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地窖偽裝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 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穀雨過後的第五天,沈默軒蹲在地窖深處,指尖叩擊著新砌的青磚牆——這是用空間黏土混合後山紅土燒的磚,敲起來中空作響,暗合《農正秘典》裏的“藏氣術”。他回頭望向正在搬運醃菜壇的大哥,沈默誠的棉襖後背已被汗水浸透,卻仍輕手輕腳,生怕驚醒了壇口的麥穗結。
“哥,把最大的陶罐擺在入口正前方,”沈默軒用炭筆在磚牆上畫了個假門,“裏麵裝普通野菜,萬一有人撬牆,撲鼻的酸氣能拖延時間。”他指向牆角的木架,上麵碼著半筐帶刺的野地瓜,“這些用槐葉汁泡過,趙鐵柱上次被紮過手,看見就犯怵。”
沈默誠抹了把汗,指尖劃過磚縫裏的金斑黏土——這是靈泉水與空間黑土的混合物,自帶淡淡鬆香味,能掩蓋空間特有的靈氣。“秀蘭說,趙鐵柱的婆娘今早來借鹽,”他壓低聲音,“盯著地窖口看了足足半盞茶時間,鞋跟在地上劃了三道印子,怕是做了記號。”
正說著,地窖上方傳來沈秀蘭的咳嗽聲——這是“外人靠近”的信號。沈默軒立刻吹滅油燈,摸黑將最後一塊偽裝木板推進磚縫,縫隙間露出的靈泉水光,在黑暗中形成細小的金鏈。等腳步聲遠去,他才敢點燃油燈,看見大哥正在用秸稈堵住磚縫,秸稈上還沾著新鮮的槐葉汁。
“小軒,”大姑沈劉氏的聲音從地窖口傳來,“把這筐玉米芯搬上去,晌午趙鐵柱來查‘家庭副業’,我好堵他的嘴。”她遞下的筐底,藏著三枚空間雞蛋,蛋殼上的金斑被塗成普通褐色,“你二姑在灶膛煨了靈泉紅薯,香得能飄二裏地,趙鐵柱那鼻子,準被勾住。”
果然,半個時辰後,趙鐵柱的罵聲在院子裏響起:“沈劉氏,聽說你家地窖藏著‘資本主義糧’?老子今天——”話沒說完,就被灶膛飄出的甜香嗆住,看見沈秀蘭端著烤紅薯出來,表皮的焦痕下滲出糖汁。
“鐵柱叔,”沈秀蘭故意讓紅薯滴著糖汁,“您嚐嚐,後山的野地瓜,烤著吃比蜜還甜。”她指向牆角的醃菜壇,“地窖裏全是去年的老菜,酸得倒牙,您要是不嫌棄,搬兩壇走?”
趙鐵柱盯著紅薯,喉結滾動,卻還是硬著頭皮往地窖走:“少來這套!老子親眼看見你家誠子半夜搬筐,裏麵肯定有——”他的腳剛跨過門檻,就被堆在門口的玉米芯絆倒,揚塵中傳來刺鼻的酸氣——那是三姑特意打翻的醃菜湯,混著靈泉的硫磺味,熏得人睜不開眼。
“哎喲!”趙鐵柱踉蹌著後退,撞翻了陶罐,酸湯潑在他褲腿上,布料瞬間泛起白泡——這是靈泉水的特性,與普通酸堿反應不同。他驚恐地看著沈秀蘭,後者卻驚呼:“叔,您褲子被酸湯燒了!快用後山的野灰搓,不然要爛襠!”
等趙鐵柱罵罵咧咧地離開,沈家三兄妹在地窖複盤:“得加快偽裝進度,”沈默軒指著磚牆上的假門,“下次直接做成灶台模樣,煙道通到空間裏,煮飯時冒的煙能混淆靈氣。”他忽然看見三姑在牆角擺弄銅鏡,鏡麵反射的光正好照在入口磚縫,“姑,您這法子妙,銅鏡反光能掩蓋金斑。”
深夜,沈默誠帶著鐵鍬摸進後山,按照弟弟畫的圖紙,在老槐樹根部挖了條暗渠,將空間靈泉水引入地窖下方。泠泠的水聲在磚縫間流淌,形成天然的隔音層,即便有人趴在地上聽,也隻能聽見水流聲。“小軒說得對,”他擦著汗,“藏秘密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它融入日常——咱地窖本就是醃菜、儲糧的地方,多些水汽、酸氣,再正常不過。”
沈秀蘭在油燈下繡著新的麥穗結,這次用了空間棉線,針腳間藏著細小的金斑:“我打算在壇口係這種結,趙鐵柱認識麥穗紋,看見就知道是咱沈家的東西,反而不會深究。”她忽然輕笑,“他婆娘昨天誇我繡工好,要跟我學,正好讓她幫著擴散‘沈家醃菜有神力’的傳言。”
更漏聲中,沈默軒再次進入空間,發現入口處的磚牆竟自動生長出藤蔓,葉片與玉佩紋路一模一樣,遮住了最後一絲磚縫。他忽然想起《農正秘典》裏的“共生篇”:“地脈相連,物我共生,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或許,空間本身就在幫助沈家偽裝,隻要不違逆“三不原則”,它便會與主人同呼吸。
三天後,公社的“家庭副業檢查組”來了。沈默軒故意讓三姑在窖口咳喘,二姑端著靈泉藥湯進進出出,營造出“家中有病人,地窖藏藥材”的假象。檢查組組長掀開醃菜壇,酸氣撲麵而來,下麵埋著半筐帶蟲眼的紅薯,正是趙鐵柱上次“沒收”的品種。
“你們啊,”組長捏著紅薯,“要注意階級鬥爭,別搞資本主義小動作。”他忽然看見牆角的銅鏡,鏡麵映出麥穗結的光影,“不過這醃菜技術嘛,可以在公社推廣,也算‘變廢為寶’。”
等檢查組離開,沈默軒望著地窖裏的偽裝,忽然發現磚縫裏長出了嫩芽——那是空間黑土的種子,即便在密閉環境也能生長。他迅速用秸稈蓋住,心中卻升起希望:隻要偽裝夠巧妙,秘密便能像這嫩芽,在夾縫中悄然生長。
趙鐵柱的身影再次出現在院外,這次他沒帶民兵,卻抱著個新陶罐——罐口係著沈秀蘭送的麥穗結。“大侄子,”他低聲道,“我婆娘說,你家的醃菜湯治好了她的老胃病,這是從公社順的半袋麥麩,給你們喂雞。”
沈默軒接過麥麩,觸到裏麵藏著的工分票——比上個月多了五分。他忽然明白,所謂偽裝,從來不是單純的物理隱藏,而是讓懷疑者成為秘密的守護者。趙鐵柱的貪婪與恐懼,終將成為沈家秘密的另一層偽裝。
“哥,把最大的陶罐擺在入口正前方,”沈默軒用炭筆在磚牆上畫了個假門,“裏麵裝普通野菜,萬一有人撬牆,撲鼻的酸氣能拖延時間。”他指向牆角的木架,上麵碼著半筐帶刺的野地瓜,“這些用槐葉汁泡過,趙鐵柱上次被紮過手,看見就犯怵。”
沈默誠抹了把汗,指尖劃過磚縫裏的金斑黏土——這是靈泉水與空間黑土的混合物,自帶淡淡鬆香味,能掩蓋空間特有的靈氣。“秀蘭說,趙鐵柱的婆娘今早來借鹽,”他壓低聲音,“盯著地窖口看了足足半盞茶時間,鞋跟在地上劃了三道印子,怕是做了記號。”
正說著,地窖上方傳來沈秀蘭的咳嗽聲——這是“外人靠近”的信號。沈默軒立刻吹滅油燈,摸黑將最後一塊偽裝木板推進磚縫,縫隙間露出的靈泉水光,在黑暗中形成細小的金鏈。等腳步聲遠去,他才敢點燃油燈,看見大哥正在用秸稈堵住磚縫,秸稈上還沾著新鮮的槐葉汁。
“小軒,”大姑沈劉氏的聲音從地窖口傳來,“把這筐玉米芯搬上去,晌午趙鐵柱來查‘家庭副業’,我好堵他的嘴。”她遞下的筐底,藏著三枚空間雞蛋,蛋殼上的金斑被塗成普通褐色,“你二姑在灶膛煨了靈泉紅薯,香得能飄二裏地,趙鐵柱那鼻子,準被勾住。”
果然,半個時辰後,趙鐵柱的罵聲在院子裏響起:“沈劉氏,聽說你家地窖藏著‘資本主義糧’?老子今天——”話沒說完,就被灶膛飄出的甜香嗆住,看見沈秀蘭端著烤紅薯出來,表皮的焦痕下滲出糖汁。
“鐵柱叔,”沈秀蘭故意讓紅薯滴著糖汁,“您嚐嚐,後山的野地瓜,烤著吃比蜜還甜。”她指向牆角的醃菜壇,“地窖裏全是去年的老菜,酸得倒牙,您要是不嫌棄,搬兩壇走?”
趙鐵柱盯著紅薯,喉結滾動,卻還是硬著頭皮往地窖走:“少來這套!老子親眼看見你家誠子半夜搬筐,裏麵肯定有——”他的腳剛跨過門檻,就被堆在門口的玉米芯絆倒,揚塵中傳來刺鼻的酸氣——那是三姑特意打翻的醃菜湯,混著靈泉的硫磺味,熏得人睜不開眼。
“哎喲!”趙鐵柱踉蹌著後退,撞翻了陶罐,酸湯潑在他褲腿上,布料瞬間泛起白泡——這是靈泉水的特性,與普通酸堿反應不同。他驚恐地看著沈秀蘭,後者卻驚呼:“叔,您褲子被酸湯燒了!快用後山的野灰搓,不然要爛襠!”
等趙鐵柱罵罵咧咧地離開,沈家三兄妹在地窖複盤:“得加快偽裝進度,”沈默軒指著磚牆上的假門,“下次直接做成灶台模樣,煙道通到空間裏,煮飯時冒的煙能混淆靈氣。”他忽然看見三姑在牆角擺弄銅鏡,鏡麵反射的光正好照在入口磚縫,“姑,您這法子妙,銅鏡反光能掩蓋金斑。”
深夜,沈默誠帶著鐵鍬摸進後山,按照弟弟畫的圖紙,在老槐樹根部挖了條暗渠,將空間靈泉水引入地窖下方。泠泠的水聲在磚縫間流淌,形成天然的隔音層,即便有人趴在地上聽,也隻能聽見水流聲。“小軒說得對,”他擦著汗,“藏秘密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它融入日常——咱地窖本就是醃菜、儲糧的地方,多些水汽、酸氣,再正常不過。”
沈秀蘭在油燈下繡著新的麥穗結,這次用了空間棉線,針腳間藏著細小的金斑:“我打算在壇口係這種結,趙鐵柱認識麥穗紋,看見就知道是咱沈家的東西,反而不會深究。”她忽然輕笑,“他婆娘昨天誇我繡工好,要跟我學,正好讓她幫著擴散‘沈家醃菜有神力’的傳言。”
更漏聲中,沈默軒再次進入空間,發現入口處的磚牆竟自動生長出藤蔓,葉片與玉佩紋路一模一樣,遮住了最後一絲磚縫。他忽然想起《農正秘典》裏的“共生篇”:“地脈相連,物我共生,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或許,空間本身就在幫助沈家偽裝,隻要不違逆“三不原則”,它便會與主人同呼吸。
三天後,公社的“家庭副業檢查組”來了。沈默軒故意讓三姑在窖口咳喘,二姑端著靈泉藥湯進進出出,營造出“家中有病人,地窖藏藥材”的假象。檢查組組長掀開醃菜壇,酸氣撲麵而來,下麵埋著半筐帶蟲眼的紅薯,正是趙鐵柱上次“沒收”的品種。
“你們啊,”組長捏著紅薯,“要注意階級鬥爭,別搞資本主義小動作。”他忽然看見牆角的銅鏡,鏡麵映出麥穗結的光影,“不過這醃菜技術嘛,可以在公社推廣,也算‘變廢為寶’。”
等檢查組離開,沈默軒望著地窖裏的偽裝,忽然發現磚縫裏長出了嫩芽——那是空間黑土的種子,即便在密閉環境也能生長。他迅速用秸稈蓋住,心中卻升起希望:隻要偽裝夠巧妙,秘密便能像這嫩芽,在夾縫中悄然生長。
趙鐵柱的身影再次出現在院外,這次他沒帶民兵,卻抱著個新陶罐——罐口係著沈秀蘭送的麥穗結。“大侄子,”他低聲道,“我婆娘說,你家的醃菜湯治好了她的老胃病,這是從公社順的半袋麥麩,給你們喂雞。”
沈默軒接過麥麩,觸到裏麵藏著的工分票——比上個月多了五分。他忽然明白,所謂偽裝,從來不是單純的物理隱藏,而是讓懷疑者成為秘密的守護者。趙鐵柱的貪婪與恐懼,終將成為沈家秘密的另一層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