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賣掉友邦保險的理想報價是400億美元,可惜沒有人是傻子,十幾家金融機構先後報價,從200億美元開始,就沒有一家高出300億美元。
可惜aig沒有玩虛的,這是競標,大家的報價都是公開的,各大機構的報價很快就超過了300億美元,然後隻剩下五六家。之後的報價就很難上漲了,大家都是一點點加,想要一口氣加5億美元,那簡直是做夢。
aig的要求是現金最少200億美元,現金越多,優先級越高。
“小心markedwardtucker?”賀正誠很快就得到了關鍵信息,知道ieim最重要的競爭對手。
“markedwardtucker,中文名杜嘉祺,是英倫最大的保誠保險ceo。保誠保險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英倫,海外主要是亞洲占其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弘毅很快就為他們找到了各種信息,比如這個杜嘉祺之前是美式足球運動員,司職中鋒。後來從利茲大學畢業,加入了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歪果仁就是這麽秀嗎?這家夥的家庭背景應該不錯吧?賀正誠腹誹不已,這天才也太多了吧!
對友邦保險感興趣的企業很多,都是各國的頂級保險企業,如果能夠收購友邦保險,或許就能取代aig現在的江湖地位。平安不用想了,現在富通集團還沒有爬出來,國壽吸取蘋安的經驗教訓,很難喊出超過300億美元的報價。
加拿大宏利,英倫保誠的優勢最明顯,aig將加拿大人壽保險業務轉讓給了宏利,雙方已經有了合作。從更大的戰略角度出發,英倫,加拿大,米國三位一體,是一家人。
排除了眾多的幹擾項,再分析宏利和保誠保險掌門人之間的區別,提前知道答案的賀正誠越看越覺得杜嘉祺才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不過嘛,保誠集團的市值也就180億美元,想要收購友邦,他們的壓力比ieim大多了。也就宏利金融,市值約380億美元,和安聯保險相差不大。
不過決心最大的顯然是保誠和ieim公司,杜嘉祺這人很野性,曆史中這人報了一個355億美元的天價,遠超保誠集團的承受能力,最後放棄收購,賠了aig1.5億英鎊。這家夥拍拍屁股走人,成為友邦保險新的ceo。
這背後有沒有利益交換,賀正誠不得而知,反正隻能想辦法給杜嘉祺增加難度,比如聯係保誠股東,不能讓杜嘉祺隨意報價。還有就是8月份之前沒有達成協議,aig換一個ceo,比如米國大都會保險ceo之後,賀正誠的優勢說不定就會因為這次積極協助愛德華·李迪而消失一空。
大量的信息匯聚在一起,但能夠幫助他做決策的數據非常有限,盤外招也因為弘毅在北美和歐盟影響力有限而難以實施。
ieim的優勢是本身沒有保險業務和經驗,需要仰仗原有團隊,而且伯克希爾哈撒韋模式很好理解,賀正誠與巴菲特連續兩次看中同一家上市公司,加上他現在的財富,足以說明他的投資能力。
“弘毅和ieim是立足香江的跨國金融集團,經過這次調整,兩家公司的業務模式變得非常清晰……”賀正誠試著說服米國財政部和愛德華·李迪相信他和ieim的投資能力。大家都沒有300億美元現金,那麽aig持有一定量的股票是必然,即便為了保值增值,他們也會選擇一家更穩妥的企業。
這方麵賀正誠的ieim有劣勢,不管是捷豹路虎,還是英飛淩,奇夢達,怎麽都不是好公司,其中一家更是瀕臨破產,被他強硬的拉了回來。
果不其然,他們提起了賀正誠對上述三家公司的收購,這時候去解釋反而落了下乘,賀正誠用他這麽多年的投資經驗證明了自己,他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正確的。奇夢達就算最終破產,風險也是可控的。
牛逼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釋的,賀正誠的表現符合他們的認識。但友邦保險爭奪戰,關鍵還是價格,誰的錢多,誰就是大爺!
還好賀正誠有所準備,友邦保險“真實財報”部分內容被不少競爭對手買到,其中顯示友邦每年的營收數據沒有aig公開的這麽好。能不能誤導別人不重要,隻要有心人看了,就一定會產生作用。
這期間,ieim放慢了尚德電力的轉讓談判,甚至幾次想要放棄收購友邦保險,可以說做足了姿態。
當收購報價漲到320億美元的時候,隻剩下保誠和ieim沒有放棄,完美的契合了他的情報。
“250億美元現金加70億美元的股票(普通股加優先股)”這是ieim的方案,現金比aig最低要求高出了50億美元。
保誠保險杜嘉祺猶豫了一會,給出了幾乎同樣的報價,這些天保誠和ieim的股票都在上漲。
賀正誠不準備加價,想要aig做出判斷,價格一致,如果綜合考慮員工意見,ieim大概率會獲得勝利。因為被他收購,友邦還是友邦,被其他保險公司收購,友邦就不是友邦了。
“250億美元現金,加75億美元股票。”杜嘉祺推翻了之前的報價,在ieim報價的基礎上加了5億美元,下了巨大的決心。
這個時候ieim除了賀正誠,再沒有人敢做決定,這個價格已經超出他們的預期了,300億美元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價格。325億美元的報價,已經超出正常價格的8.3%了。看似不多,但全球有多少家企業一年的盈利可以超過20億美元?
“250億美元現金加80億美元股票!”賀正誠說完,氣呼呼的離開了現場。
“這個價格算數嗎?”有人在背後問
“算!”賀正誠頭也不回的回答
雖然說400億美元的報價,他也有極低的意願收購友邦保險,但出於盈利考慮,大概率是不會超過350億美元。後來友邦保險的市值達到1萬億港元,約1300億美元,但那畢竟是十多年後,如果被賀正誠控製,未必能夠做得這麽優秀。
幾個小時後,在紐約的酒店,賀正誠等到了袁天發等人。
“杜嘉祺放棄加價,我們和aig簽署了意向性協議,ieim以330億美元收購友邦保險。”袁天發沉聲說
“那就好!”賀正誠勉強一笑,這並不是結束,意向性合約沒有法律效應,一旦別人有更高的報價,很可能會被推翻,而且還要通過米國財政部的審批。
“這個價格是不是有些高?”
一旦簽訂了正式合同,250億美元現金是有到賬時間限製的,10月底到賬,最慢12月底,現在是5月中旬了,還有7個月,這個時間應該夠了啊!
可惜別人不這麽想,嘉祺子所以沒有加價到355億,大概率是因為時間限製,他沒有這個信心在這個時間段籌到這麽多錢!
“錯過這次,我們很難有更好的機會了。”
可惜aig沒有玩虛的,這是競標,大家的報價都是公開的,各大機構的報價很快就超過了300億美元,然後隻剩下五六家。之後的報價就很難上漲了,大家都是一點點加,想要一口氣加5億美元,那簡直是做夢。
aig的要求是現金最少200億美元,現金越多,優先級越高。
“小心markedwardtucker?”賀正誠很快就得到了關鍵信息,知道ieim最重要的競爭對手。
“markedwardtucker,中文名杜嘉祺,是英倫最大的保誠保險ceo。保誠保險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英倫,海外主要是亞洲占其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弘毅很快就為他們找到了各種信息,比如這個杜嘉祺之前是美式足球運動員,司職中鋒。後來從利茲大學畢業,加入了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歪果仁就是這麽秀嗎?這家夥的家庭背景應該不錯吧?賀正誠腹誹不已,這天才也太多了吧!
對友邦保險感興趣的企業很多,都是各國的頂級保險企業,如果能夠收購友邦保險,或許就能取代aig現在的江湖地位。平安不用想了,現在富通集團還沒有爬出來,國壽吸取蘋安的經驗教訓,很難喊出超過300億美元的報價。
加拿大宏利,英倫保誠的優勢最明顯,aig將加拿大人壽保險業務轉讓給了宏利,雙方已經有了合作。從更大的戰略角度出發,英倫,加拿大,米國三位一體,是一家人。
排除了眾多的幹擾項,再分析宏利和保誠保險掌門人之間的區別,提前知道答案的賀正誠越看越覺得杜嘉祺才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不過嘛,保誠集團的市值也就180億美元,想要收購友邦,他們的壓力比ieim大多了。也就宏利金融,市值約380億美元,和安聯保險相差不大。
不過決心最大的顯然是保誠和ieim公司,杜嘉祺這人很野性,曆史中這人報了一個355億美元的天價,遠超保誠集團的承受能力,最後放棄收購,賠了aig1.5億英鎊。這家夥拍拍屁股走人,成為友邦保險新的ceo。
這背後有沒有利益交換,賀正誠不得而知,反正隻能想辦法給杜嘉祺增加難度,比如聯係保誠股東,不能讓杜嘉祺隨意報價。還有就是8月份之前沒有達成協議,aig換一個ceo,比如米國大都會保險ceo之後,賀正誠的優勢說不定就會因為這次積極協助愛德華·李迪而消失一空。
大量的信息匯聚在一起,但能夠幫助他做決策的數據非常有限,盤外招也因為弘毅在北美和歐盟影響力有限而難以實施。
ieim的優勢是本身沒有保險業務和經驗,需要仰仗原有團隊,而且伯克希爾哈撒韋模式很好理解,賀正誠與巴菲特連續兩次看中同一家上市公司,加上他現在的財富,足以說明他的投資能力。
“弘毅和ieim是立足香江的跨國金融集團,經過這次調整,兩家公司的業務模式變得非常清晰……”賀正誠試著說服米國財政部和愛德華·李迪相信他和ieim的投資能力。大家都沒有300億美元現金,那麽aig持有一定量的股票是必然,即便為了保值增值,他們也會選擇一家更穩妥的企業。
這方麵賀正誠的ieim有劣勢,不管是捷豹路虎,還是英飛淩,奇夢達,怎麽都不是好公司,其中一家更是瀕臨破產,被他強硬的拉了回來。
果不其然,他們提起了賀正誠對上述三家公司的收購,這時候去解釋反而落了下乘,賀正誠用他這麽多年的投資經驗證明了自己,他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正確的。奇夢達就算最終破產,風險也是可控的。
牛逼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釋的,賀正誠的表現符合他們的認識。但友邦保險爭奪戰,關鍵還是價格,誰的錢多,誰就是大爺!
還好賀正誠有所準備,友邦保險“真實財報”部分內容被不少競爭對手買到,其中顯示友邦每年的營收數據沒有aig公開的這麽好。能不能誤導別人不重要,隻要有心人看了,就一定會產生作用。
這期間,ieim放慢了尚德電力的轉讓談判,甚至幾次想要放棄收購友邦保險,可以說做足了姿態。
當收購報價漲到320億美元的時候,隻剩下保誠和ieim沒有放棄,完美的契合了他的情報。
“250億美元現金加70億美元的股票(普通股加優先股)”這是ieim的方案,現金比aig最低要求高出了50億美元。
保誠保險杜嘉祺猶豫了一會,給出了幾乎同樣的報價,這些天保誠和ieim的股票都在上漲。
賀正誠不準備加價,想要aig做出判斷,價格一致,如果綜合考慮員工意見,ieim大概率會獲得勝利。因為被他收購,友邦還是友邦,被其他保險公司收購,友邦就不是友邦了。
“250億美元現金,加75億美元股票。”杜嘉祺推翻了之前的報價,在ieim報價的基礎上加了5億美元,下了巨大的決心。
這個時候ieim除了賀正誠,再沒有人敢做決定,這個價格已經超出他們的預期了,300億美元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價格。325億美元的報價,已經超出正常價格的8.3%了。看似不多,但全球有多少家企業一年的盈利可以超過20億美元?
“250億美元現金加80億美元股票!”賀正誠說完,氣呼呼的離開了現場。
“這個價格算數嗎?”有人在背後問
“算!”賀正誠頭也不回的回答
雖然說400億美元的報價,他也有極低的意願收購友邦保險,但出於盈利考慮,大概率是不會超過350億美元。後來友邦保險的市值達到1萬億港元,約1300億美元,但那畢竟是十多年後,如果被賀正誠控製,未必能夠做得這麽優秀。
幾個小時後,在紐約的酒店,賀正誠等到了袁天發等人。
“杜嘉祺放棄加價,我們和aig簽署了意向性協議,ieim以330億美元收購友邦保險。”袁天發沉聲說
“那就好!”賀正誠勉強一笑,這並不是結束,意向性合約沒有法律效應,一旦別人有更高的報價,很可能會被推翻,而且還要通過米國財政部的審批。
“這個價格是不是有些高?”
一旦簽訂了正式合同,250億美元現金是有到賬時間限製的,10月底到賬,最慢12月底,現在是5月中旬了,還有7個月,這個時間應該夠了啊!
可惜別人不這麽想,嘉祺子所以沒有加價到355億,大概率是因為時間限製,他沒有這個信心在這個時間段籌到這麽多錢!
“錯過這次,我們很難有更好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