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客就算成立網約車公司,對未來的發展影響也不會很大,就算做不好,也可以賣給其他公司,比如去年已經成立,但還沒有開發出移動app的uber。
繽客現在可以就網約車業務進行討論,一旦uber的app正式上線,賀正誠將會推動繽客投資這家初創公司……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劃分歸屬。
“我想將手中持有的繽客股份轉讓給易購或ieim公司,然後逐步退出繽客董事會……”賀正誠直言不諱,說出了他的打算,雖然以前很少參與繽客的管理,但一直決定了繽客的發展方向,而且還算大方,現在的高管每年都會得到一部分股票期權,以至於他在繽客的持股比例降到了31%。
“現在不挺好的嗎?”
“我沒有那麽多精力,想要更專注……”
說白了,賀正誠更在乎易購和大疆創新,也不想放棄弘毅和ieim,繽客的市值雖然會超過弘毅,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但對他來說,還是弘毅更有價值。也許很難理解,但可以拿高盛和美團做比較,美團市值是高盛2倍,二選一的情況下,該怎麽選?
對個人來說,或許美團更值錢,但對國家來說,顯然是高盛的價值更高。
“ieim吧!”勸說無果後,博依德等人並不希望頭上多個媽
之前為什麽高盛更重要?因為弘毅研究院預言的歐債危機真的爆發了!高盛這樣的財團能夠顛覆一個國家,甚至瓦解歐盟。
首先爆發的是希臘債務危機,具體的原因和過程就不贅婿了,反正比較一直的看法是高盛幫助希臘加入歐盟,做了一係列的創新,這些創新將希臘違約的後果轉移到了一家德國大銀行。
和希臘一樣不幸的還有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這5個國家被戲稱為歐豬五國。可惜國家破產的冰島並沒有享受到這一待遇,多少有些可惜。
到底是不是米國引爆後手造成的歐洲危機,這件事無從考證,但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卻是可以利用的。
弘毅收購富通資管公司,ieim收購英飛淩和奇夢達的事情已經完結,而奇夢達瞄上了歐洲一家閃存企業:恒億numonyx,這是英特爾,意法半導體和一家私募公司聯合成立,專注於nor和nand閃存生產,全球市場份額約2%。
本來還有美光和他們競爭,但東瀛爾必達破產,他們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收購這家東瀛企業,所以奇夢達以1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恒億。
其實還有一家比恒億更好的企業飛索半導體,這是amd和富士通整合各自的閃存業務合並成立的閃存企業。在2009年3月申請了破產保護,5月分納斯達克退市,如果想收購,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惜這是一家米國公司,而且奇夢達的業務除了dram,更重要的是代工,提升工藝水平顯然更重要。
接到大疆創新的采購訂單,恢複生產走出困境的奇夢達終於有餘力進行收購了,但飛索半導體主要是nor閃存,而不是我們常說的nand閃存。
事實上賀正誠當初也收到了飛索半導體的邀請,尋求被收購的可能,但他考慮良久後拒絕了,讓弘毅的私募公司參與了飛索的破產重組。據說新的飛索半導體很快就要提交正式的重組方案,重新上市了,弘毅在其中的持股比例約為15%,為奇夢達以後收購飛索半導體留下一個尾巴。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盟放寬了對賀正誠或者說弘毅的投資限製,比如說富通集團的保險業務最終被保留下來,同時保留下來的還有大量不良資產。公司的市值也來到了50億歐元,平安和弘毅通過定向增發,為新富通補充流動資金或者在二級市場增持,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5%和10%。
平安能夠成為富通保險大股東,弘毅出力良多,雙方的關係算是不好不壞吧,反正弘毅在2009年年初通過二級市場將平安的股份增持到5%。
不管是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平安海量的資金,弘毅都有必要維持和平安良好的合作關係。而且平安高層就算再蠢也應該看到弘毅強大的實力,弘毅的投機一次成功是巧合,二次成功是幸運,三次成功就是實力,而弘毅的成功不止三四次。歐債危機爆發再次見證了弘毅集團的實力……
富通事件到現在基本告一段落了,那些什麽都沒有吃到的,則繼續在各國起訴,不過這和弘毅沒有關係,歐洲的大門已經向弘毅集團敞開,比如荷蘭ing集團為了滿足巴塞爾協議新的監管要求,按照歐盟指導,要出售保險、資管業務和其他國際資產。
弘毅雖然還沒有完成對富通,路博邁,日興,aig資管業務的整合,但規模是王道,不並購,什麽時候才能夠讓資管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
哦,可能用不了多少年,路博邁,富通資管通過調倉,伴隨著2009年下半年股市大漲,眾多股票翻倍,加上全公司固收部門沒有在歐洲主權債務上翻車,弘毅資管業務的規模現在已經超過9000億美元了。
全球股市複蘇,資管業務的興旺,弘毅投資的深港銀行,國民銀行,渣打集團,摩根士丹利全部實現盈利、
地產基建部門重倉的香江和內地房產價格上升,實現盈利。
即使不考慮對衝基金的盈利,弘毅在2009年還是實現了巨額盈利,弘毅集團股價隨著大行情複蘇在下半年暴漲,公司市值超過了2200億港元,和ieim2600億港元的市值快要接近了。
好吧,弘毅的市值和ieim的市值其實還有不小的距離,沒有對衝基金的高額收益,歐洲地區經濟陷入困境,弘毅的收入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公司市值大概率會企穩。
至於ieim,至少也要等短期內市值別想超過3000億港元,多元化的金融公司市盈率都低於10倍。友邦人壽家南山人壽的盈利約20億美元,投資收益淨利潤就算有10億,加起來也就30億美元,ieim現在約340億美元市值已經夠高了。
那如果把繽客讓給ieim,會帶來什麽結果呢?
繽客現在可以就網約車業務進行討論,一旦uber的app正式上線,賀正誠將會推動繽客投資這家初創公司……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劃分歸屬。
“我想將手中持有的繽客股份轉讓給易購或ieim公司,然後逐步退出繽客董事會……”賀正誠直言不諱,說出了他的打算,雖然以前很少參與繽客的管理,但一直決定了繽客的發展方向,而且還算大方,現在的高管每年都會得到一部分股票期權,以至於他在繽客的持股比例降到了31%。
“現在不挺好的嗎?”
“我沒有那麽多精力,想要更專注……”
說白了,賀正誠更在乎易購和大疆創新,也不想放棄弘毅和ieim,繽客的市值雖然會超過弘毅,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但對他來說,還是弘毅更有價值。也許很難理解,但可以拿高盛和美團做比較,美團市值是高盛2倍,二選一的情況下,該怎麽選?
對個人來說,或許美團更值錢,但對國家來說,顯然是高盛的價值更高。
“ieim吧!”勸說無果後,博依德等人並不希望頭上多個媽
之前為什麽高盛更重要?因為弘毅研究院預言的歐債危機真的爆發了!高盛這樣的財團能夠顛覆一個國家,甚至瓦解歐盟。
首先爆發的是希臘債務危機,具體的原因和過程就不贅婿了,反正比較一直的看法是高盛幫助希臘加入歐盟,做了一係列的創新,這些創新將希臘違約的後果轉移到了一家德國大銀行。
和希臘一樣不幸的還有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這5個國家被戲稱為歐豬五國。可惜國家破產的冰島並沒有享受到這一待遇,多少有些可惜。
到底是不是米國引爆後手造成的歐洲危機,這件事無從考證,但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卻是可以利用的。
弘毅收購富通資管公司,ieim收購英飛淩和奇夢達的事情已經完結,而奇夢達瞄上了歐洲一家閃存企業:恒億numonyx,這是英特爾,意法半導體和一家私募公司聯合成立,專注於nor和nand閃存生產,全球市場份額約2%。
本來還有美光和他們競爭,但東瀛爾必達破產,他們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收購這家東瀛企業,所以奇夢達以1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恒億。
其實還有一家比恒億更好的企業飛索半導體,這是amd和富士通整合各自的閃存業務合並成立的閃存企業。在2009年3月申請了破產保護,5月分納斯達克退市,如果想收購,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惜這是一家米國公司,而且奇夢達的業務除了dram,更重要的是代工,提升工藝水平顯然更重要。
接到大疆創新的采購訂單,恢複生產走出困境的奇夢達終於有餘力進行收購了,但飛索半導體主要是nor閃存,而不是我們常說的nand閃存。
事實上賀正誠當初也收到了飛索半導體的邀請,尋求被收購的可能,但他考慮良久後拒絕了,讓弘毅的私募公司參與了飛索的破產重組。據說新的飛索半導體很快就要提交正式的重組方案,重新上市了,弘毅在其中的持股比例約為15%,為奇夢達以後收購飛索半導體留下一個尾巴。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盟放寬了對賀正誠或者說弘毅的投資限製,比如說富通集團的保險業務最終被保留下來,同時保留下來的還有大量不良資產。公司的市值也來到了50億歐元,平安和弘毅通過定向增發,為新富通補充流動資金或者在二級市場增持,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5%和10%。
平安能夠成為富通保險大股東,弘毅出力良多,雙方的關係算是不好不壞吧,反正弘毅在2009年年初通過二級市場將平安的股份增持到5%。
不管是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平安海量的資金,弘毅都有必要維持和平安良好的合作關係。而且平安高層就算再蠢也應該看到弘毅強大的實力,弘毅的投機一次成功是巧合,二次成功是幸運,三次成功就是實力,而弘毅的成功不止三四次。歐債危機爆發再次見證了弘毅集團的實力……
富通事件到現在基本告一段落了,那些什麽都沒有吃到的,則繼續在各國起訴,不過這和弘毅沒有關係,歐洲的大門已經向弘毅集團敞開,比如荷蘭ing集團為了滿足巴塞爾協議新的監管要求,按照歐盟指導,要出售保險、資管業務和其他國際資產。
弘毅雖然還沒有完成對富通,路博邁,日興,aig資管業務的整合,但規模是王道,不並購,什麽時候才能夠讓資管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
哦,可能用不了多少年,路博邁,富通資管通過調倉,伴隨著2009年下半年股市大漲,眾多股票翻倍,加上全公司固收部門沒有在歐洲主權債務上翻車,弘毅資管業務的規模現在已經超過9000億美元了。
全球股市複蘇,資管業務的興旺,弘毅投資的深港銀行,國民銀行,渣打集團,摩根士丹利全部實現盈利、
地產基建部門重倉的香江和內地房產價格上升,實現盈利。
即使不考慮對衝基金的盈利,弘毅在2009年還是實現了巨額盈利,弘毅集團股價隨著大行情複蘇在下半年暴漲,公司市值超過了2200億港元,和ieim2600億港元的市值快要接近了。
好吧,弘毅的市值和ieim的市值其實還有不小的距離,沒有對衝基金的高額收益,歐洲地區經濟陷入困境,弘毅的收入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公司市值大概率會企穩。
至於ieim,至少也要等短期內市值別想超過3000億港元,多元化的金融公司市盈率都低於10倍。友邦人壽家南山人壽的盈利約20億美元,投資收益淨利潤就算有10億,加起來也就30億美元,ieim現在約340億美元市值已經夠高了。
那如果把繽客讓給ieim,會帶來什麽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