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道大會的優勝者,姬際可等人在勇士營已經訓練了半年。


    這半年多的時間裏,他們不但像士兵一樣訓練,還接受武學教導,不識字的學習文字、識字的學習如何去做一個軍官。


    期間不斷有人被淘汰,例如高迎祥、張獻忠等人,說是因為任務被調走,其實卻是不適應勇士營的訓練,被提前調了出去。


    楊禦蕃那樣完成培訓得到皇帝認可的,被直接任命為參將,並且署理旅將,執掌東江鎮第四旅。


    這個任命,讓勇士營的將士十分激動。


    旅將一職現在相當於副總兵,完全可以說是高級將領。楊禦蕃年紀輕輕就出任這個職位,未來隻要在戰場上表現不差,就必然成為大明軍中領袖之一。


    他的這個前程,激勵了很多勇士營的將士。勇士營去各地衛所招收士兵時,也受到熱烈歡迎。


    半年時間下來,勇士營陸續招收了一千名技擊高手。都是通過比賽,選拔出來的強人。


    這些人大多出自衛所世官,像楊禦蕃一樣自幼習練家傳武藝。他們有朝廷賜與的世職在,對於武道大會之前也沒在意。


    但是在楊禦蕃通過武道大會出頭,迅速憑借以往的功績升為旅將之後。他們頓時認識到,這是獲得皇帝注意的好機會。


    所以,在勇士營招收武道強者時,有鬥誌的衛所子弟紛紛參加。甚至有擔任遊擊將軍的,都請求加入勇士營訓練。


    也因為此,現在的勇士營人才濟濟。而且裝備也非常精良,每人都配有馬匹、甲胄、弓箭,還有兵仗局製造的簧輪火銃。


    訓練同樣也非常嚴格,他們要學習步兵、騎兵、弓箭手、火銃手、長槍手的技能,甚至要懂得放炮。


    (《阿玉錫持矛蕩寇圖》,清郎世寧繪製,裝備的武器是長矛、弓箭、火銃、甲胄)


    可以說,勇士營每個將士都能稱得上多麵手,佼佼者甚至按特種兵培養——


    這些人被單獨編成一隊,就是如今勇士營的偵察大隊。


    虎大威就是偵察大隊的大隊長,他依靠在草原上生存時磨練出的嗅覺,對危險很有感知。而且膽大心細,經常能發現一般人察覺不到的敵人。


    再加上他的武藝高強,是武道大會的馬戰八強之一。即使出身異族,也折服了很多士兵,成功當上偵察大隊隊長。


    在接到皇帝的出兵命令後,偵察大隊作為勇士營的先鋒,被首先派了出去。


    虎大威接到的命令,就是偵察敵情,為勇士營的出擊做準備。


    因為事發突然,偵察大隊的人員一時也不能完全集合。虎大威召集了大約一百人,編成三個小隊親自帶出去。


    一路疾馳,虎大威帶著軍令迅速出了城。


    眼看他不管不顧向著諸王府狂奔,陪同他出來的護軍校尉艾萬年道:


    “虎將軍,京城地界出現亂民,這件事很不尋常。”


    “卑職擔心路上有埋伏,要小心謹慎一點。”


    虎大威狂奔之中,一時沒有聽清。直到艾萬年大聲喊了幾遍,才向艾萬年下令道:


    “你帶一隊人押後,其他人繼續跟著!”


    帶著其他兩個小隊人馬,繼續向前狂奔。


    艾萬年稍一耽擱,就見他跑得遠遠的,隻能歎了口氣,帶著一隊人在後麵。


    作為一個武學生,他能在偵察大隊擔任護軍,可見能力是不錯的。


    以他的眼光看來,京城出現亂民這件事,可謂很不尋常。


    說不定就有人埋下伏兵,針對他們禦營——


    作為皇帝最嫡係的兵馬,如果有人想叛亂,最先針對的必然就是他們。


    所以艾萬年的心中,對這次出兵頗為緊張。在虎大威離開後更是不斷張望,探察四周是否埋伏著敵人。


    虎大威卻仍舊不管不顧,他自覺沒感到危險,就帶著兩個小隊、六十多人馬狂奔。


    這番莽撞的作為,放在訓練時一定會被批判,此時卻恰好救下了清華園。


    在他趕到這一帶的時候,清華園中的守衛和師生,已經商量著要不要放棄外園,全部轉到內園去。


    畢竟外園要把守的地方實在太多,在那些教徒不計生死的圍攻下,他們已有些頂不住。


    虎大威就是這時率兵趕到,結束了他們的爭議。


    “援兵來啦!”


    “看,京城的援兵來了!”


    指著遠處騰起的煙塵,顧炎武大聲喊道。


    園中守衛在聽到他的喊聲後,同樣也大聲歡呼,再無人提起放棄外園——


    如果外園被放棄,顯而易見會被亂民破壞。他們作為守衛即使保護內園有功,同樣也免不了擔責任。


    如今援兵到來,他們隻要撐過這一陣,就能立下大功。


    士氣也很快升騰,射殺企圖攀爬上來的敵人。


    此時此刻,外麵圍攻清華園的教徒和盜匪,已經有些絕望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一座皇家別苑就這麽難以攻下。


    更沒有想到京城的兵馬出動這麽快,連一個時辰的時間都沒給他們留。


    可以說,在虎大威率兵出現的那一刻,這些人的士氣就已崩散。


    之前還偷偷摸摸逃亡的盜匪和亂民,此時已光明正大逃散。


    顧炎武在高處見到這個景象,立刻就大喊道:


    “將軍,衝這裏!”


    揮動旗幟指著一個方向,又讓周圍的士兵和同學一起大聲喊。


    或許是他們的喊聲被虎大威聽到,虎大威竟然帶著六十多個偵察兵,直接衝了上去。


    隻見他一馬當先,手中長槍揮舞,眼前幾乎無一合之將,可謂當著披靡。


    顧炎武站在箭塔上,看到這個景象,一時間心馳神往,充分認識到一名勇將在戰場上發揮的威力——


    如果沒有虎大威,這六十多人隻能稱得上精銳。甚至在麵對這麽多亂民時,可能都不敢衝上去。


    但是在虎大威這個勇將帶領下,他們就仿佛無敵之師。隻是區區六十人,就有了無敵的氣勢。


    對比之前不聽自己勸告,不願出兵破賊的清華園守衛。顧炎武真正認識到,領兵將領的重要性。


    不止是他產生這個想法,那些看到這一幕的師範學堂學生,也紛紛改變了對武將的看法。


    此時他們真正認識到皇帝為何重視武將,登極後不斷地抬高武將的地位。


    實在是武將在戰場上的作用太大了,想要平定建虜,必須重用他們。


    可以說,虎大威用自己的勇猛,成功為武將正名。也在人們心目中,樹立了勇將概念。


    不過他能當上偵察大隊的大隊長,靠的不僅僅是勇猛。他在戰場上的嗅覺,可以說與生俱來。


    在率領六十多名偵察兵衝殺的過程中,虎大威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看得箭塔上的顧炎武,都是驚歎不已——


    每每他想要指點虎大威往某個方向衝殺時,就發現虎大威已經衝了過去。


    這種在戰場上避實擊虛、攻敵弱點的能力,讓所有看到的人都覺得,大明又出了一位勇將,此人在更大的戰場上一定能大放異彩。


    不過再勇猛的武將,也有力竭之時。虎大威衝殺了一陣,雖然衝散了亂民。但是自己也有些乏力,不得不停下來。


    此時清點人數,他麾下損失了三人。不知是中途掉隊,還是歿於戰陣。


    正想要歇一會兒再衝殺,艾萬年率領的一隊人馬,終於趕了過來。


    在小心翼翼地探察四方後,艾萬年終於確定,周圍並無埋伏。在察覺到虎大威和亂民殺起來後,快馬加鞭地趕了過來。


    得到這股生力軍補充,虎大威哈哈笑道:


    “兄弟們,還有願意衝的嗎?”


    眾人齊喊願意,虎大威當即吩咐艾萬年率領的那個小隊跟在自己身後,其他人跟在他們後麵,繼續衝擊戰場上想要聚集的亂民。


    白蓮教、羅教、弘陽教這些宗教餘孽,本來見虎大威乏力後還想聚集信徒把他圍起來,哪想到虎大威後麵還有一隊人,在得到補充後繼續向他們殺過來。


    氣得他們一個個破口大罵,卻不得不拋棄信徒,帶著心腹逃竄。


    可以說,他們這次的行動,已經徹底失敗。


    連勇士營的主力都沒來,隻是偵察大隊的三個小隊,就把他們擊敗。


    ——


    京城收到消息的朱由檢,得知虎大威率領一百人,就把亂民完全擊敗後,頓時有啼笑皆非之感:


    虧他先前那麽重視,調動了勇士營不說,還調動巡捕營和京營。


    連京城都已被下令戒嚴,預防可能出現的變亂。


    如今看來,完全是殺雞用了牛刀,敵人實在太弱雞:


    “這算什麽?”


    “是我小題大做嗎?”


    “還是說我平定亂民太快,暗中的敵人沒出現?”


    不覺得這股亂民是自然而然出現,朱由檢覺得其中一定有蹊蹺,否則不會有去年逃亡的盜匪、和白蓮教、羅教、弘陽教等宗教餘孽合起來。


    所以他先前的動作是對的,對待京畿出現的亂民,再怎麽謹慎都不為過。


    當然現在可以放鬆點,朱由檢下令道:


    “勇士營繼續出動,保衛諸王府和大學士,讓護軍清點損失。”


    “巡捕營新軍抓捕亂民,並且摸清亂民的籍貫、以及行軍路線。”


    “他們作亂是誰鼓動、沿途有誰配合,都要給我查清楚。”


    “京營神機營準備,在京西舉行大閱。”


    在京城舉行一次大閱兵,是朱由檢之前就決定的。


    隻是當時想的是西南將士進京後,在承天門舉行大閱。


    如今京城突然的變亂,讓他感覺到可以提前舉行一次,用京城的士兵,震懾暗中的敵人。


    而且在想到西南將士後,朱由檢心中還浮現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這次民亂,是否和西南有功將士即將進京有關?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西南有功將士進京後,必然是支持封賞他們的皇帝的。


    朱由檢這個新皇帝的位子,在西南有功將士進京和皇子誕生之後,將會穩固無比。


    那些暗中有想法的人如果現在不動手,很快就完全喪失動手機會。


    所以他們才不管不顧,發起這場變亂。


    隻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那些宗教餘孽和盜匪太拉跨,勇衛營派出的區區一百人偵察兵,就完全擊潰了他們。


    以至於這場變亂看起來就像鬧劇,甚至讓一些人泛起疑慮:


    “這場變亂是不是陛下主動挑起的,為的就是讓京師戒嚴,徹底集中權力?”


    袁可立心中泛起這個想法,因為在他看來這起變亂實在太兒戲。


    而且皇帝在變亂中的收益,也實在是太大了。


    不僅讓人們知道他麾下有一支強軍,還成功頒布了戒嚴令,獨攬一切大權——


    按照戒嚴令的規定,如果發生戰亂,戒嚴能維持一年。這期間皇帝能大權獨攬,直接用中旨發布詔令。


    袁可立此時就是在懷疑,皇帝是不是因為想要攬權,故意推動了這場變亂?


    不過看過程卻又有些不像,因為皇帝之前的模樣不像是提前知情的,而且放任清華園遇襲,也不像皇帝的作為——


    作為大臣,他知道當今皇帝有多摳門。不可能放任清華園那座園林,被盜匪亂民損毀。


    而且清華園中的師範學堂學生,更是被皇帝十分重視,認為大明培養人才,需要依靠他們。


    他估計皇帝寧願一座王府被破,都不願清華園有損失。


    不可能自己推動變亂,鼓勵亂民去圍攻清華園。


    “那麽這場變亂到底是誰推動的呢?”


    “目的又是何在?”


    這是袁可立泛起的疑惑,也困惑了京中很多人。


    他們都不知道這場變亂到底是怎麽發生的,又是什麽用意?


    如果是針對皇帝的話,那麽在內城一定有後手,但是在京營的巡邏下,現在還沒發現。


    如果是針對諸王府和大學城一帶的劫掠,又實在有些說不通。因為搶劫大戶人家,收益明顯更高點。


    哪像王府有著規製,建造得像小城池不說,裏麵還有衛隊,很難輕易攻進去。


    至於大學城的師生,隻要不是喪心病狂的,根本不會去劫掠他們。


    更何況大部分學生都沒油水,遠不如劫掠大戶人家有收益。


    所以很多人都疑惑,這些人到底是為了什麽,發動這起變亂?(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