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陸家提親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東宮的氣氛一片陰霾。蒼舒在書房裏砸得一塌糊塗。
對於買官賣官,以及蠶食侵吞商戶的商鋪和錢財,他自問做得天衣無縫,把所有的尾巴都清理幹淨了,隻是為什麽還會讓人知道?究竟是何人走漏了風聲?何處露了馬腳?
蒼舒想到這裏,又派了心腹去把身邊的人逐一篩選,凡是可疑的一律不留。一夜之間,東宮的幕僚人人自危。
謝家出事後,謝雲瑤在東宮的日子也不好過。東宮的劉良娣得太子寵愛,向來沒把謝雲瑤這個太子妃放在眼裏。
“姐姐,謝家已經倒了,日後再也不能為姐姐撐腰,姐姐可要好自為之啊!”
太子妃的正院,劉良娣陰陽怪氣地說。
謝雲瑤氣得七竅生煙,偏偏她還反駁不得。見謝家頹勢已定,太子對她這個謝家女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尊重。
從前,謝家在,謝太傅在的時候,蒼舒縱然不寵她,但也多少會給她幾分體麵,不允許劉良娣的風頭壓過她。
而現在,不管劉良娣在她麵前如何挑釁、作怪,太子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作沒有看見。在太子的縱容之下,劉良娣更是有恃無恐。
“姐姐,這人啊,就得有自知之明。我若是像姐姐這樣,哪還有臉苟活於世,早就一條白綾掛死了!”劉良娣囂張地說。
“滾,滾出去!”謝雲瑤氣極,疾聲厲聲地吼道。
“既如此,姐姐就在此好生反省反省吧,想想妹妹的話有沒有道理。”
謝雲瑤如今不過是一個連太子都厭棄的人,劉良娣完全沒把她看在眼裏,扭著水蛇腰揚長而去。
而此時,確認太子蒼舒自顧不暇,暫時不會來找自己的麻煩,顧錦行要多舒心有多舒心。
隻是,東宮之事也給了她一個警醒。在這個時代,若是沒有自己的勢力,不能讓人有所忌憚,即使經商也免不了最終被人蠶食、盤剝的命運。
就顧錦行所知的那些商戶,要麽依附於世家大族,要麽依附於官府皇商,無不有自己的保護傘。
顧錦行也想要保護傘。但是,比起把保護傘寄托於別人,她更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而謝家之事也讓她認識到了輿論的可怕之處。
於是,顧錦行在暗中又有了籌辦一家書局的想法。
這家書局,並不僅僅是為了賣書,她還要利用這家書局辦一份小報,以此來掌控輿論,在必要的時候,讓懷有不良用心的人投鼠忌器,從而給自己一重保護。
說到書局,就不得不提一下她曾經在幾年前寫過的話本子。
那兩冊話本子,不僅讓她賺到了足夠多的錢,還借助於輿論,幫她扳倒了江二夫人,也算是為母親黃氏報了仇。
隻是,歐陽澄溪當時對開辦書局卻不感興趣,因此,他雖然幫了她一把,但這件事情後來也不了了之。
顧錦行心想,如今自己有錢,不缺本金,再經營一些人脈,想必開設一家書局也不是什麽難事。
心裏有了主意後,顧錦行就去找歐陽澄溪借人。
“把你手下那個陳慶借給我用用。”顧錦行說。
歐陽澄溪睜著一雙狐狸眼睛望著她:“你借陳慶做什麽?”
“我想做一家書局,需要懂印刻之人。”顧錦行到也沒有想瞞著他。
“你可知幾年前,你提出要辦一家書肆的時候,我為何沒有應允你?”歐陽澄溪沉默半晌之後方道。
“那是為何?”顧錦行對此也很好奇。
“我朝的書肆書局,都掌握在明家的手中。”歐陽澄溪說。
明家?難道是安定侯夫人明氏的娘家?顧錦行的眼裏充滿了疑問。這與明家有何關係?
於是,歐陽澄溪難得耐心地給她作了一番解釋。
明氏是一個以書香為主的世族大家,家中世代子孫都是讀書人。他們對經營別的營生沒有興趣,唯獨鍾情於讀書。
因此,明家的祖先在追隨太祖皇帝打下天下後,太祖皇帝問明家要什麽賞賜,明家當年的家主就說了這麽一句話:“陛下若是真要給賞賜,請賜予明家後代子孫讀書之權,不以家族的沒落而改變。”
因為在宋夏朝的律法中,犯了罪的人,還有身份低微的賤民都是沒有讀書權的。
任何一個家族既有興盛時,也有沒落時。明家的家主提出這一要求,不得不說深有遠見,為兒孫顧慮周全。
在任何一個時代,讀書改變命運都不是一句虛話。
於是,太祖皇帝在感動之餘,下旨將全國所有的書肆書局的經營權都給予了明家,其他世家皇商不得染指。
“那……那東宮的名下不是也有一間書肆嗎?”顧錦行不解。
“東宮名下經營的那間書肆是過了明路的,得到了明氏家族的許可,但也僅此一家。”歐陽澄溪耐心地說。
“那你以前不也幫著我印過話本子嗎?”顧錦行又追問。
歐陽澄溪看了她一眼,“小打小鬧印幾冊無所謂,若是你的書局日後觸碰了明家的利益……”
歐陽澄溪沒有把這句話說完,但是顧錦行已經徹底明白了過來。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如果要做這個書局,需要去征得明家的同意,要借著明家的名義開,而且明家在我的書局中也會要占有股份?”
歐陽澄溪點點頭,“是這樣的。你需要去明家征得明家家主的同意。”
顧錦行實在沒有想到,僅僅開一家書局,竟然還有這些名堂。不過,她決定下來的主意也不會輕易改變,就想著看看哪天,先去安定侯府,探一探侯夫人明氏的口氣。
就在顧錦行謀劃開書局時,顧家的大房來了一個媒婆。
“顧大爺,老身受陸家所托,來向顧小姐提親!”媒婆舞著手中的帕子,一張臉笑得麵上脂粉直掉。
“陸家?哪個陸家?”不等顧之衍開口,顧錦行的繼母劉氏搶先問。
對於買官賣官,以及蠶食侵吞商戶的商鋪和錢財,他自問做得天衣無縫,把所有的尾巴都清理幹淨了,隻是為什麽還會讓人知道?究竟是何人走漏了風聲?何處露了馬腳?
蒼舒想到這裏,又派了心腹去把身邊的人逐一篩選,凡是可疑的一律不留。一夜之間,東宮的幕僚人人自危。
謝家出事後,謝雲瑤在東宮的日子也不好過。東宮的劉良娣得太子寵愛,向來沒把謝雲瑤這個太子妃放在眼裏。
“姐姐,謝家已經倒了,日後再也不能為姐姐撐腰,姐姐可要好自為之啊!”
太子妃的正院,劉良娣陰陽怪氣地說。
謝雲瑤氣得七竅生煙,偏偏她還反駁不得。見謝家頹勢已定,太子對她這個謝家女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尊重。
從前,謝家在,謝太傅在的時候,蒼舒縱然不寵她,但也多少會給她幾分體麵,不允許劉良娣的風頭壓過她。
而現在,不管劉良娣在她麵前如何挑釁、作怪,太子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作沒有看見。在太子的縱容之下,劉良娣更是有恃無恐。
“姐姐,這人啊,就得有自知之明。我若是像姐姐這樣,哪還有臉苟活於世,早就一條白綾掛死了!”劉良娣囂張地說。
“滾,滾出去!”謝雲瑤氣極,疾聲厲聲地吼道。
“既如此,姐姐就在此好生反省反省吧,想想妹妹的話有沒有道理。”
謝雲瑤如今不過是一個連太子都厭棄的人,劉良娣完全沒把她看在眼裏,扭著水蛇腰揚長而去。
而此時,確認太子蒼舒自顧不暇,暫時不會來找自己的麻煩,顧錦行要多舒心有多舒心。
隻是,東宮之事也給了她一個警醒。在這個時代,若是沒有自己的勢力,不能讓人有所忌憚,即使經商也免不了最終被人蠶食、盤剝的命運。
就顧錦行所知的那些商戶,要麽依附於世家大族,要麽依附於官府皇商,無不有自己的保護傘。
顧錦行也想要保護傘。但是,比起把保護傘寄托於別人,她更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而謝家之事也讓她認識到了輿論的可怕之處。
於是,顧錦行在暗中又有了籌辦一家書局的想法。
這家書局,並不僅僅是為了賣書,她還要利用這家書局辦一份小報,以此來掌控輿論,在必要的時候,讓懷有不良用心的人投鼠忌器,從而給自己一重保護。
說到書局,就不得不提一下她曾經在幾年前寫過的話本子。
那兩冊話本子,不僅讓她賺到了足夠多的錢,還借助於輿論,幫她扳倒了江二夫人,也算是為母親黃氏報了仇。
隻是,歐陽澄溪當時對開辦書局卻不感興趣,因此,他雖然幫了她一把,但這件事情後來也不了了之。
顧錦行心想,如今自己有錢,不缺本金,再經營一些人脈,想必開設一家書局也不是什麽難事。
心裏有了主意後,顧錦行就去找歐陽澄溪借人。
“把你手下那個陳慶借給我用用。”顧錦行說。
歐陽澄溪睜著一雙狐狸眼睛望著她:“你借陳慶做什麽?”
“我想做一家書局,需要懂印刻之人。”顧錦行到也沒有想瞞著他。
“你可知幾年前,你提出要辦一家書肆的時候,我為何沒有應允你?”歐陽澄溪沉默半晌之後方道。
“那是為何?”顧錦行對此也很好奇。
“我朝的書肆書局,都掌握在明家的手中。”歐陽澄溪說。
明家?難道是安定侯夫人明氏的娘家?顧錦行的眼裏充滿了疑問。這與明家有何關係?
於是,歐陽澄溪難得耐心地給她作了一番解釋。
明氏是一個以書香為主的世族大家,家中世代子孫都是讀書人。他們對經營別的營生沒有興趣,唯獨鍾情於讀書。
因此,明家的祖先在追隨太祖皇帝打下天下後,太祖皇帝問明家要什麽賞賜,明家當年的家主就說了這麽一句話:“陛下若是真要給賞賜,請賜予明家後代子孫讀書之權,不以家族的沒落而改變。”
因為在宋夏朝的律法中,犯了罪的人,還有身份低微的賤民都是沒有讀書權的。
任何一個家族既有興盛時,也有沒落時。明家的家主提出這一要求,不得不說深有遠見,為兒孫顧慮周全。
在任何一個時代,讀書改變命運都不是一句虛話。
於是,太祖皇帝在感動之餘,下旨將全國所有的書肆書局的經營權都給予了明家,其他世家皇商不得染指。
“那……那東宮的名下不是也有一間書肆嗎?”顧錦行不解。
“東宮名下經營的那間書肆是過了明路的,得到了明氏家族的許可,但也僅此一家。”歐陽澄溪耐心地說。
“那你以前不也幫著我印過話本子嗎?”顧錦行又追問。
歐陽澄溪看了她一眼,“小打小鬧印幾冊無所謂,若是你的書局日後觸碰了明家的利益……”
歐陽澄溪沒有把這句話說完,但是顧錦行已經徹底明白了過來。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如果要做這個書局,需要去征得明家的同意,要借著明家的名義開,而且明家在我的書局中也會要占有股份?”
歐陽澄溪點點頭,“是這樣的。你需要去明家征得明家家主的同意。”
顧錦行實在沒有想到,僅僅開一家書局,竟然還有這些名堂。不過,她決定下來的主意也不會輕易改變,就想著看看哪天,先去安定侯府,探一探侯夫人明氏的口氣。
就在顧錦行謀劃開書局時,顧家的大房來了一個媒婆。
“顧大爺,老身受陸家所托,來向顧小姐提親!”媒婆舞著手中的帕子,一張臉笑得麵上脂粉直掉。
“陸家?哪個陸家?”不等顧之衍開口,顧錦行的繼母劉氏搶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