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設九關攔截花花太歲,花花太歲的隊伍卻繞道而行,神出鬼沒的來到了最後一關。
對於丐幫要將江湖人分開的做法,陳岩也逐漸理解。花花太歲帶了約莫二十幾人,而九批人每批都在百人左右,人數上都是有優勢的。而且作為普通江湖人,能夠指揮百人應當就是極限了。千餘人聚在一起難免尾大不掉,甚至生出事端來。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比如尹正剛就對李俊傑頗為不滿。
畢竟人家尹正剛先被尊稱為黃河大俠,李俊傑後起的外號鐵劍鎮山河。
傳聞黃河大俠曾經無意間向泰山劍俠抱怨過此事。泰山劍俠卻說:“李俊傑青年才俊,於劍法一途必然會有大成。你我雖然與他同為三品境界,但確實不如他,這外號被壓一頭也沒什麽好生氣的。”
自此黃河羞於泰山為伍。
待陳岩等人趕到李俊傑防守的最後一關,發現兩方人馬正在比鬥。
李俊傑成功的拖住了花花太歲的隊伍。
先後趕來的八關人馬已經將花花太歲的人馬圍了起來。
“這花花太歲也是腦洞清奇,他若是認慫跑了就是,卻直接跑到了這最後一關,現在被大夥圍了,還不如一關一關打上來容易一些。”
“估計是想一關不打偷跑過去太沒麵子,闖了最後一關,說起來也算是通了關。”
“想得美,鐵劍鎮山河一個南方人,能在北方守最後一關,那是浪得虛名的?”
千名江湖人士幾乎集齊了北地江湖叫得上名號的大俠。新到的俠士七嘴八舌找到相熟的先到俠士議論,但發現先到的俠士隻是尷尬的點點頭,便覺得事情有些問題。待他們看清現在居中比鬥的人又都尷尬的閉上了嘴巴。
此處是南下必經之路,已靠近太行山區,周圍有一些土丘小山。江湖人士將的花花太歲隊伍圍在中間盆地上,並在中間空出一小圈平地用作比武。因為人數眾多,後到的陳岩等人倒是有機會站在小丘的斜坡上,雖然有些距離,但能夠看到整個比武場的全貌。而黃河大俠自然有人讓出通路,帶著門人走到前排。
花花太歲的人穿著黑色直裰,也不顯得慌張,隻是圍城一個圈,四麵戒備的將一個身穿飛魚服的年輕男子護在中間。而在空地上打鬥的,江湖人士一方正是泰山劍俠。
而花花太歲一方出戰的確實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那女子用槍,帶著幕籬看不清麵容,但勉強能看出身材姣好。
正是大家要救的九霄仙子-李梓瑜。
九霄仙子投敵了?
“這女人倒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中年油膩江湖人不禁感歎。
“怎可……怎可……如此……”少年愛慕江湖人不禁哀歎。
“嘿,這花花太歲倒真非浪得虛名,收服娘們兒的功夫厲害啊。”潑皮出身的江湖人嘴裏說些汙言穢語,眼睛卻在九霄仙子和花花太歲身上來回打量,不知在腦補著什麽。
而先一步到來的江湖人已然沒有搭理新來的陳岩等人。
江湖人士陸續趕來,對於最先防守此處的江湖人,這樣的各種聲音已經聽了七次了。
泰山劍俠也是三品高手,擅長綈袍劍法。此時與李梓瑜持劍對峙,都未出手。
“什麽個情況?”
“李閻王家傳的鬥劍十三勢果然名不虛傳,九霄仙子已經以劍法連敗兩名四品高手,以短兵論,也隻有鐵劍門主和泰山劍俠還能一戰。”
“李家槍劍雙絕名不虛傳啊。”
“我聽說九霄仙子也就是四品守法的境界,怎麽能連敗同為四品的高手?”
“這就是鬥劍勢法的高明之處,這劍法化繁為簡,速度極快。”
“我倒是覺得九霄仙子用的是劍卻又槍術的影子。”
“對啊,李家以槍術絕冠天下,在劍法中加入槍法也有些道理。”
江湖人七嘴八舌的說著,陳岩卻不插嘴,隻是在一旁聽著,說起來李梓瑜也算是他手下敗將。可當日他卻是用大槍贏得李梓瑜的雁翎刀,正如江湖中所說的“一長抵二品”。大概意思就是比武的時候,兵器長能彌補二品的差距。雖不準確,卻也有理。
陳岩無心多想,倒是不斷的用手在衣服上揉搓,像是緊張的在擦手汗。身邊有注意到他動作的江湖人,也不由自主的覺得手心有汗,怕一會兒真打起來拿不住武器,也趕緊擦了起來。
眾人議論間,泰山劍俠陡然出手,陳岩不得不承認,三品高手自有三品高手的獨到之處。泰山劍俠綈袍劍劍勢連綿,如潑墨一般攻向李梓瑜。李梓瑜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十三勢盡出,卻不能捕捉到泰山劍俠的尖身,往往李梓瑜出一招阻擋對方劍勢,對方的劍就急轉方向,但劍勢卻是不減反增。兩人鬥劍數招,圍觀眾人竟然沒有聽到一聲長劍相撞的金屬聲。李梓瑜卻已被逼退數步。
李梓瑜畢竟也是自幼習武,尤其是這種江湖對決,更是她平日裏擅長和經常練習的對抗方式。原本在陳岩以劉叔等人性命和自己清白的威脅下配合陳岩計劃出戰,但一出戰便感覺到輕鬆。原本她被陳岩用奸計打敗的挫敗感,在回到自己擅長的打鬥方式上,贏過四品高手時竟消失不見了。
過去與人比武,李梓瑜幾乎沒有敗過。她心裏清楚,那些高手都會因為她是李閻王的女兒讓著她。結果就是之前的打鬥中,水平不如她的很快被她打敗,水平與她相當或高於她的又故意相讓。而今天這些四品乃至三品高手可以確定並沒有讓著她的意思。
到了此刻,李梓瑜竟然有些喜歡現在這種打鬥感覺。
在不斷被劍勢壓製的過程中,李梓瑜心念一閃。出現了與陳岩對敵的場景。一個想法出現在她的腦子裏,準確判斷、大膽出手。
信心的積累,成就必勝的一劍。
李梓瑜出手。
格——未中。
抽——未中。
洗。
金屬相交的聲音傳來,李梓瑜的劍尖如蛇影一般,順著泰山劍俠的長劍而上。恍然見李梓瑜眼中甚至站在對麵的正是那千刀萬剮不足為惜的陳岩。
泰山劍俠連綿不絕的劍勢一滯,立刻快步後退。
泰山之勢不再,劍俠邊退邊以長劍畫圈想要擋開李梓瑜刺過來的利劍。
然而利劍隨身如影,泰山劍俠隻得全力一躍,跳出場中躲入人群。
三品高手、泰山劍俠敗了。
李梓瑜劍意所至,隨手一甩長劍,一聲劍鳴如龍吟一般傳入眾人耳中。
巍巍太行,李家幾百年的傳承讓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區區一個小娘尚且如此。那李閻王和天罡三十六騎又是何等存在?
所有人將目光看向鐵劍門主李俊傑。
李俊傑歎了口氣,緩緩的抽出長劍,隨手將劍鞘扔給門人。走到李梓瑜麵前,竟露出了溫柔的笑臉。
“梓瑜妹妹,你可還記得我?”
對於丐幫要將江湖人分開的做法,陳岩也逐漸理解。花花太歲帶了約莫二十幾人,而九批人每批都在百人左右,人數上都是有優勢的。而且作為普通江湖人,能夠指揮百人應當就是極限了。千餘人聚在一起難免尾大不掉,甚至生出事端來。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比如尹正剛就對李俊傑頗為不滿。
畢竟人家尹正剛先被尊稱為黃河大俠,李俊傑後起的外號鐵劍鎮山河。
傳聞黃河大俠曾經無意間向泰山劍俠抱怨過此事。泰山劍俠卻說:“李俊傑青年才俊,於劍法一途必然會有大成。你我雖然與他同為三品境界,但確實不如他,這外號被壓一頭也沒什麽好生氣的。”
自此黃河羞於泰山為伍。
待陳岩等人趕到李俊傑防守的最後一關,發現兩方人馬正在比鬥。
李俊傑成功的拖住了花花太歲的隊伍。
先後趕來的八關人馬已經將花花太歲的人馬圍了起來。
“這花花太歲也是腦洞清奇,他若是認慫跑了就是,卻直接跑到了這最後一關,現在被大夥圍了,還不如一關一關打上來容易一些。”
“估計是想一關不打偷跑過去太沒麵子,闖了最後一關,說起來也算是通了關。”
“想得美,鐵劍鎮山河一個南方人,能在北方守最後一關,那是浪得虛名的?”
千名江湖人士幾乎集齊了北地江湖叫得上名號的大俠。新到的俠士七嘴八舌找到相熟的先到俠士議論,但發現先到的俠士隻是尷尬的點點頭,便覺得事情有些問題。待他們看清現在居中比鬥的人又都尷尬的閉上了嘴巴。
此處是南下必經之路,已靠近太行山區,周圍有一些土丘小山。江湖人士將的花花太歲隊伍圍在中間盆地上,並在中間空出一小圈平地用作比武。因為人數眾多,後到的陳岩等人倒是有機會站在小丘的斜坡上,雖然有些距離,但能夠看到整個比武場的全貌。而黃河大俠自然有人讓出通路,帶著門人走到前排。
花花太歲的人穿著黑色直裰,也不顯得慌張,隻是圍城一個圈,四麵戒備的將一個身穿飛魚服的年輕男子護在中間。而在空地上打鬥的,江湖人士一方正是泰山劍俠。
而花花太歲一方出戰的確實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那女子用槍,帶著幕籬看不清麵容,但勉強能看出身材姣好。
正是大家要救的九霄仙子-李梓瑜。
九霄仙子投敵了?
“這女人倒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中年油膩江湖人不禁感歎。
“怎可……怎可……如此……”少年愛慕江湖人不禁哀歎。
“嘿,這花花太歲倒真非浪得虛名,收服娘們兒的功夫厲害啊。”潑皮出身的江湖人嘴裏說些汙言穢語,眼睛卻在九霄仙子和花花太歲身上來回打量,不知在腦補著什麽。
而先一步到來的江湖人已然沒有搭理新來的陳岩等人。
江湖人士陸續趕來,對於最先防守此處的江湖人,這樣的各種聲音已經聽了七次了。
泰山劍俠也是三品高手,擅長綈袍劍法。此時與李梓瑜持劍對峙,都未出手。
“什麽個情況?”
“李閻王家傳的鬥劍十三勢果然名不虛傳,九霄仙子已經以劍法連敗兩名四品高手,以短兵論,也隻有鐵劍門主和泰山劍俠還能一戰。”
“李家槍劍雙絕名不虛傳啊。”
“我聽說九霄仙子也就是四品守法的境界,怎麽能連敗同為四品的高手?”
“這就是鬥劍勢法的高明之處,這劍法化繁為簡,速度極快。”
“我倒是覺得九霄仙子用的是劍卻又槍術的影子。”
“對啊,李家以槍術絕冠天下,在劍法中加入槍法也有些道理。”
江湖人七嘴八舌的說著,陳岩卻不插嘴,隻是在一旁聽著,說起來李梓瑜也算是他手下敗將。可當日他卻是用大槍贏得李梓瑜的雁翎刀,正如江湖中所說的“一長抵二品”。大概意思就是比武的時候,兵器長能彌補二品的差距。雖不準確,卻也有理。
陳岩無心多想,倒是不斷的用手在衣服上揉搓,像是緊張的在擦手汗。身邊有注意到他動作的江湖人,也不由自主的覺得手心有汗,怕一會兒真打起來拿不住武器,也趕緊擦了起來。
眾人議論間,泰山劍俠陡然出手,陳岩不得不承認,三品高手自有三品高手的獨到之處。泰山劍俠綈袍劍劍勢連綿,如潑墨一般攻向李梓瑜。李梓瑜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十三勢盡出,卻不能捕捉到泰山劍俠的尖身,往往李梓瑜出一招阻擋對方劍勢,對方的劍就急轉方向,但劍勢卻是不減反增。兩人鬥劍數招,圍觀眾人竟然沒有聽到一聲長劍相撞的金屬聲。李梓瑜卻已被逼退數步。
李梓瑜畢竟也是自幼習武,尤其是這種江湖對決,更是她平日裏擅長和經常練習的對抗方式。原本在陳岩以劉叔等人性命和自己清白的威脅下配合陳岩計劃出戰,但一出戰便感覺到輕鬆。原本她被陳岩用奸計打敗的挫敗感,在回到自己擅長的打鬥方式上,贏過四品高手時竟消失不見了。
過去與人比武,李梓瑜幾乎沒有敗過。她心裏清楚,那些高手都會因為她是李閻王的女兒讓著她。結果就是之前的打鬥中,水平不如她的很快被她打敗,水平與她相當或高於她的又故意相讓。而今天這些四品乃至三品高手可以確定並沒有讓著她的意思。
到了此刻,李梓瑜竟然有些喜歡現在這種打鬥感覺。
在不斷被劍勢壓製的過程中,李梓瑜心念一閃。出現了與陳岩對敵的場景。一個想法出現在她的腦子裏,準確判斷、大膽出手。
信心的積累,成就必勝的一劍。
李梓瑜出手。
格——未中。
抽——未中。
洗。
金屬相交的聲音傳來,李梓瑜的劍尖如蛇影一般,順著泰山劍俠的長劍而上。恍然見李梓瑜眼中甚至站在對麵的正是那千刀萬剮不足為惜的陳岩。
泰山劍俠連綿不絕的劍勢一滯,立刻快步後退。
泰山之勢不再,劍俠邊退邊以長劍畫圈想要擋開李梓瑜刺過來的利劍。
然而利劍隨身如影,泰山劍俠隻得全力一躍,跳出場中躲入人群。
三品高手、泰山劍俠敗了。
李梓瑜劍意所至,隨手一甩長劍,一聲劍鳴如龍吟一般傳入眾人耳中。
巍巍太行,李家幾百年的傳承讓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區區一個小娘尚且如此。那李閻王和天罡三十六騎又是何等存在?
所有人將目光看向鐵劍門主李俊傑。
李俊傑歎了口氣,緩緩的抽出長劍,隨手將劍鞘扔給門人。走到李梓瑜麵前,竟露出了溫柔的笑臉。
“梓瑜妹妹,你可還記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