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龍世榮開噴了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華山,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嗬嗬”
大殿中央,性情火爆的程尚書,表情肅穆,目光冷淡,嗬嗬一笑。
這個程大炮,沉穩老辣的很,並沒有因為是熟悉人,就給安南使臣,半點好臉色。
熟歸熟,兩國相爭,那也不能刻意放水啊,鐵血狠辣的朱皇帝,就在上麵呢。
“阮主事”
“老夫知道,安南國,自有安南國的難處”
“你們的西定公,管理偌大的國家,也是不容易”
“但是,你們既然做了大明的藩屬國,就得有這個覺悟,給宗主國效死效命”
“誇大其詞,左藏右躲,推諉扯皮,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如今,大明朝廷,偶遇一些挫折和困頓”
“也正是爾等,一眾藩屬國,效忠孝敬的大好時機,切莫自誤啊”
“老夫,言至於此,望好自為之”
、、、
說罷,老狐狸也是一本正經的,拱手還禮,算是告誡提醒一下。
是的,禮部官員,大明正統的讀書人,講究的是仁義道德,閉口的也是道德仁義。
安南鄭氏,貢獻了百萬白銀,百萬米糧,其實是不錯的。
畢竟,這個年代,滿世界都在打仗,征伐不斷,活下去都不容易。
但是,上麵的朱皇帝,是武夫皇帝,堆徹京觀的嗜血皇帝啊。
既然開口了,身為臣子的程大炮,也隻能拉下臉麵,去給大明王朝,爭取好處。
當然了,話說到最後,他還是好心的,看在幾天喝酒打屁,收點好處的份上。
告誡安南使臣,別再頭鐵了,就從了大明皇帝吧,以免遭受更慘重的代價。
至於,收好處的事情,這都是行規了,求人嘛,就得有求人的態度。
如果,有一天,程源去出使別的國家,為了辦事方便,同樣也會送金銀玉器。
金錢開道,別說是無往不利,至少不會吃閉門羹,能坐下來,給機會好好談一下。
“呃、、”
同樣站在中央的阮公沆,聽完以後,嘴角糯糯,硬是回不了一個字。
半晌後,深歎一口氣,隻能勉強拱手,還程大炮一個禮儀。
是的,程大炮的提點,話中之意,他是聽懂了。
但是,他還是裝著不懂的樣子,否則,回去就交不了差啊。
此時此刻,老辣穩重的阮公沆,算是真正的明白了,當初世子鄭根的窘迫啊。
麵對這樣的大明皇帝,寡廉鮮恥,嗜血殘暴,既要還要,無恥之尤,年輕的鄭根,不跪才怪啊。
“咕嚕、、、”
同一時間,站在最後麵的建平侯鄭泰,內心更是炸裂啊,絲毫不下於阮公沆的窘迫和恐慌。
是的,現在的大明王朝,當真是亂了套,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啊。
上麵的朱皇帝,就這麽大赤赤的,端坐在龍座上,麵不改色,心不跳。
既要還要,拿了百萬白銀,百萬米糧,竟然還要搞敲詐勒索,寡廉鮮恥啊。
同樣,下麵的朝臣,一個個的,看上去若無其事,甚至是看的津津有味。
更讓人無語的事情,就是那個禮部尚書。
講究仁義道德的正統讀書人,竟然也站出來,據理力爭,出口狂噴,支持朱皇帝的敲詐。
這他媽的,這不是倒反天罡嘛,無恥之尤啊。
這哪裏還是,講究三綱五常,道德仁義的大明王朝啊,全他媽的變味了啊。
“安南使臣”
“禮番,阮主事”
這邊剛剛停歇下來,右側的老武夫,鴻臚寺卿龍世榮,也站了出來,厲聲暴喝一聲。
沒錯,現在的他,已經適應了武夫兼職文臣,放下屠刀的混賬日子。
同樣,他也變的講究禮貌了,知道忍讓程大炮,讓禮部先發言。
但是,今天,這個廷議,老武夫忍了很久,現在終於不用再憋著了。
彼之娘之的狗玩意,這個安南使臣,倒是賊得很。
來了大明王朝,竟然不去鴻臚寺,直接找上了禮部,狗眼看人低啊。
整個大殿,那麽多人看著呢,這不就是騎臉輸出嘛,給臉不要臉的狗玩意。
“糟了”
驟然聽到老武夫,厲聲點名的阮公沆,連忙轉過身。
放眼望去,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一聲,要糟了,原來是這個老武夫。
立馬放下身段,平複心情,拱手行禮,客氣的說道:
“龍寺卿”
“久仰久仰,不知有何見教”
是的,現在的龍寺卿,在一眾藩屬國裏麵,惡名響亮的很啊。
這個老殺胚武夫,做了寺卿以後,是完完全全的,一絲不苟的,遵照朱皇帝的聖諭。
對待番外小國,不要客氣,要拿出大明的殺氣來,維護大明的赫赫國威。
所以說,現在的藩國使臣,都喜歡去禮部,找程大炮和扶綱。
實在是沒辦法了,才會轉過頭,去找老殺胚的鴻臚寺。
尚書程大炮,雖然是脾氣火爆,但是讀書人出身,還是會講一些禮儀道德。
寺卿龍世榮,那完全就是一副武夫做派,喜歡帶刀入衙門,動輒暴喝拔刀子,恐怖至極。
反正,禮部的主客清吏司,也負責接待外賓,能商討藩國諸事。
“阮主事”
“阮使臣”
“別說那麽多,有的沒的”
“老夫就在這裏,問你幾句話”
老武夫出身的龍世榮,威武霸氣,中氣十足,說話鏗鏘有力,根本不鳥阮公沆的客氣。
隻是,吼完以後,這個老武夫,還是習慣性的,往上瞟了一眼。
發現上麵的朱皇帝,沒有一絲的不悅之後,心中有數的他,才繼續大聲開噴:
“占城府,你是知道的”
“西北麵的高山族,你們也是清楚的”
“此時此刻,占城府的大明軍隊,就在攻伐高山族”
“你們的安南國,南麵的阮氏,赤膽忠心,忠心不二”
“陛下的一句話,他們就記在心裏麵”
“出動了5千軍隊,無數的丁壯,潑天的錢糧,支持大明攻伐懾服高山族”
“甚至是,為了表現誠意,又貢獻了不少戰船海船,支援朝廷的後勤運輸”
“至於你們”
“嗬嗬”
“北部鄭氏,西定公,攝政安南國,總領朝政內外”
“嗬嗬、、”
、、、
說到這裏,老武夫殺胚,特意停頓了一下,目光陰冷,嗬嗬冷笑。
沒錯,這就是老殺胚的本性,行事作風,豪氣直爽,殺伐果斷。
剛才的程大炮,說了他媽的一大堆,還把兩百年的事情,都拎出來了。
扯七扯八的,有的沒的,阮公沆還是不低頭,屁用沒有。
多簡單的事情啊,老武夫龍世榮,直接拎出來南部安南阮氏。
“老夫問你”
“你們鄭氏,是不是不如南部阮氏?”
“錢糧沒那他們多?軍隊沒他們善戰?還是丁口不如?”
“還是忠心不夠?心存齷齪?心存歹念?表麵一套,背後又是另一套?”
“你們可要想清楚啊”
“占城府,是大明王朝的,西北麵的高山族,也是你們的世代鄰居”
“大明朝廷,出兵高山族,那是為了你們的生存安寧,是給你們保駕護航的”
“哼”
“老夫告訴你”
“別不識好歹,給臉不要臉”
“你們不給,那也沒問題,大明的軍隊,也可以去自己取的、、、”
、、、
質問到最後,這個老武夫龍世榮,低聲怒吼,豹眼橫目,展現出一副要吃了阮公沆的樣子。
是的,這就是殺胚的本質,既然你們這些藩屬國,不想給。
那就好辦了,大明有的是軍隊,可以去搶,燒殺搶掠,手腳利索的很。
道理很簡單啊,北部鄭氏,南部阮氏,橫向對比一下,什麽都清楚明了。
南麵的阮氏,實力遠不如鄭氏,都這麽賣力,支持大明王朝,攻伐西北麵的高山族。
更何況,這個高山族,也緊貼著安南的國土。
大明王朝,是天朝上國,是在幫助你們,剿滅這些亂賊,桀驁不聽話的土人。
你們黎氏鄭氏,要是不識好歹,那就不好意思了,大明就要動手了。
“咚咚咚”
聽到這裏的阮公沆,滿目驚駭,哆哆嗦嗦,嚇個半死半活。
半晌後,肝膽俱裂的他,再也忍不住了,雙膝一軟,直接跪趴在地。
撇下老殺胚,磕頭如搗蒜,對著上麵的朱皇帝,大聲辯解道:
“大明皇帝陛下”
“安南國王,西定公,絕無二心,也不敢有二心”
“南部阮氏,他們都是叛賊叛逆,奸詐無恥的反複小人”
“此次朝貢,他們才送了幾個銀子,僅僅20萬兩啊”
“陛下,聖斷啊”
“此番進貢,北部安南,已搬空了府庫,才湊上這筆錢糧”
“黎氏國主,西定公,絕無推諉扯皮之心,是真的大忠臣,赤膽忠心,忠貞不二啊”
、、、
喊完以後,這個老狐狸,更是苦練鐵頭功,玩命磕頭,擔心朱皇帝要下死手啊。
沒錯的,龍世榮那個老匹夫,當真是會扯淡,蠻橫無理。
南部的阮氏,才進貢了幾個錢糧啊,20萬白銀,20萬石米糧。
要知道,當初鄭氏和阮氏,是一起進貢的,數量都是商議好了,同等數量。
現在好了,南部阮氏,就多送了幾千老弱病殘,就成了大明的大忠臣。
沒地方說理啊,鄭氏可是掏心窩子啊,足足付出了百萬白銀,百萬米糧。
“嗬嗬”
大殿中央,性情火爆的程尚書,表情肅穆,目光冷淡,嗬嗬一笑。
這個程大炮,沉穩老辣的很,並沒有因為是熟悉人,就給安南使臣,半點好臉色。
熟歸熟,兩國相爭,那也不能刻意放水啊,鐵血狠辣的朱皇帝,就在上麵呢。
“阮主事”
“老夫知道,安南國,自有安南國的難處”
“你們的西定公,管理偌大的國家,也是不容易”
“但是,你們既然做了大明的藩屬國,就得有這個覺悟,給宗主國效死效命”
“誇大其詞,左藏右躲,推諉扯皮,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如今,大明朝廷,偶遇一些挫折和困頓”
“也正是爾等,一眾藩屬國,效忠孝敬的大好時機,切莫自誤啊”
“老夫,言至於此,望好自為之”
、、、
說罷,老狐狸也是一本正經的,拱手還禮,算是告誡提醒一下。
是的,禮部官員,大明正統的讀書人,講究的是仁義道德,閉口的也是道德仁義。
安南鄭氏,貢獻了百萬白銀,百萬米糧,其實是不錯的。
畢竟,這個年代,滿世界都在打仗,征伐不斷,活下去都不容易。
但是,上麵的朱皇帝,是武夫皇帝,堆徹京觀的嗜血皇帝啊。
既然開口了,身為臣子的程大炮,也隻能拉下臉麵,去給大明王朝,爭取好處。
當然了,話說到最後,他還是好心的,看在幾天喝酒打屁,收點好處的份上。
告誡安南使臣,別再頭鐵了,就從了大明皇帝吧,以免遭受更慘重的代價。
至於,收好處的事情,這都是行規了,求人嘛,就得有求人的態度。
如果,有一天,程源去出使別的國家,為了辦事方便,同樣也會送金銀玉器。
金錢開道,別說是無往不利,至少不會吃閉門羹,能坐下來,給機會好好談一下。
“呃、、”
同樣站在中央的阮公沆,聽完以後,嘴角糯糯,硬是回不了一個字。
半晌後,深歎一口氣,隻能勉強拱手,還程大炮一個禮儀。
是的,程大炮的提點,話中之意,他是聽懂了。
但是,他還是裝著不懂的樣子,否則,回去就交不了差啊。
此時此刻,老辣穩重的阮公沆,算是真正的明白了,當初世子鄭根的窘迫啊。
麵對這樣的大明皇帝,寡廉鮮恥,嗜血殘暴,既要還要,無恥之尤,年輕的鄭根,不跪才怪啊。
“咕嚕、、、”
同一時間,站在最後麵的建平侯鄭泰,內心更是炸裂啊,絲毫不下於阮公沆的窘迫和恐慌。
是的,現在的大明王朝,當真是亂了套,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啊。
上麵的朱皇帝,就這麽大赤赤的,端坐在龍座上,麵不改色,心不跳。
既要還要,拿了百萬白銀,百萬米糧,竟然還要搞敲詐勒索,寡廉鮮恥啊。
同樣,下麵的朝臣,一個個的,看上去若無其事,甚至是看的津津有味。
更讓人無語的事情,就是那個禮部尚書。
講究仁義道德的正統讀書人,竟然也站出來,據理力爭,出口狂噴,支持朱皇帝的敲詐。
這他媽的,這不是倒反天罡嘛,無恥之尤啊。
這哪裏還是,講究三綱五常,道德仁義的大明王朝啊,全他媽的變味了啊。
“安南使臣”
“禮番,阮主事”
這邊剛剛停歇下來,右側的老武夫,鴻臚寺卿龍世榮,也站了出來,厲聲暴喝一聲。
沒錯,現在的他,已經適應了武夫兼職文臣,放下屠刀的混賬日子。
同樣,他也變的講究禮貌了,知道忍讓程大炮,讓禮部先發言。
但是,今天,這個廷議,老武夫忍了很久,現在終於不用再憋著了。
彼之娘之的狗玩意,這個安南使臣,倒是賊得很。
來了大明王朝,竟然不去鴻臚寺,直接找上了禮部,狗眼看人低啊。
整個大殿,那麽多人看著呢,這不就是騎臉輸出嘛,給臉不要臉的狗玩意。
“糟了”
驟然聽到老武夫,厲聲點名的阮公沆,連忙轉過身。
放眼望去,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一聲,要糟了,原來是這個老武夫。
立馬放下身段,平複心情,拱手行禮,客氣的說道:
“龍寺卿”
“久仰久仰,不知有何見教”
是的,現在的龍寺卿,在一眾藩屬國裏麵,惡名響亮的很啊。
這個老殺胚武夫,做了寺卿以後,是完完全全的,一絲不苟的,遵照朱皇帝的聖諭。
對待番外小國,不要客氣,要拿出大明的殺氣來,維護大明的赫赫國威。
所以說,現在的藩國使臣,都喜歡去禮部,找程大炮和扶綱。
實在是沒辦法了,才會轉過頭,去找老殺胚的鴻臚寺。
尚書程大炮,雖然是脾氣火爆,但是讀書人出身,還是會講一些禮儀道德。
寺卿龍世榮,那完全就是一副武夫做派,喜歡帶刀入衙門,動輒暴喝拔刀子,恐怖至極。
反正,禮部的主客清吏司,也負責接待外賓,能商討藩國諸事。
“阮主事”
“阮使臣”
“別說那麽多,有的沒的”
“老夫就在這裏,問你幾句話”
老武夫出身的龍世榮,威武霸氣,中氣十足,說話鏗鏘有力,根本不鳥阮公沆的客氣。
隻是,吼完以後,這個老武夫,還是習慣性的,往上瞟了一眼。
發現上麵的朱皇帝,沒有一絲的不悅之後,心中有數的他,才繼續大聲開噴:
“占城府,你是知道的”
“西北麵的高山族,你們也是清楚的”
“此時此刻,占城府的大明軍隊,就在攻伐高山族”
“你們的安南國,南麵的阮氏,赤膽忠心,忠心不二”
“陛下的一句話,他們就記在心裏麵”
“出動了5千軍隊,無數的丁壯,潑天的錢糧,支持大明攻伐懾服高山族”
“甚至是,為了表現誠意,又貢獻了不少戰船海船,支援朝廷的後勤運輸”
“至於你們”
“嗬嗬”
“北部鄭氏,西定公,攝政安南國,總領朝政內外”
“嗬嗬、、”
、、、
說到這裏,老武夫殺胚,特意停頓了一下,目光陰冷,嗬嗬冷笑。
沒錯,這就是老殺胚的本性,行事作風,豪氣直爽,殺伐果斷。
剛才的程大炮,說了他媽的一大堆,還把兩百年的事情,都拎出來了。
扯七扯八的,有的沒的,阮公沆還是不低頭,屁用沒有。
多簡單的事情啊,老武夫龍世榮,直接拎出來南部安南阮氏。
“老夫問你”
“你們鄭氏,是不是不如南部阮氏?”
“錢糧沒那他們多?軍隊沒他們善戰?還是丁口不如?”
“還是忠心不夠?心存齷齪?心存歹念?表麵一套,背後又是另一套?”
“你們可要想清楚啊”
“占城府,是大明王朝的,西北麵的高山族,也是你們的世代鄰居”
“大明朝廷,出兵高山族,那是為了你們的生存安寧,是給你們保駕護航的”
“哼”
“老夫告訴你”
“別不識好歹,給臉不要臉”
“你們不給,那也沒問題,大明的軍隊,也可以去自己取的、、、”
、、、
質問到最後,這個老武夫龍世榮,低聲怒吼,豹眼橫目,展現出一副要吃了阮公沆的樣子。
是的,這就是殺胚的本質,既然你們這些藩屬國,不想給。
那就好辦了,大明有的是軍隊,可以去搶,燒殺搶掠,手腳利索的很。
道理很簡單啊,北部鄭氏,南部阮氏,橫向對比一下,什麽都清楚明了。
南麵的阮氏,實力遠不如鄭氏,都這麽賣力,支持大明王朝,攻伐西北麵的高山族。
更何況,這個高山族,也緊貼著安南的國土。
大明王朝,是天朝上國,是在幫助你們,剿滅這些亂賊,桀驁不聽話的土人。
你們黎氏鄭氏,要是不識好歹,那就不好意思了,大明就要動手了。
“咚咚咚”
聽到這裏的阮公沆,滿目驚駭,哆哆嗦嗦,嚇個半死半活。
半晌後,肝膽俱裂的他,再也忍不住了,雙膝一軟,直接跪趴在地。
撇下老殺胚,磕頭如搗蒜,對著上麵的朱皇帝,大聲辯解道:
“大明皇帝陛下”
“安南國王,西定公,絕無二心,也不敢有二心”
“南部阮氏,他們都是叛賊叛逆,奸詐無恥的反複小人”
“此次朝貢,他們才送了幾個銀子,僅僅20萬兩啊”
“陛下,聖斷啊”
“此番進貢,北部安南,已搬空了府庫,才湊上這筆錢糧”
“黎氏國主,西定公,絕無推諉扯皮之心,是真的大忠臣,赤膽忠心,忠貞不二啊”
、、、
喊完以後,這個老狐狸,更是苦練鐵頭功,玩命磕頭,擔心朱皇帝要下死手啊。
沒錯的,龍世榮那個老匹夫,當真是會扯淡,蠻橫無理。
南部的阮氏,才進貢了幾個錢糧啊,20萬白銀,20萬石米糧。
要知道,當初鄭氏和阮氏,是一起進貢的,數量都是商議好了,同等數量。
現在好了,南部阮氏,就多送了幾千老弱病殘,就成了大明的大忠臣。
沒地方說理啊,鄭氏可是掏心窩子啊,足足付出了百萬白銀,百萬米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