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憶江南與鄒慶弟開始了兒科的實習。
兒科梁主任是一位小巧纖細舉止文雅的小老太太、50歲出頭、上海人。
她待人謙和說話語氣溫和、絲毫沒有主任的架子。
查房時對待小病號態度溫柔、治療藥物選擇的道理、對病人家屬交代的明明白白、對病因的考慮分析的清清楚楚、使得這一幫進修實習醫生口服心服。
她還會與這些年輕醫生開開玩笑,有時候竟然還會為年輕人搬凳子讓他們坐。
就是這樣一位科主任,居然還會有人在她背後、用一種很不以為然的態度看待她。
就是因為她為人謙和沒有一點架子不像一個主任、但在工作問題上要求板板正正涇渭分明、使得一些人不能隨心所欲。
旁觀者清。
在憶江南看來,這就是完美與湊合、約束與放任、文雅與平庸的天生鴻溝。
因為平庸才會產生出來的不甘不服;因為平庸才更會相形見絀、才要通過挑剔和不滿來平衡自己的內心。
兒科還有3名醫生,一位張玉珍老師、臨近55歲的退休年齡,是憶江南和進修小廖醫生的帶教老師;一位盛玲老師、帶教鄒慶弟和進修的小周醫生;還有一位郝雲芝老師、帶教了進修的小徐醫生。
兒科進修的三位醫生小廖小徐小周醫生,個頭身型都差不多、都屬於活潑愛笑的類型;加上鄒慶弟和憶江南也都性格開朗。
這樣一來,兒科的醫生與護士之間、進修實習醫生與本院醫生之間、關係融洽隨和成為氣氛最活躍的科室。
兒科護士裏麵,引起憶江南關注和喜歡的就是龐雲。
她的外號“鐵蛋”,長得又矮又胖巧克力色的皮膚,一雙圓滾滾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向上翻翹著、鼻子嘴巴都很小巧、就像一個大號的俄羅斯娃娃。
她是一位老紅軍的女兒、14歲參軍曾經在廣西當兵5年,現在才23歲,她與憶江南那可是一見如故、兩人之間有一種天生的親熱感,可以無話不談。
這一天正好張老師帶著廖醫生、憶江南值夜班,龐雲護士是上大夜班。
龐雲很直率地告訴憶江南:
“真羨慕你能成功上大學,我是70年參軍75年退伍、分配在地區醫院還是幹護士老本行;我2次報名想上大學都沒有成功、小學畢業文化基礎太差了。
父親病危我放棄了部隊提幹的機會、打報告退伍想回來伺候伺候老爺子,結果是‘子欲養、親不待’,我到家的第三天,父親就去世了;我隻能抱著老爹的遺體嚎啕大哭......”。
龐雲說到這裏有點激動,眼圈都紅了。
她說話嗓門很大,一直到了11點多還在滔滔不絕,影響到了隔壁正在醫生值班室休息的張老師和廖醫生。
她們已經不斷地敲牆提出抗議了、萬一下半夜來了急診、就會整個晚上都沒法睡覺、張醫生年紀大了,這種夜班她可是有些吃不消的。
龐雲到了零點就要進行護士的交接班,憶江南隻得食指堵在嘴唇上,暗示不能再說話了、熄燈睡覺。
幾天相處下來、發現龐雲特別直爽、是個極其樂觀幽默風趣的姑娘、還是一塊喜劇演員的好材料。
外表看起來,她矮矮胖胖、戴一個護士帽子,習慣性的一斜眼一叉腰活脫脫一個胖大嫂的形象。
笑起來故意發出老鴉一般的沙啞嘎嘎聲、唱起歌來卻又可以一波三折婉轉動聽。
最特別的就是她那種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隨心所欲的怪動作、逢人即變的各種方言家鄉土話、大膽直爽而又一針見血地、應對他人的種種玩笑及反擊的本領。
幾乎所有電影當中的對話和歌曲、她都可以信手拈來、穿插運用在任何地方和人事當中
浮州正在熱映的電影《三笑》,那是一部唐伯虎點秋香的喜劇片子。
她去看了3次以後,馬上就能把電影當中的台詞、惟妙惟肖表演出來;所有的歌曲、從頭到尾全部唱出來;經常會有其他科室的醫生護士來上門取經、討教某一首歌的曲調和歌詞。
隻要不影響工作、她是來者不拒、張口就來;她就是一個發光體、隨時帶給他人快樂和歡笑。
鄒慶弟和龐雲年齡相當、工齡相當、有時想對她耍耍寶、帶一點小小惡意地開開她的玩笑。
可在龐雲的麵前、完全不是對手隻有陪著幹笑的尷尬。
每當這時,龐雲就會格外得意、一麵對憶江南眨巴著眼睛做個鬼臉、一邊繼續乘勝追擊、一直到鄒慶弟完全變成啞巴為止。
龐雲,幹起活來那是又快又利索、能吃苦肯出力。
小兒的靜脈針別人打不好,她袖子一擼:“我來”;不到1分鍾,一隻肥厚的小胖手在患兒的腦門上輕輕一摸。
一聲“好了”、順手從工作服口袋裏掏出一塊糖,對著那個娃娃一晃、剝開糖紙就把糖塊塞進了嘴裏:“寶寶乖,不哭,吃糖糖”;沒有一個家長和孩子不喜歡這個龐護士姐姐的。
一次不知道是為了什麽原因、發現一個注射器摔壞了,護士長查問:“誰弄壞的,要賠償的”;當時沒有一個人認賬,有一個護士小小聲音提出:“剛才看到龐雲在這邊站著”。
龐雲勃然大怒、不顧一切大聲抗議:“是我的事、我會認賬、會改正;不是我的事、賴不到我的頭上;你看到我摔碎了注射器嗎?”她那雙大眼睛、盯住了想把責任推給她的那個護士。
那個護士原本是想悄悄的把事情引向龐雲,反正幹部子女好說話、用錢也大方不計較;被她這樣大聲地揭露出來,惱羞成怒卻又無話可說;隻能用那種帶著敵意的目光斜視著龐雲。
龐雲發表完了自己的意見後、像個沒事人一樣;她照樣談笑風生無所忌憚、還對著那幾個護士一如既往地開玩笑、搞得這些小心眼的人也沒有了脾氣、想生氣也生氣不起來了。
科室裏頭全部都是女同誌,總有那麽幾個“老婦女”、喜歡在背後嘀嘀咕咕發議論:“長得那麽矮胖、又那麽黑、還穿一雙小白皮鞋......長得那麽醜、哪個男的會要她啊?”
這種“長舌婦”都像一群蒼蠅蚊子那麽惡心,自己都不照照鏡子,那麽無聊地盯著她人;難道你的生活情趣、生活品質包括物質條件、精神享受能超過別人嗎?
詆毀她人,就是這種人自己能找出來的一種心理平衡。
龐雲知道這幾個人的行徑、她照樣是對這種人的德行很鄙視、做個鬼臉、一笑了之。
憶江南真是太喜歡龐雲的性格和她的語言音樂才能了、還有她那種“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大度”。
兒科梁主任是一位小巧纖細舉止文雅的小老太太、50歲出頭、上海人。
她待人謙和說話語氣溫和、絲毫沒有主任的架子。
查房時對待小病號態度溫柔、治療藥物選擇的道理、對病人家屬交代的明明白白、對病因的考慮分析的清清楚楚、使得這一幫進修實習醫生口服心服。
她還會與這些年輕醫生開開玩笑,有時候竟然還會為年輕人搬凳子讓他們坐。
就是這樣一位科主任,居然還會有人在她背後、用一種很不以為然的態度看待她。
就是因為她為人謙和沒有一點架子不像一個主任、但在工作問題上要求板板正正涇渭分明、使得一些人不能隨心所欲。
旁觀者清。
在憶江南看來,這就是完美與湊合、約束與放任、文雅與平庸的天生鴻溝。
因為平庸才會產生出來的不甘不服;因為平庸才更會相形見絀、才要通過挑剔和不滿來平衡自己的內心。
兒科還有3名醫生,一位張玉珍老師、臨近55歲的退休年齡,是憶江南和進修小廖醫生的帶教老師;一位盛玲老師、帶教鄒慶弟和進修的小周醫生;還有一位郝雲芝老師、帶教了進修的小徐醫生。
兒科進修的三位醫生小廖小徐小周醫生,個頭身型都差不多、都屬於活潑愛笑的類型;加上鄒慶弟和憶江南也都性格開朗。
這樣一來,兒科的醫生與護士之間、進修實習醫生與本院醫生之間、關係融洽隨和成為氣氛最活躍的科室。
兒科護士裏麵,引起憶江南關注和喜歡的就是龐雲。
她的外號“鐵蛋”,長得又矮又胖巧克力色的皮膚,一雙圓滾滾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向上翻翹著、鼻子嘴巴都很小巧、就像一個大號的俄羅斯娃娃。
她是一位老紅軍的女兒、14歲參軍曾經在廣西當兵5年,現在才23歲,她與憶江南那可是一見如故、兩人之間有一種天生的親熱感,可以無話不談。
這一天正好張老師帶著廖醫生、憶江南值夜班,龐雲護士是上大夜班。
龐雲很直率地告訴憶江南:
“真羨慕你能成功上大學,我是70年參軍75年退伍、分配在地區醫院還是幹護士老本行;我2次報名想上大學都沒有成功、小學畢業文化基礎太差了。
父親病危我放棄了部隊提幹的機會、打報告退伍想回來伺候伺候老爺子,結果是‘子欲養、親不待’,我到家的第三天,父親就去世了;我隻能抱著老爹的遺體嚎啕大哭......”。
龐雲說到這裏有點激動,眼圈都紅了。
她說話嗓門很大,一直到了11點多還在滔滔不絕,影響到了隔壁正在醫生值班室休息的張老師和廖醫生。
她們已經不斷地敲牆提出抗議了、萬一下半夜來了急診、就會整個晚上都沒法睡覺、張醫生年紀大了,這種夜班她可是有些吃不消的。
龐雲到了零點就要進行護士的交接班,憶江南隻得食指堵在嘴唇上,暗示不能再說話了、熄燈睡覺。
幾天相處下來、發現龐雲特別直爽、是個極其樂觀幽默風趣的姑娘、還是一塊喜劇演員的好材料。
外表看起來,她矮矮胖胖、戴一個護士帽子,習慣性的一斜眼一叉腰活脫脫一個胖大嫂的形象。
笑起來故意發出老鴉一般的沙啞嘎嘎聲、唱起歌來卻又可以一波三折婉轉動聽。
最特別的就是她那種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隨心所欲的怪動作、逢人即變的各種方言家鄉土話、大膽直爽而又一針見血地、應對他人的種種玩笑及反擊的本領。
幾乎所有電影當中的對話和歌曲、她都可以信手拈來、穿插運用在任何地方和人事當中
浮州正在熱映的電影《三笑》,那是一部唐伯虎點秋香的喜劇片子。
她去看了3次以後,馬上就能把電影當中的台詞、惟妙惟肖表演出來;所有的歌曲、從頭到尾全部唱出來;經常會有其他科室的醫生護士來上門取經、討教某一首歌的曲調和歌詞。
隻要不影響工作、她是來者不拒、張口就來;她就是一個發光體、隨時帶給他人快樂和歡笑。
鄒慶弟和龐雲年齡相當、工齡相當、有時想對她耍耍寶、帶一點小小惡意地開開她的玩笑。
可在龐雲的麵前、完全不是對手隻有陪著幹笑的尷尬。
每當這時,龐雲就會格外得意、一麵對憶江南眨巴著眼睛做個鬼臉、一邊繼續乘勝追擊、一直到鄒慶弟完全變成啞巴為止。
龐雲,幹起活來那是又快又利索、能吃苦肯出力。
小兒的靜脈針別人打不好,她袖子一擼:“我來”;不到1分鍾,一隻肥厚的小胖手在患兒的腦門上輕輕一摸。
一聲“好了”、順手從工作服口袋裏掏出一塊糖,對著那個娃娃一晃、剝開糖紙就把糖塊塞進了嘴裏:“寶寶乖,不哭,吃糖糖”;沒有一個家長和孩子不喜歡這個龐護士姐姐的。
一次不知道是為了什麽原因、發現一個注射器摔壞了,護士長查問:“誰弄壞的,要賠償的”;當時沒有一個人認賬,有一個護士小小聲音提出:“剛才看到龐雲在這邊站著”。
龐雲勃然大怒、不顧一切大聲抗議:“是我的事、我會認賬、會改正;不是我的事、賴不到我的頭上;你看到我摔碎了注射器嗎?”她那雙大眼睛、盯住了想把責任推給她的那個護士。
那個護士原本是想悄悄的把事情引向龐雲,反正幹部子女好說話、用錢也大方不計較;被她這樣大聲地揭露出來,惱羞成怒卻又無話可說;隻能用那種帶著敵意的目光斜視著龐雲。
龐雲發表完了自己的意見後、像個沒事人一樣;她照樣談笑風生無所忌憚、還對著那幾個護士一如既往地開玩笑、搞得這些小心眼的人也沒有了脾氣、想生氣也生氣不起來了。
科室裏頭全部都是女同誌,總有那麽幾個“老婦女”、喜歡在背後嘀嘀咕咕發議論:“長得那麽矮胖、又那麽黑、還穿一雙小白皮鞋......長得那麽醜、哪個男的會要她啊?”
這種“長舌婦”都像一群蒼蠅蚊子那麽惡心,自己都不照照鏡子,那麽無聊地盯著她人;難道你的生活情趣、生活品質包括物質條件、精神享受能超過別人嗎?
詆毀她人,就是這種人自己能找出來的一種心理平衡。
龐雲知道這幾個人的行徑、她照樣是對這種人的德行很鄙視、做個鬼臉、一笑了之。
憶江南真是太喜歡龐雲的性格和她的語言音樂才能了、還有她那種“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