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廠長任命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 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默蘭站在紡織廠的職工大會上,看著台下三百多雙眼睛,手心微微出汗。主席台上,“熱烈慶祝沈默蘭同誌任紅星紡織廠廠長”的橫幅鮮豔奪目,縣革委會主任正在宣讀任命書,聲音通過擴音器響徹車間。她摸了摸胸前新換的廠長徽章,金屬邊緣硌得掌心發燙,卻讓她莫名心安——這枚徽章是她無數個深夜在空間裏調試織機的見證。
“下麵,請沈默蘭廠長講話!”掌聲雷動中,沈默蘭接過話筒。她望向人群,看到大哥沈默軒站在後排,微微點頭。那眼神讓她想起二十年前,饑荒中大哥把最後一塊紅薯塞進她手裏的模樣。
“同誌們,”她的聲音出乎意料地平穩,“從今天起,咱們廠就是省級示範單位了,但這不是終點,是起點。下個月,我們要引進全省第一台半自動織機,年底前讓每個工人的月工資漲到八十塊!”
台下爆發出歡呼。沈默蘭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目前鎮上普通工人月工資不過四十塊,八十塊足夠讓一個五口之家頓頓見肉。而她敢許下這個承諾,正是因為空間裏那片永遠豐收的黑土地,和取之不盡的靈泉。
任命儀式結束後,縣工業局王科長留下來“指導工作”。沈默蘭將他迎進新裝修的廠長辦公室,桌上早已擺好靈泉泡的龍井,還有一碟空間產的桃酥。
“沈廠長,”王科長咬了口桃酥,眼睛一亮,“這點心……”
“廠裏食堂新學的手藝,”沈默蘭微笑著遞上文件,“王科長,這是我們的‘技術革新申請書’,想引進日本的紡織技術,需要外匯額度支持。”
王科長接過文件,掃了一眼“山泉水紡織工藝升級”的項目描述:“外匯額度緊張啊,不過你們廠是示範單位,我可以幫著爭取。但省裏要看到實打實的成果——比如,能不能先弄一批‘樣品’去廣交會試試?”
沈默蘭心中一動。廣交會,這個曾經隻在廣播裏聽到的名字,如今竟觸手可及。她想起大哥說過,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到了沿海,或許這就是沈家走向世界的契機。
“樣品我們早就備好了,”她起身打開保險櫃,取出一匹雪白色的布料,“這是用‘改良山泉水’處理的高支紗,輕薄透氣,適合做夏季出口襯衫。”
王科長伸手撫摸布料,指尖掠過之處,靈泉的淡淡清香若有若無。他點點頭:“不錯,下周我帶省外貿局的人來驗廠,你們做好準備。”
送走王科長後,沈默蘭立刻來到後山的空間入口。沈默軒已經等在那裏,手裏拿著一本泛黃的《現代紡織技術》:“蘭蘭,廣交會的樣品必須用靈泉棉紗,但要控製比例——三滴靈泉兌一百斤水,不能再多了。”
“哥,你說我們真能出口到國外?”沈默蘭接過書,書頁間夾著一張香港報紙,上麵刊登著“大陸紡織品國際行情”。
“為什麽不能?”沈默軒反問道,“我們的布料比洋人賣的柔軟,價格還低三成。記住,廣交會上隻展示成品,絕不透露工藝細節。實在問起來,就說‘東方神秘工藝’。”
接下來的半個月,紡織廠進入戰時狀態。沈默蘭親自帶領技術骨幹加班調試織機,沈默遠負責從空間運輸棉紗,三姑姑則在秘密工坊裏用靈泉水處理原料。每天深夜,當最後一個工人離開後,沈默蘭都會獨自來到車間,看著靈泉浸泡過的棉紗在月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心中充滿敬畏。
省外貿局驗廠當天,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位年輕的外貿專員突然指著布料問:“這上麵的紋路很特別,像是某種植物的肌理,是印花還是織出來的?”
沈默蘭心跳加速,她知道這是靈泉棉紗自然形成的“水波紋”,無法複製。但她麵不改色:“這是我們的‘水雲紋’織法,專利正在申請中。”
專員點點頭,在記錄簿上寫下“獨特工藝,具備國際競爭力”。沈默蘭鬆了口氣,目光與遠處的沈默軒交匯——他正假裝檢查設備,實則用身體擋住了專員看向後窗的視線,那裏正是靈泉處理池的方向。
驗廠順利通過,紡織廠獲得了廣交會的參展資格。沈默軒決定親自帶隊去廣州,行前一晚,他在空間裏整整待了三個小時,挑選最優質的棉花和蠶絲,甚至破例動用了靈泉核心區的水源,製成最高等級的“貢品級”布料。
“哥,這麽好的料子,賣出去太可惜了,”沈默蘭摸著柔滑的布料,“留給家人多好。”
“好東西就是要用來換外匯,”沈默軒將布料小心裝箱,“等賺了美元,我們可以買國外的先進設備,讓空間的秘密發揮更大的作用。”
廣交會開幕那天,沈默軒穿著新買的藏青色西裝,站在展位前。他的身後,“紅星紡織”的展板上,“山泉水紡織——來自東方的養生布料”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開展不到一小時,展位前就圍滿了外商,其中一位金發碧眼的女士拿起布料,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問:“這個,抗菌嗎?”
“當然,”沈默軒遞上縣醫院的檢測報告,“大腸杆菌抑製率92%,皮膚敏感者適用。”
女士眼睛一亮,立刻叫來了翻譯。半小時後,她簽下了五千匹布料的試訂單。沈默軒握著她的手,感受到對方掌心的老繭——這是個真正懂行的采購商。
廣交會閉幕後,沈默軒帶回了十份訂單,其中三份來自東南亞,兩份來自歐洲。沈默蘭看著訂單上的數字,眼眶發熱:“哥,我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這隻是開始,”沈默軒翻開筆記本,上麵記著外商提到的“環保麵料”“有機棉”等關鍵詞,“接下來,我們要在空間裏試種有機棉,用靈泉做無化肥培育,打出‘綠色紡織’的牌子。”
就在沈家沉浸在喜悅中時,一場危機悄然而至。某天清晨,沈默蘭接到縣工商局的電話,說有人舉報紡織廠“涉嫌虛假宣傳,用普通布料冒充保健產品”。
“是鄰縣的紡織廠幹的,”沈默遠查到線索,“他們嫉妒我們拿了出口資格,買通了縣工商局的人。”
沈默軒卻很冷靜:“讓他們查。我們有檢測報告、用戶反饋,還有縣革委會的支持。對了,把這兩年送給鎮民的保健布料統計一下,做成‘群眾感謝信’送到工商局。”
果然,三天後工商局的人上門檢查,看到滿牆的感謝信和規範的生產流程,態度立刻轉變。帶隊的張隊長握著沈默蘭的手說:“沈廠長,以後有這種好事,也帶動帶動鄰縣的企業嘛。”
危機過後,沈默蘭在廠長辦公室裏掛了一幅刺繡,上麵繡著“穩”字——這是大哥送她的禮物,提醒她永遠不要忘記謹慎的重要性。她坐在辦公桌前,看著窗外擴建中的新車間,忽然想起剛當上廠長那天,大哥說的話:“蘭蘭,廠長的帽子是紙做的,民心才是鐵打的。”
年底,紡織廠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沈默蘭站在台上,宣布給每位工人發放“出口創匯獎金”,台下再次沸騰。她看著人群中笑出皺紋的三姑姑,忙碌的沈默遠,還有坐在角落微笑的大哥,忽然明白——沈家的真正力量,從來不是空間的秘密,而是一家人擰成一股繩的決心。
散場後,沈默軒留在車間,看著織機上飛轉的棉紗。沈默蘭走過來,遞給他一杯靈泉茶:“哥,明年我們就能買全自動織機了,你說空間的棉花能跟上嗎?”
“能,”沈默軒望向西山,仿佛能看到空間裏正在拔節的棉株,“而且會越來越好。”
他摸出玉佩,借著車間的燈光,第一次清楚地看到玉佩邊緣刻著的小字——“守拙”。這兩個字,正是沈家立足的根本:在時代的浪潮中,保持低調,紮實做事,用空間的饋贈默默改變命運。
深夜,沈默軒獨自來到空間。靈泉的水麵上漂浮著幾片棉絮,他輕輕撈起,棉絮在靈泉中瞬間變得晶瑩剔透。他忽然想起廣交會上那位外商的話:“你們的布料會改變世界。”
或許,改變世界還很遙遠,但至少,沈家已經改變了一個鎮子的命運。而他相信,隻要守住秘密,穩紮穩打,終有一天,空間的靈泉和黑土地,會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下麵,請沈默蘭廠長講話!”掌聲雷動中,沈默蘭接過話筒。她望向人群,看到大哥沈默軒站在後排,微微點頭。那眼神讓她想起二十年前,饑荒中大哥把最後一塊紅薯塞進她手裏的模樣。
“同誌們,”她的聲音出乎意料地平穩,“從今天起,咱們廠就是省級示範單位了,但這不是終點,是起點。下個月,我們要引進全省第一台半自動織機,年底前讓每個工人的月工資漲到八十塊!”
台下爆發出歡呼。沈默蘭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目前鎮上普通工人月工資不過四十塊,八十塊足夠讓一個五口之家頓頓見肉。而她敢許下這個承諾,正是因為空間裏那片永遠豐收的黑土地,和取之不盡的靈泉。
任命儀式結束後,縣工業局王科長留下來“指導工作”。沈默蘭將他迎進新裝修的廠長辦公室,桌上早已擺好靈泉泡的龍井,還有一碟空間產的桃酥。
“沈廠長,”王科長咬了口桃酥,眼睛一亮,“這點心……”
“廠裏食堂新學的手藝,”沈默蘭微笑著遞上文件,“王科長,這是我們的‘技術革新申請書’,想引進日本的紡織技術,需要外匯額度支持。”
王科長接過文件,掃了一眼“山泉水紡織工藝升級”的項目描述:“外匯額度緊張啊,不過你們廠是示範單位,我可以幫著爭取。但省裏要看到實打實的成果——比如,能不能先弄一批‘樣品’去廣交會試試?”
沈默蘭心中一動。廣交會,這個曾經隻在廣播裏聽到的名字,如今竟觸手可及。她想起大哥說過,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到了沿海,或許這就是沈家走向世界的契機。
“樣品我們早就備好了,”她起身打開保險櫃,取出一匹雪白色的布料,“這是用‘改良山泉水’處理的高支紗,輕薄透氣,適合做夏季出口襯衫。”
王科長伸手撫摸布料,指尖掠過之處,靈泉的淡淡清香若有若無。他點點頭:“不錯,下周我帶省外貿局的人來驗廠,你們做好準備。”
送走王科長後,沈默蘭立刻來到後山的空間入口。沈默軒已經等在那裏,手裏拿著一本泛黃的《現代紡織技術》:“蘭蘭,廣交會的樣品必須用靈泉棉紗,但要控製比例——三滴靈泉兌一百斤水,不能再多了。”
“哥,你說我們真能出口到國外?”沈默蘭接過書,書頁間夾著一張香港報紙,上麵刊登著“大陸紡織品國際行情”。
“為什麽不能?”沈默軒反問道,“我們的布料比洋人賣的柔軟,價格還低三成。記住,廣交會上隻展示成品,絕不透露工藝細節。實在問起來,就說‘東方神秘工藝’。”
接下來的半個月,紡織廠進入戰時狀態。沈默蘭親自帶領技術骨幹加班調試織機,沈默遠負責從空間運輸棉紗,三姑姑則在秘密工坊裏用靈泉水處理原料。每天深夜,當最後一個工人離開後,沈默蘭都會獨自來到車間,看著靈泉浸泡過的棉紗在月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心中充滿敬畏。
省外貿局驗廠當天,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位年輕的外貿專員突然指著布料問:“這上麵的紋路很特別,像是某種植物的肌理,是印花還是織出來的?”
沈默蘭心跳加速,她知道這是靈泉棉紗自然形成的“水波紋”,無法複製。但她麵不改色:“這是我們的‘水雲紋’織法,專利正在申請中。”
專員點點頭,在記錄簿上寫下“獨特工藝,具備國際競爭力”。沈默蘭鬆了口氣,目光與遠處的沈默軒交匯——他正假裝檢查設備,實則用身體擋住了專員看向後窗的視線,那裏正是靈泉處理池的方向。
驗廠順利通過,紡織廠獲得了廣交會的參展資格。沈默軒決定親自帶隊去廣州,行前一晚,他在空間裏整整待了三個小時,挑選最優質的棉花和蠶絲,甚至破例動用了靈泉核心區的水源,製成最高等級的“貢品級”布料。
“哥,這麽好的料子,賣出去太可惜了,”沈默蘭摸著柔滑的布料,“留給家人多好。”
“好東西就是要用來換外匯,”沈默軒將布料小心裝箱,“等賺了美元,我們可以買國外的先進設備,讓空間的秘密發揮更大的作用。”
廣交會開幕那天,沈默軒穿著新買的藏青色西裝,站在展位前。他的身後,“紅星紡織”的展板上,“山泉水紡織——來自東方的養生布料”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開展不到一小時,展位前就圍滿了外商,其中一位金發碧眼的女士拿起布料,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問:“這個,抗菌嗎?”
“當然,”沈默軒遞上縣醫院的檢測報告,“大腸杆菌抑製率92%,皮膚敏感者適用。”
女士眼睛一亮,立刻叫來了翻譯。半小時後,她簽下了五千匹布料的試訂單。沈默軒握著她的手,感受到對方掌心的老繭——這是個真正懂行的采購商。
廣交會閉幕後,沈默軒帶回了十份訂單,其中三份來自東南亞,兩份來自歐洲。沈默蘭看著訂單上的數字,眼眶發熱:“哥,我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這隻是開始,”沈默軒翻開筆記本,上麵記著外商提到的“環保麵料”“有機棉”等關鍵詞,“接下來,我們要在空間裏試種有機棉,用靈泉做無化肥培育,打出‘綠色紡織’的牌子。”
就在沈家沉浸在喜悅中時,一場危機悄然而至。某天清晨,沈默蘭接到縣工商局的電話,說有人舉報紡織廠“涉嫌虛假宣傳,用普通布料冒充保健產品”。
“是鄰縣的紡織廠幹的,”沈默遠查到線索,“他們嫉妒我們拿了出口資格,買通了縣工商局的人。”
沈默軒卻很冷靜:“讓他們查。我們有檢測報告、用戶反饋,還有縣革委會的支持。對了,把這兩年送給鎮民的保健布料統計一下,做成‘群眾感謝信’送到工商局。”
果然,三天後工商局的人上門檢查,看到滿牆的感謝信和規範的生產流程,態度立刻轉變。帶隊的張隊長握著沈默蘭的手說:“沈廠長,以後有這種好事,也帶動帶動鄰縣的企業嘛。”
危機過後,沈默蘭在廠長辦公室裏掛了一幅刺繡,上麵繡著“穩”字——這是大哥送她的禮物,提醒她永遠不要忘記謹慎的重要性。她坐在辦公桌前,看著窗外擴建中的新車間,忽然想起剛當上廠長那天,大哥說的話:“蘭蘭,廠長的帽子是紙做的,民心才是鐵打的。”
年底,紡織廠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沈默蘭站在台上,宣布給每位工人發放“出口創匯獎金”,台下再次沸騰。她看著人群中笑出皺紋的三姑姑,忙碌的沈默遠,還有坐在角落微笑的大哥,忽然明白——沈家的真正力量,從來不是空間的秘密,而是一家人擰成一股繩的決心。
散場後,沈默軒留在車間,看著織機上飛轉的棉紗。沈默蘭走過來,遞給他一杯靈泉茶:“哥,明年我們就能買全自動織機了,你說空間的棉花能跟上嗎?”
“能,”沈默軒望向西山,仿佛能看到空間裏正在拔節的棉株,“而且會越來越好。”
他摸出玉佩,借著車間的燈光,第一次清楚地看到玉佩邊緣刻著的小字——“守拙”。這兩個字,正是沈家立足的根本:在時代的浪潮中,保持低調,紮實做事,用空間的饋贈默默改變命運。
深夜,沈默軒獨自來到空間。靈泉的水麵上漂浮著幾片棉絮,他輕輕撈起,棉絮在靈泉中瞬間變得晶瑩剔透。他忽然想起廣交會上那位外商的話:“你們的布料會改變世界。”
或許,改變世界還很遙遠,但至少,沈家已經改變了一個鎮子的命運。而他相信,隻要守住秘密,穩紮穩打,終有一天,空間的靈泉和黑土地,會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