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墨色天幕還未完全褪去,遠處的山巒仍籠罩在朦朧的晨霧之中,村裏便已熱鬧非凡。


    雞犬的啼吠聲、村民們的交談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仿佛在訴說著今日的與眾不同。


    按照祖輩們代代相傳、延續了數百年的傳統習俗,哪怕在這個去五舊的時期,村民們依然精心籌備的秋收祭祀儀式即將拉開帷幕。在鄉村的文化長河裏,祭祀儀式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是村民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尊崇,更是對豐收的熱切祈願。每一次祭祀,都承載著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殷切期盼。


    村中曬場旁的祠堂,莊嚴而肅穆,靜靜佇立在歲月的長河中。祠堂大門前方的空地上,村民們早在前一日便開始忙碌,齊心協力用八仙桌拚搭建起了一座莊重的祭祀台。此時的祭祀台,已被布置得煥然一新,上麵整齊地擺放著琳琅滿目的豐盛祭品,平時不舍得吃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有剛從田間采摘的新鮮稻穗,顆顆飽滿,散發著淡淡的稻香,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即將到來的豐收;有自家烤製的糕點,造型精美,香氣四溢,那是村民們用雙手精心製作的心意;還有寓意豐收的五穀雜糧,色彩斑斕,堆成小山,象征著大自然的慷慨饋贈。每一樣祭品,都飽含著村民們對天地的感恩與敬意。


    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灑在祭祀台上,主持祭祀儀式的族老身著傳統服飾,緩緩走上祭祀台。他那飽經滄桑的麵容上,寫滿了莊重與威嚴。族老目光堅定地掃視著台下的村民,隨後,一聲洪亮而有力的令下,打破了短暫的寂靜。


    村民們紛紛神情肅穆,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雙手合十,緩緩閉上雙眼。他們向上天傾訴著內心的祈願,希望今年的秋收能夠一帆風順,糧食能夠顆粒歸倉。村民們的眼神中,滿是對豐收的渴望與期待,口中念念有詞,聲音此起彼伏,在村莊的上空回蕩。這一刻,他們將對大自然饋贈的感恩之情,化作最真摯的語言,期望能夠得到上天的庇佑,讓整個村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隨著祭祀儀式的進行,香支燃起了嫋嫋香煙,煙霧升騰,彌漫在整個祭祀場地。村民們的祈禱聲與香煙交織在一起,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在這煙霧繚繞中,仿佛能看到祖先們的身影,他們正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庇佑著子孫後代。


    祭祀儀式結束後,村莊瞬間變得更加忙碌起來。各個生產小隊迅速行動,宛如訓練有素的士兵,聽從指揮,準備投入到緊張的秋收戰鬥中。他們按照之前領取的區域任務,扛著鐮刀、背著竹筐,邁著堅定的步伐,紛紛前往各自負責的稻田。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大家相互鼓勵,相互調侃,為即將開始的勞作增添了幾分輕鬆的氛圍。


    田野間,金色的稻浪隨風起伏,仿佛在向人們招手。村民們走進稻田,彎腰握住稻杆根部,手腕輕輕一旋,鐮刀便貼著泥土劃開一道銀亮的弧線。鋒利的刀刃與稻莖相觸時發出“嗤”的輕響,飽滿的稻穗便順勢傾倒在臂彎裏。有人習慣左手攏住稻束,右手揮鐮時帶起利落的風聲,稻稈斷裂的脆響此起彼伏;也有人將鐮刀斜斜插入稻叢,微微發力一拉,幾株稻穗便簌簌倒下。


    稻稈間藏著的露水沾濕了褲腳,泥土的芬芳混著稻穗的清香撲麵而來。隨著鐮刀的揮舞,金黃的稻穗紛紛倒下,在身後鋪就一片整齊的稻茬。收割的節奏逐漸形成默契,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弓著腰,手臂肌肉隨著揮鐮的動作緊繃,動作嫻熟而迅速,不一會兒,身後便留下了一大片整齊的稻茬,堆成小山的稻束在他們身旁迅速增高。婦女們則緊跟其後,將割下的稻穗攏成小堆,取來稻草擰成草繩,熟練地將稻穗捆紮成捆。她們的指尖翻飛,草繩在稻束間穿梭纏繞,眨眼間就打好一個緊實的結,方便用扁擔挑回去脫稻穀,這樣雖然辛苦些,但是那些脫完稻穀的稻杆可是個好東西,這些稻杆可以一小捆一小捆綁起來,然後堆成一個稻杆塔,塔下留出兩米多的高度,等到冬天來臨之際,就把牛群關在稻杆塔下,牛群就可以啃吃這些稻杆作為食物。老人們坐在田埂上,看著晚輩們勞作的身影,不時用毛巾擦擦額頭的汗水,手中的水壺始終保持著溫熱,隻為在孩子們口渴時能及時遞上清涼的慰藉。


    在割完稻穗的空地上,十幾個孩子正玩得不亦樂乎。紮羊角辮的小女孩蹲在田壟邊,小心翼翼地扒開枯黃的稻茬,試圖尋找藏在底下的螞蚱。突然,一隻通體碧綠的螞蚱“嗖”地蹦起,擦著她的發梢飛過,驚得她“呀”地尖叫一聲,又立刻捂著嘴咯咯笑起來。


    另一邊,幾個男孩正在玩“稻稈劍”對決,他們隨手撿起兩根粗壯的稻稈,揮舞著互相追逐,嘴裏還模仿著武俠片裏的喊殺聲:“看我這招秋風掃落葉!”稻稈相撞發出“劈啪”脆響,碎草屑撲簌簌落在他們沾滿泥土的褲腿上。


    膽大的虎娃更是發明了新玩法,他看準一處低窪的泥坑,後退幾步猛地助跑,“噗通”一聲重重踩進泥裏,濺起的泥漿像煙花般四散開來,正巧灑在追來的同伴臉上。被偷襲的孩子抹了把臉,露出兩顆豁牙氣呼呼地追著要報仇,兩人你追我趕,在稻茬地裏跌跌撞撞,驚起一群麻雀撲棱棱飛向天空。遠處田埂上的婦女們瞥見這一幕,直起腰板叉著腰笑罵:“小兔崽子們,當心陷進泥塘裏!”可孩子們充耳不聞,笑聲比天上的雲雀還要歡脫,沾滿泥巴的褲腿和草屑紛飛的頭發,都成了他們最得意的“戰利品” 。


    隨著時間的推移,稻田裏的稻穗逐漸減少,田埂上的稻捆越堆越高。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場充滿著汗水與歡笑的秋收大戲正式拉開帷幕。每一次彎腰、每一次揮鐮,都凝聚著村民們的辛勤付出;每一聲歡笑、每一句調侃,都傳遞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而鄉村的生活,也在這一次次的利益分配與農事勞作中,不斷向前推進,在歲月的長河中,譜寫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篇章。每一頁篇章,都記錄著村民們的辛勤汗水、智慧抉擇以及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成為了鄉村記憶中最珍貴的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中燕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中燕子並收藏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