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中,顧炎武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身在京城,竟然也能遇到民亂。


    最初得到消息時,師範學堂的師生還有些不信,但是清華園守衛的武裝備戰,讓他們不得不相信這一點。


    在學堂山長孫奇逢的主持下,師範學堂的師生,大部分進入清華園。


    作為京城第一名園,清華園以前的軍事色采以前並不濃,自然也不會十分注重防禦。但是被收為皇家別苑後,為了保障皇帝和後妃遊玩時的安全,這裏不但增設了守衛,還加固了圍牆和堡壘。


    尤其是師範學堂借用校舍,把外園和內園區分開後,清華園新造了幾道圍牆,防禦設施更完善。


    顧炎武隨著老師同學進入裏麵之後,便感到一陣心安——


    熟悉這裏的他們,知道不管如何,亂民一時半會兒都不可能打進來。


    而且清華園的重要意義,也讓京城的兵馬得到消息後必然會來增援。


    他們隻要守一段時間,就能迎來援兵,重新轉危為安。


    師範學堂的師生,也逐漸鎮定下來,更有一些膽子大的,向守衛討要武器,想要一同防禦——


    不得不說,皇帝弘揚尚武精神,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師範學堂裏麵就成立了武道社,甚至請來過京城著名武道強者訓練。


    這些人聽說有民亂後,不但沒有害怕,有的還躍躍欲試,想要一展武藝。


    顧炎武以前對這些人是不怎麽看得上的,認為武藝隻是小道,遠不如兵法厲害。


    但是此時此地,他也不得不承認,在遇到混亂的時候,武藝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至少亂民打過來時,這些懂武藝的生存幾率更大些。


    這讓他反思了一下自己,決定在這次民亂平息後,也要學一學武藝。


    自忖懂些兵法,顧炎武看著武道社召集的學生有些亂哄哄的,忍不住走上前去,指點他們根據兵書上的陣型組隊。


    這些人見顧炎武的年齡小,本來還有些不以為意。但是在顧炎武接連說出幾個實用陣型、還向他們提到涿鹿守備區的士兵訓練後,頓時重視起來。


    此時很多人才意識到,顧炎武不但是個年紀輕輕的小秀才,還在京城頗有名氣,曾經被邀請去涿鹿區考察改製情況,甚至寫出了《軍製論》。


    這樣的人即使從未上過戰場打仗,軍事上的造詣也遠遠高於他們。


    這讓他們接受顧炎武的指點,按照三人、六人的陣型組隊。


    如此也總算有了個樣子,可以作為預備隊。


    見到這一幕的孫奇逢,對顧炎武頗是讚賞。他和鹿善繼是好友,雖然不像鹿善繼精通軍事,卻也不能說一竅不通。


    他很快認識到顧炎武的才幹,任命他為學生隊長,整訓一下這些人——


    不管怎麽說,有組織總會更好。就是用於突圍,也能多帶些人逃離。


    顧炎武初擔大任,心中雖然有些惴惴,卻還是故作鎮定地讓願意參戰的學生按照陣型訓練,又請求爬上箭塔,觀看當前局勢。


    此時,那些亂民在白蓮教餘孽和盜匪的鼓動下,已經來到這一帶。


    不過朱由檢在諸王府和大學城建造時,就考慮過己巳之變的可能性,特意讓負責設計的工部侍郎張文鬱,注意防禦設施。


    這些設計平時不顯,此時卻頓時顯了出來。每一個親王府都是一個大堡壘,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郡王府環衛。


    這些亂民根本就沒有經過訓練,也不知道如何破城。麵對如同小城池的親王府,根本沒能力打下來。


    即使勉強攻破了幾個郡王府,裏麵現在也大多是空房子,根本就搶不到什麽東西。甚至被一些建造王府的工匠阻攔,用石塊砸傷了一些人。


    因此亂民中的盜匪,很快對看似雄偉的王府失去興趣,在他們鼓動之下,前往諸王府旁邊的大學城。


    這裏是學堂聚集的地方,在一些出手闊綽的學生帶動下,已經有繁華氣象。


    不過正因為是人文薈萃之地,即使是被白蓮教餘孽和盜匪鼓動起來的亂民,麵對大學城也很是猶豫——


    他們就是再愚昧,對於讀書人也大多很尊重。


    更何況學堂中的學生,都是各地秀才。


    萬一傷了他們,豈不是傷害了文曲星?


    這種會遭報應的事情,他們可不想幹。


    甚至,因為之前在諸王府的挫折,一些亂民想著隨便搶一把算了,沒必要招惹讀書人。


    這讓鼓動他們作亂的白蓮教餘孽氣急,大喊著“白蓮花開,彌勒降世”,號召堅定的信徒,裹挾這些亂民。


    在他們帶動之下,聯合發動這起民亂的羅教餘孽,喊起了“真空家鄉,無生父母”。


    弘陽教餘孽也開始大喊“紅陽劫盡,白陽當生”,號召信徒作亂。


    尤其是其中一人,還提到清華園是皇家別苑,號召信徒把園子圍牆給推翻了,搶光裏麵的錢財。


    但是他說的這件事,卻起到了反效果。


    在這個皇帝權威還很重的年代,許多亂民隻是聽到“皇家”,便感覺被澆了一盆涼水。甚至連那些盜匪,都開始害怕起來——


    他們是想搶錢財沒錯,但是沒想過直接搶皇帝啊!


    搶劫普通人可以說是搶劫,搶劫皇帝那可就是謀逆。


    在他們樸素的認知中,謀逆是誅九族的大罪。


    不能為了一點錢,就把全家老小搭進去!


    所以,在這些宗教信徒衝擊清華園的同時,還有很多的亂民,開始悄悄逃離。


    登上箭塔的顧炎武,也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幕,哈哈大笑起來:


    “賊人內亂已生,已經不足為懼。”


    “諸位若有膽氣,可以出園破賊。”


    鼓動守衛清華園的士兵,趁機出園攻敵。


    他覺得隻要有一隊精銳,就能把這些亂民殺散。


    守衛清華園的士兵不能說是弱兵,但是他們對顧炎武的提議,卻是一口否決——


    他們的職責是守衛清華園,破賊什麽的不是他們的任務。反而是園子損壞了,所有人都要擔責任。


    顧炎武說了很久,都沒能改變他們的主意。眼看那些宗教餘孽帶著信徒衝上來,他隻能歎了口氣,組織學生幫助士兵防禦。(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