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副業露頭
青磚下的秘密:靈泉守護者 作者:一隻頹廢的大肥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深秋的陽光斜斜照進沈家院子,五隻空間母雞正圍在石槽邊啄食,靈泉泡過的玉米粉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金斑。沈默軒蹲在雞窩旁,看著母雞羽毛下若隱若現的金屬光澤,忽然聽見院外傳來趙鐵柱的破鑼嗓子:“沈默軒!公社新下的‘家庭副業管理辦法’,每家限養五隻雞,你家這是第七隻吧?”
他心裏一緊,麵上卻不慌不忙地撿起根竹棍,作勢要打雞:“鐵柱叔,您眼神真好,這不剛把多餘的三隻送給張老漢了嘛。”他指向牆角的竹筐,裏麵躺著三隻染了槐葉汁的普通母雞,羽毛稀疏,“您看這雞,瘦得連毛都沒幾根,留著也是浪費糧食。”
趙鐵柱推開他,徑直走向雞窩,鼻尖幾乎碰到母雞的羽毛:“少來這套!上個月你家的雞蛋賣了十斤糧票,當老子不知道?”他忽然盯著石槽裏的玉米粉,“這粉咋比集體的麥麩還黃?莫不是偷了公社的玉米?”
沈默軒迅速用腳踢散粉粒,露出下麵的槐葉碎:“叔,這是後山的野玉米,曬幹磨的粉,您聞聞——”他抓起一把塞到對方鼻下,槐葉的苦味蓋過了靈泉的清甜,“苦得很,也就雞肯吃。”
正僵持間,沈秀蘭端著盆靈泉洗衣水出來,故意潑在雞窩旁:“鐵柱叔,您要查就查,反正咱這雞,連下的蛋都是小的。”她從圍裙裏掏出兩枚雞蛋,比普通雞蛋小一圈,蛋殼上布滿斑點——這是提前準備的“障眼蛋”,用普通雞蛋裹了層槐葉汁。
趙鐵柱的目光在雞蛋上打轉,想起自家婆娘吃了沈家雞蛋後,奶水突然充足,孫子終於不再哭鬧。他咳了兩聲,聲音放軟:“既然符合規定,就別張揚,公社月底要評‘副業標兵’,你家要是敢超額——”
等趙鐵柱離開,沈默軒立刻鑽進地窖,空間裏的十二隻成年母雞正在新擴的畜圈裏踱步,每隻腳爪上都綁著自製的腳環,用槐樹皮染成褐色。“哥,把這五隻送去後山岩縫,”他對沈默誠說,“剩下的七隻,明早分給村裏的孤寡老人,每戶一隻,就說‘山神爺讓咱分的’。”
沈秀蘭摸著母雞溫暖的羽毛,忽然輕笑:“我在雞翅膀上縫了小布條,繡著麥穗紋,趙鐵柱要是看見,準以為是集體的標記。”她望向地窖深處,那裏藏著二十枚空間雞蛋,蛋殼底部的金斑被磨平,“今晚讓老陳帶走十枚,換成西藥和鹽巴,比賣糧票劃算。”
三天後,村口的曬穀場擠滿了人,趙鐵柱舉著喇叭宣布:“公社決定,讓沈家當‘第三生產隊家庭飼養試點’,限養二十隻雞,產出的蛋七成交公,三成自留!”他特意看向沈默軒,“別想著藏私,老子每周查一次雞窩!”
沈默軒裝出受寵若驚的樣子,心裏卻冷笑——這正是他要的結果。他早已通過老陳,讓縣供銷社的王主任在公社放話,稱沈家的“野雞蛋”是“珍稀品種”,適合搞試點。“鐵柱叔,”他大聲說,“咱一定聽公社的,明天就把雞窩掛上牌,歡迎大夥監督!”
當晚,沈家三兄妹在後山的岩縫裏開會。沈默誠摸著新釘的木牌,上麵刻著“第三生產隊家庭飼養試點”,邊角藏著極小的麥穗紋:“小軒,趙鐵柱這是想分一杯羹,每周查窩時,咱把空間母雞和普通雞混著關,他數都數不清。”
沈秀蘭鋪開從供銷社帶回的布票:“王主任說,隻要咱每月供應五斤野雞蛋,就給咱評‘先進副業戶’,多換兩尺布票。”她忽然指向岩縫深處,那裏傳來雛雞的唧唧聲,“我算了算,空間母雞每天下十枚蛋,交七枚給公社,剩下的換物資,足夠咱家開銷。”
沈默軒點頭,翻開《農正秘典》,目光落在“禽畜篇”的批注上:“靈泉育禽,不可過百,過則引災。”他決定將空間裏的母雞控製在二十隻,雛雞孵化後立即送出一半,避免引起注意。“哥,明天你去林場,”他說,“用空間雞蛋換些鬆針和柏樹枝,鋪在雞窩周圍,既能驅蟲,又能掩蓋靈泉的氣息。”
半個月後,公社的“副業檢查組”來了,縣供銷社的王主任親自帶隊。沈默軒領著他們參觀雞窩,空間母雞混在普通雞群裏,腳環上的麥穗紋與木牌上的標記一致。“主任,”他指著石槽裏的野玉米粉,“咱這雞,吃的是後山的野糧,喝的是岩縫裏的泉水,您看這蛋——”
沈秀蘭適時地捧出竹匾,十枚雞蛋整齊排列,蛋殼顏色深淺不一,卻都帶著後山特有的土斑。王主任拿起一枚,對著陽光看,蛋白清澈如琥珀:“好蛋!”他轉向趙鐵柱,“鐵柱同誌,這樣的試點要推廣,帶動全村副業!”
趙鐵柱賠著笑,心裏卻暗罵——他明明看見沈家的雞比集體的肥碩,卻找不出證據。當他伸手摸雞時,母雞突然撲棱翅膀,濺起的鬆針讓他連打三個噴嚏,沒看見翅膀下閃過的金屬光澤。
深夜,老陳的驢車停在土地廟後巷,車鬥裏的化肥下麵,藏著沈家的十枚空間雞蛋。“沈小哥,”老陳壓低聲音,“縣招待所的劉大廚說了,這蛋能治外賓的水土不服,願意用煤油燈和鹽巴換,一斤蛋換兩斤鹽!”
沈默軒點頭,遞過個陶罐,裏麵裝著靈泉泡的梅子:“老陳叔,這是給您的,治咳嗽比西藥還靈。”他望向星空,想起白天檢查組的目光,忽然說,“下次交易改在鎮上的供銷社後院,趙鐵柱的狗最近在後山打轉。”
次月初一,沈家的雞窩正式掛牌,木牌上的麥穗紋在陽光下格外醒目。沈默軒看著空間裏的母雞啄食靈泉玉米,忽然聽見玉佩發出輕響,麥穗紋路與穀穗紋路首次在雞羽上重合。他知道,這是空間對“惠及集體”的認可,卻也提醒他,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
“哥,二姐,”他忽然說,“咱把空間的雛雞翅膀剪了,讓它們飛不高,趙鐵柱看見雞跳不上牆頭,就會以為是普通品種。”他摸著母雞溫暖的身軀,“記住,副業露頭不可怕,怕的是露怯。隻要咱把牌掛正,把賬算明,這副業,就能變成咱沈家的護身符。”
沈秀蘭笑著點頭,指尖劃過母雞腳環上的麥穗紋:“小軒,你看這標記,多像咱玉佩上的紋路,將來啊,咱沈家的副業,就像這麥穗,紮根在集體的土地上,卻能結出自己的果實。”
他心裏一緊,麵上卻不慌不忙地撿起根竹棍,作勢要打雞:“鐵柱叔,您眼神真好,這不剛把多餘的三隻送給張老漢了嘛。”他指向牆角的竹筐,裏麵躺著三隻染了槐葉汁的普通母雞,羽毛稀疏,“您看這雞,瘦得連毛都沒幾根,留著也是浪費糧食。”
趙鐵柱推開他,徑直走向雞窩,鼻尖幾乎碰到母雞的羽毛:“少來這套!上個月你家的雞蛋賣了十斤糧票,當老子不知道?”他忽然盯著石槽裏的玉米粉,“這粉咋比集體的麥麩還黃?莫不是偷了公社的玉米?”
沈默軒迅速用腳踢散粉粒,露出下麵的槐葉碎:“叔,這是後山的野玉米,曬幹磨的粉,您聞聞——”他抓起一把塞到對方鼻下,槐葉的苦味蓋過了靈泉的清甜,“苦得很,也就雞肯吃。”
正僵持間,沈秀蘭端著盆靈泉洗衣水出來,故意潑在雞窩旁:“鐵柱叔,您要查就查,反正咱這雞,連下的蛋都是小的。”她從圍裙裏掏出兩枚雞蛋,比普通雞蛋小一圈,蛋殼上布滿斑點——這是提前準備的“障眼蛋”,用普通雞蛋裹了層槐葉汁。
趙鐵柱的目光在雞蛋上打轉,想起自家婆娘吃了沈家雞蛋後,奶水突然充足,孫子終於不再哭鬧。他咳了兩聲,聲音放軟:“既然符合規定,就別張揚,公社月底要評‘副業標兵’,你家要是敢超額——”
等趙鐵柱離開,沈默軒立刻鑽進地窖,空間裏的十二隻成年母雞正在新擴的畜圈裏踱步,每隻腳爪上都綁著自製的腳環,用槐樹皮染成褐色。“哥,把這五隻送去後山岩縫,”他對沈默誠說,“剩下的七隻,明早分給村裏的孤寡老人,每戶一隻,就說‘山神爺讓咱分的’。”
沈秀蘭摸著母雞溫暖的羽毛,忽然輕笑:“我在雞翅膀上縫了小布條,繡著麥穗紋,趙鐵柱要是看見,準以為是集體的標記。”她望向地窖深處,那裏藏著二十枚空間雞蛋,蛋殼底部的金斑被磨平,“今晚讓老陳帶走十枚,換成西藥和鹽巴,比賣糧票劃算。”
三天後,村口的曬穀場擠滿了人,趙鐵柱舉著喇叭宣布:“公社決定,讓沈家當‘第三生產隊家庭飼養試點’,限養二十隻雞,產出的蛋七成交公,三成自留!”他特意看向沈默軒,“別想著藏私,老子每周查一次雞窩!”
沈默軒裝出受寵若驚的樣子,心裏卻冷笑——這正是他要的結果。他早已通過老陳,讓縣供銷社的王主任在公社放話,稱沈家的“野雞蛋”是“珍稀品種”,適合搞試點。“鐵柱叔,”他大聲說,“咱一定聽公社的,明天就把雞窩掛上牌,歡迎大夥監督!”
當晚,沈家三兄妹在後山的岩縫裏開會。沈默誠摸著新釘的木牌,上麵刻著“第三生產隊家庭飼養試點”,邊角藏著極小的麥穗紋:“小軒,趙鐵柱這是想分一杯羹,每周查窩時,咱把空間母雞和普通雞混著關,他數都數不清。”
沈秀蘭鋪開從供銷社帶回的布票:“王主任說,隻要咱每月供應五斤野雞蛋,就給咱評‘先進副業戶’,多換兩尺布票。”她忽然指向岩縫深處,那裏傳來雛雞的唧唧聲,“我算了算,空間母雞每天下十枚蛋,交七枚給公社,剩下的換物資,足夠咱家開銷。”
沈默軒點頭,翻開《農正秘典》,目光落在“禽畜篇”的批注上:“靈泉育禽,不可過百,過則引災。”他決定將空間裏的母雞控製在二十隻,雛雞孵化後立即送出一半,避免引起注意。“哥,明天你去林場,”他說,“用空間雞蛋換些鬆針和柏樹枝,鋪在雞窩周圍,既能驅蟲,又能掩蓋靈泉的氣息。”
半個月後,公社的“副業檢查組”來了,縣供銷社的王主任親自帶隊。沈默軒領著他們參觀雞窩,空間母雞混在普通雞群裏,腳環上的麥穗紋與木牌上的標記一致。“主任,”他指著石槽裏的野玉米粉,“咱這雞,吃的是後山的野糧,喝的是岩縫裏的泉水,您看這蛋——”
沈秀蘭適時地捧出竹匾,十枚雞蛋整齊排列,蛋殼顏色深淺不一,卻都帶著後山特有的土斑。王主任拿起一枚,對著陽光看,蛋白清澈如琥珀:“好蛋!”他轉向趙鐵柱,“鐵柱同誌,這樣的試點要推廣,帶動全村副業!”
趙鐵柱賠著笑,心裏卻暗罵——他明明看見沈家的雞比集體的肥碩,卻找不出證據。當他伸手摸雞時,母雞突然撲棱翅膀,濺起的鬆針讓他連打三個噴嚏,沒看見翅膀下閃過的金屬光澤。
深夜,老陳的驢車停在土地廟後巷,車鬥裏的化肥下麵,藏著沈家的十枚空間雞蛋。“沈小哥,”老陳壓低聲音,“縣招待所的劉大廚說了,這蛋能治外賓的水土不服,願意用煤油燈和鹽巴換,一斤蛋換兩斤鹽!”
沈默軒點頭,遞過個陶罐,裏麵裝著靈泉泡的梅子:“老陳叔,這是給您的,治咳嗽比西藥還靈。”他望向星空,想起白天檢查組的目光,忽然說,“下次交易改在鎮上的供銷社後院,趙鐵柱的狗最近在後山打轉。”
次月初一,沈家的雞窩正式掛牌,木牌上的麥穗紋在陽光下格外醒目。沈默軒看著空間裏的母雞啄食靈泉玉米,忽然聽見玉佩發出輕響,麥穗紋路與穀穗紋路首次在雞羽上重合。他知道,這是空間對“惠及集體”的認可,卻也提醒他,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
“哥,二姐,”他忽然說,“咱把空間的雛雞翅膀剪了,讓它們飛不高,趙鐵柱看見雞跳不上牆頭,就會以為是普通品種。”他摸著母雞溫暖的身軀,“記住,副業露頭不可怕,怕的是露怯。隻要咱把牌掛正,把賬算明,這副業,就能變成咱沈家的護身符。”
沈秀蘭笑著點頭,指尖劃過母雞腳環上的麥穗紋:“小軒,你看這標記,多像咱玉佩上的紋路,將來啊,咱沈家的副業,就像這麥穗,紮根在集體的土地上,卻能結出自己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