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耐心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作者:李個腿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河怎可能讓蘇正行奪了話頭,大聲解釋道:
“我一早便知道濁仙藏匿在龍脈之下!我若真是濁仙,將藏匿之地大搖大擺的暴露於人,豈不是自投羅網?不大動幹戈引你們前來一見,又有誰能相信我一個被萬仙山通緝的無名之輩?”
“那你如何解釋濁仙聽你號令,釀成禍患!”
“你萬仙山對我記恨已久,路上有隻螞蟻死了都要說是我踩的,與你沒什麽好說的!”
“你——”
“住嘴!”
眼見一場辯論要化作罵戰,姬軒轅終是受不了耳邊聒噪,大喝一聲,有龍吟自他咽喉咆哮,徹底震地酣罵的二人噤聲,
“濁仙之亂近在眼前,朕沒空聽你們兩人狡辯,此人身份有待商榷,是不是濁仙,等到了它們的麵前自然便會知曉。”
他說著,伸手向前一探,江河便覺身子不受控製的向他飛去,須臾之間,衣領便被捏在手上,宛如雞崽般被姬軒轅生生提起來。
諸多藏在他衣袍下的蠱蟲受不了那龍氣的壓迫,暈了似的,隻待姬軒轅隨手一抖,便有大片蠱蟲從他衣服下跌落。
姬軒轅拾起其中一隻昏厥的嗜龍蟲,微微眯起了眼:
“你便是用這玩意兒晃動了軒轅城的大陣?小玩意兒倒是不少。”
“我……”
“少說廢話,你既說你一早便知曉濁仙何在,那便給朕帶路。
不論你身份如何,壞我城中大陣,攪我大比行進,總歸是不爭的事實?
倘若你事後能向朕證明你並非濁仙,此番帶路便是你將功補過的機會。
否則……”
姬軒轅沒有再說下文,隻輕輕揉撚了手中的蠱蟲,便使之在眼前爆開,化作了血水,像是預示著江河之後的結局。
江河本就是想將禍水東引,好坐收漁翁之利,雖然過程有所周折,但好在結局未變,此時見姬軒轅欲要闖一闖那龍潭虎穴,更是求之不得,連連點頭。
可蘇正行卻十分不願,在他看來,現在就讓他把江河帶回萬仙山,交由古池處置才最為妥當:
“陛下,濁仙之禍不容小覷,誰知此賊是否包藏禍心,要加害於您。晚輩願與您同去——”
姬軒轅的眸光銳利如刀,語氣也顯得不善:
“你是覺得,朕十分無能,連藏匿在眼皮底下的臭蟲都清不幹淨?還是覺得,一個連朕這靈境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多算上你一個天境,便能有所變化?”
“豈敢,隻是——”
“朕且不管你萬仙山與這人有何仇怨,皆等眼前禍事結束再說,之後你萬仙山對他要殺要剮,是你們的事情,朕沒有理會的功夫。
田尚書,這地底濁仙,朕會親自剿滅,但地上之禍亦不容樂觀。朕命你攜此虎符,傳令兵部,即刻領兵清剿濁仙,疏散百姓。
至於另外幾位客人,若你們有意出手相助,事後我仙王朝定會多加感謝。若有心避禍,不願出手,我仙王朝也絕不強人所難。”
紅塵天的仙子這才開口道:“瞧您說的,清剿濁仙乃我輩修士天經地義之舉,我們紅塵天又怎會推脫?”
其餘各宗也紛紛表態,縱使那最焦躁的老牛,此時也隻剩畢恭畢敬。
“時間不等人,且去行事吧。”
姬軒轅說罷,從袖中甩出一枚青玉虎符,扔給田尚書,不待對方恭敬領命,便揮手將幾人推出了方圓障壁之外,轉而對江河道,
“小子,你說,接下來該往何處走。”
江河連忙用混沌之眼勘察地底,指向更深的龍脈盤踞之處:
“龍氣最深重之處,定是濁仙駐紮之所!”
“何以斷定?”
“我的家鄉百年前亦有濁仙潛伏,那國度雖小,卻長存千年不衰,國運鼎盛。濁仙便借著龍氣遮掩,於皇家陵墓中蘊養汙濁。”
“原來如此。”
江河忽然想起,前來中州之時,那擄走孟羌娥的濁仙,連忙提醒道:
“陛下,那濁仙之中恐有靈境修士,務必多加小心!”
“無妨。”
姬軒轅不置可否,不作表態,隻向著江河所指的方向走去。
到底是靈境,一路上甚至無需他親自出手,單以這隨步伐而動的龍氣障壁,便已是暢通無阻。
江河感覺這是自己少有的,能更多了解千年曆史的機會,思索一番後,細聲問道:
“陛下對劍宗多有了解,可否知曉,劍宗於千年前覆滅的真正緣由?”
他本也沒指望對方真的回答,不過是嚐試一番而已,哪曾想姬軒轅竟真的開口:
“無非是被濁仙湮沒罷了。”
“這麽簡單麽……難道就沒有什麽,內幕?”
“內幕?你想要什麽內幕?”
“我不知道……”
“動輒屠人滿門,四處樹敵,鬧到最後,落得這個下場不是應該的麽?倒不如說,竟能留下些傳承,而非被各宗瓜分,反倒更讓人意外。”
“可劍宗也是因為濁仙才……”
“你去問問那些死在劍宗手上的無辜之人,且看他們願不願意相信這個解釋。”
姬軒轅冷笑道,
“人心便是如此短視,隻願意相信他們所願意相信的。要不你去萬仙山問問,說你隻是被那古池老兒構陷了,把你所知道的真相告訴他們——
你覺得這麽做了,便足以讓你洗脫罪名了?”
“當然不可能。”
“期盼他人相信自己,是天底下最沒有意義的事情。願意相信你的人,哪怕從不解釋,也願意相信你。而不願的,千個、萬個恰如其分的理由,也隻是他們眼中的詭辯。”
“那您是相信劍宗,還是也認為,他們隻是在為自己的惡行詭辯?”
姬軒轅搖了搖頭:“對我來說,這不重要。”
“不重要?”
“凡是過往之事,皆是塵埃落定之事,後人如何評判,並不重要。”
江河明白他的意思:“您不在乎虛名。”
“虛名最易更替,前一刻世人能損你,後一刻世人便能譽你。人活一世,該在乎的,永遠是眼前,是你所求之事。”
“您似乎意有所指。”
“全看你如何認為。”
江河見他心平氣和,終於忍不住問了心中最令他困惑的問題:
“陛下,我們是否有所淵源?為何我感到你對我出奇的……有耐心?”
“因為我需要你。”姬軒轅平靜道。
“要我引路?”
這理由未免,牽強了些。
“我一早便知道濁仙藏匿在龍脈之下!我若真是濁仙,將藏匿之地大搖大擺的暴露於人,豈不是自投羅網?不大動幹戈引你們前來一見,又有誰能相信我一個被萬仙山通緝的無名之輩?”
“那你如何解釋濁仙聽你號令,釀成禍患!”
“你萬仙山對我記恨已久,路上有隻螞蟻死了都要說是我踩的,與你沒什麽好說的!”
“你——”
“住嘴!”
眼見一場辯論要化作罵戰,姬軒轅終是受不了耳邊聒噪,大喝一聲,有龍吟自他咽喉咆哮,徹底震地酣罵的二人噤聲,
“濁仙之亂近在眼前,朕沒空聽你們兩人狡辯,此人身份有待商榷,是不是濁仙,等到了它們的麵前自然便會知曉。”
他說著,伸手向前一探,江河便覺身子不受控製的向他飛去,須臾之間,衣領便被捏在手上,宛如雞崽般被姬軒轅生生提起來。
諸多藏在他衣袍下的蠱蟲受不了那龍氣的壓迫,暈了似的,隻待姬軒轅隨手一抖,便有大片蠱蟲從他衣服下跌落。
姬軒轅拾起其中一隻昏厥的嗜龍蟲,微微眯起了眼:
“你便是用這玩意兒晃動了軒轅城的大陣?小玩意兒倒是不少。”
“我……”
“少說廢話,你既說你一早便知曉濁仙何在,那便給朕帶路。
不論你身份如何,壞我城中大陣,攪我大比行進,總歸是不爭的事實?
倘若你事後能向朕證明你並非濁仙,此番帶路便是你將功補過的機會。
否則……”
姬軒轅沒有再說下文,隻輕輕揉撚了手中的蠱蟲,便使之在眼前爆開,化作了血水,像是預示著江河之後的結局。
江河本就是想將禍水東引,好坐收漁翁之利,雖然過程有所周折,但好在結局未變,此時見姬軒轅欲要闖一闖那龍潭虎穴,更是求之不得,連連點頭。
可蘇正行卻十分不願,在他看來,現在就讓他把江河帶回萬仙山,交由古池處置才最為妥當:
“陛下,濁仙之禍不容小覷,誰知此賊是否包藏禍心,要加害於您。晚輩願與您同去——”
姬軒轅的眸光銳利如刀,語氣也顯得不善:
“你是覺得,朕十分無能,連藏匿在眼皮底下的臭蟲都清不幹淨?還是覺得,一個連朕這靈境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多算上你一個天境,便能有所變化?”
“豈敢,隻是——”
“朕且不管你萬仙山與這人有何仇怨,皆等眼前禍事結束再說,之後你萬仙山對他要殺要剮,是你們的事情,朕沒有理會的功夫。
田尚書,這地底濁仙,朕會親自剿滅,但地上之禍亦不容樂觀。朕命你攜此虎符,傳令兵部,即刻領兵清剿濁仙,疏散百姓。
至於另外幾位客人,若你們有意出手相助,事後我仙王朝定會多加感謝。若有心避禍,不願出手,我仙王朝也絕不強人所難。”
紅塵天的仙子這才開口道:“瞧您說的,清剿濁仙乃我輩修士天經地義之舉,我們紅塵天又怎會推脫?”
其餘各宗也紛紛表態,縱使那最焦躁的老牛,此時也隻剩畢恭畢敬。
“時間不等人,且去行事吧。”
姬軒轅說罷,從袖中甩出一枚青玉虎符,扔給田尚書,不待對方恭敬領命,便揮手將幾人推出了方圓障壁之外,轉而對江河道,
“小子,你說,接下來該往何處走。”
江河連忙用混沌之眼勘察地底,指向更深的龍脈盤踞之處:
“龍氣最深重之處,定是濁仙駐紮之所!”
“何以斷定?”
“我的家鄉百年前亦有濁仙潛伏,那國度雖小,卻長存千年不衰,國運鼎盛。濁仙便借著龍氣遮掩,於皇家陵墓中蘊養汙濁。”
“原來如此。”
江河忽然想起,前來中州之時,那擄走孟羌娥的濁仙,連忙提醒道:
“陛下,那濁仙之中恐有靈境修士,務必多加小心!”
“無妨。”
姬軒轅不置可否,不作表態,隻向著江河所指的方向走去。
到底是靈境,一路上甚至無需他親自出手,單以這隨步伐而動的龍氣障壁,便已是暢通無阻。
江河感覺這是自己少有的,能更多了解千年曆史的機會,思索一番後,細聲問道:
“陛下對劍宗多有了解,可否知曉,劍宗於千年前覆滅的真正緣由?”
他本也沒指望對方真的回答,不過是嚐試一番而已,哪曾想姬軒轅竟真的開口:
“無非是被濁仙湮沒罷了。”
“這麽簡單麽……難道就沒有什麽,內幕?”
“內幕?你想要什麽內幕?”
“我不知道……”
“動輒屠人滿門,四處樹敵,鬧到最後,落得這個下場不是應該的麽?倒不如說,竟能留下些傳承,而非被各宗瓜分,反倒更讓人意外。”
“可劍宗也是因為濁仙才……”
“你去問問那些死在劍宗手上的無辜之人,且看他們願不願意相信這個解釋。”
姬軒轅冷笑道,
“人心便是如此短視,隻願意相信他們所願意相信的。要不你去萬仙山問問,說你隻是被那古池老兒構陷了,把你所知道的真相告訴他們——
你覺得這麽做了,便足以讓你洗脫罪名了?”
“當然不可能。”
“期盼他人相信自己,是天底下最沒有意義的事情。願意相信你的人,哪怕從不解釋,也願意相信你。而不願的,千個、萬個恰如其分的理由,也隻是他們眼中的詭辯。”
“那您是相信劍宗,還是也認為,他們隻是在為自己的惡行詭辯?”
姬軒轅搖了搖頭:“對我來說,這不重要。”
“不重要?”
“凡是過往之事,皆是塵埃落定之事,後人如何評判,並不重要。”
江河明白他的意思:“您不在乎虛名。”
“虛名最易更替,前一刻世人能損你,後一刻世人便能譽你。人活一世,該在乎的,永遠是眼前,是你所求之事。”
“您似乎意有所指。”
“全看你如何認為。”
江河見他心平氣和,終於忍不住問了心中最令他困惑的問題:
“陛下,我們是否有所淵源?為何我感到你對我出奇的……有耐心?”
“因為我需要你。”姬軒轅平靜道。
“要我引路?”
這理由未免,牽強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