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徹底打壓下去
傻了吧,本王的愛妃畫啥有啥 作者:雨過陽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茂跪伏在地,渾身發抖。
就在眾人以為他要認罪時,他突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皇上,臣冤枉啊,這些銀兩並沒有進臣的口袋,而是......而是......”
蘇茂偷偷看了一眼二皇子。
“而是什麽?”皇帝聲音更冷。
“是二皇子殿下讓臣這麽做的。”蘇茂幾乎是喊出來。
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他不得不把幕後之人供出來,不然整個蘇家就完了。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高銳鋒心頭一震,沒想到蘇茂竟敢當殿指向二皇子,果然是個不能擔事的主。
不過這就是他的目的。
正好。
還以為二皇子與蘇茂已經談好,一旦事發,蘇茂一力承擔。
“父皇,兒臣從沒指使他行貪墨之事,他在攀咬兒臣,想逃脫罪責。”二皇子立即為自己辯解。
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冕旒後的目光如刀般鋒利。
“大膽!”皇帝猛地拍椅而起,“你可知誣陷皇子是何等罪名?”
皇上故意如此說。
蘇茂連連叩頭,額頭已見血跡:“臣不敢欺君!的確是二皇子讓臣這麽做的。”
“父皇,此事兒臣有失察之罪。請父皇責罰。”二皇子跪到殿中。
但不是認自己貪墨之罪,而是認自己對一起去賑災的下屬官員管教不嚴。
二皇子早就留了個心眼。
那些錢並沒入二皇子府,而是他需要時,直接讓蘇茂給誰即可。
這樣他片葉不沾身。
皇上隻是冷冷地掃了他一眼。
高銳鋒冷眼旁觀,心中已有計較。
“皇上,”高銳鋒再次開口,“臣以為此事重大,不如先將蘇大人收監,再徹查銀兩去向。若真涉及二皇子,再行定奪。”
皇帝被氣得胸膛劇烈起伏。
他盯著蘇茂看了許久,終於緩緩坐回龍椅:“來人,將蘇茂押入大牢,蘇府眾人也一並收監。著三司會審。此案朕要親自過問。”
殿前侍衛上前拖走蘇茂時,他還在高喊:“皇上明鑒,臣冤枉啊!都是二皇子指使臣做的。”
聲音漸遠,大殿內死一般寂靜。
皇帝疲憊地柔了柔眉心。
當然今天這一出也是他自己安排的。不過是做個樣子給眾臣看。
郢千晟看到蘇茂被拖走。
心裏想著繪繪知道這個消息一定非常滿意。
這就是他做的一個局,替繪繪報仇。
“父皇,兒臣也有本要奏。”這時郢千晟也站出來。
“何事?”皇上又打起了兩份精神。
“兒臣參二皇弟和三皇弟通敵賣國。”郢千晟麵若寒霜說道。
什麽?
眾朝臣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皇子怎麽可能賣國?
“北平王你是不是在開玩笑?二皇子,三皇子都是皇上的親生兒子,他們怎麽可能賣國?要是國都沒有了,皇子們還爭什麽?”
姚丞相簡直不可思議,郢千晟會說出這種話。
“姚丞相,有些事你真的想象不到。
為了打壓兄弟,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去年本王差點死,你們都知道,那都是兩位皇弟的傑作。
他們居然不約而同與琉球國的陳大將軍勾結,要置本王於死地。
然而本王武功卓越,在戰場上怎麽也殺不死。
流球國的陳浩彬就想了一個歹毒的主意。
偷偷聯係閩珠國的國師對本王下降。
下降你們或許不知道是什麽。
就是通過一種陰邪的手段,讓人逐漸死去。
而且還查不到任何原因,以為就是病死的。
我年紀輕輕哪裏會得病?
要不是本王的王妃天縱奇才,會解降,本王早就死了。
本王一死,本王的二弟,三弟就沒有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父皇,兒臣從閩珠國回來,已從閩皇手裏拿到了他與陳浩彬勾結的證據。
去年兒臣去北地再次與流球國一戰。
兒臣活捉了陳浩彬。
從他的府邸又找到了他與兩位皇弟勾結的證據。還請父皇過目,給兒臣做主。”
說完,郢千晟從自己懷裏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證據。
太監匆匆下來,從郢千晟手裏接過遞到皇上麵前。
皇上早就看過,做樣子匆匆瀏覽了一遍。
“老二,老三,你們可有話說?”皇上眼神如刀盯著兩人。
“父皇,兒臣知罪。”
兩位皇子立即跪到殿中央。
冷汗涔涔!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這事居然被捅了出來。
自己手裏的證據早就銷毀。
沒想到大皇兄居然能去兩國找來證據。
這事來的太突然,他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父皇,兒臣沒有通敵賣國。隻不過是許了一些好處給流球國。”三皇子狡辯道。
“哼,如此做就不叫賣國嗎?你們可知我滋梁與琉球國之間的貿易,一直以來都是受朝廷管製。
他們缺糧缺鐵,而這兩樣卻是助長他們侵犯我國的最大禍患。
要是大量的糧食和鐵器流入流球國,你們覺得我們離亡國還遠嗎?
蠢貨!”
皇上被氣得直拍胸口。
他怎麽就養出這麽蠢的兒子?
“老二,你還有什麽話說?”皇上見二皇子默默低著頭,一聲不吭。
“父皇,兒臣有罪。
但兒臣也是逼不得已。
兒臣是皇後所出。
是嫡皇子。
可是皇祖母卻隻疼大皇兄而不疼兒臣。
自古以來,立太子立長立嫡。
可兒臣隻占了一個嫡,卻沒占長。
兒臣想做儲君,這有什麽錯?
兒臣想把滋梁國發揚光大。
大皇兄在軍中屢立戰功,風頭無兩,蓋過了兒臣的所有鋒芒。
三皇弟也同樣有野心。
他也知道大皇兄是最大的勁敵。
沒想到他居然與兒臣想到了一塊兒去。
除掉大皇兄成了我們共同的目標。
父皇,如果換做您站在兒臣這個角度,你會怎麽做?”
二皇子知道大勢已去。
他也要把自己的心裏話說個幹幹淨淨。
讓父皇明白他的苦衷。
他與母後經營了這麽多年,最後卻搭上了整個平陽侯府,現在連皇子的身份估計都要保不住了。
“父皇,兒臣也是您的兒子,有這個想法不是很正常嗎?何錯之有,兒臣不過是想未雨綢繆罷了。”三皇子也哭著說道。
他也知道過了今天,他再也沒有風光的皇子威風了。
他才十七歲,還沒娶妃。
他受外祖家多次勸戒,才出此下策。
大皇兄又不在京中,隻能借敵人之手來害他。
“事到如今,你們兩個居然還不知悔改?”皇上痛心疾首。
就在眾人以為他要認罪時,他突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皇上,臣冤枉啊,這些銀兩並沒有進臣的口袋,而是......而是......”
蘇茂偷偷看了一眼二皇子。
“而是什麽?”皇帝聲音更冷。
“是二皇子殿下讓臣這麽做的。”蘇茂幾乎是喊出來。
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他不得不把幕後之人供出來,不然整個蘇家就完了。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高銳鋒心頭一震,沒想到蘇茂竟敢當殿指向二皇子,果然是個不能擔事的主。
不過這就是他的目的。
正好。
還以為二皇子與蘇茂已經談好,一旦事發,蘇茂一力承擔。
“父皇,兒臣從沒指使他行貪墨之事,他在攀咬兒臣,想逃脫罪責。”二皇子立即為自己辯解。
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冕旒後的目光如刀般鋒利。
“大膽!”皇帝猛地拍椅而起,“你可知誣陷皇子是何等罪名?”
皇上故意如此說。
蘇茂連連叩頭,額頭已見血跡:“臣不敢欺君!的確是二皇子讓臣這麽做的。”
“父皇,此事兒臣有失察之罪。請父皇責罰。”二皇子跪到殿中。
但不是認自己貪墨之罪,而是認自己對一起去賑災的下屬官員管教不嚴。
二皇子早就留了個心眼。
那些錢並沒入二皇子府,而是他需要時,直接讓蘇茂給誰即可。
這樣他片葉不沾身。
皇上隻是冷冷地掃了他一眼。
高銳鋒冷眼旁觀,心中已有計較。
“皇上,”高銳鋒再次開口,“臣以為此事重大,不如先將蘇大人收監,再徹查銀兩去向。若真涉及二皇子,再行定奪。”
皇帝被氣得胸膛劇烈起伏。
他盯著蘇茂看了許久,終於緩緩坐回龍椅:“來人,將蘇茂押入大牢,蘇府眾人也一並收監。著三司會審。此案朕要親自過問。”
殿前侍衛上前拖走蘇茂時,他還在高喊:“皇上明鑒,臣冤枉啊!都是二皇子指使臣做的。”
聲音漸遠,大殿內死一般寂靜。
皇帝疲憊地柔了柔眉心。
當然今天這一出也是他自己安排的。不過是做個樣子給眾臣看。
郢千晟看到蘇茂被拖走。
心裏想著繪繪知道這個消息一定非常滿意。
這就是他做的一個局,替繪繪報仇。
“父皇,兒臣也有本要奏。”這時郢千晟也站出來。
“何事?”皇上又打起了兩份精神。
“兒臣參二皇弟和三皇弟通敵賣國。”郢千晟麵若寒霜說道。
什麽?
眾朝臣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皇子怎麽可能賣國?
“北平王你是不是在開玩笑?二皇子,三皇子都是皇上的親生兒子,他們怎麽可能賣國?要是國都沒有了,皇子們還爭什麽?”
姚丞相簡直不可思議,郢千晟會說出這種話。
“姚丞相,有些事你真的想象不到。
為了打壓兄弟,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去年本王差點死,你們都知道,那都是兩位皇弟的傑作。
他們居然不約而同與琉球國的陳大將軍勾結,要置本王於死地。
然而本王武功卓越,在戰場上怎麽也殺不死。
流球國的陳浩彬就想了一個歹毒的主意。
偷偷聯係閩珠國的國師對本王下降。
下降你們或許不知道是什麽。
就是通過一種陰邪的手段,讓人逐漸死去。
而且還查不到任何原因,以為就是病死的。
我年紀輕輕哪裏會得病?
要不是本王的王妃天縱奇才,會解降,本王早就死了。
本王一死,本王的二弟,三弟就沒有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父皇,兒臣從閩珠國回來,已從閩皇手裏拿到了他與陳浩彬勾結的證據。
去年兒臣去北地再次與流球國一戰。
兒臣活捉了陳浩彬。
從他的府邸又找到了他與兩位皇弟勾結的證據。還請父皇過目,給兒臣做主。”
說完,郢千晟從自己懷裏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證據。
太監匆匆下來,從郢千晟手裏接過遞到皇上麵前。
皇上早就看過,做樣子匆匆瀏覽了一遍。
“老二,老三,你們可有話說?”皇上眼神如刀盯著兩人。
“父皇,兒臣知罪。”
兩位皇子立即跪到殿中央。
冷汗涔涔!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這事居然被捅了出來。
自己手裏的證據早就銷毀。
沒想到大皇兄居然能去兩國找來證據。
這事來的太突然,他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父皇,兒臣沒有通敵賣國。隻不過是許了一些好處給流球國。”三皇子狡辯道。
“哼,如此做就不叫賣國嗎?你們可知我滋梁與琉球國之間的貿易,一直以來都是受朝廷管製。
他們缺糧缺鐵,而這兩樣卻是助長他們侵犯我國的最大禍患。
要是大量的糧食和鐵器流入流球國,你們覺得我們離亡國還遠嗎?
蠢貨!”
皇上被氣得直拍胸口。
他怎麽就養出這麽蠢的兒子?
“老二,你還有什麽話說?”皇上見二皇子默默低著頭,一聲不吭。
“父皇,兒臣有罪。
但兒臣也是逼不得已。
兒臣是皇後所出。
是嫡皇子。
可是皇祖母卻隻疼大皇兄而不疼兒臣。
自古以來,立太子立長立嫡。
可兒臣隻占了一個嫡,卻沒占長。
兒臣想做儲君,這有什麽錯?
兒臣想把滋梁國發揚光大。
大皇兄在軍中屢立戰功,風頭無兩,蓋過了兒臣的所有鋒芒。
三皇弟也同樣有野心。
他也知道大皇兄是最大的勁敵。
沒想到他居然與兒臣想到了一塊兒去。
除掉大皇兄成了我們共同的目標。
父皇,如果換做您站在兒臣這個角度,你會怎麽做?”
二皇子知道大勢已去。
他也要把自己的心裏話說個幹幹淨淨。
讓父皇明白他的苦衷。
他與母後經營了這麽多年,最後卻搭上了整個平陽侯府,現在連皇子的身份估計都要保不住了。
“父皇,兒臣也是您的兒子,有這個想法不是很正常嗎?何錯之有,兒臣不過是想未雨綢繆罷了。”三皇子也哭著說道。
他也知道過了今天,他再也沒有風光的皇子威風了。
他才十七歲,還沒娶妃。
他受外祖家多次勸戒,才出此下策。
大皇兄又不在京中,隻能借敵人之手來害他。
“事到如今,你們兩個居然還不知悔改?”皇上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