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蘇茂遭彈劾
傻了吧,本王的愛妃畫啥有啥 作者:雨過陽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茂此次跟著郢千翼出來賑災,出了不少力。
他想在二皇子麵前掙表現。
女兒已在二皇子府後院,以後他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
隻是平陽侯府的覆滅,讓他大受打擊。
但想到二皇子到目前還是嫡皇子,皇後並沒有被廢,這次賑災就是個立功的大好機會。
所以他很努力做事,希望二皇子此次回京能得皇上嘉獎。從而再次贏得機會。
“臣見過二皇子殿下。”蘇茂恭敬行禮。
“蘇大人免禮,現在朝廷已經解決了糧食問題,但被衝毀的河堤和道路,還有百姓的房屋都需要修建。
現在已經過了種植的季節,父皇的意思是讓我們招大量百姓以工代賑。隻需給糧即可,你認為此事可行?”郢千翼淡聲問道。
蘇茂一怔。
殿下問這話什麽意思?
難道還能違抗聖旨。
蘇茂稍作思考就明白殿下什麽意思了。
隻給糧食,雖行,但勞工還有家要養,不可能隻吃糧,還得有錢買家用。修河堤和路就得需要材料。
這錢是怎麽也要花的。
他也知道朝廷給了三十萬兩銀子。
要是不用,這錢就周轉不起來。
“臣認為此事當好好合計一番。既然是為了百姓,我們就得為百姓考慮得更周到些。”
兩人一拍即合。
商量了一個時辰。
定下方案。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蘇茂周旋在各個商家之間。
采購各種建築材料。
百姓出工,除了領到相應的糧食,每天還給兩文錢。
有了糧食和錢,百姓們幹得很起勁。
直到過年前賑災才結束。
在這期間,郢千晟向災區運糧十萬石。
導致商家囤積在手的糧食賣不出去。
糧價很快就穩定下來。
甚至有些地區糧價還略有下降。
二皇子一行回到京城,正好趕上過年。
雖然同一年,遇到大災又遇敵國來犯,但皇上因兩個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這個年過得很開心。
隻是在宮宴上,沒有皇後主持,育有三皇子的賢妃主動提出擔此責任。
皇上順水推舟就給了她這個權利。
群臣帶家眷入宮與皇家同樂。
正月初八,正式開印,皇上開始早朝。
隻是第一天早朝,高銳鋒又大出風頭。
高銳鋒站在文官隊列中,手指在袖中摩挲著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奏折邊緣。
這份彈劾奏章他已準備了整整三個月,每一個字都反複推敲,每一項證據都再三核實。
今日開印首朝,正是最好時機,也是他與皇上達成的默契。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唱喏聲,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眾臣抬眼望去,隻見明黃色龍袍掠過視線,皇帝端坐龍椅,麵含淡淡微笑。
說明皇上今日心情很好。
“臣等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皇上開年第一天上朝,精神飽滿。
再加上,蘇繪有源源不斷的各種水果給他吃。
他的身體如壯年時靈活自如,腰不酸,腿不疼。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按例議了幾件無關緊要的政事後,高銳鋒突然踏出隊列,雙手高舉手中奏折:“臣有本上奏。”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
無數道目光刺向他。
“呈上來。”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太監小跑著取走奏折。
高銳鋒麵容平靜,沒人猜得到他要整什麽幺蛾子。
當皇帝翻開奏折時,高銳鋒朗聲道:“臣彈劾戶部侍郎蘇茂,去年參與東麵兩府賑災時貪墨賑災銀十萬兩,臣已查明證實,請皇上明鑒。”
“胡說八道!”蘇茂一聽,嚇一跳,立刻跳了出來,手指高銳鋒,因憤怒而顫抖。
“高銳鋒,你別隨便血口噴人。皇上明鑒,臣對朝廷忠心耿耿,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蘇茂立即表忠心。
他行事非常小心,怎麽會讓人察覺。而且他把帳也做得非常漂亮,任誰也查不出問題來。
皇帝什麽都沒說,目光在奏折上緩緩移動,眉頭越皺越緊。
大殿內靜得可怕,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眾臣都你看我我看你。
蘇茂跪在殿中,心開始越來越沉。
難道真讓他查到了什麽?
眾臣心裏開始犯起嘀咕。
高銳鋒真是的,也不挑個好時候再參,今日新年剛開朝就讓皇上不高興。
皇上花了半刻鍾看完奏折。
“蘇茂,”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冷得像冰,“高愛卿奏折中言,去年八月,戶部批出的三十萬兩賑災銀,實際用於賑災隻有二十萬兩,還有十萬兩卻不知去向。你如何說?”
蘇茂額頭滲出細密汗珠:“回皇上,此事高大人純粹胡說八道。所有開支,臣都作了賬,每一文都有去處。”
高銳鋒冷笑一聲,從袖中又掏出另一份文書。
“皇上,自賑災隊伍出發,臣就派人一直在暗中跟隨。剛開始,二皇子殿下與蘇大人的確盡心救災。
自從糧食不缺後,他們開始修建河道,還有衝毀的橋梁,道路。
蘇茂就開始貪墨。所買材料均高於市場價兩成,商家另給他回扣。
同時給百姓每日發兩文,賬上卻寫的五文。而皇上並沒有要求支出這筆開支。雖然蘇大人是好心,但卻是利用此舉行貪墨之事。所有證據臣都寫在這文書裏,請皇上過目。”
太監又來拿了文書給皇上。
蘇茂聽得臉色由紅轉白,又由白轉青。
他怎麽也沒想到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中。
高銳鋒乘勝追擊:“還有,說好每天給勞工百姓十斤糧,蘇大人每天隻給五斤糧,他把省下來的糧偷偷賣給一些糧商,價格比商家收購的價還要便宜兩文。
這些總算下來,他貪墨銀兩遠遠不止十萬兩,臣隻是從明麵上算出大約十萬兩。”
“高銳鋒!”蘇茂突然暴喝,隨即意識到失態,連忙向皇帝叩首,“皇上明鑒,高大人這是汙蔑。
臣絕對沒有這麽做。百姓不吃飽,哪裏能幹活,臣是給夠十斤的,為的是讓他們能帶回家養活一家老小。”
蘇茂隻是給了一部分人足數,還有好些沒給足數,而且輪換來。
讓百姓沒有話說。
朝堂上頓時議論聲漸起。
幾位與蘇茂交好的大臣麵色難看,而更多的官員則開始與高銳鋒拉開距離。
高大人就是一杆鋒利的長槍。
誰都看得出,今日蘇茂怕是難逃一劫。
哪次賑災不是肥差。
皇上又不可能親臨去查。
全靠看奏折來知道具體情況。
隻是沒想到高銳鋒這次居然死死盯著。
皇帝將奏折和文書重重合上:“蘇茂,你還有何話說?高愛卿列的各項證據都清清楚楚,沒有半點虛假。就連百姓都在證詞上按了手印。”
他想在二皇子麵前掙表現。
女兒已在二皇子府後院,以後他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
隻是平陽侯府的覆滅,讓他大受打擊。
但想到二皇子到目前還是嫡皇子,皇後並沒有被廢,這次賑災就是個立功的大好機會。
所以他很努力做事,希望二皇子此次回京能得皇上嘉獎。從而再次贏得機會。
“臣見過二皇子殿下。”蘇茂恭敬行禮。
“蘇大人免禮,現在朝廷已經解決了糧食問題,但被衝毀的河堤和道路,還有百姓的房屋都需要修建。
現在已經過了種植的季節,父皇的意思是讓我們招大量百姓以工代賑。隻需給糧即可,你認為此事可行?”郢千翼淡聲問道。
蘇茂一怔。
殿下問這話什麽意思?
難道還能違抗聖旨。
蘇茂稍作思考就明白殿下什麽意思了。
隻給糧食,雖行,但勞工還有家要養,不可能隻吃糧,還得有錢買家用。修河堤和路就得需要材料。
這錢是怎麽也要花的。
他也知道朝廷給了三十萬兩銀子。
要是不用,這錢就周轉不起來。
“臣認為此事當好好合計一番。既然是為了百姓,我們就得為百姓考慮得更周到些。”
兩人一拍即合。
商量了一個時辰。
定下方案。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蘇茂周旋在各個商家之間。
采購各種建築材料。
百姓出工,除了領到相應的糧食,每天還給兩文錢。
有了糧食和錢,百姓們幹得很起勁。
直到過年前賑災才結束。
在這期間,郢千晟向災區運糧十萬石。
導致商家囤積在手的糧食賣不出去。
糧價很快就穩定下來。
甚至有些地區糧價還略有下降。
二皇子一行回到京城,正好趕上過年。
雖然同一年,遇到大災又遇敵國來犯,但皇上因兩個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這個年過得很開心。
隻是在宮宴上,沒有皇後主持,育有三皇子的賢妃主動提出擔此責任。
皇上順水推舟就給了她這個權利。
群臣帶家眷入宮與皇家同樂。
正月初八,正式開印,皇上開始早朝。
隻是第一天早朝,高銳鋒又大出風頭。
高銳鋒站在文官隊列中,手指在袖中摩挲著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奏折邊緣。
這份彈劾奏章他已準備了整整三個月,每一個字都反複推敲,每一項證據都再三核實。
今日開印首朝,正是最好時機,也是他與皇上達成的默契。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唱喏聲,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眾臣抬眼望去,隻見明黃色龍袍掠過視線,皇帝端坐龍椅,麵含淡淡微笑。
說明皇上今日心情很好。
“臣等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皇上開年第一天上朝,精神飽滿。
再加上,蘇繪有源源不斷的各種水果給他吃。
他的身體如壯年時靈活自如,腰不酸,腿不疼。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按例議了幾件無關緊要的政事後,高銳鋒突然踏出隊列,雙手高舉手中奏折:“臣有本上奏。”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
無數道目光刺向他。
“呈上來。”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太監小跑著取走奏折。
高銳鋒麵容平靜,沒人猜得到他要整什麽幺蛾子。
當皇帝翻開奏折時,高銳鋒朗聲道:“臣彈劾戶部侍郎蘇茂,去年參與東麵兩府賑災時貪墨賑災銀十萬兩,臣已查明證實,請皇上明鑒。”
“胡說八道!”蘇茂一聽,嚇一跳,立刻跳了出來,手指高銳鋒,因憤怒而顫抖。
“高銳鋒,你別隨便血口噴人。皇上明鑒,臣對朝廷忠心耿耿,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蘇茂立即表忠心。
他行事非常小心,怎麽會讓人察覺。而且他把帳也做得非常漂亮,任誰也查不出問題來。
皇帝什麽都沒說,目光在奏折上緩緩移動,眉頭越皺越緊。
大殿內靜得可怕,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眾臣都你看我我看你。
蘇茂跪在殿中,心開始越來越沉。
難道真讓他查到了什麽?
眾臣心裏開始犯起嘀咕。
高銳鋒真是的,也不挑個好時候再參,今日新年剛開朝就讓皇上不高興。
皇上花了半刻鍾看完奏折。
“蘇茂,”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冷得像冰,“高愛卿奏折中言,去年八月,戶部批出的三十萬兩賑災銀,實際用於賑災隻有二十萬兩,還有十萬兩卻不知去向。你如何說?”
蘇茂額頭滲出細密汗珠:“回皇上,此事高大人純粹胡說八道。所有開支,臣都作了賬,每一文都有去處。”
高銳鋒冷笑一聲,從袖中又掏出另一份文書。
“皇上,自賑災隊伍出發,臣就派人一直在暗中跟隨。剛開始,二皇子殿下與蘇大人的確盡心救災。
自從糧食不缺後,他們開始修建河道,還有衝毀的橋梁,道路。
蘇茂就開始貪墨。所買材料均高於市場價兩成,商家另給他回扣。
同時給百姓每日發兩文,賬上卻寫的五文。而皇上並沒有要求支出這筆開支。雖然蘇大人是好心,但卻是利用此舉行貪墨之事。所有證據臣都寫在這文書裏,請皇上過目。”
太監又來拿了文書給皇上。
蘇茂聽得臉色由紅轉白,又由白轉青。
他怎麽也沒想到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中。
高銳鋒乘勝追擊:“還有,說好每天給勞工百姓十斤糧,蘇大人每天隻給五斤糧,他把省下來的糧偷偷賣給一些糧商,價格比商家收購的價還要便宜兩文。
這些總算下來,他貪墨銀兩遠遠不止十萬兩,臣隻是從明麵上算出大約十萬兩。”
“高銳鋒!”蘇茂突然暴喝,隨即意識到失態,連忙向皇帝叩首,“皇上明鑒,高大人這是汙蔑。
臣絕對沒有這麽做。百姓不吃飽,哪裏能幹活,臣是給夠十斤的,為的是讓他們能帶回家養活一家老小。”
蘇茂隻是給了一部分人足數,還有好些沒給足數,而且輪換來。
讓百姓沒有話說。
朝堂上頓時議論聲漸起。
幾位與蘇茂交好的大臣麵色難看,而更多的官員則開始與高銳鋒拉開距離。
高大人就是一杆鋒利的長槍。
誰都看得出,今日蘇茂怕是難逃一劫。
哪次賑災不是肥差。
皇上又不可能親臨去查。
全靠看奏折來知道具體情況。
隻是沒想到高銳鋒這次居然死死盯著。
皇帝將奏折和文書重重合上:“蘇茂,你還有何話說?高愛卿列的各項證據都清清楚楚,沒有半點虛假。就連百姓都在證詞上按了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