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上班後,按照慣例,全縣黨政機關開展整風活動。


    杜道明作了講話,電視現場直播,題目是:“順應大勢,開啟新一輪改革開放”,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收看。


    杜道明首先回顧了南津縣工農業經濟情況,然後著重講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南方談話精神,分析了南津縣麵臨的形勢,指出擴大改革開放是全縣發展的發力點,順勢提出今年目標是實現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在會上,他表揚了石門山鎮黨委、政府,號召全縣學習“村村通電話”做法,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為工農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大關做出貢獻。


    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到縣委大禮堂,參加了現場會議。


    隨後進行了分組討論,製定了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主管科局及各鄉鎮政府,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都立下軍令狀。


    石門山鎮的任務是年全年工農業總產值要達到三億元。


    張叔傑返回後,立即組織召開鎮黨委會議,傳達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講話精神,重點強調:


    “同誌們,我們的壓力很大啊!去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1億元,主要得益於靖海啤酒公司在我鎮設立分廠,還有幾家民營企業投產,使工業產值達到1.53億元。


    今年,估計農業產值增長很困難,還要在工業產值增長上下功夫……”


    鎮黨委會議形成會議紀要,決定由鄭維林負責農業經濟任務分解,李遠方負責工業經濟任務分解,必須在一天內拿出指標,經過黨委會討論,然後組織實施。


    李遠方在黨委會上沒有提出,對鄉鎮來講,招商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手段。


    他擔心提出來,會被列為考核指標,帶來額外工作壓力。沒有這項指標考核,可以輕鬆地去招商引資。


    創造好的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前提條件,首先是要改善基礎設施,石門山鎮開通程控電話和無線電話是一項重要舉措,接下來還要繼續優化營商環境。


    會後,李遠方找來楊建章、胡全明,講了鎮黨委部署,要求立即抓好落實。


    他並不是僅僅動動嘴皮子,提出了建議,要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分解任務,不能機械地用去年產值乘以平均增長率。


    楊建章在南津縣農用運輸車製造廠生產科幹過,編製生產計劃是家常便飯,很輕鬆地設定好這些指標,把表格送給李遠方,還附上一份情況說明。


    李遠方快速瀏覽一下表格,基本上達到了要求,做了輕微調整,讓楊建章把表格送到黨政辦公室打印。


    鎮黨委會議開始後,每名黨委委員桌前都有這份表格。


    李遠方詳細介紹了指標設置的依據,其他黨委委員並沒有提出異議,張叔傑卻要求重新設置指標。


    “我們幹工作不能滿足於達到縣政府標準,要防止個別企業經營突然惡化,扯了全鎮工業經濟後腿,因此在設定考核指標時,要爭取超出10%。每家企業按照增加的比例,重新設定考核指標。”


    考核指標正式公布後,非公有製企業負責人沒有當回事,鎮辦企業負責人和村黨支部書記普遍感到壓力,紛紛找到鎮領導訴苦,最終被張叔傑擋了回去。


    姚西寧的壓力很大,盡管去年產值增長很大,可那是周海濱當廠長打下的基礎,今年1月份同比還出現下降。


    他找到張叔傑,要求降低指標,結果挨了一頓臭罵。


    “老姚,木工機床廠產品質量穩定,打開了國內外市場銷路,把你調過去,其實就是摘桃子。隻要用心經營管理,實現穩步增長就沒有問題。


    看看你管理的工廠,不僅沒有實現產值增長,反而出現下降。鎮機關幹部都看在眼裏,不敢說到明麵上,免不了暗地嘀咕。你完成不了產值增長硬指標,我也不好保你。”


    “書記,周海濱太壞了,從木工機床廠挖走很多技術工人,新招的工人操作不熟練,廢品率高,降低了生產效率。”


    “周海濱公司新工人更多,卻發展速度那麽快。你不要再找客觀原因,紮實做好工廠生產經營,必須確保完成任務!”


    ……


    張叔傑為了自己的政績,即使殺雞取卵,也要堅決完成縣政府布置任務,要求鎮經委每月都要統計數據,並且要進行通報。


    對於完不成任務的企業,鎮黨委要約談其主要負責人。


    非公有製企業負責人沒有這種壓力,到時完不成任務,鎮上也沒有辦法處置他們。


    他們看到鎮村企業節奏加快,呈現忙碌狀態,也有了危機感,自覺地抓好企業生產經營。


    每個鄉鎮情況都是如此,縣政府調度鄉鎮,鄉鎮調度鎮村企業,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這種方法初期見成效,延續多年,後來發展到形式主義嚴重,逐漸失去本意。


    2 月底,鎮東市委發布幹部任命文件,於國順被提拔為南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緊接著南津縣委發布幹部任命文件,調整各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57人,周燕群任命為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李遠方感到非常高興,自己在縣委終於有了比較硬的靠山,打電話向於國順、周燕群表示祝賀,並找機會宴請二位領導。


    南津縣委、縣政府在調度各部門、各鄉鎮工作的同時,也出台了積極措施,通過大辦交通等基本建設,來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石門山鎮駐地有一條雙車道公路,是南津縣城到埠口鎮的必經之地,被列入全縣交通建設規劃,準備修建成六車道公路。


    由於缺少大型工程機械,此時修路主要依靠人工,使用鎬、鍁、小推車等工具,機械設備主要是拖拉機和壓路機。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很低。


    與後來的修路由地方政府出資不同,現在的公路建設主要依靠農村老百姓。


    義務工和石子等材料攤派到每個村莊,分給每個家庭。農民到工地幹活,還要自帶幹糧。


    古代就有勞役製度,政府征用農民修建城牆、道路、水利等設施。


    老百姓從思想上已經習慣了這種免費勞動,覺得是天經地義。


    按照1991年11月政務院發布的的規定,農村義務工是農民法定義務,按標準工日計算,每個農村勞動力每年承擔5至10個農村義務工,主要從事植樹造林、防汛、公路建設、修繕校舍等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後來各級政府紛紛取消義務工,得到了廣大農民熱烈歡迎,為實現社會穩定凝聚了力量。


    這時,城市戶口能夠享受到國家糧食供應等補助,國家分配工作,沒有義務工。


    農村勞動力即使進入企業工作,身份是合同製,還要履行義務工義務。


    有些人是農村戶口,通過經商辦企業賺錢,可以交錢代替出義務工。


    還有些農村戶口的合同製工人,覺得幹工作比出義務工合算,也是交錢。


    南津恒海鑄造有限公司有290名員工,基本上都是本地農村戶口。


    公司不能停止生產,決定按照石門山鎮政府規定,為每名員工交納50元義務工錢,並且幫助購買石子等修路原料。


    周海濱與呂俊強是好朋友,就從他在呂家村開辦的采石廠購買石子。


    司機開著大貨車接近石子廠時,被人攔住,不讓進廠,聲稱不離開,就要砸車。


    司機沒有辦法,隻好把車開回公司,向周海濱訴說了經過。


    周海濱立即給呂俊強打電話,生氣地質問道:


    “老呂,你搞什麽鬼?我花錢買你的石子,你卻要砸我的車!”


    “老周,我正為這件事惱火。縣裏開始修路後,石子供不應求。


    很多痞子眼紅石子廠效益,不是派人來收保護費,就是堵住道路,擋住所有進出廠車輛。”


    “你向鎮派出所報案,把這些收保護費的痞子抓起來。”


    “老周,那個石窩子在呂家村後山,周圍是樹林,隻有5人在生產,都是老實巴交的村民。


    我找鎮派出所夏國軍所長,他派民警去了幾次。


    可是那夥痞子太狡猾,民警來了就鑽進樹林,民警走了就鑽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搖直上:重返官路商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西老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西老將並收藏扶搖直上:重返官路商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