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報紙上的討論,朱由檢是很欣喜的。


    雖然這其中有他操縱的因素在,但他同樣也看到了,民間不反對有產稅。


    甚至對衍生出的墮落行業特別稅很歡迎,要求擴大行業。


    所以他從善如流,讓朝臣探討酒類、珠寶、煙花等等,是否要征收特別稅。


    對於把這些行業納入墮落行業,朝臣反對者居多。


    但是在朱由檢改了個名目後,支持的人就多了起來:


    “酒類、珠寶等等,說是引人墮落有些太過。”


    “但是說它們是用於奢糜享受,應該沒人反對吧?”


    “朕的意思,是對單價超過一百兩的物品,同樣征收特別稅。”


    “這個稅種的名字,就是奢侈產品特別稅,除了百兩以下不用特別納稅外,超過百兩的奢侈品,都要繳納特別稅。”


    這一下子把這些行業的物品排除了八九成,單價超過一百兩的,在哪個行業都不多見。


    再加上前段時間定下的禮金限製,群臣很難再收到十兩以上的禮物。所以他們對這個奢侈稅,那是舉手歡迎。


    甚至還主動擴展了種類,把瓷器、古玩、皮毛、貴重服飾、名貴藥材等行業,都納入征稅對象。凡是單價超過一百兩的,都征收奢侈產品特別稅。


    可以說,這些臣子也被皇帝整怕了,生怕皇帝再想個其它稅種,加征到他們頭上。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皇帝對奢侈品征稅,專門向奢靡享受的富人征稅——


    這種行為無論什麽時候,都是被士林抨擊的。


    當今皇帝和皇後的聲望那麽高,也和他們厲行節儉脫不了關係。


    所以朱由檢在設置墮落行業特別稅後,收到了意外之喜。仿照後世的消費稅,設置了奢侈產品特別稅。


    兩個稅種能收到多少錢財不好說,但他已經不打算繼續加征,以免引起更大的反彈。


    甚至,因為前些日子的體會,他還打算收買群臣,讓他們用心做事:


    “朕看遼東奏報,關外的土地已經全部收回,可以說實現了公有製。”


    “這是孫督師等遼東官員的功勞,朕已經讓他上報,封賞有關人員。”


    “對於有功之臣,按功勞發放土地券。”


    “未來收複遼東後,授予他們井田。”


    說著這件事情,朱由檢看著群臣的神色,繼續道:


    “前方將士有功,眾卿在朝堂上也功勞不小。”


    “若非諸位籌集遼餉、輔佐朕用心治政,遼東將士又怎麽去作戰呢?”


    “所以朕決定同樣封賞有功之臣,發放遼東土地券。”


    這個決定道出,群臣終於高興起來,一個個眼睛放光地看著皇帝,顯然非常欣喜。


    而且接下來皇帝說出的話,讓他們更加欣喜,高興地山呼萬歲。


    隻聽朱由檢道:


    “關外地域廣袤,所以限田措施也不同於關內。”


    “黑龍江以北允許分封的地方就不說了,山海關到黑龍江,土地限額同東寧島一樣,最高能達到一百方裏,也就是一百井田。”


    “世襲指揮,也就是世襲子爵,以最高規格授予,授田方八裏到方十裏,也就是六十四到一百井田。”


    “世襲千戶,也就是世襲男爵,授田方五裏到方七裏,也就是二十五到四十九井田。”


    “世襲百戶,也就是世襲爵士,授田十到二十井田。”


    提出這個賞賜標準之後,朱由檢道:


    “內閣首輔黃立極,輔佐朕登極有功,穩定朝堂也多有功績,蔭一子指揮僉事世襲,賜田六十四方裏。”


    “卿也可以讓子孫去海外開辟封地,最高方二百裏,也就是四萬方裏。”


    黃立極高興得胡子幾乎要翹起來,急忙跪下謝恩。


    群臣則幾乎要無語了,沒想到黃立極又占了一個大便宜。


    不過接下來的封賞,就讓他們覺得很是公允了。皇帝將袁可立、韓爌、房壯麗這三個實際擔任過次輔的官員一並封賞,都授予世襲千戶,賜田四十九方裏。


    這三人一個是中立派、一個是東林黨、一個和閹黨有點關係,三方官員都感到很是滿意。


    尤其是韓爌,在被禮金案鬧得灰頭土臉後,被皇帝賜田四十九方裏,心情極為激動——


    這不但代表著皇帝對他的信任如初,還能讓他有土地安撫自己的親戚。


    如果他再心狠點,還可以讓這些親戚去海外開拓,世襲男爵的土地可是有一萬方裏。


    接下來其他臣子也獲得了賞賜,大學士、九卿一級普遍被賜田二三十方裏,部長、侍郎等大臣,則在十到二十方裏,都獲得了世襲爵士以上身份。


    少卿、郎中、員外郎、給事中、禦史等中層官員雖然沒有被授爵,但是同樣也獲得了土地券,多在五方裏到十方裏。他們隻要再努努力,就有可能獲得爵士身份。


    底層官員就比較少了,隻有用心做事、已經完成財產申報的,才會被授予幾方裏土地。


    但是他們也不用氣餒,隻要明年幹得好,同樣也會有機會。


    然後是南京官員和地方督撫等大臣,同樣給優異者授予土地券。孫傳庭、盧象升等政績卓著的,還同時獲得了爵位。


    可以說這次封賞之後,朝堂上的官員是人人喜悅。之前皇帝強製征收有產稅所帶來的怨氣,幾乎被一掃而空。


    很多官員都認為,皇帝雖然在稅收上有點苛刻,但是為了收複遼東也說得過去——


    畢竟他們現在被賜的土地,就是遼東土地券。隻有在收複遼東之後,才能完全兌現。


    可以說,朱由檢是用遼東土地券這個空頭支票,把群臣都綁在收複遼東的戰車上。


    這些人但凡想要這些土地兌現,就得支持複遼戰爭。


    以後朝廷上下在對待遼東的事情上,有且隻有複遼一個聲音,否則就是和所有官員過不去。


    朱由檢在反思自己的作為後,用賞賜遼東土地券這一招,成功安撫了群臣。


    並且讓朝廷上下統一了聲音,支持明年的己巳之戰。


    ——


    看著朝堂上的官員滿是歡聲笑語,朱由檢對賞罰二字,也有了新的體會。


    之前他固然是靠著民眾的支持,一力推進了有產稅和限田限租。


    但是朝堂上的官員卻對此不太認同,大多都不怎麽積極。


    甚至還鬧出了京西叛亂這件事,現在幕後黑手還躲藏在雲霧裏。


    如今遼東土地券這個賞賜一出,群臣的態度頓時大變。之前征收有產稅的怨氣,也完全拋到了大海裏——


    相比千百畝土地來說,這次賞賜的幾萬畝土地、甚至幾萬方裏封地,才被他們更看重。


    以後他們在關外或海外,就有了可以傳承的世業。


    後代想要當官,也能輕易入仕。


    可以說,這些官員是把沒當官的大戶拋在一邊,和皇帝重新達成了協議。


    就連致仕或在野的官員,也被他們拋棄——


    但是這也是他們自找的,因為朱由檢登極以來,已經數次召回前朝舊臣,赦免被閹黨陷害的官員。


    凡是願意為朝廷效力的,如今都有了實職、或者在京城候缺。


    那些不願為朝廷效力的,自然是哪涼快去哪待著去。


    不過還有些人因為遇難,已經沒法為朝廷出力。朱由檢對這些人也沒忘記,給他們的後裔黃宗羲、周茂蘭等人,都賜下了土地。


    這讓群臣更加感念皇帝的恩德,認為當今皇帝是一個仁君。


    所以這次朝會後,君臣關係迅速緩和,各種政策的推行也順利了許多,很多官員都顯得更有幹勁——


    因為他們知道了,自己做的事情會被皇帝看見,而且還有賞賜。


    朱由檢在封賞了外廷群臣之後,又對內廷太監和錦衣衛人員開始了封賞。


    內廷太監之前就得了許諾,現在是開始兌現。


    錦衣衛則是寄銜的世官,之前朱由檢把他們改為了金吾衛世官。但是無論怎麽說都是寄銜,沒有實土衛所存在。


    在如今衛所世官以永業田代替俸祿、不任職就不發俸的情況下,這些世官就尷尬了。因為他們沒有實際土地可分,再發俸朝廷又不願意。


    所以朱由檢的安排是,給他們同樣賜予遼東土地券。甚至對一些衛所的世官,同樣也給予這個賞賜,允許他們遷往關外或海外,把衛所土地騰出來。


    同時把這些世官招入衛尉寺任職,把衛尉署和治安署,向北直隸甚至全國鋪開。


    還有就是這次戒嚴的人員,朱由檢同樣給了賞賜,甚至對優秀者授予世職、鼓勵他們好好幹。


    這次年終封賞,也因此受到朝廷內外稱讚。


    ——


    這些都完成後,朝廷也正式進入了過年節奏。


    雖然戒嚴還未解除,但是所有人都不怎麽在意,該怎麽過年怎麽過年,絲毫沒有影響節日氣氛。


    朱由檢像是去年一樣,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萬壽聖節之後,就開始給朝廷上下放假,隻留值勤的官員。


    並且在除夕那一天,還舉行了宴會,與所有大臣同樂。


    在這次宴會上,被提升為良民的樂戶,拿出了十二分本事。各種經典節目,那是一個接一個上來。


    皇家樂團更是用足了心思,用鋼琴彈奏了一些名曲。


    甚至就連田妃,也被朱由檢允許,在宴會上彈奏了一首琵琶曲。


    用她改造出的七弦琵琶,彈了曲殺氣騰騰的《十麵埋伏》——


    似乎在預示著,明年的己巳年即將迎來大戰。


    最終,隨著萬壽寺新年鍾聲的敲響,崇禎元年戊辰年終於過去,迎來了崇禎二年己巳年。(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