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旁茶攤的煤油燈光暈昏黃,隻勉強照亮眼前巴掌大的地方,勉強勾勒出何虎的身形。他正蹲在條凳上,捧著一個掉了大塊瓷、露出裏麵黑鐵的搪瓷缸子吸溜著茶水,看見江奔宇的身影從街道那濃得化不開的黑暗裏鑽出來,趕緊放下茶缸站起身,臉上擠出笑容:


    “老大,你回來了!”聲音刻意放得不高,但還是穿透了微涼的河風和幾聲寥落的水流聲。這聲“老大”,透著幾分驚喜親近,也有一絲江湖氣。


    江奔宇掃了一眼茶攤,除何虎外再無他人,眉頭微蹙:“龍哥呢?”他的目光投向後院那房子方向。


    “在後麵呢,”何虎朝身後努努嘴,“正鼓搗那堆玩意兒,綁自行車上,小心著呢。”話剛說完,就聽見後院傳來金屬部件輕微碰撞的細響。


    江奔宇點點頭,抬腳就想往後院走,腳步才邁出,覃龍的身影就推著他的那輛加重型“永久”二八自行車從後院裏出來了。自行車的後座和貨架上捆紮著幾個沉甸甸的麻袋和包裹,用麻繩勒得緊緊的,車頭吊著那個大鐵鍋。覃龍動作麻利,額上帶著薄汗。


    “龍哥,”江奔宇抬手示意了一下,“車先放那兒。”他走到覃龍身邊,聲音壓得更低了,目光掃過安靜的河麵說道,“東西先不急。龍哥,我問你,知道哪兒能弄到不要票的自行車嗎?得是那種正路子,但又有門道能搞到的。”


    覃龍一聽“不要票”,眼神閃爍了一下,顯然明白這要求的分量和敏感性。他擦了下汗,謹慎地看了看四周,才湊近江奔宇,幾乎耳語道:“老大,路子倒是有幾條,就是各有各的難處。第一條,是供銷社。他們偶爾有些‘殘次品’,磕了碰了漆的,這種能拿出來不要票,但價不一定劃算,還得看人臉色,什麽時候有,沒個準兒。”他頓了頓,聲音更低了些,“第二條,就是……黑市。那地方,貴!肯定貴得離譜!而且晃蕩在那裏的,什麽人都有,不太平,風險太大。萬一撞上‘打辦’的(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或者革委會,人車兩空。”


    “那第三條呢?”江奔宇盯著覃龍,知道重點來了。


    覃龍咽了口唾沫,眼睛瞄了下遠處鎮上依稀的燈火:“第三條,國營委托店。這個最穩妥!”看到江奔宇眼裏的疑問,他立刻解釋道,“有些人呐,得了些好東西,或者家裏有富餘的物件,又不想去黑市、鬼市那種地方擔驚受怕,怕被當成‘投機倒把’分子。他們就會去找委托店,東西讓公家的店裏擺著,標好價,合情合理合法地‘轉讓’。咱們買家出錢,走的是店裏的正經手續,開了委托證明的,就跟在供銷社買沒啥兩樣!去查也不怕。”


    江奔宇聽完,眼底掠過一絲精光。在如今這年頭,什麽都要票證,糧票布票工業券,“鳳凰”永久”自行車更是緊俏中的緊俏,有錢沒票寸步難行。這委托店的法子,像是密不透風的牆裏開了一條縫,既要堵住人的嘴,又要讓人能透口氣,實在是計劃供應下逼出來的小智慧。


    “行!那就去這個委托店瞧瞧!”江奔宇當即拍板。他轉頭對何虎道:“虎子,你在這兒盯著東西,我們很快回來。”


    於是,江奔宇和覃龍兩人相視點頭,隨後身影融入了通往三鄉鎮裏街道方向的夜色裏。覃龍熟門熟路地在黑黢黢的小巷中領路,腳步利落。


    走了大約一刻鍾,繞開了最熱鬧的供銷社門口——那裏燈火通明,圍著一群夜晚撿便宜購物的人影。覃龍領著江奔宇拐進一條相對僻靜的街道。一扇普通的木門上方,掛著一塊白底黑字的木質牌子,上麵工整地寫著五個大字:“國營委托店”。大門全開著,裏麵透出幾縷昏黃的燈光。


    一走進去,店裏空間不算很大,但靠著牆擺滿了玻璃櫃台和貨架,顯得有些擠攘。比江奔宇想象中熱鬧不少,有七八個顧客在裏麵走動、觀看,大多穿著灰藍黑色的幹部服或工裝,也有一兩個穿得略微體麵的婦女。大家都顯得很安靜,交談都壓著嗓子,唯恐驚動了什麽似的。玻璃櫃台後麵的售貨員——準確地說是“委托工作人員”——穿著統一的藍色工裝,神色平靜而略帶審視地看著進出的顧客。


    貨品五花八門。一個櫃子裏陳列著瓶瓶罐罐、舊鍾表、玉牌、小鼻煙壺之類的“古玩”雜項。最吸引眼球的是靠牆幾件大件:一台“上海”牌縫紉機外殼鋥亮,一台外殼有磕碰但看上去完整的“紅燈”牌收音機,甚至角落裏還靠著一台九英寸小黑白電視機!這在當時絕對算稀罕物了。還有一些舊家具、樟木箱子之類的大件靠著牆擺放。


    江奔宇目光銳利地掃過這些,重點落在了靠門邊的一小片區域——那裏並排放著六七輛二八自行車。他無心細看其它,今天任務明確。直接走過去,指著一排自行車問站在櫃台後的中年男工作人員:


    “同誌,這些自行車,怎麽賣?”江奔宇問道,語氣維持著一種普通工人詢問物品該有的平淡。


    那位工作人員抬眼看了看江奔宇和身邊的覃龍,推了推鼻梁上纏著膠布的眼鏡架,沒有多餘的表情:“哦,自行車啊。同誌,價錢不一樣,得看新舊程度、牌子。”


    他拿起櫃台裏放著的一本硬皮記事本翻開查看,然後指著一輛車架比較新、油漆磨損不明顯的“鳳凰”二八加重車型說:“這台八成新的‘鳳凰’,委托價是120塊。”又指著旁邊一輛車胎新一點、但車把電鍍層有些失光的“永久”二八加重型:“這台八成新的‘永久’加重車,委托價130塊。”


    江奔宇微微皺眉,他最需要的是那種能拉重貨的純加重型(例如“永久pa-11”那種帶有加重貨架的型號),他問道:“同誌,有沒有‘永久’的純加重型?”他用手比劃了一下後座特別粗壯的樣式,“就是後座架子特別結實的,能馱東西的那種。”


    工作人員又翻了翻本子,搖搖頭:“加重型的暫時沒有。這些都是單位內部處理流轉出來的。好些是幹部調動工作調走了,公家配的車帶不走,或者家裏有車富餘的,就委托我們店裏處理。您放心,這些二八加重車,本身車架就結實,馱個人載個三百來斤東西,沒問題!日常使絕對夠用了。我們店裏的東西,都經過簡單檢查的。”他語氣平淡,但透著一種公家信譽的保證。在那個年代,國營單位就代表著無言的權威和可信度。


    江奔宇思考了一下,目光在兩輛“永久”車上流連,心裏想著:“這裏可能有一輛七成新標價115的,一輛較新的130的”。他轉身對覃龍低聲快速商議了幾句,回頭對工作人員說:“那行。就要這輛八成新的‘永久’,還有那邊那輛稍舊一點(指七成新標價115的)的‘永久’,兩輛一起。”


    他頓了一下,試探著問:“同誌,兩輛一起要了,能給稍微便宜點嗎?”


    工作人員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但也帶著點理解:“同誌,這個價格,是委托人自己定的,都寫在委托單子上,我們一分錢也不能改。我們店呢,是公家單位,不賺差價,隻按委托價出售,然後向委托人收取一點點服務手續費。主要是為公家單位和群眾服務的。”他攤了攤手,表明自己實在沒有議價權限。


    “理解理解。”江奔宇痛快地點點頭,不再強求。他側過頭,對早就準備好掏出錢的覃龍使了個眼色,簡潔地說了聲:“龍哥,掏錢。”


    覃龍應聲上前。他從懷裏(或者一個舊的、打著補丁的帆布挎包裏)摸出一個用報紙和橡皮筋捆紮得方方正正的紙包。小心翼翼解開橡皮筋,一層一層打開舊報紙,露出一疊厚厚的、新舊不一的紙幣。沒有“大團結”(十元),基本都是一塊、兩塊、五塊的,更多的是毛票和分幣。紙票都卷了邊角,有的油汙發黑,硬幣帶著體溫和摩擦的光亮。覃龍開始一五一十地數著錢,動作刻意放慢,一邊數還一邊小聲念叨核對:“五塊……兩塊……一塊五……三毛……五個二分……”他故意弄掉了一張兩毛的紙票,又彎腰去撿,臉上帶著一種長期積攢了零錢終於湊夠數目的激動和滿足感,甚至有一絲笨拙。


    這個舉動讓櫃台後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幾位顧客都下意識地看了過來。看著那堆零碎的錢幣和覃龍那樸實得甚至有些“土氣”的舉動,人們臉上的戒備和審視似乎鬆動了一些,甚至有人露出不易察覺的同情或理解的表情。在那個年代,普通人省吃儉用多年,東拚西湊隻為買一輛憑票供應的自行車,實在太常見了。


    好不容易數夠了兩輛車的總價245元,覃龍把錢整整齊齊地碼在櫃台的玻璃台麵上。


    工作人員接過錢,開始清點、複核,動作熟練而仔細。點完無誤後,從抽屜裏拿出厚厚一疊空白的“委托貨物售出證明”。這是一種特製的三聯單據:白色存根聯留在店裏,黃色給顧客作為購買憑證,紅色的由工作人員留存記賬聯。他拿出印泥盒,示意江奔宇簽收確認。江奔宇簽下覃龍和何虎的名字後,工作人員開始填寫購車人信息、車架號(他用粉筆抄下)、型號、委托號、成交金額等。每一欄都填得一絲不苟,蓋上委托店的藍色公章(蘸印泥時發出輕微的“噗”聲),又拿出複寫紙墊上,把黃色的憑證聯撕下來遞給覃龍。


    “同誌,這證明您可收好,如果不見了也可以過來我們這裏查看。”工作人員鄭重地將黃票交給覃龍。在那個沒有發票概念、一切交易憑據都可被視為“證據”的年代,這張蓋著公章的委托證明,就是這兩輛自行車的“合法身份證”,證明來源清晰。


    “放心同誌!太謝謝了!”覃龍如獲至寶般接過那張薄薄的黃紙,對折好,小心地塞進貼身的內兜裏,還拍了拍。臉上是終於完成一件大事的喜悅。


    手續全部辦妥。兩人和工作人員道別後,一左一右推出了嶄新的二手自行車——那輛八成新的“永久”由江奔宇推著,稍舊的歸覃龍。出了委托店的門,涼颼颼的夜風立刻包圍了他們。路燈昏黃的光線拉長了他們的影子和自行車的影子。


    “走!”江奔宇低聲說了一句,語氣中帶著辦成一件難事的輕鬆和急切。兩人跨上自行車,腳踏板踩下,鏈條嘩啦啦地輕響起來。車輪滾過坑窪不平的路麵,載著人,也載著夜色和幾分謹慎的滿足感,加速朝著何虎等候的茶攤過去。


    隨後三人匯合後,不管在那裏東摸一摸,西摸一摸激動萬分何虎,便向黑暗籠罩下的古鄉村莊方向騎去。


    三輛自行車在近路小道上行駛,輪胎碾過小石子,發出“沙沙”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


    他們需要在更深的夜幕降臨前,趕回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中燕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中燕子並收藏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