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握著關首長的手緊緊不放,指甲掐進老首長肉裏了都沒感覺到。


    那種戰爭年代建立起來的,生死與共的革命友情,老太太一直沒忘。


    關首長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她的記憶裏。


    ***


    當年抗日戰爭進行到階段性相持階段時,敵後抗戰尤為重要,而且非常艱苦。


    那時候,關老爺子已經結束地下工作,臨危受命,在八路軍某師任政治部主任,帶領隊伍輾轉於魯省四處抗日。


    在那段最艱難的歲月裏,老爺子冒著生命危險,在缺衣少糧的艱苦條件下,帶領八路軍發動群眾,建立人民武裝,想盡一切辦法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


    為了節省人力物力,身為政治部主任的他,領導魯省軍民進行精兵簡政,實行主力部隊地方化,四處開展群眾性遊擊戰爭。


    針對日軍對根據地的掃蕩蠶食,他提出“敵人打過來,我們就打過去”的翻邊戰術,一舉扭轉了魯省抗日根據地的被動局麵。


    老爺子領導的八路軍隊伍,紀律嚴明,從不擾民,深受老百姓愛戴。


    住在井溝村,後來改為鳳凰莊村那段日子裏,八路軍在村裏辦起了識字班。


    不僅教老百姓識字,還給他們宣傳新思想,鼓勵婦女同誌們打破封建意識,衝破封建枷鎖,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


    顧老太太就是那時候參加革命事業的。


    八路軍住到村裏後,思想覺悟高的她,和首長一起動員自己的丈夫當村長敷衍鬼子。


    不僅鼓勵丈夫和鬼子鬥智鬥勇地周旋,還督促他組織民兵配合八路軍抗敵,幫八路軍護糧送糧,掩護轉移傷病員。


    她自己則說服組織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成立了婦救會。


    身為婦救會主任,她不僅帶領姐妹們不分日夜地做軍鞋,搓麻線,給八路軍準備糧草。


    還帶著青婦隊員冒著敵人的炮火,上戰場給八路軍戰士們送水送飯,抬著門板從前沿陣地搶救轉運傷員。


    閑暇時,她還不忘走村串戶動員男人們參軍打仗,保家衛國。


    因為思想覺悟高,表現突出,她和丈夫在關首長的介紹下同時加入了共產黨。


    關首長還給一直沒有名字,被村裏人稱為顧吳氏的她取名吳愛軍,意在表揚她對八路軍的擁護和支持。


    在那段艱苦歲月裏,吳愛軍同誌曾擔任過兩個村的婦救會主任,負責十幾個村的抗日宣傳和發展黨員工作。


    全家人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救治了很多抗日幹部和傷病員。


    關老爺子當年在老顧家養過半個多月的傷,有吳愛軍同誌和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料,他才那麽快就恢複了健康。


    解放軍大舉南下時,需要大量的民工支前。


    吳愛軍同誌利用自己的號召力,適時提出:“最後一把米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上戰場”的口號,四處奔走,發動老百姓為支前做貢獻。


    為了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她讓自己身體受過傷的丈夫和年僅15歲的兒子,帶頭推起小車,組織了一支支前小分隊。


    支前途中,年紀輕輕的顧老爺子因為身體透支,累倒在追隨二野南下的路上,沒有看到新華國的成立。


    ......


    吳愛軍同誌的奉獻精神和救命之恩,關嶽山老爺子沒齒難忘。


    新華國成立後,老爺子長期擔任省級領導職位,而且還身兼數職,工作職責越來越重。


    他一直在領導崗位上工作到快70歲,才卸下肩上的重任。


    退休後,老爺子又飽受腿疾折磨。


    這麽多年,雖然他一直想來尋訪看望當年的革命紅嫂,兼救命恩人吳愛軍同誌,但一直抽不出時間,也沒有機會。


    多虧老天爺把小樾兒送到他身邊。


    這小福星一樣的孫媳婦,不僅幫他找回了大孫子,還給他提供了來魯省尋訪恩人的機會。


    老爺子心裏清楚,如果沒有孫媳婦,他此生能不能見到救命恩人,還不一定呢?!


    “吳愛軍同誌,此生能再次見到你,當麵對你說聲謝謝,我關嶽山無憾了”!


    老爺子抽出被老太太攥緊的手,“哢”的一下給她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關首長,你言重了,我老婆子承受不起”。


    吳愛軍同誌被關首長搞得有點手足無措了,老臉紅成了紫茄子。


    “大娘,您別客氣,您受得起”!


    謝毓恩同誌緊隨公爹其後,也給老太太行了一個鄭重的軍禮。


    “樾樾,這是......”


    看著衣著整齊大方,氣度不凡的謝毓恩,老太太轉頭問孫媳婦。


    “奶奶,這是我幹媽,有些事咱回家再說”。


    冷千樾攙起老太太的胳膊,要把她扶到車上去。


    “是呀,大娘,咱回家慢慢說”。


    謝毓恩也連忙上前攙著這革命的老大娘,婆媳倆心照不宣地把老太太扶到了車上。


    “樾樾,我那乖孫子為啥沒回來?這不用等到回家再說吧”?


    坐上車後,吳愛軍老太太打量了一眼謝毓恩,一把抓住孫媳婦的小手,眼神急切地詢問道。


    “奶奶,您乖孫子執行任務,實戰演習去了,所以這次沒能回來,他讓我告訴您,等他執行完任務,一定回來看您”。


    “他還特地讓我告訴您,他想您想得晚上都睡不好覺,就想聽您給他唱小時候的催眠曲”。


    冷千樾抱緊老太太的胳膊,一邊撒嬌,一邊安慰她。


    “是嗎?那就好!算那小子還有良心”!


    一提起自己的乖孫子,老太太那張老臉就會笑得比盛開的菊花還燦爛。


    “軍令如山,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你回去告訴他,我好著呢!讓他不必急著回來看我,隻要記得有我這個奶奶就行了”。


    此刻,吳愛軍老太太已經猜到這老革命,當年的關首長,還有這氣度不凡的女同誌是誰了。


    關首長那和自己寶貝孫子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深目高鼻,是個有心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怪不得孫子長大後,她恍惚間總覺得這孩子像一個人,但又想不起那個人是誰。


    原來是這麽回事呀?!


    這世上的事,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吳愛軍老太太暗自感歎道——原來自己這兩天的感覺沒錯。


    該來的總會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爬錯床後閃婚兵王被寵得無法無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又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又春並收藏爬錯床後閃婚兵王被寵得無法無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