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穀場的高音喇叭在晨霧中響起,播放著《大海航行靠舵手》,驚飛了槐樹上的寒鴉。沈默軒蹲在試驗田邊,用槐葉汁給最後幾株空間麥苗染色,金斑麥芒在陽光下若隱若現,卻被染成與普通麥苗一致的青黃色。他望向遠處的人群,看見李富貴的割尾隊扛著算盤和量鬥,知道今天的觀摩,既是榮耀,也是考驗。


    “小軒,”沈秀蘭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竹籃裏裝著靈泉泡的野山椒,“把這些埋在田埂下,”她壓低聲音,“氣味能蓋過空間黑土的草木香,趙鐵柱的狗剛才聞見,愣是繞著走。”


    沈默誠正在調試空間鬆木製成的犁具,犁鏵上的麥穗紋被紅漆覆蓋,隻露出極淺的紋路:“縣農技站的人盯著犁具看了三回,”他擼起袖子,露出手臂上的紅寶書紋身貼,“我就說‘按毛主席教導改良農具’,他們竟信了。”


    村口傳來拖拉機的轟鳴,公社王主任陪著各隊隊長走來,張副主任的吉普車跟在後麵。沈默軒立刻堆出憨厚的笑,指向田頭的木牌,上麵用紅漆寫著“農業學大寨試驗田”,落款蓋著趙鐵柱的私章和第三生產隊公章:“領導們,這是咱隊的‘八字憲法’實踐田,”他指向五個木架,“深耕、密植、施肥……”


    “別廢話,”李富貴的算盤珠子打得山響,“把《科學種田日誌》拿出來,”他盯著沈默軒的袖口,“聽說你們半夜澆地,用的是資本主義的‘神泉水’?”


    沈秀蘭立刻迎上去,懷裏抱著本磨破的日誌,每頁都夾著枯黃的槐葉:“李隊長,您看,”她翻到“灌溉記錄”欄,“每天子時三刻,鐵柱隊長親自接露水,”她指向遠處的岩縫,“陳科長說,這叫‘月相灌溉法’,和大寨人學的。”


    趙鐵柱適時地掏出旱煙袋,煙鍋裏裝著靈泉水泡的煙絲:“李隊長,咱這露水,接的是毛主席語錄的精神,”他敲了敲日誌,“農技站的同誌化驗過,說含氮量比普通水高兩成。”


    張副主任的目光落在麥穗上,忽然彎腰摘下一穗:“麥粒飽滿,”他的指尖劃過麥芒,那裏藏著極小的“柱”字暗記,“聽說你們用了‘秘密肥料’?”


    沈默軒立刻從田邊捧起陶罐,裏麵裝著腐葉土混著槐葉渣:“領導,這是‘革命堆肥’,”他晃了晃陶罐,“後山的野艾、老鴰筋,加上公社的牲畜糞,”他忽然提高聲音,“鐵柱叔按‘農業八字憲法’翻了九遍,農技站的同誌說,這是‘群眾智慧的結晶’。”


    各隊隊長開始交頭接耳,張老漢的咳嗽聲從人堆裏傳來:“老誠家的麥苗,比俺們隊的高半頭,”他指向麥稈,“你們看這杆,粗得能當擀麵杖!”


    沈默誠立刻演示犁具,鬆木犁在黑土與鹽堿土的混合層劃出深溝,腐葉土的清香掩蓋了空間黑土的獨特氣息:“同誌們,”他的聲音混著犁鏵入土的悶響,“這犁是咱第三生產隊的木匠打的,”他故意讓陽光照在犁鏵上,反射出極淺的麥穗光影,“開溝深三寸,保準麥苗根須紮得牢。”


    沈秀蘭趁機展示織布機改良版,機梭上的金斑被槐葉汁染成木色:“姐妹們,”她指向布匹,“這是咱紡織組的‘大寨布’,密度高是因為用了‘神泉水浸紗’,”她忽然壓低聲音,“鐵柱隊長說,這技術要傳給全縣的婦女同誌。”


    李富貴忽然插話,手裏揮著張泛黃的紙:“沈默軒,你家地窖的‘神泉’,是不是和縣物資科的陳科長有關?”他的目光落在對方腰間的銅鑰匙,“有人看見老陳的貨車半夜進山——”


    “李隊長!”趙鐵柱突然嗬斥,旱煙袋重重磕在木牌上,“陳科長是來指導科學種田的,”他掏出《特供物資接收單》,“每筆物資都走集體賬,你看這編號,和公社的糧囤一一對應!”


    張副主任笑了,拍著趙鐵柱的肩膀:“老柱啊,這就是‘抓革命促生產’的典型,”他望向麥田,“各隊都要學第三生產隊,把鹽堿地變成米糧倉!”他忽然指向沈默軒,“聽說你還有一手木器活?”


    沈默軒立刻點頭,從懷裏掏出個棉桃殼鐲子,與玉佩紋路一致:“領導,這是咱隊的‘大寨紀念章’,”他指向遠處的林場,“鬆木是林場的同誌們砍的,麥秸是曬穀場的邊角料,”他忽然提高聲音,“每道工序都念著毛主席語錄,保準耐用!”


    觀摩會持續到正午,當張副主任在留言簿上寫下“科學種田典範”時,沈默軒看見李富貴的算盤珠子停在“畝產280斤”的位置——那是沈家提前留好的“安全數據”。他知道,這場觀摩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沈家與時代的又一次共舞:空間黑土混著後山紅土,靈泉水偽裝成晨露,連麥芒上的暗記,都與趙鐵柱的私章一一對應。


    “小軒,”沈秀蘭遞過搪瓷缸,裏麵是靈泉泡的麥茶,“張副主任的秘書剛才問我要‘神泉水’,”她輕笑,“我讓他拿紅寶書來換,就說‘精神食糧比泉水更甜’。”


    沈默軒點頭,看著試驗田邊緣新栽的野漆樹,樹汁沿著葉脈滴落,在地麵形成天然的麥穗圖案。他知道,當各隊隊長帶著“科學種田經驗”離開,當張副主任的吉普車碾過田埂,沈家的秘密,便在這集體的掌聲中,在紅寶書的揮舞裏,悄然成為了時代的注腳。


    更深露重時,老陳的貨車停在土地廟後巷,車鬥裏的化肥袋夾層中,藏著沈家連夜轉移的空間麥種,每粒種子都刻著與會場木牌相同的麥穗紋。沈默軒摸著胸前的玉佩,麥穗紋在暗處發燙,想起《農正秘典》的“觀篇”:“觀者,眾也。眾目睽睽之下,秘藏於眾,眾皆見而不察,方為大隱。”


    曬穀場的高音喇叭再次響起,這次播放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沈默軒望向試驗田,月光下的麥苗輕輕搖晃,葉片摩擦聲竟形成極淺的掌聲節奏。他知道,無論未來有多少雙眼睛注視,沈家的智慧,終將讓每個秘密,都成為集體榮耀中最合理的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頹廢的大肥焦並收藏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