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吾之心腹爪牙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 作者:剛二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夜三戰。
第二天,當袁術從內院再次來到壽春宮大殿的時候,瞬間感覺腰酸背痛腿抽筋。
“果然當諸侯就是命苦,白天操勞,晚上更要操勞,偏偏還趕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袁術走進殿內,發現軍師劉曄,參軍袁渙,從事何夔,長史楊弘,主簿閻象全部到場。
就連奉命去淮南各處調查旱情的鄭渾和倉慈也來了。
僅僅一月不見,鄭渾似乎老了幾歲,臉上寫滿了憂愁。
年輕的倉慈臉上也掩飾不住的疲憊。
袁術知道,淮南大旱能這麽快被發現,並做出應對,跟鄭渾倉慈整日在田間地頭的調查是分不開的。
“兩位先生辛苦了!”
袁術大步流星的走過去,十分認真的朝著兩人行了一禮。
鄭渾和倉慈都被嚇了一跳,好在這段時間,兩人已經習慣了袁術的改變。
見到袁術是真心為淮南的災民著想,鄭渾也終於改變了立場,選擇了真心歸順,於是兩人連忙回禮。
鄭渾緊跟說道:“昨日屬下回城,聽聞主公以工代賑之法,偶有一些看法,不知主公願意聽否?”
“哈哈,文公有話盡管說,隻要對賑災有利,我袁公路洗耳恭聽!”袁術笑著坐回主位。
鄭渾受到鼓勵,不由精神一振。
這也是他選擇加入淮南,第一次向袁術獻策。
鄭渾微微有些緊張道:“昨日我觀主公以工代賑之法,針對的多是麾下淘汰之兵,還有淮南青壯之民,但除了這些,淮南尚有體弱之人,乃至婦女幼童,不知主公如何安置?”
這話還真把袁術給問住了。
昨天他一心隻想著安撫麾下那一群幹飯兵,卻是忽略了婦女孩童。
一旦沒了吃食,大旱之中最先死的是老人,其次就是女子和孩童。
亂世中的女子和幼童一旦死掉,就會被饑荒中的災民當做糧食給吃掉!
“不知文公可有辦法?”
袁術虛心向鄭渾求教道。
他隱約記得曆史上,鄭渾倉慈都是那種一心為民的父母官。
鄭渾也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俯身,作揖為禮道:“主公,屬下有一法,既然主公能修路,為何不能挖渠?”
“淮南地界濕潤,水網密布,平時多為水澇,為民之患,主公何不趁著如今大旱,命體弱之人,及婦女孩童一起上陣,深挖溝渠,開荒拓地?”
“也許此時費錢費力,可一旦成功,旱災過去,江淮水網恢複,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
鄭渾的意思很明確。
這場百年大旱有其弊,也有其利!
若是放在淮南水量充沛之時,開挖溝渠就是找死,一個不慎就可能引發洪澇災難。
可是現在不同啊。
如今可是大旱。
江淮水網到處都在幹涸,這時候若興修水利,看似奇傻無比,可一旦旱災過去,這些溝渠荒地,立刻就能變成上等良田!
如此超前的想法,就是袁術都沒想到的,“文公不愧是一心為民的父母官,行,挖渠開荒這件事,就交給你了,鄭渾聽命,現在本將任你為合肥令,開挖溝渠,先從合肥開始!”
合肥乃壽春門戶,周圍水網最是密集,荒地也多,乃是挖溝開荒的最好區域,同時合肥的開荒一旦成功,還可以合肥為根基,向周圍擴散!
於是袁術果斷任命鄭渾為合肥令!
身為父母官的鄭渾也沒推辭,坦然接受,然後默默退下。
這時的倉慈不甘落後,上前一步,“主公,屬下也有良策,江淮大旱一起,淮南九成田地皆顆粒無收,大族家財有餘,小民卻無立錐之地,主公不妨趁此機會,隨口割賦,重新分配!”
如果說鄭渾的開荒算是保守的話,倉慈就是大刀闊斧了。
所謂的隨口割賦也很簡單。
那就是分割世家大族的田地與賦稅!
讓無地的平民擁有獲得土地的機會,也把平民無法負擔的賦稅,稍微分攤在世家大族的身上!
倉慈之言在袁術看來,簡直就是亂世版的打土豪,分田地,均賦稅!
此法若是施行,必將對世家豪族造成一定的打擊,但對食不果腹,即將餓死的江淮百姓卻是一場造化!
頓時袁術看向倉慈的眼神都變了,然後語氣嚴肅,沉聲看向倉慈道:“倉慈,你可知此言若是流出,你將遭受全體世家大族的憎恨!”
“主公,我知道,但以我一人之命,卻能救百萬,乃至千萬百姓之命,令其有立錐之地,存活之本,屬下萬死不辭!”
說話時,倉慈目光炯炯的盯著袁術,其眸光,竟無半分畏懼,更是充滿了一種舍我其誰的鋒芒。
眾人都為之色變。
袁術卻沒拒絕,“吾身邊有楊弘閻象紀靈為死忠之人,劉曄袁渙何夔為肱股之臣,太史高順徐晃為羽翼之將,那麽鄭渾倉慈,當為吾心腹爪牙!”
這兩個一心為民的父母官,也將成為他壓製世家豪族的最大利器!
想到這裏,袁術不由起身離席,親自走到年輕的倉慈麵前,緊握其手道:“孝仁既有此為民之心,本將如何能夠拒絕,即日起,你與鄭渾同為騎都尉,賜兵五百,鄭渾領合肥令,你暫且為東城長!”
至於為何選東城,是因為東城在淮河之北,故屬徐州臨淮,由於距離江淮太近,徐州太遠,世家豪族影響微弱,正好讓倉慈用來練手!
倉慈也當仁不讓,跟鄭渾一樣坦然接受,更從此和鄭渾一起,一個紅臉,一個黑臉,專門針對世家豪族,為百姓謀福!
同時這也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利益受損的世家豪族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對鄭渾和倉慈動手。
更會影響他們對袁術的支持和觀感。
身為長史的楊弘首先想到這點,趁著議事結束,所有人都離開,楊弘才沉聲跪下道:“我知主公為了大業,有壓製世家豪族之意,但也不能全部得罪,最好的辦法,是打壓一批,拉攏一批,如此雙管齊下,方為妥當。”
袁術一想確實如此。
他來自後世,故此麵對倉慈的激進想法能夠理解,但其他人並不清楚這些世家在幾十年後的巨大危害。
而且以目前來說,除非寒門崛起,否則世家豪族都是出人才最多的,也是培育人才最強的。
就算再認同倉慈,該合作的時候,自己也不能落後。
“那依長史之見,本將該當如何?”
第二天,當袁術從內院再次來到壽春宮大殿的時候,瞬間感覺腰酸背痛腿抽筋。
“果然當諸侯就是命苦,白天操勞,晚上更要操勞,偏偏還趕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袁術走進殿內,發現軍師劉曄,參軍袁渙,從事何夔,長史楊弘,主簿閻象全部到場。
就連奉命去淮南各處調查旱情的鄭渾和倉慈也來了。
僅僅一月不見,鄭渾似乎老了幾歲,臉上寫滿了憂愁。
年輕的倉慈臉上也掩飾不住的疲憊。
袁術知道,淮南大旱能這麽快被發現,並做出應對,跟鄭渾倉慈整日在田間地頭的調查是分不開的。
“兩位先生辛苦了!”
袁術大步流星的走過去,十分認真的朝著兩人行了一禮。
鄭渾和倉慈都被嚇了一跳,好在這段時間,兩人已經習慣了袁術的改變。
見到袁術是真心為淮南的災民著想,鄭渾也終於改變了立場,選擇了真心歸順,於是兩人連忙回禮。
鄭渾緊跟說道:“昨日屬下回城,聽聞主公以工代賑之法,偶有一些看法,不知主公願意聽否?”
“哈哈,文公有話盡管說,隻要對賑災有利,我袁公路洗耳恭聽!”袁術笑著坐回主位。
鄭渾受到鼓勵,不由精神一振。
這也是他選擇加入淮南,第一次向袁術獻策。
鄭渾微微有些緊張道:“昨日我觀主公以工代賑之法,針對的多是麾下淘汰之兵,還有淮南青壯之民,但除了這些,淮南尚有體弱之人,乃至婦女幼童,不知主公如何安置?”
這話還真把袁術給問住了。
昨天他一心隻想著安撫麾下那一群幹飯兵,卻是忽略了婦女孩童。
一旦沒了吃食,大旱之中最先死的是老人,其次就是女子和孩童。
亂世中的女子和幼童一旦死掉,就會被饑荒中的災民當做糧食給吃掉!
“不知文公可有辦法?”
袁術虛心向鄭渾求教道。
他隱約記得曆史上,鄭渾倉慈都是那種一心為民的父母官。
鄭渾也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俯身,作揖為禮道:“主公,屬下有一法,既然主公能修路,為何不能挖渠?”
“淮南地界濕潤,水網密布,平時多為水澇,為民之患,主公何不趁著如今大旱,命體弱之人,及婦女孩童一起上陣,深挖溝渠,開荒拓地?”
“也許此時費錢費力,可一旦成功,旱災過去,江淮水網恢複,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
鄭渾的意思很明確。
這場百年大旱有其弊,也有其利!
若是放在淮南水量充沛之時,開挖溝渠就是找死,一個不慎就可能引發洪澇災難。
可是現在不同啊。
如今可是大旱。
江淮水網到處都在幹涸,這時候若興修水利,看似奇傻無比,可一旦旱災過去,這些溝渠荒地,立刻就能變成上等良田!
如此超前的想法,就是袁術都沒想到的,“文公不愧是一心為民的父母官,行,挖渠開荒這件事,就交給你了,鄭渾聽命,現在本將任你為合肥令,開挖溝渠,先從合肥開始!”
合肥乃壽春門戶,周圍水網最是密集,荒地也多,乃是挖溝開荒的最好區域,同時合肥的開荒一旦成功,還可以合肥為根基,向周圍擴散!
於是袁術果斷任命鄭渾為合肥令!
身為父母官的鄭渾也沒推辭,坦然接受,然後默默退下。
這時的倉慈不甘落後,上前一步,“主公,屬下也有良策,江淮大旱一起,淮南九成田地皆顆粒無收,大族家財有餘,小民卻無立錐之地,主公不妨趁此機會,隨口割賦,重新分配!”
如果說鄭渾的開荒算是保守的話,倉慈就是大刀闊斧了。
所謂的隨口割賦也很簡單。
那就是分割世家大族的田地與賦稅!
讓無地的平民擁有獲得土地的機會,也把平民無法負擔的賦稅,稍微分攤在世家大族的身上!
倉慈之言在袁術看來,簡直就是亂世版的打土豪,分田地,均賦稅!
此法若是施行,必將對世家豪族造成一定的打擊,但對食不果腹,即將餓死的江淮百姓卻是一場造化!
頓時袁術看向倉慈的眼神都變了,然後語氣嚴肅,沉聲看向倉慈道:“倉慈,你可知此言若是流出,你將遭受全體世家大族的憎恨!”
“主公,我知道,但以我一人之命,卻能救百萬,乃至千萬百姓之命,令其有立錐之地,存活之本,屬下萬死不辭!”
說話時,倉慈目光炯炯的盯著袁術,其眸光,竟無半分畏懼,更是充滿了一種舍我其誰的鋒芒。
眾人都為之色變。
袁術卻沒拒絕,“吾身邊有楊弘閻象紀靈為死忠之人,劉曄袁渙何夔為肱股之臣,太史高順徐晃為羽翼之將,那麽鄭渾倉慈,當為吾心腹爪牙!”
這兩個一心為民的父母官,也將成為他壓製世家豪族的最大利器!
想到這裏,袁術不由起身離席,親自走到年輕的倉慈麵前,緊握其手道:“孝仁既有此為民之心,本將如何能夠拒絕,即日起,你與鄭渾同為騎都尉,賜兵五百,鄭渾領合肥令,你暫且為東城長!”
至於為何選東城,是因為東城在淮河之北,故屬徐州臨淮,由於距離江淮太近,徐州太遠,世家豪族影響微弱,正好讓倉慈用來練手!
倉慈也當仁不讓,跟鄭渾一樣坦然接受,更從此和鄭渾一起,一個紅臉,一個黑臉,專門針對世家豪族,為百姓謀福!
同時這也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利益受損的世家豪族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對鄭渾和倉慈動手。
更會影響他們對袁術的支持和觀感。
身為長史的楊弘首先想到這點,趁著議事結束,所有人都離開,楊弘才沉聲跪下道:“我知主公為了大業,有壓製世家豪族之意,但也不能全部得罪,最好的辦法,是打壓一批,拉攏一批,如此雙管齊下,方為妥當。”
袁術一想確實如此。
他來自後世,故此麵對倉慈的激進想法能夠理解,但其他人並不清楚這些世家在幾十年後的巨大危害。
而且以目前來說,除非寒門崛起,否則世家豪族都是出人才最多的,也是培育人才最強的。
就算再認同倉慈,該合作的時候,自己也不能落後。
“那依長史之見,本將該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