妹且帶上。”嚴妻說完,當即就讓丫鬟取來筆墨紙硯,當著顧錦行的麵寫了一封信,親手交到顧錦行的手上。
顧錦行又是真誠地感謝了一番。
幾人不知不覺就聊了近兩個時辰。臨近晌午時,嚴守成和妻子執意留下顧錦行用膳。顧錦行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接受了他們的好意。
用完午膳後,嚴妻繼續留顧錦行喝了一盞茶,顧錦行才告辭離開。
“嚴大哥,我在遂州買的宅子,還有那幾間鋪子,就麻煩您和嫂嫂得空幫我照看一二。”顧錦行一邊說,一邊朝兩人施了一禮。
嚴妻忙扶起她:“顧妹妹客氣了,你的事就是我們的事!你就放心吧,有你大哥在,沒有人敢去你的鋪子裏生事。”
“你放心就是!我也會叮囑下麵的人替你留意。”嚴守成保證道。
隨後,嚴守成又說:“對了,你那間酒樓叫什麽名兒……珍味樓,對吧?日後我和兄弟們吃酒席,就上你的珍味樓去!”
“嚴大哥能去捧場,那可真是求之不得,”顧錦行笑意吟吟地道,“我回去就給掌櫃交待一聲,日後嚴大哥和嫂嫂一家人去用餐,珍味樓一律免費;若是嚴大哥帶同僚去吃酒,或是嫂嫂帶交好的友人去,珍味樓一律打八折。”
“那敢情好,過幾日我就約上偏將夫人和知府夫人一同去珍味樓裏用餐。”嚴妻高興地說。
“嫂嫂隻管去,給掌報上我的名字就行。”
嚴妻和顧錦行甚是投緣,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勢,嚴妻最後還親自把顧錦行送了回去。
成功拜訪了嚴守成之後,過了兩日,顧錦行又攜帶著厚禮,親自來到遂州知府莫弘的府上拜訪。
莫妻極為守禮和重規矩,同顧錦行說話的時候一板一眼,就連措辭都很嚴謹,顧錦行拘束了不少,但她能夠感覺到莫妻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因此她也對莫妻抱持著敬意。
顧錦行的這份敬意,卻贏來了莫妻對她的好感。
所以最後,不等顧錦行開口,莫妻就主動說:“歐陽七公子一向同我那小叔子交好,曾經還幫過我家老爺,他的朋友自然也就是我們家的朋友。
顧小姐放心,我和老爺定會替你照看好鋪子。若是有事,我們也會寫信告知你,或者告訴七公子。”
“多謝夫人!日後莫大人和夫人但凡有需要,隻要是我能搭得上手的,大人和夫人千萬不要同我客氣,盡管開口就是!”顧錦行認真地說。
莫弘和莫妻含笑點頭應下。
於是,顧錦行對顧青、劉德,以及幾個掌櫃都交待了一番後,就放心地離開了遂州,繼續南行。
然後,她陸續在膠州、秦州、寧州等地停留。在這幾個地方,她又繼續開了幾間鋪子,包括珍味樓連鎖酒樓、胭脂鋪、綢緞鋪等。
寧州土地肥沃,有大麵積的天然良田。因此,這裏的稻穀產量很高,而且產出的稻米不僅顆粒大,還口感軟糯,米香濃鬱,每年給朝廷上貢的貢米就出自寧州。
作為糧食產地,寧州也是稻穀的集散地。顧錦行來到寧州,經過一番調研,摸準行情之後,果斷買下了五百畝良田,籌建了糧倉,還開了一家米鋪。
因為籌建糧倉的工程比較大,再加上她買下良田的時候,正值稻穀豐收之季,而且糧食的買賣除了要有人脈,還必須有官府的批文,所以,顧錦行就在寧州多留了一些時間。
“小姐,眼看就快要入冬了,你冬季的衣裳帶得可不多。我得去買些布匹和棉花回來給你兩身冬衣。”木青說。
顧錦行看著她,表示不相信,“你會針線?你這雙手應該是拿劍的手吧!”
木青撇撇嘴,“我再不擅女紅,為了小姐也得學!”
顧錦行笑了,“你和木鳳的手都是拿劍的,為我拿針做針線活兒太可惜了,大材小用。這樣吧,你去給嚴壯說,讓他去找人牙子買一個丫鬟回來,除了忠心勤快,還要針線活兒好,”
“是,小姐!”木青高高興興地去找嚴壯。
顧錦行轉頭望向窗外,秋風漸起,樹葉在一點點地變黃,是啊,都快到冬天了!看來這個冬天她要在外麵過了,回不了京城了。
此時,顧錦行很想念遠在京城的兩個兄弟,也不知道顧安鴻和顧安飛最近怎麽樣了,大概兩兄弟又長高了一些吧。
顧錦行在離京之初,原本隻是計劃四處走走、看看,順帶做一點比較容易的生意。
畢竟,在這個時代,交通不方便,通信也不發達,在各個地方開店鋪,因為信息閉塞等原因,管理上會有不少障礙,經營起來會很麻煩。
所以,當初她隻是想沿途賣點鹵味方子、點心方子賺錢。
但是,一路行來,尤其是在梅州、康州的那段經曆,以及她在康州做的那個夢,把她最初的想法顛覆了。
想到那個夢裏的警示,想到兩個嫡親的兄弟讓人算計之後的淒慘下場,想到自己辛苦一生卻為他人作嫁衣,顧錦行的心裏就有了一種前所未有危機感。
但是在離開遂州之前,顧錦行還需要再做一些籌劃,盡量免去後顧之憂。
因此,她讓嚴壯準備了兩份厚禮。然後,她讓嚴新先去遂州參將嚴守成的府上遞了自己的名帖和嚴鈺親筆書寫的一封信函。
早在康州城裏,嚴鈺在與顧錦行分別之前,就已經料定她一路南下必定會經過遂州。因此,在康州城裏,嚴鈺就事先提筆寫下了一封給嚴守成的書信。
然後,嚴鈺把書信交給顧錦行,並把嚴守成同安定侯府的關係,以及嚴守成此人的品性,都對顧錦行細細地說了一遍。
有這樣的人脈,顧錦行自然不會客氣和拒絕。當然,她也不是心安理得地享受侯府的資源。人與人之間的情份,無非就是你來我往,有來有往。
無論是姨母、表兄,還是安定侯府對她的這份情誼,顧錦行都會記在心上,並在機緣合適的時候給予回報。
話說嚴鈺回到京城之後,又以他的父親,二老爺嚴允正的名義,往遂州參將府給嚴守成送了一封私信,告知顧錦行可能會途經遂州,托他關照一二。
所以,嚴守成在看到顧錦行的名帖,以及嚴鈺的親筆手書之前,就已經收到了來自京城安定侯府的書信,且已經做好了準備。
於是,顧錦行在第二日,就親自攜帶厚禮前去遂州嚴府拜訪。
嚴守成見到她很熱情,嚴妻親自招待,周到體貼。嚴守成詢問了安定侯府嚴老夫人的身體狀況,接著又把長房侯爺、侯夫人,以及二房、三房都問候了一遍。
嚴守成和嚴鈺是同輩,但是歲數比嚴鈺長五歲,再加上他長年在軍中曆練,看著甚是老成穩重。嚴妻則是江南人,性情溫婉,給人的印象是樸實親善,顧錦行和她相談甚歡。
“顧妹妹,你若是去了江南泯州,可以上我娘家去住。我娘家姓郭,隻要你一提泯州郭氏,無人不知道。”提起娘家,嚴妻就頗為自得。郭家也是泯州有名的大戶人家。
“我父親已經去世了,母親頤養天年,如今是長兄長嫂當家。長兄長嫂人很親善,甚是好客。長兄一房同二弟、三弟他們都住在一起,也未分家。
我二弟、三弟幫著我長兄各自掌管家中的產業。顧妹妹若是要在泯州置辦田宅鋪子,可以找我二弟、三弟幫忙。”嚴妻細細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我若是去了泯州,一定去貴府叨擾。”顧錦行不勝感激地說。
“我這就給長兄修書一封,顧妹妹且帶上。”嚴妻說完,當即就讓丫鬟取來筆墨紙硯,當著顧錦行的麵寫了一封信,親手交到顧錦行的手上。
顧錦行又是真誠地感謝了一番。
幾人不知不覺就聊了近兩個時辰。臨近晌午時,嚴守成和妻子執意留下顧錦行用膳。顧錦行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接受了他們的好意。
用完午膳後,嚴妻繼續留顧錦行喝了一盞茶,顧錦行才告辭離開。
“嚴大哥,我在遂州買的宅子,還有那幾間鋪子,就麻煩您和嫂嫂得空幫我照看一二。”顧錦行一邊說,一邊朝兩人施了一禮。
嚴妻忙扶起她:“顧妹妹客氣了,你的事就是我們的事!你就放心吧,有你大哥在,沒有人敢去你的鋪子裏生事。”
“你放心就是!我也會叮囑下麵的人替你留意。”嚴守成保證道。
隨後,嚴守成又說:“對了,你那間酒樓叫什麽名兒……珍味樓,對吧?日後我和兄弟們吃酒席,就上你的珍味樓去!”
“嚴大哥能去捧場,那可真是求之不得,”顧錦行笑意吟吟地道,“我回去就給掌櫃交待一聲,日後嚴大哥和嫂嫂一家人去用餐,珍味樓一律免費;若是嚴大哥帶同僚去吃酒,或是嫂嫂帶交好的友人去,珍味樓一律打八折。”
“那敢情好,過幾日我就約上偏將夫人和知府夫人一同去珍味樓裏用餐。”嚴妻高興地說。
“嫂嫂隻管去,給掌報上我的名字就行。”
嚴妻和顧錦行甚是投緣,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勢,嚴妻最後還親自把顧錦行送了回去。
成功拜訪了嚴守成之後,過了兩日,顧錦行又攜帶著厚禮,親自來到遂州知府莫弘的府上拜訪。
莫妻極為守禮和重規矩,同顧錦行說話的時候一板一眼,就連措辭都很嚴謹,顧錦行拘束了不少,但她能夠感覺到莫妻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因此她也對莫妻抱持著敬意。
顧錦行的這份敬意,卻贏來了莫妻對她的好感。
所以最後,不等顧錦行開口,莫妻就主動說:“歐陽七公子一向同我那小叔子交好,曾經還幫過我家老爺,他的朋友自然也就是我們家的朋友。
顧小姐放心,我和老爺定會替你照看好鋪子。若是有事,我們也會寫信告知你,或者告訴七公子。”
“多謝夫人!日後莫大人和夫人但凡有需要,隻要是我能搭得上手的,大人和夫人千萬不要同我客氣,盡管開口就是!”顧錦行認真地說。
莫弘和莫妻含笑點頭應下。
於是,顧錦行對顧青、劉德,以及幾個掌櫃都交待了一番後,就放心地離開了遂州,繼續南行。
然後,她陸續在膠州、秦州、寧州等地停留。在這幾個地方,她又繼續開了幾間鋪子,包括珍味樓連鎖酒樓、胭脂鋪、綢緞鋪等。
寧州土地肥沃,有大麵積的天然良田。因此,這裏的稻穀產量很高,而且產出的稻米不僅顆粒大,還口感軟糯,米香濃鬱,每年給朝廷上貢的貢米就出自寧州。
作為糧食產地,寧州也是稻穀的集散地。顧錦行來到寧州,經過一番調研,摸準行情之後,果斷買下了五百畝良田,籌建了糧倉,還開了一家米鋪。
因為籌建糧倉的工程比較大,再加上她買下良田的時候,正值稻穀豐收之季,而且糧食的買賣除了要有人脈,還必須有官府的批文,所以,顧錦行就在寧州多留了一些時間。
“小姐,眼看就快要入冬了,你冬季的衣裳帶得可不多。我得去買些布匹和棉花回來給你兩身冬衣。”木青說。
顧錦行看著她,表示不相信,“你會針線?你這雙手應該是拿劍的手吧!”
木青撇撇嘴,“我再不擅女紅,為了小姐也得學!”
顧錦行笑了,“你和木鳳的手都是拿劍的,為我拿針做針線活兒太可惜了,大材小用。這樣吧,你去給嚴壯說,讓他去找人牙子買一個丫鬟回來,除了忠心勤快,還要針線活兒好,”
“是,小姐!”木青高高興興地去找嚴壯。
顧錦行轉頭望向窗外,秋風漸起,樹葉在一點點地變黃,是啊,都快到冬天了!看來這個冬天她要在外麵過了,回不了京城了。
此時,顧錦行很想念遠在京城的兩個兄弟,也不知道顧安鴻和顧安飛最近怎麽樣了,大概兩兄弟又長高了一些吧。
顧錦行在離京之初,原本隻是計劃四處走走、看看,順帶做一點比較容易的生意。
畢竟,在這個時代,交通不方便,通信也不發達,在各個地方開店鋪,因為信息閉塞等原因,管理上會有不少障礙,經營起來會很麻煩。
所以,當初她隻是想沿途賣點鹵味方子、點心方子賺錢。
但是,一路行來,尤其是在梅州、康州的那段經曆,以及她在康州做的那個夢,把她最初的想法顛覆了。
想到那個夢裏的警示,想到兩個嫡親的兄弟讓人算計之後的淒慘下場,想到自己辛苦一生卻為他人作嫁衣,顧錦行的心裏就有了一種前所未有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