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rackspace進行的很順利,弘毅和易購分別持股35%,黑石基金持股30%;易購提供資金和技術在米國azure公司占股65%,rackspace占股35%,新公司將直接麵向米國用戶提供acw雲服務。


    金融危機對矽穀的影響有限,不少初創公司解散,一些大公司進行裁員,正是azure擴張的好時節,在關鍵網絡節點布局是小事,最重要的還是人才隊伍建設。


    特別是易購在這方麵需要非常謹慎,現階段國內和國外收入差距非常大,十年後也有差距,比如阿狸平均年薪也就超過穀歌的一半,現在的差距可想而知。


    但是不給高薪還找不到好員工,即使大家技術水平非常接近,但米國人的工資水平就是比國人高,世界就是這麽不公平,所以才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拚搏,爭取讓下一代人不要遭遇這種不公。


    其實易購還有更多選擇,比如避開人才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到紐約,西雅圖,波士頓,舊金山,奧斯汀開分公司,工資相對矽穀灣區較低,但it人才同樣非常多。可惜全球範圍內一流的it人才首先考慮的都是矽穀,這是怎麽都避不開的。就好像在國內,易購的總部在鵬城,但北津分部的規模越來越大,這都是國情決定的,半點不由人。


    為了打開市場,除了rackspace本身開拓的客戶群體,賀正誠隻能動用自己的影響力,爭取讓奈飛視頻和myspace的視頻分享網站使用azure的雲服務。


    有這樣的核心客戶群體做示範,相信azure能夠在與亞馬遜的競爭中在米國占據一席之地。


    奈飛後來是全球下行流量的最大貢獻者,是互聯網帶寬的最大占用者,也意味著需要在全球各地建立巨大的數據中心,2010年左右奈飛視頻網站流量大漲,這時候哈斯廷斯選擇了亞馬遜aws雲服務。


    但亞馬遜會員本身也提供視頻服務,發展路線和奈飛一致,雙方是直接的競爭關係,那時候微軟雲服務菜剛剛起步,如果當時有更好的選擇,相信哈斯廷斯不會和亞馬遜合作的。


    視察完易購和大疆創新,弘毅也展開了對etrade的收購,但是進展很不順利。2007年米國一家知名的對衝基金citadel城堡,投資了etrade公司25億美元,收購了一些cdo產品,還獲得了12.5%的高級無擔保票據,19.99%的流通股,讓公司的淨資產規模減少了減少22億美元。進入公司董事會後,任命前****副董事長donalyton成為公司新的ceo。


    通過調查,他這才知道etrade居然擁有銀行業務,也涉及到次級抵押貸款,有著巨額債務,這一年多以來,股票交易極不活躍,被眾多投資者拋棄。


    一家對衝基金成為etrade公司的實際控製人,這說明不存在買不到的問題,他們現在隻涉及價格問題。etrade的股價從城堡公司入股時的4美元,下跌到現在1美元左右,公司市值從2007年的100多億,下跌到現在5億美元左右,價格問題實在不好談。


    還好巨額的虧損,加上前景慘淡的預期,etrade並不是城堡公司的非賣品,而這家對衝基金在金融危機期間連續10個月禁止其投資者撤資,他們最大的一隻基金今年已經下跌了55%,作為全球知名的冤大頭,弘毅也是他們期盼已久的金主巴巴,隻要賀正誠點頭合作,對弘毅來說etrade隻是猶抱琵琶半遮麵,欲拒還迎而已。


    5億美元的etrade,就算溢價收購也就10億美元左右,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公司,即使是二三十億美元,賀正誠也是願意收購的,這家公司1982年成立,1991年展開網絡交易,在全球擁有250萬證券經紀賬戶,超過1500億美元的資產。


    賀正誠收購etrade,不僅是看好互聯網券商的未來,還可以通過這個平台接受大量從雷曼兄弟離開的員工,巴克萊收購雷曼米國公司後就進行大量裁員,弘毅說不定就能夠接受其部分遺產,比如不少中高層手中掌握的各種合作關係。


    十幾年後,摩根士丹利130億美元收購etrade,盈透300多億美元的市值,最大的嘉信理財市值達到1500億美元,管理了4萬多億美元。所以說,不管從哪個方麵考慮,網絡券商,財富管理都是一門好生意。


    具體的經營賀正誠不懂,反正免交易傭金是長期趨勢,管理費和利息收入才是大頭,國內勢必會出現免傭的券商。看準了方向,怎麽實現就不是他的問題了。


    回到香江的賀正誠還麵臨著另一個頭疼的問題,中言泰富巨虧。賀正誠多虧了榮家和中言集團搭上線,所以拉著他投資fmg,年初也提醒他這次金融危機會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沒想到還是遇到一個大坑。


    fmg資本雄厚,弘毅扶持出一個澳洲首富,中言泰富是不可能有機會控製這家公司,所以另外收購了一個大型磁鐵礦,想要獨家運作開發,結果和賣家陷入糾紛不說,沒有在金融危機前投產,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做了一個複雜的期權交易。


    中言泰富和13家外資銀行簽下24款外匯累計期權合約,須以固定匯率(0.87澳元美元),每月買入一定數額的澳元,到期日2010年10月,累計最大買入數額為90.5億澳元;其中每一份合約都有最大收益終止(knockout)條款。


    簽約後澳元美元升值到0.97,購買90億澳元本來需要89.7億美元,按合同隻需要78.3億美元;但澳元很快就貶值了,中言泰富必須按約定購買,現在的匯率維持在0.65左右,中言泰富任然要支付78.3億美元,於是就有人說虧損了155億港元。


    真實情況更複雜,當澳元兌美元的價格走勢對其有利時,最多購買36億,而當價格大幅下跌時,則需要購入90.5億澳元。


    弘毅當然要幫忙,但中言集團是國內僅有的三個高官央企,中言泰富最多虧損155億,不是已經虧損了155億,事實上,因為米國量化寬鬆,澳元很快就升值了,中言泰富實際虧損大概率不到80億港元,但容家很快就離開了中言泰富。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透露出詭異,很多人想拉弘毅下水,所以還是躲遠一點好,現在中言集團下場,購買15億美元中言泰富的可轉債,而今年早些時候,中言集團啟動了集團整體上市計劃。


    中言集團注資方案公布後,弘毅下場收購收購中言泰富股份,幫助穩定股價,並且在市場上拋售美元購入澳元,參與到fmg定向增發,弘毅旗下的全球能源投資公司和中海油,origin(澳洲本土石油公司)宣布正式投入340億美元,開始澳洲昆士蘭柯蒂斯島lng項目,一番操作之後穩定了澳元貶值的趨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香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樓妖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樓妖風並收藏從香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