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七月。


    江淮大旱,淮水為之斷流。


    民眾人心惶惶,以為饑荒將至,淮南各處多扶老攜幼,欲南渡長江,北入青徐以避其亂。


    左將軍袁術果斷下令,開倉賑災。


    以百萬斛軍糧分散淮南各地,為老弱施粥。


    為取信於民,開粥當日,賑災正副使者長史楊弘,主簿閻象,親自到場,以木棍豎大鍋中,以木棍立者方能賑濟,木棍不立者,凡執行官吏皆斬!


    袁術親自下令,滅貪墨者三族!


    消息傳出。


    淮南官吏悚然,凡欲貪汙者皆自辭官而去,其餘官吏亦不敢沾染米糧半粒,淮南官場為之一清。


    百姓遂安,民稀為盜,軍卒不亂。


    ……


    相比淮南百姓在楊弘,閻象,鄭渾,倉慈等人的治理下民心安定,齊心協力以工代賑,共渡難關不同。


    凡是留在淮南的世家卻是人心惶惶。


    特別是倉慈隨口割賦的策略一出,世家豪族人人唾罵,恨不能食其肉,喝其血。


    鄭渾跟著遭殃,一日之內,寫書與鄭渾絕交的世家文士不下百人。


    剛上任合肥令的第一天,甚至有世家豪族堵在當道,指著鄭渾鼻子痛罵,“汝為袁術之狗耶?”


    鄭渾也不辯解,隻是把騎都尉合肥令的身份亮出來,五百軍兵朝著周圍一站,謾罵的聲音頓時消失。


    而且鄭渾做的也不過分。


    隻是開墾世家豪族不要的荒地,並沒有觸動世家豪族太多利益,加之鄭渾大力組織合肥周邊百姓深挖溝渠。


    在一定程度上,對世家豪族的田地也是有利,世家豪族們盡管依然對鄭渾不滿,卻沒人再敢搗亂。


    相比起鄭渾的溫和不同。倉慈在東城卻是年輕氣盛,大刀闊斧,欺負的東城以魯為首的幾個大姓苦不堪言。


    以至於有人冒險寫信渡江,哀求家中之人早早歸來,要是再不歸來,祖輩們辛苦積攢的田地,就要全部被倉慈分給那些泥腿子百姓了!


    此時,九江郡。


    楚國平阿。


    大群世家豪族正在聚集。


    這段時間袁術為了救災,不但自己拿出大批軍糧,還任命何夔為使者,專門拜訪淮南各地豪族大姓,捐獻糧草。


    這頓時引起了很多豪族大姓的強烈不滿。


    “淮南大旱關我們什麽事?憑什麽要我們拿出錢糧,去救外麵那群泥腿子?”


    “要我看,就是外麵那些賤民全部死光,也傷不到我們世家豪族分毫!”


    畢竟亂世中的每個世家都有塢堡,莊園,內外都是田地,更有高牆作為堡壘,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乃至鑄造兵甲,建立私兵!


    最後形成國中之國!


    而外麵的百姓想要活命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成為世家的田客,奴仆,一輩子無償的給世家大族當牛做馬。


    甚至有誇張的田客奴仆,沒有主家允許,隻能一輩子留在這些莊園塢堡之內,到死都無法看到外麵的世界。


    但是袁術在淮南施行的一係列賑災措施,卻實在的觸碰到世家豪族的利益。


    盡管顧忌著袁術兵多錢多,這些世家豪族們不敢明著反對,但暗地裏各自聯合,發發牢騷,秘密商議卻是免不了的。


    當即更有激進的豪族提議,“袁術欺人太甚!身為四世三公,大旱來臨他不想著幫我們度過難關,卻去關心一群賤民,要說我,大家不如召集私兵,直接反了吧!”


    “對,反了!”


    “袁老賊今天敢讓我募捐,明天就敢讓我們跟那群賤民一樣交稅,老夫怎能甘心!”


    又是兩個暴躁的世家跳起來大聲道。


    但除了他們幾個,其餘人都是沉默,主位上,一個儒雅老者更是陰沉冷笑,“反,你們拿什麽去反?一年前的袁術就有兵馬二十萬,就算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你們都不敢反,隻能任由老賊拿捏!”


    “而如今的袁術,淮南精兵就有四萬!還有三千重甲,兩千騎兵,數千騾子兵,軍師劉曄乃是宗親敗類!老臣楊弘閻象,新臣鄭渾倉慈,全是心腹爪牙,袁渙何夔天下名士,紀靈袁氏瘋狗!”


    “最近又新添了高順,太史慈,徐晃,此三人皆萬人敵也,你們哪個敢上,哪個敢敵?”


    一番話,瞬間讓在場的所有世家都沉默了。


    是啊。


    如今的袁術,怎麽就強的離譜了呢?


    真要是這時候起兵,那就不是造反,而是找死!


    加之袁術腦子進水的跟劉繇聯姻,劉繇又是朝廷公認的揚州牧,隻要劉繇肯站在袁術身邊,那他們連名義上造反的借口都找不到。


    “那張公,您老人家認為我們該如何做?”這時一個斯文的中年恭敬問道。


    老者名為張範。


    字公儀。


    河內豪族。


    祖父司徒,父太尉,絕對的名門貴族。


    張範交友甚廣,後來避難壽春,袁術不敢不禮。


    但張範看不上袁術,時常往來江淮各處,為江淮世家的名宿,德高望重。


    恰好最近張範來到平阿,住在蔣家。


    蔣家也是一方豪族,號為楚國冠冕,其家風嚴謹,子弟多才。


    有一成器子弟,一不成器子弟。


    不成器者名為蔣幹!


    但就是如此蔣家,對於張範也極為敬重。


    張範這才滿意的捋著胡須道:“觀袁公路數月所為,此人極有振作之意,為此更數有瘋狂之舉,這時與之為敵就找死,好在現在的袁術雖瘋,卻頗有分寸,並非是針對我們全體世家,而是要有所分化,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簡而言之,要保住家業,就要想辦法跟袁術全麵合作,盡全力幫助袁術成就大業,就跟江東世家全力支持孫策一般。


    否則被滅了也是活該!


    在場的家主族長們也不是傻子,很快明白了張範的意圖,“公儀先生是說,我們現在也要學江東那幫孫子,全力支持袁術,但我們該如何支持?”


    “嗬嗬,很簡單,聽聞最近袁術欲召集世家英才,陪其子袁耀讀書,此乃我等世家表明立場的最好機會!”蔣家家主沉聲道。


    但還是有人心裏沒底,“現在就全力支持?兩位就料定袁術能夠成事?”


    張範沒有解釋,而是突然問道:“諸位可知袁術欲稱帝時,江淮所流傳的讖言?”


    “當然知道,代漢者當塗高也!”


    一個世家大聲道。


    這讖言早就傳遍九州!


    “嗬嗬!”


    張範微微一笑,“袁術字什麽?”


    “公路!”


    “他現在又在幹什麽?”


    “修路!”


    話落,張範不再多言,隻是突然開口道:“就在昨天,我已令舍弟張承應命,去壽春陪世子讀書,至於爾等,悉聽尊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剛二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剛二驢並收藏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