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突然get到一條新的致富路。
脫離劇情後,炮灰女配收租養老了 作者:九粒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做心肺複蘇的知青們;三五個正在交流學習的嬸子們,大家或爭論、或調笑;高舉著暖水瓶站在台上傻笑的社員,身後是熱鬧起哄的群眾。
剩下的都是知青們的單人照還有蘇家人的單人照,也有合影。
蘇暖動作都小心了許多,隻要好好保存這些相片,以後可都是珍貴的回憶,又選出了幾張,問劉師傅新要一個相片袋單獨裝好。
劉師傅看著她的動作,笑著誇了幾句,“你拍得還挺好的。”
蘇暖聞言笑了笑道:“謝謝師傅,還是你洗照片洗得好。”
一點都沒浪費膠片和相紙,洗相片也是技術活,很多時候未必能一次衝洗成功。
收拾好相片後就從照相館離開。
來到了郵局這邊。這會快下班了,郵局內時有一個十七八歲左右的姑娘背對著窗口,好像在收拾東西。
蘇暖上前輕輕的敲了敲。
那姑娘估計是太過於專注,嚇了一跳,聽見聲音急忙轉身,又不小心碰落了手邊的紙箱,裏麵大大小小的東西灑落一地。
“啊!完蛋了,地上有水。”
尷尬了啊!
蘇暖透過窗口看進去。
發現掉落的都是一些舊版的“文字票”,文字票就是文革時期的郵票。
她忽然靈感一閃,郵票啊!
文字票相對於其他郵票,存世量很少,通常價值都會比較昂貴。
郵票不易保存,加上這年頭一般有事兒都是靠寫信,郵票自然而然的就保留的比較少。
集郵的人收藏的幾乎都是使用過的郵票。
整版的新郵票非常少見。
不管什麽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
東西越少越珍貴。
突然get到一條新的致富路。
“同誌,你是要寄信還是電報?”
窗口的小姑娘見蘇暖的視線一直看向裏麵也不說話,不由好奇的開口詢問了起來。
他們這裏也沒有什麽東西好看的。
就隻有信封和郵票而已。
“你好,同誌,那些舊郵票,能賣嗎?我想買幾版。”
那姑娘仿佛是跟看傻子一樣在看著蘇暖,買那麽多郵票幹嘛用啊,這玩意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有這多餘的錢拿回去買雞蛋吃不好嗎?
難道是以為舊郵票會比較便宜?
於是她好心提醒道:“舊郵票的價格和新郵票是一樣的,郵票郵局很多的,沒必要多買。”
蘇暖一聽就知道被誤會了,可是她也不能說,這玩意以後輕輕鬆鬆就能賣上幾萬塊吧。
隨便扯了個理由圓過去,“我喜歡這些舊郵票上麵的圖案,顏色也都很好看,而且現在多買點下次寄信我就可以不用再買了。”
窗口小姑娘聽蘇暖這麽說也不再勸了,隻是問蘇暖要多少。
文字票主要以突出當時的政治形勢為主。語錄、詩詞、題詞在郵票上觸目皆是,紅色成了郵票的主色調。
還有一些原計劃發行的郵票,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停止發行了,但會有個別郵局私底下違反規定,提前出售了一些。
例如最出名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可惜蘇暖找了一會沒有找到這個,反而是看到了另一版很少見的全麵勝利萬歲。
最近版和以往版,蘇暖每樣都買了一套,反正一版才一兩毛錢完全可以接受。
一共十九套郵票,麵值四分和八分的都有,加上寄信五分錢,蘇暖爽快的掏錢,高高興興拿著郵票離開了。
至於身後那刺果果看傻子的眼神?
蘇暖一點兒也不生氣,切~這可是未來京市的一套房。
收租的夢想又進了一步,開心!
騎著車,一路晃悠著回家,剛進家門一抬頭,謔呦,差點沒把她嚇到。
怎麽這麽多人?
“啊?姐姐!”
正在門邊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蘇陽陽嗷一嗓子,整個院子的人都知道蘇暖回來了。
一下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窩蜂地跑了出來。
“蘇暖,你可算回來了,照片洗出來了沒?”
大家用十分期待的眼神看她。
蘇家買了一台照相機的事情現在傳得整個大隊都是,這可比自行車稀罕多了,於是,下午下了工,大家夥都顧不上吃飯,都跟約好了似的一個個的都跑來蘇家想看照片。
蘇暖:“......”
從書包裏翻出那個相片紙袋遞過去。
堂屋太小了,光線又暗,擠不下那麽多人,於是大家就在院子裏看照片。
一張張相片翻閱過去,周桂華和蘇友福都很滿意,周姥姥更是小心翼翼的捏著,不讓其他人上手,就怕弄壞了。
“啊,這是我嗎?拍的可真清楚,你們看,我臉上這顆小痣都拍到了。”
“這是在幹啥呢?”
“瞧你這記性,不就是一唱一搭,唱歌那會兒啊。”
“哎呦,我這拍出來還怪威風的嘞。”
“桂華,這是你嗎?拍的也太好看了,就跟那會剛來咱們村的時候一樣。”
“全家福也好,看著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可真好......”
蘇暖看大家看得開心,也沒說自己把照片投稿給報社的事情。
能不能成還是一回事呢。
不過她還是找個間隙和蘇大伯提了一下。
蘇友德樂的見牙不見眼,虧得上次開會叫蘇暖去了。要不然上報紙這種好事咋能輪到他們大隊頭上,高興還來不及呢,不可能有人會不願意。
看了照片後,特別是蘇暖一家子的全家福,之前就很心動的上河大隊眾人更想拍照了。
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都留著這麽一張照片在家裏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家裏的晚輩們就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了。
其中趙二奶奶最為著急,守在周姥姥旁邊都快望眼欲穿了,她緊緊拉過蘇暖的手,開口道:“暖啊,你給二奶奶說說,拍這樣一張得多少錢?”
蘇暖想了想,“二奶奶,這得看多大的照片,您看像我姥姥拍的這種大小,加上洗照片的錢要八毛一張。”
蘇暖沒想著掙村裏人的錢,國營照相館價格更貴,差不多是一塊錢一張。
雖說這價格對村裏人還是稍微貴了那麽一點兒,但照片能保存的時間長,其實挺值得的。
隻是,一頓飯的功夫蘇暖就斷斷續續的接到了十幾個訂單。
全都是約時間拍照。
剩下的都是知青們的單人照還有蘇家人的單人照,也有合影。
蘇暖動作都小心了許多,隻要好好保存這些相片,以後可都是珍貴的回憶,又選出了幾張,問劉師傅新要一個相片袋單獨裝好。
劉師傅看著她的動作,笑著誇了幾句,“你拍得還挺好的。”
蘇暖聞言笑了笑道:“謝謝師傅,還是你洗照片洗得好。”
一點都沒浪費膠片和相紙,洗相片也是技術活,很多時候未必能一次衝洗成功。
收拾好相片後就從照相館離開。
來到了郵局這邊。這會快下班了,郵局內時有一個十七八歲左右的姑娘背對著窗口,好像在收拾東西。
蘇暖上前輕輕的敲了敲。
那姑娘估計是太過於專注,嚇了一跳,聽見聲音急忙轉身,又不小心碰落了手邊的紙箱,裏麵大大小小的東西灑落一地。
“啊!完蛋了,地上有水。”
尷尬了啊!
蘇暖透過窗口看進去。
發現掉落的都是一些舊版的“文字票”,文字票就是文革時期的郵票。
她忽然靈感一閃,郵票啊!
文字票相對於其他郵票,存世量很少,通常價值都會比較昂貴。
郵票不易保存,加上這年頭一般有事兒都是靠寫信,郵票自然而然的就保留的比較少。
集郵的人收藏的幾乎都是使用過的郵票。
整版的新郵票非常少見。
不管什麽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
東西越少越珍貴。
突然get到一條新的致富路。
“同誌,你是要寄信還是電報?”
窗口的小姑娘見蘇暖的視線一直看向裏麵也不說話,不由好奇的開口詢問了起來。
他們這裏也沒有什麽東西好看的。
就隻有信封和郵票而已。
“你好,同誌,那些舊郵票,能賣嗎?我想買幾版。”
那姑娘仿佛是跟看傻子一樣在看著蘇暖,買那麽多郵票幹嘛用啊,這玩意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有這多餘的錢拿回去買雞蛋吃不好嗎?
難道是以為舊郵票會比較便宜?
於是她好心提醒道:“舊郵票的價格和新郵票是一樣的,郵票郵局很多的,沒必要多買。”
蘇暖一聽就知道被誤會了,可是她也不能說,這玩意以後輕輕鬆鬆就能賣上幾萬塊吧。
隨便扯了個理由圓過去,“我喜歡這些舊郵票上麵的圖案,顏色也都很好看,而且現在多買點下次寄信我就可以不用再買了。”
窗口小姑娘聽蘇暖這麽說也不再勸了,隻是問蘇暖要多少。
文字票主要以突出當時的政治形勢為主。語錄、詩詞、題詞在郵票上觸目皆是,紅色成了郵票的主色調。
還有一些原計劃發行的郵票,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停止發行了,但會有個別郵局私底下違反規定,提前出售了一些。
例如最出名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可惜蘇暖找了一會沒有找到這個,反而是看到了另一版很少見的全麵勝利萬歲。
最近版和以往版,蘇暖每樣都買了一套,反正一版才一兩毛錢完全可以接受。
一共十九套郵票,麵值四分和八分的都有,加上寄信五分錢,蘇暖爽快的掏錢,高高興興拿著郵票離開了。
至於身後那刺果果看傻子的眼神?
蘇暖一點兒也不生氣,切~這可是未來京市的一套房。
收租的夢想又進了一步,開心!
騎著車,一路晃悠著回家,剛進家門一抬頭,謔呦,差點沒把她嚇到。
怎麽這麽多人?
“啊?姐姐!”
正在門邊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蘇陽陽嗷一嗓子,整個院子的人都知道蘇暖回來了。
一下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窩蜂地跑了出來。
“蘇暖,你可算回來了,照片洗出來了沒?”
大家用十分期待的眼神看她。
蘇家買了一台照相機的事情現在傳得整個大隊都是,這可比自行車稀罕多了,於是,下午下了工,大家夥都顧不上吃飯,都跟約好了似的一個個的都跑來蘇家想看照片。
蘇暖:“......”
從書包裏翻出那個相片紙袋遞過去。
堂屋太小了,光線又暗,擠不下那麽多人,於是大家就在院子裏看照片。
一張張相片翻閱過去,周桂華和蘇友福都很滿意,周姥姥更是小心翼翼的捏著,不讓其他人上手,就怕弄壞了。
“啊,這是我嗎?拍的可真清楚,你們看,我臉上這顆小痣都拍到了。”
“這是在幹啥呢?”
“瞧你這記性,不就是一唱一搭,唱歌那會兒啊。”
“哎呦,我這拍出來還怪威風的嘞。”
“桂華,這是你嗎?拍的也太好看了,就跟那會剛來咱們村的時候一樣。”
“全家福也好,看著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可真好......”
蘇暖看大家看得開心,也沒說自己把照片投稿給報社的事情。
能不能成還是一回事呢。
不過她還是找個間隙和蘇大伯提了一下。
蘇友德樂的見牙不見眼,虧得上次開會叫蘇暖去了。要不然上報紙這種好事咋能輪到他們大隊頭上,高興還來不及呢,不可能有人會不願意。
看了照片後,特別是蘇暖一家子的全家福,之前就很心動的上河大隊眾人更想拍照了。
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都留著這麽一張照片在家裏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家裏的晚輩們就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了。
其中趙二奶奶最為著急,守在周姥姥旁邊都快望眼欲穿了,她緊緊拉過蘇暖的手,開口道:“暖啊,你給二奶奶說說,拍這樣一張得多少錢?”
蘇暖想了想,“二奶奶,這得看多大的照片,您看像我姥姥拍的這種大小,加上洗照片的錢要八毛一張。”
蘇暖沒想著掙村裏人的錢,國營照相館價格更貴,差不多是一塊錢一張。
雖說這價格對村裏人還是稍微貴了那麽一點兒,但照片能保存的時間長,其實挺值得的。
隻是,一頓飯的功夫蘇暖就斷斷續續的接到了十幾個訂單。
全都是約時間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