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程大炮開炮了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華山,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咚咚咚”
大殿中央,老辣穩重的安南使臣,禮番阮公沆。
磕頭蹦蹦響,滿臉悲憤,雙目含淚,口中高呼狡辯:
“大明皇帝陛下啊”
“安南國上下,黎氏鄭氏,黎民百姓,窮啊,苦啊”
“國小民寡,國貧民苦,內憂外患,積貧累弱,一窮二白”
“外臣再三叩首,懇請上國皇帝,大發慈悲,寬恕仁德,可憐一下安國的黎民百姓”
“他們也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衣食住行,言行舉止,繼承了華夏的優良美德”
、、、
悲呼完了,這個老狐狸,老淚縱橫,繼續使勁,往死裏磕頭求情。
是的,禮部官員,尤其是對外出使的官員,其基本功,就是裝可憐,賣慘要好處。
上麵的朱皇帝,確實是既要還要,無恥之尤啊。
剛剛收了100萬白銀,100萬石米糧。
馬上就變臉,又想要更多的好處,是完全不顧安南的死活啊,
下麵的南部安南阮氏,朱皇帝竟然也認同,收為大明的藩屬番邦,收了一大堆貢賦。
上麵的莫氏餘孽,朱皇帝也是無恥至極,直接收為了後宮妃嬪。
更炸裂的事情,就是那個阿迷州土司流寇,四處攻伐,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啊。
所以說,現在的安南鄭氏,非常有理由懷疑,這些流寇,就是朱皇帝的朝廷,有意而為之。
反正,阮公沆想好了,要好處沒,撒潑打滾,吵死抵賴,裝死裝窮就是了。
“嗬嗬、、”
“嘿嘿、、”
龍座上的朱皇帝,聽完阮公沆的叫苦後,臉色瞬間就變了,目光冷冽,發出嗬嗬嘿嘿的冷笑。
眼前的老家夥,不愧是鄭氏的老杆子,不要臉的老狐狸。
這要是上一個鄭根,肯定沒那麽無賴無恥,頂多就是直接被點爆。
打定主意之後,朱皇帝不管了,把目光轉向左右兩側,看著主管外交的部門,開口點名道:
“程尚書”
“龍寺卿”
“你們來說說看”
“告訴安南國,鄭氏使臣,讓他也開開眼界,見識一番”
是的,專業的事情,就得找專業對口的人才,跟地上的使臣對噴。
朱皇帝是大明的皇帝,可不會如此沒臉沒皮,親自下場討價還價,那是不可能的。
反正,定了一個基調,安南國要想蒙混過關,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如何砍價,如何扯皮扯淡,那就是禮部和鴻臚寺了,他們才是專業戶。
“哎”
被點到名的程大炮,首當其衝,內心深歎一口氣。
緩緩站出來,拱手行禮,一本正經的回道:
“陛下聖明”
“老臣謹遵聖俞”
說實在的,見多識廣,久經官場的他,也想不到,朱皇帝為何如此作態。
拿了那多的好處,竟然還會翻臉,還要更多的好處,這是想把事情搞大的節奏啊。
但是,沒辦法,這種對外交涉,必須站在大明朝廷,朱皇帝的堅定立場。
禮部要是做不好,對麵還有龍世榮呢,那個武夫老殺胚,手段更殘暴,動輒舞刀弄槍。
醞釀了一會,程大炮猛的轉過身,對著兩眼汪汪的阮公沆,暴聲一喝:
“阮主事”
“請自重”
“這裏是大明王朝的宮殿,不是你們的鄭氏廳堂”
“請不要,做這種小女人姿態”
“扭扭捏捏,哭哭啼啼,徒增笑話”
、、、
這個程大炮,就是這麽厲害,當頭棒喝,止住阮公沆的賣慘嚎叫。
是的,這個阮公沆,是他帶進來的。
但是,現在朱皇帝下令了,程大炮就必須開炮,替朱皇帝爭取利益。
“糟了”
“要被圍攻了”
跪在地上的阮公沆,內心巨震,臉色數變,心中暗道,要糟了。
很明顯,上麵的朱皇帝,要找人圍攻對噴自己了,撒潑打滾沒用了啊。
於是,連忙爬起來,對著程大炮方向,躬身抱拳行禮,表情肅穆,一本正經的說道:
“程尚書”
“藩國小臣,謹聽指教”
他這個安南使臣,來了昆明首府,也有好幾天了,都是程源接待的。
表麵上,他們吃吃喝喝,都好幾天了,也算是半個熟人。
但涉及到,兩國的邦交,交涉。
那就是國家利益了,必須嚴陣以待,否則回去以後,沒辦法交差的。
“大明宣德二年,朝廷廢止交址布政司”
“如今,是大明中華元年,已經是233年了”
“你們的貢賦,僅僅100萬白銀,100萬石米糧”
“平攤下來,曆年的貢銀貢賦,甚至不到5萬白銀,5萬石米糧”
“敢問阮主事”
“這就是安南藩屬國的態度?這就是你們鄭氏的誠意?”
“老夫告訴你”
“馬來半島,柔佛國,北大年,丁加奴,占卑國,亞齊等一眾蘇丹小國”
“他們的貢賦,每年也有五六萬,珠寶玉器無數”
“至於緬甸的東籲王,卑謬王,暹羅國,老撾國,等等”
“那就更多了,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貢賦”
、、、
劈裏啪啦的,噴子出身的程大炮,性情火爆,厲聲厲氣,那是一點都不客氣啊。
是的,找理由嘛,對噴嘛,那就是一大堆了。
直接橫向對比就是,現在的大明藩屬國,可是有不少的。
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甚至是爪哇群島,有十幾個,幾十個藩屬小國,給大明王朝進貢呢。
當然了,貢賦上,肯定沒有程大炮說的那麽多。
一些小國家,像那個丁加奴,北大年,都是幾千上萬而已,可憐的不得了。
真正貢賦多的,還是緬甸的兩個藩王,柬埔寨和老撾,這兩個是大明的鄰居啊。
“其次”
“你們的安南國”
“也不是你說的,有那麽的窮困潦倒”
眼看著,對麵的阮公沆,被自己噴的臉色尷尬,程大炮並沒有住嘴,逮著就往死裏噴。
是的,禮部的職能,就是替朱皇帝洗地的,無論有沒有道理可言。
洗的好,洗的幹淨,那就是好臣子,忠貞之士,洗的不好,朱皇帝就會一腳踢開。
“永樂五年”
“大明朝廷,順應天意,遵從天命”
“還有你們的安南國,陳氏王朝,遺老耆老的盛情相邀”
“朝廷舉兵30萬,耗費無數的國力軍力,討伐你們的胡朝”
“永樂六年”
“大明朝廷,平定胡氏兵亂,恢複華夏的交趾布政使司”
“戰後,據統兵大帥,新城侯張輔將軍的奏報”
“交趾布政使司,下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太原五洲,二十九縣”
“安撫交趾,民眾312萬,虜獲蠻人287萬,儲糧1360萬石”
“軍器器械253萬餘件,象馬牛羊24萬隻有餘,大小船隻8677艘”
“如今,你們安南黎氏,已立國233年”
“地處沿海,商貿盛地,又是產糧寶地,其國力丁口,隻會是愈發的旺盛,甚至是翻番”
“凡此種種,都是傳世典籍”
“阮主事,你又有何麵目,說你們的安南國,國小民寡,國貧民苦、、”
、、、
嘩嘩嘩的,又是瘋狂輸出一大堆。
老噴子出身的程大炮,出口成章,有理有據,直接把對麵的安南使臣,噴成了自閉症。
是的,這都是職業專業老毛病,性情火爆的他,確實是適合做禮部尚書。
這也是為何,三番幾次的,出言頂撞朱皇帝,還能繼續做這個禮部一把手。
更何況,現在的大明內朝,競爭激烈,內耗內卷的厲害。
迫不得已,為了更好的處理安南使臣問題,得到朱皇帝的信任,保住自己的禮部尚書。
這個老家夥,也是日夜研究,安南國的曆史,尤其是開國之初的安南國局勢。
剛才,這個安南使臣,苦苦哀求,推脫國小貧瘠,百姓窮困潦倒,理由一大堆。
早就準備的程大炮,那就不客氣了,直接拿出當年的數據。
是的,永樂年間,大明發兵30萬,打下了安南國,直接變成了交趾布政使司。
當年的統兵大帥,新城侯張輔,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公,可是有詳細奏報的。
當時的安南國,僅僅人口這一項,就有接近600萬,全國的粗糧,也有1300多萬石。
這就是最有力的駁斥,直接懟死了安南使臣的理由,丁口所謂的300萬。
“呃、、”
此時此刻,被噴的滿臉口水,站立不安的阮公沆,臉色泛白,左支右絀,啞口無言。
內心發涼發苦啊,他怎麽也想不到,對方的準備,如此充分。
這幾天,接待他的程大炮,好吃好喝,好說好話,可不是這副狗嘴臉啊。
想不到啊,這個老狐狸,背地裏,準備了那麽多的東西,兩三百年的東西,都噴出來了。
低頭沉思了一會,阮公沆還是抬起頭來,拱手行禮,底氣不足的回道:
“程尚書啊”
“剛剛,您也說了”
“那是開國之初,是233年前的事情”
“期間的200多年,黎氏建國,莫氏篡國,黎氏再建國”
“尤其是這60多年來,南方的阮氏叛賊,北方的莫氏餘孽,宣光軍閥,戰亂不止,紛亂不斷”
“天底下的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戰亂一起,燒殺搶掠,黎民流離失所,耕地荒蕪,赤地千裏”
“如今的安南國,哪還有600萬人口,早就死傷過半了啊”
“更何況,黎氏朝廷,地盤僅有中北部一隅,並沒有光複整個安南”
、、、
說著說著,這個老狐狸阮公沆,更是躬身彎腰,低聲下氣。
滿臉的苦澀,眼眸裏盡是哀求之色,看著義正言辭,憤憤不平的程大炮。
好像是在說,大家都是半個朋友了,把酒言歡,禮品也送了不少,何苦為難外臣呐。
“咚咚咚”
大殿中央,老辣穩重的安南使臣,禮番阮公沆。
磕頭蹦蹦響,滿臉悲憤,雙目含淚,口中高呼狡辯:
“大明皇帝陛下啊”
“安南國上下,黎氏鄭氏,黎民百姓,窮啊,苦啊”
“國小民寡,國貧民苦,內憂外患,積貧累弱,一窮二白”
“外臣再三叩首,懇請上國皇帝,大發慈悲,寬恕仁德,可憐一下安國的黎民百姓”
“他們也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衣食住行,言行舉止,繼承了華夏的優良美德”
、、、
悲呼完了,這個老狐狸,老淚縱橫,繼續使勁,往死裏磕頭求情。
是的,禮部官員,尤其是對外出使的官員,其基本功,就是裝可憐,賣慘要好處。
上麵的朱皇帝,確實是既要還要,無恥之尤啊。
剛剛收了100萬白銀,100萬石米糧。
馬上就變臉,又想要更多的好處,是完全不顧安南的死活啊,
下麵的南部安南阮氏,朱皇帝竟然也認同,收為大明的藩屬番邦,收了一大堆貢賦。
上麵的莫氏餘孽,朱皇帝也是無恥至極,直接收為了後宮妃嬪。
更炸裂的事情,就是那個阿迷州土司流寇,四處攻伐,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啊。
所以說,現在的安南鄭氏,非常有理由懷疑,這些流寇,就是朱皇帝的朝廷,有意而為之。
反正,阮公沆想好了,要好處沒,撒潑打滾,吵死抵賴,裝死裝窮就是了。
“嗬嗬、、”
“嘿嘿、、”
龍座上的朱皇帝,聽完阮公沆的叫苦後,臉色瞬間就變了,目光冷冽,發出嗬嗬嘿嘿的冷笑。
眼前的老家夥,不愧是鄭氏的老杆子,不要臉的老狐狸。
這要是上一個鄭根,肯定沒那麽無賴無恥,頂多就是直接被點爆。
打定主意之後,朱皇帝不管了,把目光轉向左右兩側,看著主管外交的部門,開口點名道:
“程尚書”
“龍寺卿”
“你們來說說看”
“告訴安南國,鄭氏使臣,讓他也開開眼界,見識一番”
是的,專業的事情,就得找專業對口的人才,跟地上的使臣對噴。
朱皇帝是大明的皇帝,可不會如此沒臉沒皮,親自下場討價還價,那是不可能的。
反正,定了一個基調,安南國要想蒙混過關,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如何砍價,如何扯皮扯淡,那就是禮部和鴻臚寺了,他們才是專業戶。
“哎”
被點到名的程大炮,首當其衝,內心深歎一口氣。
緩緩站出來,拱手行禮,一本正經的回道:
“陛下聖明”
“老臣謹遵聖俞”
說實在的,見多識廣,久經官場的他,也想不到,朱皇帝為何如此作態。
拿了那多的好處,竟然還會翻臉,還要更多的好處,這是想把事情搞大的節奏啊。
但是,沒辦法,這種對外交涉,必須站在大明朝廷,朱皇帝的堅定立場。
禮部要是做不好,對麵還有龍世榮呢,那個武夫老殺胚,手段更殘暴,動輒舞刀弄槍。
醞釀了一會,程大炮猛的轉過身,對著兩眼汪汪的阮公沆,暴聲一喝:
“阮主事”
“請自重”
“這裏是大明王朝的宮殿,不是你們的鄭氏廳堂”
“請不要,做這種小女人姿態”
“扭扭捏捏,哭哭啼啼,徒增笑話”
、、、
這個程大炮,就是這麽厲害,當頭棒喝,止住阮公沆的賣慘嚎叫。
是的,這個阮公沆,是他帶進來的。
但是,現在朱皇帝下令了,程大炮就必須開炮,替朱皇帝爭取利益。
“糟了”
“要被圍攻了”
跪在地上的阮公沆,內心巨震,臉色數變,心中暗道,要糟了。
很明顯,上麵的朱皇帝,要找人圍攻對噴自己了,撒潑打滾沒用了啊。
於是,連忙爬起來,對著程大炮方向,躬身抱拳行禮,表情肅穆,一本正經的說道:
“程尚書”
“藩國小臣,謹聽指教”
他這個安南使臣,來了昆明首府,也有好幾天了,都是程源接待的。
表麵上,他們吃吃喝喝,都好幾天了,也算是半個熟人。
但涉及到,兩國的邦交,交涉。
那就是國家利益了,必須嚴陣以待,否則回去以後,沒辦法交差的。
“大明宣德二年,朝廷廢止交址布政司”
“如今,是大明中華元年,已經是233年了”
“你們的貢賦,僅僅100萬白銀,100萬石米糧”
“平攤下來,曆年的貢銀貢賦,甚至不到5萬白銀,5萬石米糧”
“敢問阮主事”
“這就是安南藩屬國的態度?這就是你們鄭氏的誠意?”
“老夫告訴你”
“馬來半島,柔佛國,北大年,丁加奴,占卑國,亞齊等一眾蘇丹小國”
“他們的貢賦,每年也有五六萬,珠寶玉器無數”
“至於緬甸的東籲王,卑謬王,暹羅國,老撾國,等等”
“那就更多了,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貢賦”
、、、
劈裏啪啦的,噴子出身的程大炮,性情火爆,厲聲厲氣,那是一點都不客氣啊。
是的,找理由嘛,對噴嘛,那就是一大堆了。
直接橫向對比就是,現在的大明藩屬國,可是有不少的。
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甚至是爪哇群島,有十幾個,幾十個藩屬小國,給大明王朝進貢呢。
當然了,貢賦上,肯定沒有程大炮說的那麽多。
一些小國家,像那個丁加奴,北大年,都是幾千上萬而已,可憐的不得了。
真正貢賦多的,還是緬甸的兩個藩王,柬埔寨和老撾,這兩個是大明的鄰居啊。
“其次”
“你們的安南國”
“也不是你說的,有那麽的窮困潦倒”
眼看著,對麵的阮公沆,被自己噴的臉色尷尬,程大炮並沒有住嘴,逮著就往死裏噴。
是的,禮部的職能,就是替朱皇帝洗地的,無論有沒有道理可言。
洗的好,洗的幹淨,那就是好臣子,忠貞之士,洗的不好,朱皇帝就會一腳踢開。
“永樂五年”
“大明朝廷,順應天意,遵從天命”
“還有你們的安南國,陳氏王朝,遺老耆老的盛情相邀”
“朝廷舉兵30萬,耗費無數的國力軍力,討伐你們的胡朝”
“永樂六年”
“大明朝廷,平定胡氏兵亂,恢複華夏的交趾布政使司”
“戰後,據統兵大帥,新城侯張輔將軍的奏報”
“交趾布政使司,下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太原五洲,二十九縣”
“安撫交趾,民眾312萬,虜獲蠻人287萬,儲糧1360萬石”
“軍器器械253萬餘件,象馬牛羊24萬隻有餘,大小船隻8677艘”
“如今,你們安南黎氏,已立國233年”
“地處沿海,商貿盛地,又是產糧寶地,其國力丁口,隻會是愈發的旺盛,甚至是翻番”
“凡此種種,都是傳世典籍”
“阮主事,你又有何麵目,說你們的安南國,國小民寡,國貧民苦、、”
、、、
嘩嘩嘩的,又是瘋狂輸出一大堆。
老噴子出身的程大炮,出口成章,有理有據,直接把對麵的安南使臣,噴成了自閉症。
是的,這都是職業專業老毛病,性情火爆的他,確實是適合做禮部尚書。
這也是為何,三番幾次的,出言頂撞朱皇帝,還能繼續做這個禮部一把手。
更何況,現在的大明內朝,競爭激烈,內耗內卷的厲害。
迫不得已,為了更好的處理安南使臣問題,得到朱皇帝的信任,保住自己的禮部尚書。
這個老家夥,也是日夜研究,安南國的曆史,尤其是開國之初的安南國局勢。
剛才,這個安南使臣,苦苦哀求,推脫國小貧瘠,百姓窮困潦倒,理由一大堆。
早就準備的程大炮,那就不客氣了,直接拿出當年的數據。
是的,永樂年間,大明發兵30萬,打下了安南國,直接變成了交趾布政使司。
當年的統兵大帥,新城侯張輔,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公,可是有詳細奏報的。
當時的安南國,僅僅人口這一項,就有接近600萬,全國的粗糧,也有1300多萬石。
這就是最有力的駁斥,直接懟死了安南使臣的理由,丁口所謂的300萬。
“呃、、”
此時此刻,被噴的滿臉口水,站立不安的阮公沆,臉色泛白,左支右絀,啞口無言。
內心發涼發苦啊,他怎麽也想不到,對方的準備,如此充分。
這幾天,接待他的程大炮,好吃好喝,好說好話,可不是這副狗嘴臉啊。
想不到啊,這個老狐狸,背地裏,準備了那麽多的東西,兩三百年的東西,都噴出來了。
低頭沉思了一會,阮公沆還是抬起頭來,拱手行禮,底氣不足的回道:
“程尚書啊”
“剛剛,您也說了”
“那是開國之初,是233年前的事情”
“期間的200多年,黎氏建國,莫氏篡國,黎氏再建國”
“尤其是這60多年來,南方的阮氏叛賊,北方的莫氏餘孽,宣光軍閥,戰亂不止,紛亂不斷”
“天底下的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戰亂一起,燒殺搶掠,黎民流離失所,耕地荒蕪,赤地千裏”
“如今的安南國,哪還有600萬人口,早就死傷過半了啊”
“更何況,黎氏朝廷,地盤僅有中北部一隅,並沒有光複整個安南”
、、、
說著說著,這個老狐狸阮公沆,更是躬身彎腰,低聲下氣。
滿臉的苦澀,眼眸裏盡是哀求之色,看著義正言辭,憤憤不平的程大炮。
好像是在說,大家都是半個朋友了,把酒言歡,禮品也送了不少,何苦為難外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