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決戰前夕(4500)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作者:李個腿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正陽一愣:
“顧姑娘想要總指揮的權力?為什麽?”
顧青山平靜以對,回答道:
“薛國師莫要誤會,青山並非是想借此機會逞能,隻是在諸多考慮之下,才下定了決心,提出這個建議。”
聽了顧青山這話,薛正陽反倒是更為好奇了:
“那不如說來聽聽?”
顧青山隻道:
“青山隨家父從軍,已有六年有餘。對於邊關究竟是何情況,可謂再熟悉不過。
鯉國武將本就稀少,以往也向來由家父鎮守劍門關,指揮鯉軍阻擋蠻國侵襲,故而邊關之中,能夠統軍之人本就少之又少。
而青山今次又是隨援軍一同趕來,鑒於朝中已無太多可用之人,陛下隻得召回本該安心養老的劉統領,由劉統領帶兵馳援劍門關。
可劉統領年事已高,雖然能夠憑借著過往的威望,在一路上聚合起來自不同城鎮的守軍,卻已經不適合再度於戰場廝殺。
而劍門城中,尚還能夠統兵作戰的將領,也唯有我的義兄離震玉,與鐵甲營指揮使魏大山兩人而已。
照常理來說,若要去選擇一個統帥全軍的人,義兄與魏將軍都要比我更加合適。
魏將軍雖外剛心細,是個人選,但他向來與我義兄稱兄道弟,信服義兄之能,倘若繞過義兄,選他為領兵統帥,定會被百般推辭,到最後推拖到我義兄的身上——
而我義兄雖有統軍之能,卻時常會被情緒左右。
明日一戰,蠻軍或許會憑我爹爹在陣前相逼,屆時我怕他會被此衝昏了頭腦,做出什麽不理智的舉措。”
薛正陽眯了眯雙眼,頗感意外地看向顧青山:
“所以,你希望由自己來做出合適的決定?”
“是的。”
“顧姑娘,你很清楚,倘若蠻人要以顧統領之性命相逼,明日究竟會發生什麽。”
“我明白。”
“所以也許你現在能夠冷靜下來,看似以平常心去麵對這一切。
可若是明天真的到了要緊的關頭,你就要親眼麵對那一切時,你一定不會如現在一般冷靜的思考問題。”
“……”
顧青山沉默了。
她並沒有否認。
因為明天之事尚未發生,她也無法確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出最為正確的決定。
可她隻是猶豫了半晌,便道:
“所以最合適的人選,應當是您才對。我一路走來,聽到了不少將士們對您的敬重,由您來發號施令,定然不會有差錯的。”
“這一點,我也沒辦法做到。”
薛正陽搖了搖頭,
“明日,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我應該不會出現在正麵戰場上。”
“什麽!?”
顧青山驚道,
“可若是沒有您在前麵壓陣,那些蠻國的蠱蟲勢必會大肆猖獗才對。”
“這一點我有所考慮,顧姑娘暫且放心。”
薛正陽雖是這麽寬慰著,可這麽沒譜的事情,顧青山又怎麽能真的放下心來:
“真的沒問題麽……”
“這是江河的想法。
他說我的靈氣不能毫無節製的使用,所以身處正麵戰場強行與對方國師對峙,未必能占到什麽便宜,反而容易葬送了自己。
我對此比較認可,所以我們兩人,也算敲定了一個方案。
這個方法我不能向你透露太多,還請顧姑娘諒解。”
“為什麽?”
顧青山眨了眨美眸,眼中盡是困惑。
但薛正陽隻是靜靜看著她,歎了口氣,最終什麽也沒說。
他又能說些什麽呢?
總不能告訴眼前這個姑娘,某個聰明小子執意冒險,害怕你會因此徒增擔憂吧?
為了略過顧青山的追問,薛正陽又將話題重新拉了回去:
“但顧姑娘你所言不虛,倘若你不親自來找我,興許我的確會在今夜,將統軍的職責交付於離將軍。
我信得過你。所以你若對離將軍放心不下,執意要自己擔負起這番責任,我的確能夠給你。
可你一定要考慮清楚,有選擇的責任,與沒有選擇的責任,帶來的痛楚是天壤之別。”
他沒有明言那所謂的‘責任’究竟是什麽。
但顧青山很明白他指的是什麽。
她緊緊握起了拳頭,在掙紮之間,輕輕點了點頭:
“薛國師……在不久之前,我還差一點被蠻國潛進來的巫人擄走,如果當時沒有遇到江河,或許我便會和現在的爹爹是一般處境。
我也在想,如果明日出現在陣前的人會是我,而爹爹則要麵臨這兩難的抉擇時,他又會如何決斷——
我其實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我太了解爹爹了,在爹爹的心中,國、家兩字,國一定會排在家的最前麵。
也正因為我很了解爹爹,所以我也很清楚,在麵臨抉擇之時,他會希望我選擇哪一個。”
她仰起堅定的額頭,直視起薛正陽的目光:
“所以,我可以向您保證,我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薛正陽對視著顧青山哪堅毅的目光,久久不語。
他一時都不知該說些什麽才好了。
良久,他卻是幹笑一聲:
“你和江河,倒是一點也不一樣。
他這個人雖然總會承擔責任,但他卻從來不願意向人承諾什麽,生怕自己辜負了別人的信任。
但你又有所不同,隻要是下定了決心,便從不吝嗇自己的承諾,因為你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也不知道你——”
薛正陽忽然止住了話頭。
也不知道你們兩個這如此截然不同的性格,是怎麽相互看對眼的。
這句話他憋在了心裏。
顧青山則道:
“因為麵對事情,我不會逃避。”
壞了。
薛正陽心下一涼。
雖然顧青山仍然在意著江河。
但那日被拒絕的怨念,似乎並不是就此煙消雲散了。
他連忙轉移了話題:
“既然顧姑娘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我便應下這件事了。”
顧青山並沒有過多糾結江河曾經的所作所為,隻道:
“多謝薛國師信任青山。”
薛正陽扭過頭去,越過長城之上的矮樓,看向遠方那漸漸收斂的火海——
那曾經洶湧滔天,宛若吞沒一切的赤焰,而今便似是燃盡了燃料,被那闊野的春風席卷地風雨飄搖。
他擺了擺手,隻道:
“明日一早,便是一場惡戰,顧姑娘且去整頓歇息吧。待會兒我會向諸位將士把這件事交代下去。”
心中已是有了決斷,他答應的也便比較爽快。
顧青山本就隨顧海征戰六年,在邊關之中也是頗得人心,並不遜色於銀袍小帥離震玉。
六年的拚殺,早已讓一眾將士忘卻她女兒身的身份,又有國公之女的身份加持,離震玉與魏大山這兩位關係莫逆的將領,不會多言什麽。
所以在無人可用之際,越過離震玉,任命她做統帥,幾乎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待顧青山拜別離去之後,薛正陽並沒有立即著手任命之事。
他反而是掐出一個法決,隻在陣陣溢彩的金光散去之後,便對著自己抬起的雙手說道:
“你那邊情況如何了?”
傳入他耳中的,是江河的心聲:
“南邊的火勢已經開始退卻,蠻國這邊已經開始整頓收拾,估計隻要火海一滅,他們便會立刻行軍。”
“你還安全麽?”
“有斂息術在,雖然消耗比較大,但也還算安全。”
“方才顧姑娘來找我了。”
“前輩,您這話題轉的挺突兀的。”
“她找我要走了鯉軍的指揮權。”
“……您沒與她說過,蠻國會把顧將軍推至陣前麽?”
“不必我去複述,她自己也很明白。但她仍然做出了承諾。”
“您沒告訴她我們的計劃麽。”
“是你不希望她擔心你,我才沒有告訴她。”
“好吧。”
江河的心聲似是忽然沉默了。
薛正陽隻輕聲道:
“我也可以把指揮權要回來,交到離震玉的手上。”
“倒也不必。”
那頭的江河,似是悄悄歎了口氣,
“她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我們去幫她做什麽決定。畢竟她的要求也很合理。”
“是麽。”
“不說這個了。前輩,我這些天仔細勘察過了,發現那蠻國國師與我所想的是一般模樣——這其中,果真有些貓膩。”
“那我們便依計劃行事?”
“前輩不能消耗太多的靈氣,這或許是我們當下唯一能夠獲勝的機會了。”
“好。”
薛正陽點了點頭,
“那便依你所言。”
但另一頭的江河,卻是忽然遲疑了起來。
卻聽他似是有些扭捏,猶豫了好半晌,才謹慎說到:
“以防萬一,我最後再問你一遍——以你現在的修為,再動用一次心火不會出現太大問題,沒錯吧?”
薛正陽一怔,又是不自覺地撫摸起那斑白的兩鬢。
但他回答的還算幹脆:
“沒錯。”
江河也是沉默了一會兒,不知是信了還是沒信,但總歸是說道:
“那明天便按計劃行事。”
薛正陽也跟著問起來:
“也莫要總是在意我,我倒是想要問問你,孤身一人麵對地境的國師,你當真準備好了麽?”
“我有一定把握。”
“憑你那不切實際的方法?”
“並非不切實際,我算過了,靈氣的含量應當是足夠的。”
“你還是不明白,這根本與靈氣無關。”
薛正陽歎了口氣,
“縱使他們的靈丹能夠讓你得償所願,可之後呢?
倘若代價當真那麽容易承受,這世上又怎會有那麽多修士為了它而散盡家財,四處奔波。又怎會有那麽多流離天地的亡命冤魂?
你這根本是在賭命!”
“前輩,莫要說地那麽嚴重。”
江河在另一頭忽而輕笑一聲,
“我有把握。”
“……”
聽著對方漫不經心的回答,薛正陽很想就此罵上一句汙言穢語。
但礙於修養,他最終隻將心中的怨氣收斂回去。
轉而道:
“你最好是有把握。
莫要等到身死道消,化成孤魂野鬼了,遊離到國公府門口之時,瞧見顧姑娘以淚洗麵,最終卻與她那義兄成了結發夫妻,讓你氣急之下做了鬼也抑鬱終生才是。”
“前輩,往日裏怎麽沒有見你如此毒舌過——等等,為何是與那離震玉結為夫妻?”
薛正陽並未作答,隻在心中暗自腹誹。
隨後,他隻道:
“你且好自為之,珍重。”
“喂,等等,你那話是什麽意思?前輩!?老薛——”
薛正陽不顧另一頭越發焦急的心聲,隻兀自掐斷了傳訊。
不知為何,瞧見江河這般少有的焦急,他竟是感到一陣愜意。
果然,縱使再怎麽老謀深算,再怎麽人情世故,也終究會有害怕的時候。
也不知是真的老了,還是與那江河待得時間久了。
總覺得自己也漸漸帶上了些許煙火味兒。
薛正陽眯起了雙眼,不住地思索著。
但他那平和的神色,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凝重。
他忽然背過了雙手,遠遠遙望著天邊的黃昏。
那穹空的殘陽,便似與遍野的赤焰融作了一體,在那遠方的天地交接之處連成了一線。
但殘陽便似日薄西山,便要向著無垠的闊野下漸行漸遠。
那赤焰也似焦灼餘燼,趁著春風向著關口漸漸退去。
隻待再燒一夜,那阻擋蠻軍的心火便會徹底燃燒殆盡。
薛正陽輕輕撫上自己的心口,感受著沉重的心髒,在胸膛不住的捶打悅動。
“心火……”
他那凝重的眸光,卻也像是在沉思之間,漸漸釋然,
“無妨。這或許,本便是我要走的路……無妨、無妨。”
……
於劍門關鎮守駐紮的七萬鯉軍,自那遊蕩在鯉營中,寓意集結的號角聲裏逐漸清醒過來。
清晨一至,他們便要準備迎敵,故而早在前一天晚上便早早休眠而去。
而今天色尚顯昏沉,不知是什麽時辰,可聽著耳邊愈發嘹亮的轟鳴,沒有人膽敢放鬆懈怠。
因為跨越六年之久的戰爭,或許便會在今朝徹底結束。
或將揚旗凱旋,或將化作枯骨。
一切,總待會有個結果。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整頓戎裝,集結在了一起,聽從著將軍的號令,唱起震耳欲聾的戰歌,提起十足的精神。
待歌聲漸歇,便將各異的目光,投向了那長城之上的統領。
一個身著甲胄的姑娘,正毅然凝視著他們。
當瞧起那張明媚而堅定的嬌顏時,沒有人會發出不屑的質疑。
因為那城牆之上的姑娘,已經用她六年的血性,折服了所有人。
而今本該是統帥動員的時候。
但那城牆上的姑娘卻什麽也沒有多說。
她隻手持一幅血紅的戰旗,振臂一揮,展開了寬闊的旗幟。
上麵刻畫著的,唯有一條金色的錦鯉。
旗幟迎風飄揚,讓那鯉國的圖騰就此騰挪扭轉,栩栩如生。
卻聽城牆之上,傳來一聲洪亮的嬌喝:
“屠胡戮夷,驅除韃虜;千載大鯉,萬世無憂!”
一抹黎明的天光,適時照在了姑娘明媚的麵龐上,襯得她的神色更顯堅毅。
恰逢遠方的蠻夷震顫著整齊的步伐,在大地上掀起聲聲巨響,破曉的號角聲自關外“嗚呼”傳來,好似一頭年輕的豺狼,對著那千載的鯉魚示威叫囂。
但姑娘的那聲嬌喝,依然傳入到每一個鯉國將士的耳中。
它震顫著將士的軍心,使他們無畏那豺狼的嘶吼。
唯有聲聲由衷的高喝,疊浪在每一個將士心中:
“屠胡戮夷,驅除韃虜;
千載大鯉,萬世無憂!”
“顧姑娘想要總指揮的權力?為什麽?”
顧青山平靜以對,回答道:
“薛國師莫要誤會,青山並非是想借此機會逞能,隻是在諸多考慮之下,才下定了決心,提出這個建議。”
聽了顧青山這話,薛正陽反倒是更為好奇了:
“那不如說來聽聽?”
顧青山隻道:
“青山隨家父從軍,已有六年有餘。對於邊關究竟是何情況,可謂再熟悉不過。
鯉國武將本就稀少,以往也向來由家父鎮守劍門關,指揮鯉軍阻擋蠻國侵襲,故而邊關之中,能夠統軍之人本就少之又少。
而青山今次又是隨援軍一同趕來,鑒於朝中已無太多可用之人,陛下隻得召回本該安心養老的劉統領,由劉統領帶兵馳援劍門關。
可劉統領年事已高,雖然能夠憑借著過往的威望,在一路上聚合起來自不同城鎮的守軍,卻已經不適合再度於戰場廝殺。
而劍門城中,尚還能夠統兵作戰的將領,也唯有我的義兄離震玉,與鐵甲營指揮使魏大山兩人而已。
照常理來說,若要去選擇一個統帥全軍的人,義兄與魏將軍都要比我更加合適。
魏將軍雖外剛心細,是個人選,但他向來與我義兄稱兄道弟,信服義兄之能,倘若繞過義兄,選他為領兵統帥,定會被百般推辭,到最後推拖到我義兄的身上——
而我義兄雖有統軍之能,卻時常會被情緒左右。
明日一戰,蠻軍或許會憑我爹爹在陣前相逼,屆時我怕他會被此衝昏了頭腦,做出什麽不理智的舉措。”
薛正陽眯了眯雙眼,頗感意外地看向顧青山:
“所以,你希望由自己來做出合適的決定?”
“是的。”
“顧姑娘,你很清楚,倘若蠻人要以顧統領之性命相逼,明日究竟會發生什麽。”
“我明白。”
“所以也許你現在能夠冷靜下來,看似以平常心去麵對這一切。
可若是明天真的到了要緊的關頭,你就要親眼麵對那一切時,你一定不會如現在一般冷靜的思考問題。”
“……”
顧青山沉默了。
她並沒有否認。
因為明天之事尚未發生,她也無法確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出最為正確的決定。
可她隻是猶豫了半晌,便道:
“所以最合適的人選,應當是您才對。我一路走來,聽到了不少將士們對您的敬重,由您來發號施令,定然不會有差錯的。”
“這一點,我也沒辦法做到。”
薛正陽搖了搖頭,
“明日,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我應該不會出現在正麵戰場上。”
“什麽!?”
顧青山驚道,
“可若是沒有您在前麵壓陣,那些蠻國的蠱蟲勢必會大肆猖獗才對。”
“這一點我有所考慮,顧姑娘暫且放心。”
薛正陽雖是這麽寬慰著,可這麽沒譜的事情,顧青山又怎麽能真的放下心來:
“真的沒問題麽……”
“這是江河的想法。
他說我的靈氣不能毫無節製的使用,所以身處正麵戰場強行與對方國師對峙,未必能占到什麽便宜,反而容易葬送了自己。
我對此比較認可,所以我們兩人,也算敲定了一個方案。
這個方法我不能向你透露太多,還請顧姑娘諒解。”
“為什麽?”
顧青山眨了眨美眸,眼中盡是困惑。
但薛正陽隻是靜靜看著她,歎了口氣,最終什麽也沒說。
他又能說些什麽呢?
總不能告訴眼前這個姑娘,某個聰明小子執意冒險,害怕你會因此徒增擔憂吧?
為了略過顧青山的追問,薛正陽又將話題重新拉了回去:
“但顧姑娘你所言不虛,倘若你不親自來找我,興許我的確會在今夜,將統軍的職責交付於離將軍。
我信得過你。所以你若對離將軍放心不下,執意要自己擔負起這番責任,我的確能夠給你。
可你一定要考慮清楚,有選擇的責任,與沒有選擇的責任,帶來的痛楚是天壤之別。”
他沒有明言那所謂的‘責任’究竟是什麽。
但顧青山很明白他指的是什麽。
她緊緊握起了拳頭,在掙紮之間,輕輕點了點頭:
“薛國師……在不久之前,我還差一點被蠻國潛進來的巫人擄走,如果當時沒有遇到江河,或許我便會和現在的爹爹是一般處境。
我也在想,如果明日出現在陣前的人會是我,而爹爹則要麵臨這兩難的抉擇時,他又會如何決斷——
我其實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我太了解爹爹了,在爹爹的心中,國、家兩字,國一定會排在家的最前麵。
也正因為我很了解爹爹,所以我也很清楚,在麵臨抉擇之時,他會希望我選擇哪一個。”
她仰起堅定的額頭,直視起薛正陽的目光:
“所以,我可以向您保證,我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薛正陽對視著顧青山哪堅毅的目光,久久不語。
他一時都不知該說些什麽才好了。
良久,他卻是幹笑一聲:
“你和江河,倒是一點也不一樣。
他這個人雖然總會承擔責任,但他卻從來不願意向人承諾什麽,生怕自己辜負了別人的信任。
但你又有所不同,隻要是下定了決心,便從不吝嗇自己的承諾,因為你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也不知道你——”
薛正陽忽然止住了話頭。
也不知道你們兩個這如此截然不同的性格,是怎麽相互看對眼的。
這句話他憋在了心裏。
顧青山則道:
“因為麵對事情,我不會逃避。”
壞了。
薛正陽心下一涼。
雖然顧青山仍然在意著江河。
但那日被拒絕的怨念,似乎並不是就此煙消雲散了。
他連忙轉移了話題:
“既然顧姑娘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我便應下這件事了。”
顧青山並沒有過多糾結江河曾經的所作所為,隻道:
“多謝薛國師信任青山。”
薛正陽扭過頭去,越過長城之上的矮樓,看向遠方那漸漸收斂的火海——
那曾經洶湧滔天,宛若吞沒一切的赤焰,而今便似是燃盡了燃料,被那闊野的春風席卷地風雨飄搖。
他擺了擺手,隻道:
“明日一早,便是一場惡戰,顧姑娘且去整頓歇息吧。待會兒我會向諸位將士把這件事交代下去。”
心中已是有了決斷,他答應的也便比較爽快。
顧青山本就隨顧海征戰六年,在邊關之中也是頗得人心,並不遜色於銀袍小帥離震玉。
六年的拚殺,早已讓一眾將士忘卻她女兒身的身份,又有國公之女的身份加持,離震玉與魏大山這兩位關係莫逆的將領,不會多言什麽。
所以在無人可用之際,越過離震玉,任命她做統帥,幾乎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待顧青山拜別離去之後,薛正陽並沒有立即著手任命之事。
他反而是掐出一個法決,隻在陣陣溢彩的金光散去之後,便對著自己抬起的雙手說道:
“你那邊情況如何了?”
傳入他耳中的,是江河的心聲:
“南邊的火勢已經開始退卻,蠻國這邊已經開始整頓收拾,估計隻要火海一滅,他們便會立刻行軍。”
“你還安全麽?”
“有斂息術在,雖然消耗比較大,但也還算安全。”
“方才顧姑娘來找我了。”
“前輩,您這話題轉的挺突兀的。”
“她找我要走了鯉軍的指揮權。”
“……您沒與她說過,蠻國會把顧將軍推至陣前麽?”
“不必我去複述,她自己也很明白。但她仍然做出了承諾。”
“您沒告訴她我們的計劃麽。”
“是你不希望她擔心你,我才沒有告訴她。”
“好吧。”
江河的心聲似是忽然沉默了。
薛正陽隻輕聲道:
“我也可以把指揮權要回來,交到離震玉的手上。”
“倒也不必。”
那頭的江河,似是悄悄歎了口氣,
“她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我們去幫她做什麽決定。畢竟她的要求也很合理。”
“是麽。”
“不說這個了。前輩,我這些天仔細勘察過了,發現那蠻國國師與我所想的是一般模樣——這其中,果真有些貓膩。”
“那我們便依計劃行事?”
“前輩不能消耗太多的靈氣,這或許是我們當下唯一能夠獲勝的機會了。”
“好。”
薛正陽點了點頭,
“那便依你所言。”
但另一頭的江河,卻是忽然遲疑了起來。
卻聽他似是有些扭捏,猶豫了好半晌,才謹慎說到:
“以防萬一,我最後再問你一遍——以你現在的修為,再動用一次心火不會出現太大問題,沒錯吧?”
薛正陽一怔,又是不自覺地撫摸起那斑白的兩鬢。
但他回答的還算幹脆:
“沒錯。”
江河也是沉默了一會兒,不知是信了還是沒信,但總歸是說道:
“那明天便按計劃行事。”
薛正陽也跟著問起來:
“也莫要總是在意我,我倒是想要問問你,孤身一人麵對地境的國師,你當真準備好了麽?”
“我有一定把握。”
“憑你那不切實際的方法?”
“並非不切實際,我算過了,靈氣的含量應當是足夠的。”
“你還是不明白,這根本與靈氣無關。”
薛正陽歎了口氣,
“縱使他們的靈丹能夠讓你得償所願,可之後呢?
倘若代價當真那麽容易承受,這世上又怎會有那麽多修士為了它而散盡家財,四處奔波。又怎會有那麽多流離天地的亡命冤魂?
你這根本是在賭命!”
“前輩,莫要說地那麽嚴重。”
江河在另一頭忽而輕笑一聲,
“我有把握。”
“……”
聽著對方漫不經心的回答,薛正陽很想就此罵上一句汙言穢語。
但礙於修養,他最終隻將心中的怨氣收斂回去。
轉而道:
“你最好是有把握。
莫要等到身死道消,化成孤魂野鬼了,遊離到國公府門口之時,瞧見顧姑娘以淚洗麵,最終卻與她那義兄成了結發夫妻,讓你氣急之下做了鬼也抑鬱終生才是。”
“前輩,往日裏怎麽沒有見你如此毒舌過——等等,為何是與那離震玉結為夫妻?”
薛正陽並未作答,隻在心中暗自腹誹。
隨後,他隻道:
“你且好自為之,珍重。”
“喂,等等,你那話是什麽意思?前輩!?老薛——”
薛正陽不顧另一頭越發焦急的心聲,隻兀自掐斷了傳訊。
不知為何,瞧見江河這般少有的焦急,他竟是感到一陣愜意。
果然,縱使再怎麽老謀深算,再怎麽人情世故,也終究會有害怕的時候。
也不知是真的老了,還是與那江河待得時間久了。
總覺得自己也漸漸帶上了些許煙火味兒。
薛正陽眯起了雙眼,不住地思索著。
但他那平和的神色,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凝重。
他忽然背過了雙手,遠遠遙望著天邊的黃昏。
那穹空的殘陽,便似與遍野的赤焰融作了一體,在那遠方的天地交接之處連成了一線。
但殘陽便似日薄西山,便要向著無垠的闊野下漸行漸遠。
那赤焰也似焦灼餘燼,趁著春風向著關口漸漸退去。
隻待再燒一夜,那阻擋蠻軍的心火便會徹底燃燒殆盡。
薛正陽輕輕撫上自己的心口,感受著沉重的心髒,在胸膛不住的捶打悅動。
“心火……”
他那凝重的眸光,卻也像是在沉思之間,漸漸釋然,
“無妨。這或許,本便是我要走的路……無妨、無妨。”
……
於劍門關鎮守駐紮的七萬鯉軍,自那遊蕩在鯉營中,寓意集結的號角聲裏逐漸清醒過來。
清晨一至,他們便要準備迎敵,故而早在前一天晚上便早早休眠而去。
而今天色尚顯昏沉,不知是什麽時辰,可聽著耳邊愈發嘹亮的轟鳴,沒有人膽敢放鬆懈怠。
因為跨越六年之久的戰爭,或許便會在今朝徹底結束。
或將揚旗凱旋,或將化作枯骨。
一切,總待會有個結果。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整頓戎裝,集結在了一起,聽從著將軍的號令,唱起震耳欲聾的戰歌,提起十足的精神。
待歌聲漸歇,便將各異的目光,投向了那長城之上的統領。
一個身著甲胄的姑娘,正毅然凝視著他們。
當瞧起那張明媚而堅定的嬌顏時,沒有人會發出不屑的質疑。
因為那城牆之上的姑娘,已經用她六年的血性,折服了所有人。
而今本該是統帥動員的時候。
但那城牆上的姑娘卻什麽也沒有多說。
她隻手持一幅血紅的戰旗,振臂一揮,展開了寬闊的旗幟。
上麵刻畫著的,唯有一條金色的錦鯉。
旗幟迎風飄揚,讓那鯉國的圖騰就此騰挪扭轉,栩栩如生。
卻聽城牆之上,傳來一聲洪亮的嬌喝:
“屠胡戮夷,驅除韃虜;千載大鯉,萬世無憂!”
一抹黎明的天光,適時照在了姑娘明媚的麵龐上,襯得她的神色更顯堅毅。
恰逢遠方的蠻夷震顫著整齊的步伐,在大地上掀起聲聲巨響,破曉的號角聲自關外“嗚呼”傳來,好似一頭年輕的豺狼,對著那千載的鯉魚示威叫囂。
但姑娘的那聲嬌喝,依然傳入到每一個鯉國將士的耳中。
它震顫著將士的軍心,使他們無畏那豺狼的嘶吼。
唯有聲聲由衷的高喝,疊浪在每一個將士心中:
“屠胡戮夷,驅除韃虜;
千載大鯉,萬世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