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眾們不約而同的發出“咦”的一聲。陳岩也不由的揉揉下巴。
按照武俠小說的套路,江湖世家的小美女,自然要有一個武功高、長得帥的表哥之類的青梅竹馬。陳岩看看李梓瑜,再看看李俊傑。不由的點點頭。
嗯,兩個人的人設瞬間立起來了。
所有人包括站在斜坡上的人,都伸長了脖子、豎起了耳朵。生怕漏掉什麽細節。以後江湖上傳言此事,好標榜一下“在現場”。
李梓瑜仿佛努力回憶李俊傑的身份,半晌才不太確定的問道:“你是小傑哥。”
李俊傑笑著點點頭。
黃河大俠尹正剛卻向前一步大聲問道:“李門主,這又是怎麽一回事?你與太行山李家是一路人馬?”
參加太行山李家的救人計劃和自發見義勇為的救人可不是一會事。更何況大家都不知情,豈不是被太行山李閻王給騙了?
“怪不得他從南方千裏迢迢跑過來救人。”
“哎,可惜喲,晚咯。”
在黃河大俠門人的鼓動下,對李俊傑的議論聲幾乎不加掩飾的傳到人們的耳朵裏。
李俊傑卻一直笑著:“我想諸位是誤會了。我並非與太行山一路。隻不過我的祖父與梓瑜的祖父是親兄弟。”
“那還不是一路,這不還沒出來五服嗎?”
李俊傑麵對質疑也不惱,而是笑著娓娓道來:“我祖父與梓瑜祖父早就分了家。而且要說恩怨的話,隻怕是怨大於恩。”
自古分家鬧恩怨都是常事。李家兩位祖父當年是因為武學上的分歧鬧的不和。李俊傑祖父覺得李家既然入了江湖,就沒必要抱著老祖宗馬戰之術不放,而是應當重點研習更適合江湖打鬥的劍術。李梓瑜的祖父則更像是保守派。就是這樣的紛爭導致兩人分家,李俊傑祖父遠走江南。
這種東西難說對錯,兩人祖父雖然在當時江湖上有些名頭,也都是三品境界樣子。兩人的較量卻是在兒子身上分出了勝負。
李閻王槍術大成,馬戰無雙,達成二品境界,躋身九大高手。更是成了十三路響馬總瓢把子。風光無兩。
而李俊傑的父親卻辜負了自己父親的期望。也許是受江南文脈的影響,相比於武藝來說,更喜歡詩書,多與江南才子文人交往,算是當世江湖中文采最高、文壇裏武藝最高的人,倒是得了一個書劍雙絕的雅號,這自然是好聽的說法。他文沒能考中舉人、武也不過四品,可以說是文不成武不就。
所以李俊傑的祖父便從小培養李俊傑武藝。李俊傑也跟著父親讀了些書,受父親熏陶都少有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樣子。但最終還是更喜歡爺爺一些。
李俊傑的父親比較佛係,不是十分在乎上一輩恩怨,一次帶著兒子遊曆天下,正好路過老家,就在李閻王那裏住了一段時間。幼年李梓瑜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的少年李俊傑。
李俊傑看似高冷,但為人同他父親一樣和善,又十分受到李閻王看中,所以李梓瑜的印象也是十分的深刻。
“梓瑜妹妹,你若有什麽委屈盡管說出來。我雖然隻是江湖上一個寂寂無名之人。但也絕對拚盡全力幫你。”
李俊傑溫柔中帶著堅毅的目光,李梓瑜一時感動,眼圈有些泛紅,好在有幕籬遮擋不會被人看到。想要開口又怕自己聲音哽咽,於是沉默一下,就在這沉默之間,內心裏有一個聲音不斷告訴自己“李梓瑜,你不能軟弱,劉叔他們還需要你來救。”
“李俊傑,你不用多說了,你我比過便是。”最終她說出了這樣的話。
聽李梓瑜叫自己李俊傑,李俊傑隻能歎了口氣,亮出了架勢。
李梓瑜提劍,剛才因為李俊傑談話而下降的氣勢再度攀升,待她感覺劍意達到剛才戰勝泰山劍俠的高度,便一劍刺出。
李梓瑜全力出劍,卻見李俊傑手腕一轉,劍身畫圓,金屬相交“哐啷”的聲音響起。李梓瑜隻覺得自己的劍差點脫手,身形架構一散,李俊傑的長劍已然停在李梓瑜遮幕前。
在所有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俊傑已經戰勝了對手。
三品巔峰高手恐怖如斯,鐵劍門主劍法名不虛傳。
“漂亮啊!”
“這一劍簡直……”
議論聲紛紛傳來。李俊傑收劍而立。李梓瑜卻如大夢初醒的問道:“為何……會輸……”
“江湖上都知道李家鬥劍十三勢是快劍,但是為何快卻少有人知。”李俊傑隻是為李梓瑜解惑,但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因為用直。”
李俊傑竟當眾披露了李家劍法的奧秘,所有人雖然驚訝,但都努力的聽著,沒有人敢出口打斷,生怕一開口錯過了核心的部分。江湖上雖然彼此都有些情麵與交流,但是誰也不會將自己的絕學交給別人,更不用說公之於眾。
李俊傑開口說出李家鬥劍絕學,李梓瑜想要出口阻止,但又想讓李俊傑解惑,便猶豫著沒有開口。
黃河大俠尹正剛卻皺了皺眉頭。江湖上因為各自絕學不外傳才有了門派,各家對絕學都是捂在懷裏生怕被別人窺見奧秘。李俊傑公布李家劍法的事情雖然對在場的他人都有好處。但是長遠上來講未免給江湖開了一個壞頭。但李家劍法奧妙的吸引力還是戰勝了他主持江湖公道的決心,也未開口阻止。
“我之感悟,大凡武藝,以出手路線來講,隻有兩種,一是直線,二是圓弧。大多劍法都是圓直皆有,但習練者卻隻重劍招,沒有專門研究路線之人。而李家劍法則是棄圓走直,所以比別家劍法更加精準快速。”
“我自幼苦練直線劍法,十三歲能劍刺落花。直線一道已入至臻之境。但我十七歲時遇到了武當道人陳同洲,與他比劍雖然僥幸勝出,但他一手劍法,取蛇形,轉走圓弧,劍勢連綿,讓我深有感觸。於是我與他換藝,重新精研圓弧之劍。終於在十八歲時有所成,在十九歲將圓弧直線合二為一,以直線為攻,以圓弧為守。以此入三品境界。”
在場眾人沒有想到,李俊傑不但曝光了李家劍法,還披露了自己的劍法奧秘。均是詫異的說不出話來。
半晌,黃河大俠才開口道:“李門主,你露自己的功夫就罷了。這別家功法也這麽說出來,不合江湖規矩吧。”
李俊傑依然隨和地笑著:“武藝六品,諸位最終想入幾品?”
所有人沉默。每個人心中自然有對自己的期望。有的覺得有朝一日到了四品可在自己州縣稱雄就好了。有的覺得自己能到自己門派頂點就好。也有初入江湖夢想有一天自己達到二品境界、躋身十大高手的年輕人。
“我想達到一品化神境界。”李俊傑宣告出自己的想法,“習武艱苦,如攀登高山,若是不能達到真正的頂峰,又何必付出如此多的血汗?”
眾人議論紛紛。
李俊傑又接著說道:“習武一事,諸位既是我的夥伴又是我的對手。夥伴可以互通有無也可以互相鼓勵,對手可以互取長短也可以彼此激勵。諸位都是四品,我即便一覽眾山,也不過三品左右。諸位皆是二品,我若僥幸無敵,才能摸到一品的門檻。”
李俊傑每次說話,議論聲都戛然而止,他每次說完,又會引發更激烈的討論。華夏之人,無論是朝堂還是江湖,都講究中正平和。像李俊傑這種將自己目標乃至說野心公之於眾的事情少之又少。畢竟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當眾宣布,日後達到尚可,若是達不到就實屬丟人了。
“李俊傑。你這是想要禍亂江湖。”黃河大俠如是說道。
人群爆發出更加激烈討論,很快便分成兩派。支持李俊傑者逐漸向著鐵劍門的人靠攏。這些人主要是一部分江湖散人,他們資源較少,更願意像李俊傑所說的交換資源。唯一向李俊傑靠攏的有名號的就隻有泰山劍俠和他的門人。
黃河大俠自信自己已經取得大多數人支持,於是出來主持局麵。說道:“事有先後,解決完花花太歲咱們再做理論。”
李俊傑也沒有意見,於是問騎在馬上的“花花太歲”:“你方可還有高手出陣?”
“花花太歲”笑道:“自然是有的。”
說完,花花太歲一揮手,身後的屬下又豎起一杆大旗,大旗上部橫著寫著“神槍門”三字,大旗中央豎著寫著四個大字“神槍無敵”。
“神槍門?”眾人看到大旗,頗有些震驚。這花花太歲真要在江湖上立一門嗎?簡直笑話。
而與陳岩相熟的幾個江湖人不由看向陳岩,一臉的懷疑。
“陳兄弟,我記得……你是什麽門派來著?”
“我記得我就是神槍門來著。”陳岩回答。
瞬間陳岩周圍空出了一個方圓兩米的空檔,陳岩就是圓心。
“既然闖蕩江湖,就要有闖蕩江湖的樣子。”“花花太歲”說道,“神槍門可有門人願意出戰?”
佐藤緩緩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站到李俊傑麵前微微點頭。李俊傑抱拳行禮。
“啊,老左,老左竟然是個壞人。這……早知如此,就和胡大哥一起先走了。”陳岩害怕的叫了一聲,周圍的人才釋然,看來這個二世祖是被老左忽悠了。於是便忽略了這個膽小的家夥,即便他悄悄退縮、離開。
“敢問閣下高姓大名?”李俊傑似乎看出佐藤功夫不凡,於是開口問道。
“在下佐藤信綱。”
“倭人?”
“東瀛人。”
兩人簡單對話,但彼此都保持警戒。李俊傑是江浙出身,是見識過倭人武藝的。倭人武藝不以品序分。走的是勇猛、迅捷的路線。
“當你把劍鞘拋棄的時候,你就輸了。”佐藤突然對李俊傑說了這樣一句話。、
然後,電光火石之間,佐藤出刀。
居合·橫一文字初拔刀。
李俊傑沒想到剛剛還在佐藤腰間刀鞘裏的刀瞬間就近在眼前。好在他早已是三品巔峰高手,下意識的躲閃與格擋,硬生生的擋住了極速斬向自己倭刀。
“乓”的一聲。李俊傑手中長劍應聲而斷。好在李俊傑格擋的同時後閃才未被砍中。
被砍飛的劍尖還沒落地,佐藤第二刀又至,李俊傑架勢已老躲無可躲。
李俊傑的長劍是龍泉大師所鑄,劍長三尺二分,劍名青竹,鋒利無比,劍鋒略泛青光。被砍斷的劍尖在空中轉圈飛出將近三米才插在地上。而此時人們才反應過來,兩人已經交手。
而在三品以下武者眼中,兩人交手的第一個動作,竟然是佐藤刀從自己右下上撩,李俊傑以手中僅剩一寸的短劍切口處抵住了佐藤刀鋒。
“我輸了。”
按照武俠小說的套路,江湖世家的小美女,自然要有一個武功高、長得帥的表哥之類的青梅竹馬。陳岩看看李梓瑜,再看看李俊傑。不由的點點頭。
嗯,兩個人的人設瞬間立起來了。
所有人包括站在斜坡上的人,都伸長了脖子、豎起了耳朵。生怕漏掉什麽細節。以後江湖上傳言此事,好標榜一下“在現場”。
李梓瑜仿佛努力回憶李俊傑的身份,半晌才不太確定的問道:“你是小傑哥。”
李俊傑笑著點點頭。
黃河大俠尹正剛卻向前一步大聲問道:“李門主,這又是怎麽一回事?你與太行山李家是一路人馬?”
參加太行山李家的救人計劃和自發見義勇為的救人可不是一會事。更何況大家都不知情,豈不是被太行山李閻王給騙了?
“怪不得他從南方千裏迢迢跑過來救人。”
“哎,可惜喲,晚咯。”
在黃河大俠門人的鼓動下,對李俊傑的議論聲幾乎不加掩飾的傳到人們的耳朵裏。
李俊傑卻一直笑著:“我想諸位是誤會了。我並非與太行山一路。隻不過我的祖父與梓瑜的祖父是親兄弟。”
“那還不是一路,這不還沒出來五服嗎?”
李俊傑麵對質疑也不惱,而是笑著娓娓道來:“我祖父與梓瑜祖父早就分了家。而且要說恩怨的話,隻怕是怨大於恩。”
自古分家鬧恩怨都是常事。李家兩位祖父當年是因為武學上的分歧鬧的不和。李俊傑祖父覺得李家既然入了江湖,就沒必要抱著老祖宗馬戰之術不放,而是應當重點研習更適合江湖打鬥的劍術。李梓瑜的祖父則更像是保守派。就是這樣的紛爭導致兩人分家,李俊傑祖父遠走江南。
這種東西難說對錯,兩人祖父雖然在當時江湖上有些名頭,也都是三品境界樣子。兩人的較量卻是在兒子身上分出了勝負。
李閻王槍術大成,馬戰無雙,達成二品境界,躋身九大高手。更是成了十三路響馬總瓢把子。風光無兩。
而李俊傑的父親卻辜負了自己父親的期望。也許是受江南文脈的影響,相比於武藝來說,更喜歡詩書,多與江南才子文人交往,算是當世江湖中文采最高、文壇裏武藝最高的人,倒是得了一個書劍雙絕的雅號,這自然是好聽的說法。他文沒能考中舉人、武也不過四品,可以說是文不成武不就。
所以李俊傑的祖父便從小培養李俊傑武藝。李俊傑也跟著父親讀了些書,受父親熏陶都少有些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樣子。但最終還是更喜歡爺爺一些。
李俊傑的父親比較佛係,不是十分在乎上一輩恩怨,一次帶著兒子遊曆天下,正好路過老家,就在李閻王那裏住了一段時間。幼年李梓瑜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的少年李俊傑。
李俊傑看似高冷,但為人同他父親一樣和善,又十分受到李閻王看中,所以李梓瑜的印象也是十分的深刻。
“梓瑜妹妹,你若有什麽委屈盡管說出來。我雖然隻是江湖上一個寂寂無名之人。但也絕對拚盡全力幫你。”
李俊傑溫柔中帶著堅毅的目光,李梓瑜一時感動,眼圈有些泛紅,好在有幕籬遮擋不會被人看到。想要開口又怕自己聲音哽咽,於是沉默一下,就在這沉默之間,內心裏有一個聲音不斷告訴自己“李梓瑜,你不能軟弱,劉叔他們還需要你來救。”
“李俊傑,你不用多說了,你我比過便是。”最終她說出了這樣的話。
聽李梓瑜叫自己李俊傑,李俊傑隻能歎了口氣,亮出了架勢。
李梓瑜提劍,剛才因為李俊傑談話而下降的氣勢再度攀升,待她感覺劍意達到剛才戰勝泰山劍俠的高度,便一劍刺出。
李梓瑜全力出劍,卻見李俊傑手腕一轉,劍身畫圓,金屬相交“哐啷”的聲音響起。李梓瑜隻覺得自己的劍差點脫手,身形架構一散,李俊傑的長劍已然停在李梓瑜遮幕前。
在所有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俊傑已經戰勝了對手。
三品巔峰高手恐怖如斯,鐵劍門主劍法名不虛傳。
“漂亮啊!”
“這一劍簡直……”
議論聲紛紛傳來。李俊傑收劍而立。李梓瑜卻如大夢初醒的問道:“為何……會輸……”
“江湖上都知道李家鬥劍十三勢是快劍,但是為何快卻少有人知。”李俊傑隻是為李梓瑜解惑,但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因為用直。”
李俊傑竟當眾披露了李家劍法的奧秘,所有人雖然驚訝,但都努力的聽著,沒有人敢出口打斷,生怕一開口錯過了核心的部分。江湖上雖然彼此都有些情麵與交流,但是誰也不會將自己的絕學交給別人,更不用說公之於眾。
李俊傑開口說出李家鬥劍絕學,李梓瑜想要出口阻止,但又想讓李俊傑解惑,便猶豫著沒有開口。
黃河大俠尹正剛卻皺了皺眉頭。江湖上因為各自絕學不外傳才有了門派,各家對絕學都是捂在懷裏生怕被別人窺見奧秘。李俊傑公布李家劍法的事情雖然對在場的他人都有好處。但是長遠上來講未免給江湖開了一個壞頭。但李家劍法奧妙的吸引力還是戰勝了他主持江湖公道的決心,也未開口阻止。
“我之感悟,大凡武藝,以出手路線來講,隻有兩種,一是直線,二是圓弧。大多劍法都是圓直皆有,但習練者卻隻重劍招,沒有專門研究路線之人。而李家劍法則是棄圓走直,所以比別家劍法更加精準快速。”
“我自幼苦練直線劍法,十三歲能劍刺落花。直線一道已入至臻之境。但我十七歲時遇到了武當道人陳同洲,與他比劍雖然僥幸勝出,但他一手劍法,取蛇形,轉走圓弧,劍勢連綿,讓我深有感觸。於是我與他換藝,重新精研圓弧之劍。終於在十八歲時有所成,在十九歲將圓弧直線合二為一,以直線為攻,以圓弧為守。以此入三品境界。”
在場眾人沒有想到,李俊傑不但曝光了李家劍法,還披露了自己的劍法奧秘。均是詫異的說不出話來。
半晌,黃河大俠才開口道:“李門主,你露自己的功夫就罷了。這別家功法也這麽說出來,不合江湖規矩吧。”
李俊傑依然隨和地笑著:“武藝六品,諸位最終想入幾品?”
所有人沉默。每個人心中自然有對自己的期望。有的覺得有朝一日到了四品可在自己州縣稱雄就好了。有的覺得自己能到自己門派頂點就好。也有初入江湖夢想有一天自己達到二品境界、躋身十大高手的年輕人。
“我想達到一品化神境界。”李俊傑宣告出自己的想法,“習武艱苦,如攀登高山,若是不能達到真正的頂峰,又何必付出如此多的血汗?”
眾人議論紛紛。
李俊傑又接著說道:“習武一事,諸位既是我的夥伴又是我的對手。夥伴可以互通有無也可以互相鼓勵,對手可以互取長短也可以彼此激勵。諸位都是四品,我即便一覽眾山,也不過三品左右。諸位皆是二品,我若僥幸無敵,才能摸到一品的門檻。”
李俊傑每次說話,議論聲都戛然而止,他每次說完,又會引發更激烈的討論。華夏之人,無論是朝堂還是江湖,都講究中正平和。像李俊傑這種將自己目標乃至說野心公之於眾的事情少之又少。畢竟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當眾宣布,日後達到尚可,若是達不到就實屬丟人了。
“李俊傑。你這是想要禍亂江湖。”黃河大俠如是說道。
人群爆發出更加激烈討論,很快便分成兩派。支持李俊傑者逐漸向著鐵劍門的人靠攏。這些人主要是一部分江湖散人,他們資源較少,更願意像李俊傑所說的交換資源。唯一向李俊傑靠攏的有名號的就隻有泰山劍俠和他的門人。
黃河大俠自信自己已經取得大多數人支持,於是出來主持局麵。說道:“事有先後,解決完花花太歲咱們再做理論。”
李俊傑也沒有意見,於是問騎在馬上的“花花太歲”:“你方可還有高手出陣?”
“花花太歲”笑道:“自然是有的。”
說完,花花太歲一揮手,身後的屬下又豎起一杆大旗,大旗上部橫著寫著“神槍門”三字,大旗中央豎著寫著四個大字“神槍無敵”。
“神槍門?”眾人看到大旗,頗有些震驚。這花花太歲真要在江湖上立一門嗎?簡直笑話。
而與陳岩相熟的幾個江湖人不由看向陳岩,一臉的懷疑。
“陳兄弟,我記得……你是什麽門派來著?”
“我記得我就是神槍門來著。”陳岩回答。
瞬間陳岩周圍空出了一個方圓兩米的空檔,陳岩就是圓心。
“既然闖蕩江湖,就要有闖蕩江湖的樣子。”“花花太歲”說道,“神槍門可有門人願意出戰?”
佐藤緩緩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站到李俊傑麵前微微點頭。李俊傑抱拳行禮。
“啊,老左,老左竟然是個壞人。這……早知如此,就和胡大哥一起先走了。”陳岩害怕的叫了一聲,周圍的人才釋然,看來這個二世祖是被老左忽悠了。於是便忽略了這個膽小的家夥,即便他悄悄退縮、離開。
“敢問閣下高姓大名?”李俊傑似乎看出佐藤功夫不凡,於是開口問道。
“在下佐藤信綱。”
“倭人?”
“東瀛人。”
兩人簡單對話,但彼此都保持警戒。李俊傑是江浙出身,是見識過倭人武藝的。倭人武藝不以品序分。走的是勇猛、迅捷的路線。
“當你把劍鞘拋棄的時候,你就輸了。”佐藤突然對李俊傑說了這樣一句話。、
然後,電光火石之間,佐藤出刀。
居合·橫一文字初拔刀。
李俊傑沒想到剛剛還在佐藤腰間刀鞘裏的刀瞬間就近在眼前。好在他早已是三品巔峰高手,下意識的躲閃與格擋,硬生生的擋住了極速斬向自己倭刀。
“乓”的一聲。李俊傑手中長劍應聲而斷。好在李俊傑格擋的同時後閃才未被砍中。
被砍飛的劍尖還沒落地,佐藤第二刀又至,李俊傑架勢已老躲無可躲。
李俊傑的長劍是龍泉大師所鑄,劍長三尺二分,劍名青竹,鋒利無比,劍鋒略泛青光。被砍斷的劍尖在空中轉圈飛出將近三米才插在地上。而此時人們才反應過來,兩人已經交手。
而在三品以下武者眼中,兩人交手的第一個動作,竟然是佐藤刀從自己右下上撩,李俊傑以手中僅剩一寸的短劍切口處抵住了佐藤刀鋒。
“我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