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鄰居懷疑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 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暮春的月亮像塊被啃缺的麥餅,斜掛在後山槐樹上。趙鐵柱蹲在豬圈後牆,透過結滿冰花的窗紙,看見沈家的油燈在西廂房晃了三晃——這是他觀察了半個月的暗號,每次燈滅前晃三下,必有動靜。他往手心哈了口氣,凍僵的手指摸到褲兜裏的瓷瓶,裏麵裝著沈家給的“鐵膽木灰”,治好了他多年的老寒腿,卻也讓他愈發好奇這家人的秘密。
“吱呀——”木門輕響,沈默誠的身影閃出院子,肩上的竹筐壓得扁擔吱嘎作響。趙鐵柱立刻貓腰跟上,鞋底的鐵釘在青石板上擦出火星。他看見沈默誠拐進後山小徑,竹筐裏的東西晃出一角,雪白的穗子在月光下泛著微光——那是隻有空間作物才有的金斑麥穗。
“果然有鬼!”趙鐵柱屏住呼吸,看著對方在老槐樹前停下,用鞋底蹭了蹭樹根——這是沈家的“暗號”,他早就注意到了。等沈默誠鑽進岩縫,他躡手躡腳靠近,卻突然踩到軟泥,一股辛辣的氣味直衝鼻腔,眼淚不受控製地湧出。
“阿嚏!”趙鐵柱踉蹌著後退,撞在槐樹上,枯枝撲簌簌落下。岩縫裏傳來沈默誠的聲音:“誰在那兒?是鐵柱叔嗎?我在挖開春的種薯,您要看看嗎?”
趙鐵柱抹著眼淚,看見沈默誠舉著個帶刺的紅薯出來,表皮上沾著暗紅的汁液——那是用靈泉泡過的野漆樹汁,專門用來迷惑跟蹤者。他強裝鎮定:“咳,路過,看看你家的‘試驗田’咋樣了。”他盯著紅薯,“這薯子咋帶刺?莫不是後山的‘鬼薯’?”
沈默誠憨厚地笑:“叔說笑了,這是野地瓜和刺藤嫁接的,防蟲。”他掰下一塊,露出裏麵橙紅的果肉,“您嚐嚐,比普通的甜,回頭我給您家送兩斤,別嫌棄帶刺。”
趙鐵柱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炸開,比他偷藏的麥乳精還濃。他突然意識到,沈家的“野地瓜”根本不是後山的普通作物,很可能和那枚玉佩有關。想起上個月在公社看見的“畝產報表”,沈默軒報的數字比實際收成少三成,剩下的很可能藏在這岩縫裏。
次日晌午,生產隊的曬穀場上,趙鐵柱故意撞翻沈默軒的糞筐,腐葉土撒了一地,裏麵混著幾粒金斑麥粒。“喲,”他陰陽怪氣地笑,“老誠,你家的糞土咋比公社的化肥還金貴?莫不是摻了資本主義的‘金粉’?”
沈默軒看著圍觀的社員,突然抓起麥粒塞進嘴裏,咀嚼聲格外響亮:“鐵柱叔,這是我在後山拾的野麥,您看——”他張開嘴,金斑麥粒在陽光下閃爍,“嚼著有股鬆香味,給孩子們煮粥能頂餓。”他轉向張老漢,“伯,您孫子不是浮腫嗎?拿回去煮水喝,比公社的救濟糧強。”
張老漢接過麥粒,渾濁的眼睛發亮:“沈家小子,你這麥種給伯一捧,我給你記工分。”其他社員見狀,紛紛伸手,趙鐵柱的臉色越來越青。他忽然想起昨夜撞破的岩縫,裏麵傳來潺潺的水聲,像極了老輩人說的“靈泉”。
深夜,趙鐵柱帶著兒子蹲在沈家院外,看見沈秀蘭抱著陶罐去井邊,月光照在水麵,竟有細碎的金芒閃爍。他讓兒子繞到西廂房,自己則盯著地窖口。果然,沈默軒的身影出現了,懷裏抱著個布袋,裏麵的紅薯散發出甜香,比大食堂的紅燒肉還勾人。
“爹,地窖裏有光!”兒子的 whisper 讓趙鐵柱心跳如鼓。他剛要靠近,忽然聽見狗吠聲——沈家的土狗“麥穗”衝出來,脖子上掛著個銅鈴,聲音格外刺耳。沈默軒舉著油燈出來,照亮了狗脖子上的麥穗紋項圈:“鐵柱叔,這麽晚了,有事?”
趙鐵柱看著對方袖口露出的玉佩,麥穗紋路在燈光下格外清晰:“沒啥,路過。”他轉身就走,卻被沈默軒叫住:“叔,您婆娘的咳嗽還沒好?明早來拿瓶枇杷蜜,後山的野枇杷,靈泉泡的。”
回到家,趙鐵柱盯著掌心的金斑麥粒,忽然聽見婆娘的咳嗽聲減輕了——早上喝的正是沈家送的枇杷蜜。他摸了摸腰間的工分簿,沈家的名字又往前挪了五行,下麵畫著麥穗記號。窗外,夜風掠過後山,傳來若有若無的泉水聲,像在嘲笑他的猶疑。
“爹,沈家肯定藏著寶貝。”兒子搓著手,“要不咱去公社舉報,分他家的糧?”
趙鐵柱突然甩了他一巴掌:“蠢貨!去年冬天你奶奶的病是誰救的?”他望向沈家方向,油燈還亮著,映出沈秀蘭紡線的剪影,“記住,沈家的事,爛在肚子裏。他們吃肉,咱跟著喝湯,比得罪山神劃算。”
次日,沈默軒在村口看見趙鐵柱,對方遞來半張皺巴巴的工分票:“給你家秀蘭的,紡織組額外加的。”他壓低聲音,“後山的事,我啥也沒看見,但每月得給我家兩斤金瓤薯,婆娘要給孫子做滿月禮。”
沈默軒點頭,知道這是趙鐵柱的妥協。他望向試驗田,空間小麥已抽穗,金斑藏在麥芒裏,不細看難發現。沈秀蘭正在教社員紡線,棉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像給春天織了件錦衣。
“哥,”小妹沈明珠拽了拽他的袖子,“王校長說,縣裏要派工作組查‘糧食標兵戶’,趙鐵柱在登記各家的存糧。”
沈默軒摸了摸她的頭,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裏麵是靈泉烤的玉米餅:“別怕,咱的存糧都在‘山神洞’,趙鐵柱不敢說出去。”他望向後山,岩縫裏的靈泉水正滋養著新播的棉種,金斑在黑土中若隱若現,“記住,鄰居的懷疑,有時候比公社的審查更可怕,但隻要他們嚐到甜頭,就會幫咱守秘密。”
“吱呀——”木門輕響,沈默誠的身影閃出院子,肩上的竹筐壓得扁擔吱嘎作響。趙鐵柱立刻貓腰跟上,鞋底的鐵釘在青石板上擦出火星。他看見沈默誠拐進後山小徑,竹筐裏的東西晃出一角,雪白的穗子在月光下泛著微光——那是隻有空間作物才有的金斑麥穗。
“果然有鬼!”趙鐵柱屏住呼吸,看著對方在老槐樹前停下,用鞋底蹭了蹭樹根——這是沈家的“暗號”,他早就注意到了。等沈默誠鑽進岩縫,他躡手躡腳靠近,卻突然踩到軟泥,一股辛辣的氣味直衝鼻腔,眼淚不受控製地湧出。
“阿嚏!”趙鐵柱踉蹌著後退,撞在槐樹上,枯枝撲簌簌落下。岩縫裏傳來沈默誠的聲音:“誰在那兒?是鐵柱叔嗎?我在挖開春的種薯,您要看看嗎?”
趙鐵柱抹著眼淚,看見沈默誠舉著個帶刺的紅薯出來,表皮上沾著暗紅的汁液——那是用靈泉泡過的野漆樹汁,專門用來迷惑跟蹤者。他強裝鎮定:“咳,路過,看看你家的‘試驗田’咋樣了。”他盯著紅薯,“這薯子咋帶刺?莫不是後山的‘鬼薯’?”
沈默誠憨厚地笑:“叔說笑了,這是野地瓜和刺藤嫁接的,防蟲。”他掰下一塊,露出裏麵橙紅的果肉,“您嚐嚐,比普通的甜,回頭我給您家送兩斤,別嫌棄帶刺。”
趙鐵柱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炸開,比他偷藏的麥乳精還濃。他突然意識到,沈家的“野地瓜”根本不是後山的普通作物,很可能和那枚玉佩有關。想起上個月在公社看見的“畝產報表”,沈默軒報的數字比實際收成少三成,剩下的很可能藏在這岩縫裏。
次日晌午,生產隊的曬穀場上,趙鐵柱故意撞翻沈默軒的糞筐,腐葉土撒了一地,裏麵混著幾粒金斑麥粒。“喲,”他陰陽怪氣地笑,“老誠,你家的糞土咋比公社的化肥還金貴?莫不是摻了資本主義的‘金粉’?”
沈默軒看著圍觀的社員,突然抓起麥粒塞進嘴裏,咀嚼聲格外響亮:“鐵柱叔,這是我在後山拾的野麥,您看——”他張開嘴,金斑麥粒在陽光下閃爍,“嚼著有股鬆香味,給孩子們煮粥能頂餓。”他轉向張老漢,“伯,您孫子不是浮腫嗎?拿回去煮水喝,比公社的救濟糧強。”
張老漢接過麥粒,渾濁的眼睛發亮:“沈家小子,你這麥種給伯一捧,我給你記工分。”其他社員見狀,紛紛伸手,趙鐵柱的臉色越來越青。他忽然想起昨夜撞破的岩縫,裏麵傳來潺潺的水聲,像極了老輩人說的“靈泉”。
深夜,趙鐵柱帶著兒子蹲在沈家院外,看見沈秀蘭抱著陶罐去井邊,月光照在水麵,竟有細碎的金芒閃爍。他讓兒子繞到西廂房,自己則盯著地窖口。果然,沈默軒的身影出現了,懷裏抱著個布袋,裏麵的紅薯散發出甜香,比大食堂的紅燒肉還勾人。
“爹,地窖裏有光!”兒子的 whisper 讓趙鐵柱心跳如鼓。他剛要靠近,忽然聽見狗吠聲——沈家的土狗“麥穗”衝出來,脖子上掛著個銅鈴,聲音格外刺耳。沈默軒舉著油燈出來,照亮了狗脖子上的麥穗紋項圈:“鐵柱叔,這麽晚了,有事?”
趙鐵柱看著對方袖口露出的玉佩,麥穗紋路在燈光下格外清晰:“沒啥,路過。”他轉身就走,卻被沈默軒叫住:“叔,您婆娘的咳嗽還沒好?明早來拿瓶枇杷蜜,後山的野枇杷,靈泉泡的。”
回到家,趙鐵柱盯著掌心的金斑麥粒,忽然聽見婆娘的咳嗽聲減輕了——早上喝的正是沈家送的枇杷蜜。他摸了摸腰間的工分簿,沈家的名字又往前挪了五行,下麵畫著麥穗記號。窗外,夜風掠過後山,傳來若有若無的泉水聲,像在嘲笑他的猶疑。
“爹,沈家肯定藏著寶貝。”兒子搓著手,“要不咱去公社舉報,分他家的糧?”
趙鐵柱突然甩了他一巴掌:“蠢貨!去年冬天你奶奶的病是誰救的?”他望向沈家方向,油燈還亮著,映出沈秀蘭紡線的剪影,“記住,沈家的事,爛在肚子裏。他們吃肉,咱跟著喝湯,比得罪山神劃算。”
次日,沈默軒在村口看見趙鐵柱,對方遞來半張皺巴巴的工分票:“給你家秀蘭的,紡織組額外加的。”他壓低聲音,“後山的事,我啥也沒看見,但每月得給我家兩斤金瓤薯,婆娘要給孫子做滿月禮。”
沈默軒點頭,知道這是趙鐵柱的妥協。他望向試驗田,空間小麥已抽穗,金斑藏在麥芒裏,不細看難發現。沈秀蘭正在教社員紡線,棉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像給春天織了件錦衣。
“哥,”小妹沈明珠拽了拽他的袖子,“王校長說,縣裏要派工作組查‘糧食標兵戶’,趙鐵柱在登記各家的存糧。”
沈默軒摸了摸她的頭,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裏麵是靈泉烤的玉米餅:“別怕,咱的存糧都在‘山神洞’,趙鐵柱不敢說出去。”他望向後山,岩縫裏的靈泉水正滋養著新播的棉種,金斑在黑土中若隱若現,“記住,鄰居的懷疑,有時候比公社的審查更可怕,但隻要他們嚐到甜頭,就會幫咱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